中醫學的「天」即自然,就是人類周圍客觀存在的自然界。

《素問‧六節臟象論》云:「天食人以五氣,地食人以五味。……氣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

《素問‧寶命全形論》云:「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

 

說明天地自然是人類生命的源泉,存在著人類賴以生存的必要條件。人類作為自然界的產物和組成部分,必定受自然規律的支配與制約。自然界的運動變化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人體,而人體對其影響也必然反映出與之相應的生理活動或病理變化。這就是

《靈樞‧歲露論》所謂:「人與天地相參也,與日月相應也」,亦即

《靈樞‧營衛生會》所謂:「與天地同紀」的道理。

 

中醫學闡述人體與天地自然相互關係的理論,現時概稱為「天人相應論」,簡稱天人論。它包括人與時序、氣候、地域的關係等內容。

 

人與天地相應的關係,天人論是用「氣交」法則加以說明的。「氣,就是構成天地萬物的大氣」。

 

「大氣」在天稱為「天氣」,在地稱為「地氣」,在人稱為「人氣」。「天氣」與「地氣」,因其性質不同和陰陽多少之異,又分成風寒暑濕燥火六氣,燥以乾之,暑以蒸之,風以動之,濕以潤之,寒以堅之,火以溫之,六氣的正常作用使天地萬物生化不已。

 

《素問‧六節臟象論》云:「氣合而有形」,

《素問‧天元紀大論》云:「在天為氣,在地成形,形氣相感而化生萬物矣。」

人是天地萬物之一類,也是由天地之氣所生。

 

《素問‧寶命全形論》云:「人生於地,懸命於天,天地合氣,命之曰人……天地為之父母。」

由此可見,天地萬物都是由「氣」構成的,萬物之多樣性,只不過是「同氣異形」而已。

 

《靈樞‧決氣》云:「余聞人有精氣津液血脈,餘意以為一氣耳」,

這裏的「一氣」,就是概言「人氣」,也就是人體一切臟腑之氣的總稱。「人氣」作為天地合氣而存在的形態,與天地萬物之氣源出一體,息息相通。

 

《素問‧生氣通天論》云:「人地之間,六合之內,其氣九州、九竅、五臟、十二節,皆通乎天氣。」

人與人地之氣如此密切相關,必然受天地之氣的運動變化規律所支配和制約。

 

氣交是指:「天氣與地氣升降相交。其相交之處稱為天樞」。

《素問‧六微旨大論》云:「上下之位,氣交之中,人之居也。故曰天樞之上,天氣主之;天樞之下,地氣主之;氣交之分,人氣從之。」

明確指出人在天地自然中的位置。

 

但是,天氣與地氣何以會相交呢?

《素問‧六微旨大論》云:「氣之升降,天地之更用也」,

「更用」即互相作用的意思,是說天地之氣互相作用而產生升降運動。因為天氣屬陽,具有發散、清輕。溫熱的性質,而主降;地氣屬陰,具有凝斂、重濁、寨涼的性質,而主升。天之陽氣下降,地之陰氣上升,形成陰陽升降運動。

這種陰陽升降運動的情況,正如

《素問‧六微旨大論》描繪的:「升已而降,降者謂天;降已而升,升者謂地。天氣下降,氣流於地;地氣上升,氣騰於天。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變作矣。」

說明天氣與地氣相互作用,陰氣上升與陽氣下降互為因果,這種永恆的升降運動,導致萬物生長壯老,變化不巳。出於天地陰陽之氣的升降運動是有規律地進行,便形成歲氣、時令氣候變遷的週期性、節律性。

 

所謂歲氣,即每年的氣候變遷。

所謂時令,即一年之中的氣候變化。

歲氣變遷,在六十年中有周、紀之序。

時令變化,一年之中有春更秋冬的四時之序。

一日亦有子午卯酉四時變更。

由此可見,「氣交」法則的顯著特徵,就是天地陰陽氣交變化的永恆性、週期性與程式性。

人生活在「氣交之中」,當然會受到氣交變化而形成的歲氣、時令氣候程式的影響。

 

《素問‧六微旨大論》云:「氣交之分,人氣從之,萬物由之,此之謂也。」

張景嶽也指出:「五運有紀,六氣有序,四時有令,陰陽有節,皆歲氣也,人亦應之,以生長收藏,即天和也。」

說明人氣順應「氣交」法則而生長壯老已,萬物順應「氣交」法則而生長化收藏。順應「氣交」法則以養生則長保健康,以防治疾病則效驗愈彰,這就是天人論的精神實質。

 

就一年來說,四時氣候,春溫夏熱,秋涼冬寒。如時令己到,氣候亦相應而至,稱為「平氣」;時令未到,氣候先至,稱為「太過」時令已到,氣候未至,稱為「不及」。

 

此即

《素問‧六微旨大論》所謂「至而至者和,至而不至,來氣不及也,未至而至,來氣有餘也」的意義。


「平氣」之年,氣候按正常的時序進行,則萬物生化,人體亦少病。然而,人體對時令,氣候的變遷,無論是「平氣」、「太過」與「不及」,都具有一種本能的順應能力。

 

《靈樞‧刺節莫邪篇》曾這樣描述過:「熱則人氣在外,皮膚緩,膝理開,血氣減,汗大泄,皮淖澤。寒則人氣在中,皮膚致,胰理閉,汗不出,血氣強,肉堅澀。」

脈象也有春浮,夏洪,秋毛,冬石的相應變化。人體對寒暑變遷的此種順應能力,乃是生命活動的重要特徵。當此種順應能力不全之時,與天地氣交變化法則不相順應,稱為「生氣失應」,必生病變。

 

《素問‧六微旨大論》云:「應則順,否則逆,逆則變生,變則病。」

既病之後,其轉歸、痊癒與死亡也要受「氣交」法則的影響。

 

《素問‧六節臟象論》云:「心者……通于夏氣。肺者……通於秋氣。腎者……通於冬氣。肝者……通於春氣。脾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者,倉廩之本……通於土氣。」

夏病多在心,秋病多在肺,冬病多在腎,春病多在肝,長夏之病多在脾胃。不僅如此,即使一日之中,也因為「氣交」法則影響,而使人體病理表現有旦慧、晝安、夕加、夜甚的變化。尤其是一年二十四節氣的「二分」、「二至」四個節氣,一日十二時辰的子午卯酉四個時辰,是陰陽「氣交」變化的轉捩點,對人體影響更大,疾病的轉歸和演變表現也更為突出。

 

然而,天人論不僅強調天地「氣」法則對人體的影響,以及人體對其順應的本能活動,更指出要能動地順應這種法則,以達到養生防病、治病的目的。

 

《素問‧寶命全形論》云:「天複地載,萬物悉備,莫貴於人」,

人之所以貴於萬物,就在於他是「知萬物者」,能「法則天地,隨應而動」,能掌握和運用天地「氣交」法則,因天時而別,因地理而異,循自然而養生、防病與冶病。

 

後世劉河間《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原道》更明確指出:「主性命者在乎(人)」。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詳盡論述了「春三月」、「夏三月」、「秋三月」、「冬三月」不同時序的養生之道,強調必須按照「四氣調神」,才能「身無奇病,萬物不失,生氣不竭」。

 

在治療上,

《素問‧五常政大論》強調「必先歲氣,無伐天和,無伐化,無違時」;

《素問‧至真要大論》指出「謹候病機,無失氣宜」。

 

甚至用藥亦必須遵循「四時藥法」,用針也要遵循「四時刺逆從」。若違背這些法則,其結果就會如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說:「逆春氣,則少陽不生,肝氣內變。逆夏氣,則太陽不長,心氣內洞。逆秋氣,則太陰不收,肺氣焦滿。逆冬氣,則少陰不藏,腎氣獨沉」,

 

《素問‧四時刺逆從論》說的:「逆四時而生亂氣……病之所生,以從為逆,正氣內亂」。

 

總之,人與天合度,與地同紀,順之則治,逆之則亂,順之則成,逆之則敗,這就是天人相應的定理。

 

一、與天合度

「氣交」法則說明,天地陰陽的升降運動,具有週期性、程式性變化的特點。這種變化在節氣、周紀時期最為突出。

 

《素問‧六節臟象論》云:「五日謂之候,三候渭之氣,六氣渭之時,四時謂之歲。」

一年二十四節氣,三十年共七百二十節氣,叫做一紀;

六十年一千四百四十節氣,叫做一周。

節氣是陰陽氣交的轉折時期,周、紀是陰陽氣交變化的大週期。一月之中,逢月空滿之際,一日十二時辰,逢子午卯酉四時,均為氣交升降,陰陽消長的轉折時刻。

 

人體生命活動和疾病過程與天合度,與「氣交」法則相應的節律性變化,在陰陽氣交的轉折時期尤其突出。其中,對周紀、歲氣變化與人體疾病的關係,將在「運氣與發病」一節~中討論。現將人體生理、病理與年、月、晝夜陰陽氣交的相應關係,分別討論如下。

 

(一)四時之序

1、人體生理活動與四時氣交法則相應

一年之中,春夏秋冬四時更迭,產生風暑濕燥寒的氣候,形成生長化收藏的程式,人亦應之。人體臟腑經脈氣血津液的功能活動,產生與四時更迭同步的程式性變動。

 

《素問‧金匱真言論》云:「五臟應四時,各有收受」。

 

《素問‧六節藏象論》亦云:「心者,生之本……為陽中之太陽,通于夏氣,肺者,氣之本……為陽中之太陽,通於秋氣;腎者主蟄,封藏之本……為陰中之少陰,通於冬氣:肝者,罷極之本……為陽中之少陽,通於春氣:……脾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倉廩之本……通於土氣。」

說明五臟之氣隨四時之氣的變動而衰旺。關於經絡之氣與四時氣交相應的變動,在《素問‧四時刺逆從論》中亦有清楚論述:

※春者,天氣始開,地氣始泄,凍確冰釋,水行經通,故人氣在脈。

※夏者,經滿氣溢,入孫絡受血,皮膚充實。長夏者,經絡皆盛,內溢肌中。

※秋者,天氣始收,揍理閉塞,皮膚引急。

※冬者蓋藏,血氣在中,內著骨髓,通于五藏。

「故」春氣在經脈;夏氣在孫絡;長夏氣在肌肉;秋氣在皮膚;冬氣在骨,髓中。


人體氣血津液的運行,亦與四時氣交法則相應而產生同步變動。

 

《素問‧八正神明論》云:「天溫曰明,則人血淖液而衛氣浮,故血易瀉,氣易行:天寒曰陰,則人血凝泣而衛氣沉。」

 

《靈樞‧五癃津液別》云:「天暑衣厚則胰理開,故汗出」;天寒則膀理閉,氣濕不行,水下留於膀胱,則為溺與氣。」

說明

※春夏季天氣溫熱,陽氣發洩,人體氣血津液易趨向於表,表現為皮膚疏鬆而多汗;

※秋冬季天氣寒冷,陽氣收藏,人體氣血津液趨向於裏,表現為皮膚緻密,少汗而多溺。

這一乃面是四時氣交變化對人體生理的影響,同時也是人體對四時氣交變化的自然順應能力的表現。

 

人體內部的臟腑經絡氣血津液,隨四時氣交法則而變動的節律性,也反映在外部可見的色澤與脈象上。

 

《素問‧經絡論》云:「陰絡之色應其經,陽絡之色變無常,隨四時而行也。寒多則凝泣,凝泣則青黑,熱多則淖澤,淖澤則黃赤,此皆常色,謂之無病。」

陰絡在內,居人體深層,與經脈相近,所以與經脈之色相合;陽絡在外,居人體之表層,受四時氣交的影響,其色也隨四時推移而變動無常。

 

一般說,秋冬季節,天氣寒冷,陽絡之血,易於凝澀,故其色多見青黑;春夏之際,天氣多熱,陽絡之血潤澤,故其色常呈黃赤。這些都是正常的顏色。四時氣交法則引起經絡氣血運行變化,也必然導致脈象變動的四時節律。

 

《素問‧脈要精微論》云:「四變之動,脈與之上下」,

又云:「春日浮,如魚之遊在波;夏日在膚,泛泛乎萬物有餘;秋日下膚,……;冬日在骨。」

形象地說明脈象在不同季節的深淺部位。

《素問‧玉機真藏論》指出:「春脈如弦」、「夏脈如鉤」(注:鉤即洪脈)、「秋脈如浮」(注:浮亦稱毛脈)、「冬脈如營」(注:營即石脈,亦即沉脈),說明了不同季節中脈形的變動。此種脈形的變動與五臟生理的四時變動是貫通的,如

肝主春,肝氣旺於春則脈弦:心主夏,心氣旺于夏則脈鉤;

肺主秋,肺氣旺於秋則脈浮;腎主冬,腎氣旺於冬則脈營。

至於脾主長夏,脾氣旺于長夏,其脈多軟。

這些都是與四時氣交相應的正常脈象。

 

如果脈象與四時節律不相適應,即

《素問‧玉機真臟論》所云:「春得肺脈,夏得腎脈,秋得心脈,冬得脾脈……命曰逆四時。未有藏形,于春夏而脈沉澀,秋冬而脈浮大,命曰逆四時也。」

這就是「反此省病」的道理。

 

2、人體疾病變化與四時氣交法則相應

人生活在天地氣交之中,受氣交法則的支配。其生理活動能夠順應四時氣交變化,而發生與之相應的有程式的調整,從而使人體與天地氣交保持相應的一致性,則是正常的生理。假使四時氣交變動超過人體順應能力,擾亂了人體順應自然的節律性;或人體順應能力減退,不能對氣交變化作出與之相應的調整,便會發生疾病。

 

《靈樞‧百病始生》云:「其中於虛邪也,因于天時,與其身形,參以虛實,大病乃成。」

所謂虛即正氣虛,就是順應能力減退:

所謂實即邪氣實,就是氣交變動太過、不及而形成的反常氣候。

 

人體不能順應氣交變動而發病,通說引起相應臟腑的病變。

乘春則肝先受之,故春病多在肝;

乘夏則心先受之,故夏病多在心

乘秋則肺先受之,故秋病多在肺;

乘長夏則脾先受之,故長夏病多在脾;

乘冬則腎先受之,故冬病多在腎。

不能順應即是逆。

 

《素問‧四氣調神論》對於逆四時氣交引起臟腑發病的機理作了論述,認為:「逆春氣,則少陰不生,肝氣內變。逆夏氣,則太陽不長,心氣內洞。逆秋氣,則太陰不收,肺氣焦滿。逆冬氣,則少陰不藏,腎氣獨沉。」

 

上述這些臟腑季節性病證,都是屬於不順應氣交變動而即時發病者。還有因邪氣留伏不即時發病,而在下一個氣交變動的轉折時期才發病的。如

《素問‧生氣通天論》云:「春傷於風,邪氣留違,乃為洞泄。夏傷於暑,秋為痰瘧。秋傷於濕,上逆為咳,發為痿掀。冬傷於來,春必病溫。」

 

《靈樞‧論疾診尺》云:「冬傷於寒,春生癱熱;春傷于風,夏生後泄腸癖;夏傷於暑,秋生痿瘧;秋傷於濕,冬生咳嗽。是謂四時之序也。」

 

四時陰陽氣交法則不僅對人體發病密切相關,對既病之後的病理變化過程也有直接影響。其影響在季節轉移,節氣交替,尤其是二分(春分、秋分)二至(夏至、冬至)之時,對疾病的好轉、加劇,甚至死亡,反映非常突出。因為這些時刻是四時陰陽氣交升降由量變到質變的關鍵時刻,而人亦應之。


古代醫家對不同臟腑的疾病,在不同季節中的不同時刻的病機演變情況觀察入微。

《靈樞‧病傳》詳盡敍述了臟腑疾病病機演變的關鍵時刻,指出

「病先發於心……冬夜半,夏日中。」冬為陰盛之時,「冬夜半」則陰氣尤甚;夏為陽盛之季,日中陽氣尤甚,當此冬夏子午陰陽之氣極度偏盛之時,則是心病病機轉歸的關鍵時刻,因為心屬火,如心火實證,在「冬夜半」水勝而火滅則病減,在「夏日中」火亢極而自焚則病增;如心陽不振,則與此反,「冬夜半」陰盛而陽衰則病增,在「夏日中」天時陽盛以濟心陽之不足而病減。「病誦發於肺……冬日入,夏日出。」冬季日入在申酉時,乃金氣主時亢極之時,夏之日出在寅時,寅時乃木肝之刻,冬夏季的這些時辰是肺病病機轉歸的關鍵時刻。因肺屬金,如肺病實證,在「冬日入」金氣亢極而病增,「夏日出」木旺金衰則病減:如肺病虛證,則與此相反,「冬日入」得天時亢旺的金氣以濟之則病減,在「夏日出」,夏本金氣不支,寅時木旺而金氣尤衰則病增……。冬夏如此,秋春也如此,可據此類推。一般說,在四時陰陽氣交變動之際,陽勝的病耐冬不耐夏,陰勝的病耐夏不耐冬,年老、體弱、虛衰的人,每當二至、二分時,即不能順應甚或導效死亡。

 

不僅如此,罹患同一病證,在不同的季節可以發生不同的病理,表現出不同的證候。例如

《素問‧痹論》云:「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也。……以冬遇此者為骨痹,以春遇此者為筋痹,以夏遇此者為脈痹,以至陰遇此者為肌痹,以秋遇此者為皮痹。」

風寒濕三氣合邪,但以四時所主而發生痹證的不同病機與證候。

 

(二)月廓空滿

1、人體生命活動與月建氣交法則相應

月之氣交變動的影響突出地表現在月廓空滿之際。

月廓指月之輪廓。

月廓空滿即月之盈虧。

每月初一至十五日,月由虧漸滿,稱為「月生」;

十五日至月終,月由滿漸虧,稱為「月死」。

 

《素問‧八正神明論》云:「月始生,則血氣始精,衛氣始行;月廓滿,則血氣實,肌肉堅;月廓空,則肌肉減,經絡虛,衛氣去,形獨居。」

 

《靈樞‧歲露論》云:「人與天地棚參也,與日月相應也,故月滿則海水西盛,人血氣積,肌肉充,皮膚致,毛髮堅,揍理郴,煙垢著,當是之時,雖遇賊風,其入淺不深。至其月廓空,則海水東盛,人氣血虛,其衛氣去,形獨居,肌肉減,皮膚縱,揍理開,毛髮殘,瞧理薄,煙垢落,當時之時,遇賊風則其入深,其病人也卒暴。」

 

上述二節經文主要是闡述月廓空滿對人體血氣運行及其盛衰的影響。

 

當月滿,漲潮之時,人體衛氣旺盛,血氣充實,皮膚膜理緻密,肌肉堅固,抗病力強,能順應氣交變動,雖遇賊風邪氣,其入不深,其病輕淺。

 

當月空、落潮之時,人體衛氣衰,血氣虛,皮膚膀理疏鬆,肌肉衰減,抗病力弱,順應氣交變動的能力低下,當此之時,遇賊風則其入深,其病勢也卒暴。

 

一年十二月中,因四時氣交變動的影響,人體陰陽血氣經脈的盛衰,每個月是不同的。因為十二經脈與十二月相應,故其盛衰裏節律性逐月變動。由於月屬陰,人體腰以下屬陰,故足三陰三陽經的陰陽盛衰變化與十二月陰陽氣交變動相應。

 

由於人體陽氣從左而右,而一年之中前半年屬陽,後半年屬陰,故一年十二月,由陽興至陽衰,陰興至陰衰,呈節律性起伏變動。如圖:

 

一月有三旬,每旬十日。古人以天干作為每日的代號。一干即一天,故稱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分別代表十日。

 

因為日為陽,人體腰以上屬陽,故一旬十日中陰陽盛衰變動,以手經經脈反應最為突出。

 

而人體陽氣從左而右,故十日中陽興至陽衰,陰興至陰衰,亦有程式地起伏變動。

 

2、人體疾病變化與月建氣交法則相應

《靈樞‧歲露論》云:「乘年之衰,逢月之空,失時之和,因為賊風所傷,是謂三虛;三虛者,其死暴疾也。」

是說歲氣不及的虛,又加上四時氣交失常,如春應溫而反寒,冬應寒反熱等,擾亂了人體正常的順應程式,在這種情況下,如逢月廓虧空之際,為賊風邪氣所傷,則最易引起人體發生暴疾病證,甚至死亡。

 

這是因為月空之時,人體氣血虛衰,順應能力異常低下的緣故。與此相反,

《靈樞‧歲露論》云:「逢年之盛,遇月之滿,得時之和,雖有賊風邪氣,不能危之也,……命曰三實;得三實者,邪不能傷人也。」

這是月廓空滿與人體發病的關係。


《素問‧脈解篇》閱述月建陰陽氣交盛衰變動與六經病證的病理變化關係,指出:

正月月建寅,太陽所主;

五月,夏之中,月建午,陽明所主;

九月,秋之中,建成,少陽所主;

十月,孟冬,月嫂子,少陰所主;

十一月,季冬,月建子,太陰所主;

三月,春之中,月建辰,厥陰所主。

是六經與月建陰陽氣化的相應關係。

 

(三)晝夜變動

1、人體生理活動與晝夜氣交法則相應

根據天地陰陽氣交法則,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而一日之中亦可分春夏秋冬四時變動。

《靈樞‧順氣一日分為四時》云:「以一日分為四時,朝則為春,日中為夏,日入為秋,夜半為冬。」

這是根據一日之中陰陽氣交消長而確定的。朝則太陽升,氣候漸溫,猶春季陽氣之升;日中則氣候溫熱極盛,猶夏季之陽氣隆盛;日入則氣溫下降,猶秋季之陰降陰長;夜剛寒冷極盛,陽氣閉藏,猶冬季之陽伏陰盛。

 

春至夏,陽長陰消;秋至冬,陰長陽消,這是一晝夜陰陽氣交的週期性變動。人體營衛氣血臟腑經脈與一日四時氣交相應,進行著一定程式的變動。

 

《素問‧生氣通天論》云:「故陽氣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氣生,日中而陽氣隆,日西而陽氣已虛,氣門(汗孔)乃閉。」

陽氣即衛氣,白天向外升發,從平旦至日中由生而旺;夜晚陽氣內藏,從日西開始漸趨於裏,而外在的陽氣漸虛,皮膚汗孔也因而緊閉。

 

《靈樞‧營衛生會》還從整體水準上解釋人體陰陽消長在一晝夜間的變動程式。指出:人體營屬陰行於脈中,衛屬陽行於脈外,營氣始于手太陰而復會于手太陰,故太陰主內;衛氣始於足太陽而復會於足太陽,故太陽主外。衛氣晝行于陽二十五度,指行於表與腑而言;夜行于陰二十五度,指行於裏與臟而言。營衛之運行表裏不同,陰陽異度,常不相值。惟有半夜子時,陰極陽生,營氣在陰,衛氣亦在陰,二氣會合于陰,名曰「合陰」。故人白晝「起」即醒,夜晚「止」即睡眠。

 

所謂二十五度,也就是二十五周。《靈樞‧衛氣行》作了具體描述,捐出其循行方式大體是:

 

平旦人醒寤時,衛氣從日出陰入陽,然後同時沿著三陽經由上向下運行至手足心進入陰分,從而再返回於目,稱為一周。

 

入夜,衛氣從目轉入足少陰腎,然後到心,到肺,到肝,到脾,再轉入腎,稱為一周。

 

衛氣白天行于陽經二十五周,夜晚在陰經與五臟間運行二十五周,一晝夜共行五十周。

 

這種永無休止的活動程式,與天地氣交法則是一致的。

 

一日十二時辰,晝夜交替,陰陽消長,進行著程式性變動,而人體十二經脈氣血流注循行的盛衰,亦與之相應,並按氣交的時辰程式呈週期性變動。十二經脈氣血的循行流注自肺經開始,順沿大腸、胃、脾、心、小腸、膀胱、腎、心包、三焦、膽、肝,又從肝入肺,周而復始再次循行流注,永無休息。

與十二時辰相應是:

肺主寅時,大腸主卯時,

胃主辰時,脾主巳時,

心主午時,小腸主未時,

膀胱主申時,腎主酉時,

心包主戌時,三焦主亥時,

膽主子時,肝主丑時。

在主時之期氣血最盛。

 

由於子午在年表示冬夏,子為十二月,午為五月;在日則子時為夜半(23-1點),午時為日中(11-13點),從子到午屬陽,從午到子屬陰,子午為陰陽氣交的轉折時期。故在針灸學上以十二經氣血循行流注的盛衰變動為基礎,發展起來的針法,便以「子午流注」命名。基本思想都是強調了十二經脈氣血循行流注的盛衰,與一日十二時辰陰陽氣交相應,具有一定的程式性變動。

 

2、人體疾病變化與晝夜氣交法則相應

一日之中,人氣與天地陰陽氣交程式既然是呈相應的同步變動,這種變動也必然直接間接地影響到人體疾病的過程。

 

《靈樞‧順氣一日分為四時》云:「朝則人氣始生,病氣衰,故旦慧。日中人氣長,長則勝邪,故安。夕則人氣始衰,邪氣始生,故加。夜半人氣入臟,邪氣獨居於身,故甚也。」

這是就一般說,人體順應能力白天較強,夜晚減弱,故一般病情白天穩定或緩解,夜晚加重或惡化,主要是與一晝夜衛氣的出入盛衰有關。但仔細分析,不同臟腑的病證,其病理變化的輕重死愈,在不同日期,以及在同一天內的不同時辰都是不同的。

 

《素問‧臟氣法時論》所述肝病為例,「肝病者,癒在丙丁,丙丁不癒,加于庚辛,庚辛不死,持於壬癸,起於甲乙。肝病者,平旦慧,下晡甚,夜半靜。」

這也是根據五行生克的道理,推知五臟病證在不同時期和不同時辰的輕重死愈趨向,其規律仍然是:「至其所生而愈,至其所不勝而甚,至於所生而持,自得其位而起。」因為一日之中,平旦、日出為春屬木,日中為夏屬火,日厭、下晡為秋屬金,夜半為冬屬水,四季屬土(土旺於四季,一日之四季當指丑、辰、未、戌四個時辰)。

 

就不同日期而言,則甲乙日主春屬木,丙丁日主夏屬火,戊己日主長夏屬土,庚辛日主秋屬金,壬癸曰主冬屬水。肝病者,因肝屬木,平旦亦屬木,得天時木旺之氣以濟之,故「平旦慧」;下晡屬金,金克木氣,故「下晡甚」,其餘可以此類推。茲列表歸納如下:


《素問‧三部九候論》通過具體的脈象變化及其病機性質,來推斷病情的惡化、死亡時辰,也是以陰陽氣交法則為依據的:「九候之脈,皆沉細懸絕者為陰,主冬,故以夜半死;盛躁喘數者為陽,主夏,故以日中死;是故寒熱病者,以平旦死:熱中及熱病者,以日中死;病風者,以日夕死;病水者,以夜半死;其脈乍疏乍數,乍遲乍疾者,日乘四季死。」

這是直接以病機性質與時辰氣交變動相應的關係,進行分析作出的預斷。這種脈象與病機性質同時辰氣交變動相應的結果,也是符含臨床實際的。但另一方面,從臟腑經絡與時辰氣交變動相應來看,又往往在得其旺氣的時辰緩解,甚至痊癒。因此,在分析疾病的演變、轉歸併作預斷時,要把各方面的情況綜合超來進行分忻,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

 

晝夜氣交變動對疾病過程的影響,從古代醫家命名的許多病證名稱上,也可得到印證,如夜啼、夜驚、夜喘,雀目、盜汗、五更瀉、五更咳、日晡潮熱等,都與晝夜氣交變動有關。馬永泉氏曾對11O例死亡病案進行分析,其中陰證患者56例,陽證患者例,二者人數基本相等。

其病案中死于夜晚(陰的時間)為61例(內陰證50例,陽證11例);

死于白晝(陽的時間)為49例(內陽證43例,陰證6例)。

 

在110例中符合的(陰證死于陽時戎陽證死于陽時)有93例,占總數的84。55%;不符合的(陰證死于陽時或陽證死于陰時)有17例,占15。45%。說明與晝夜陰陽氣交變動對病理過程的影響基本符合。

 

(四)因時制宜

古代醫家非常重視「因時制宜」的治療原則。高明的醫生必定根據天地氣交法則來進行治療,故

《素問‧疏五過論》云:「聖人之治病也,必知天地陰陽,四時經紀」;

《素問‧八正神明論》云:「先知日之寒溫,月之虛盛,以候氣之浮沉,而調之於身。」

強凋時間因素在治療中的重要意義,從治法、用藥、投藥、針刺等時間概念,形成了一整套時間治療學的內容。

 

《靈樞‧師傳》云:「春夏先治其標,後治其本;秋冬先治其本,後治其標。」

對這段經又,

 

張景嶽解釋說:「春夏之氣達於外,則病亦在外,外者內之標,故先治其標,後治其本。秋冬之氣斂於內,則病亦在內,內者外之本,故先治其本後治其標。」

這是順應四時人體陽氣的趨向,而確定的治標治本原則。

 

對於一些慢性疾病,近人根據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所云:「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原則,提出了」冬病夏治,夏病冬治」的原則,預培陰陽,以治其本,也收到了效果。這便是順應四時陰陽氣交而行治療之理。

 

在針灸治療上,

《靈樞‧四時氣》指出:「四時之氣,各有所在,灸刺之道,得氣穴為定。」

 

對於如何循時取穴,針刺深淺等,都有相當具體的敍述。

《素問‧四時刺逆從論》還強調指出如不順四時陰陽氣交法則取穴和進行深淺手法,引起的各種病變。認為:「

春刺絡脈,血氣外溢,令人少氣;春刺肌肉,血氣環逆,令人上氣;春刺筋骨,血氣內著,令人腹脹。

 

夏刺經脈,血氣乃竭,令人懈;夏刺肌肉,血氣內卻,令人善恐;夏刺筋骨,血氣上逆,令人善怒。

 

秋刺經脈,血氣上逆,令人善忘;秋刺絡脈,氣不外行,令人臥不欲動;秋刺筋骨,血氣內散,令人寒栗。

 

冬刺經脈,血氣皆脫,令人目不明;冬刺絡脈,內氣外泄,留為大痹(注:五臟氣血虛衰致痹);冬刺肌肉,陽氣竭絕,令人善忘。」

 

在一月之中,也必「因天之序」而施治。

《素問‧八正神明論》云,:「月生無瀉,月滿無補,月廓空天治,是謂得時而調之。……故日月生而瀉,是謂臟虛。月滿而補,血氣相溢,絡有流血,命曰重實。月廓空而治,是謂亂經。」

 

此外,不同的月分,人氣盛衰於不同的經脈,針刺不能傷其旺氣,故忌刺人氣旺盛之經脈。如《靈樞‧陰陽系日月》篇中就有具體的論述。以上均說明人氣與天地陰陽氣交變動相應,故針刺亦當因時之序而進行。

 

值得指出的是,古代醫家在服藥上也十分重視時間因素,有宜「平旦服者,有「日三四,夜二服者,有「早溫腎陽,晚補脾氣而早晚異治者。故按時序投藥,也是「因時制宜」的重要方面。

 

二、與地同紀

中醫學十分重視人體與地理環境的相應關係,並積累了豐富的知識。認識到人在不同的地理環境中繁衍生活,與當地自然環境長期而密切地聯繫,形成與之相應的生活習慣、體質特性和發病特點,並逐漸總結形成一整套完整的人與地同紀的學說。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云:「治不法天之紀,不用地之理,則災害至矣。」

《素問‧五常政大論》云:「故治病者,必明天地道理,陰陽更勝……」。

強調人體不僅與天合度,而且與地同紀。


人為什麼與地同紀呢?

誠如《素問‧五運行大論》云:「地者,所以載生成之形類也」;是因為大地乃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和條件,不同的地理環境存在不同的陰陽氣交變動,而有不同的水土特點,對人的體質強弱,疾病、壽天都有直接影響。茲分述於下:

 

(一)因地異質

世代居於不同地域的人群,由於水土性質、氣候條件不同,因而在起居、勞作、飲食、衣著等方面形成不同的生活習慣,而有體質的不同與抗病力強弱的差異。

《素問‧異法乃宜論》中具體提出說:「

東方傍海,主春氣始生,其人多食魚鹽,魚生內熱,鹽凝血脈,

形成「熱中」與「瘀血」體質,故其膚色黑而膜理疏鬆;

 

西北高山草原之地,風沙之域,立秋氣多燥,人們陵山而居,不穿衣披毛布鋪草席的生活,吃的是牛羊酥酪,長期與風沙搏鬥,鍛煉成剛強的體質,膜理緻密,故外邪不易侵入,但多七情內傷致病;

 

北方嚴寒,應冬令閉藏之象,人們過著遊牧乳食的生活,乳性甘涼,易致寒凝傷中而生滿病;

 

南方炎熱,應夏令養長之象,其地勢卑下霧露多,人們喜食酸味腐酵食品,酸性收斂,故令膜理緻密而色亦,由於地下濕重,霧露生濕,濕熱蘊聚不散,則易內著筋脈而生攣痹;

 

中央應土濕之令,受四方物質供給,食物雜又不喜勞動,致使體弱陽虛易傷于濕而成痿厥,且易感外邪而病寒熱。

 

《素問‧五常政大論》云:「

東南方,陽也,陽者其精降於下,故右熱而左溫。

西北方,陰也,陰者,其精奉於上,故左寒而右涼,是以地有高下,氣有溫涼,高者氣寒,下者氣熱,故適寒涼者脹,之溫熱者瘡,……陰精所奉其人壽,陰精所降其人夭。

是說西北方天氣寒涼,陰氣常在,陽氣固密,陰氣精氣不泄,故高夀,而東南方天氣溫熱,陽氣發洩,陰精陽氣外泄,故早逝。以上是從大範圍來說氣交變動對體質壽夭的影響。在小下範圍內,人的體質壽夭也是不同的。

 

《素問‧五常政大論》云:「一州之氣,生化壽夭不同,其故何也?歧伯曰:高下之理,地勢使然也……高者其氣壽,下諸其氣夭,地之小大異也。小者小異,大者大異。

說明人群的體質壽夭不論在大小地域範圍內都存在差異,這種差異是因為在具體生活的特定環境中,不同的氣交變動對人群以長期影響,而人亦應之的結果。

 

(二)因地異邪

根據地理形勢與氣交變動的特點,古代醫家觀察到,西北寒冷多寒毒,東南溫熱多熱毒,中央卑濕地帶多濕毒,南方沼澤地區有蠱毒,西南深山密林有瘴毒,這些郡是因地異邪的明顯事實。《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所謂「東方生風」,「南方生熱」,「中央生濕?「西方生燥,「北乃生寒」,都含著因地異邪的意義。正是根據因地異邪的理論,使許多地域性多發病的根源和存在條件得到認識,因而才有相應的防治措施。所以《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強調指出:「故天有精,地有形,天有八紀,地有五裏……故治不法天之紀,不用地之理,則災害至矣。這裏所謂「八紀」,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八節大紀;「五裏即東、南、西、北、中五方地域的道理。

 

(三)因地異病

致病邪氣因地而異,疾病的發生也必然因地而異。前面所引述《素問‧五常政大論》中東方之域多「熱中」,西方之域「病生於內」,北方之域多「臟寒生滿病」,南方之域「其病攣痹」,中央之域多「痿厥寒熱」,以及東南部地勢低下,氣候溫熱、「溫熱者瘡」,西北部地勢高峻,氣候寒冷,「寒冷著脹」等,都屬於地域性多發病的概念。南方沼澤的蠱病,西南深山的瘴瘧,也是因地異病的事實。此外,人們突然從一地域到另一地域生活,有的人出現食欲不振、腹脹、腹瀉,有的人則大便秘結,一般稱之為「水土不服」。還有在甲地喘息不寧的人,在乙地則喘息停止。如此等等,都是因地異病的表現。

 

(四)因地制宜

曲於地理環境不同,形成人的體質、疾病的差異,而來取不同的治療方法和用藥經驗,上升為理性認識即是「因地制宜「原則,包括因地辨證立法,因地遣方用藥等內容。

《素問。五常政大論》對於根據不同的地理環境而辨證立法,作了精闢的論述:「西北之氣,散而寒之,東南之氣,收而溫之,所謂同病異治也。」

《素問‧異法方宜論》對於不同地域應採取不同的具體治療方法也有論述,說東方之城,「其治宜眨石」;西方之域,「其治宜毒藥」;北方之域,「其治宜灸炳」,南方之域,「其治宜微針」;中央之域,「其治宜導引按嬌」。當然這並不意味著各地域只用一種方法治療,相反倒是應根據具體情況「雜合以治」,才能取得效果。後世醫家也非常重視因地制宜原則,如

成無己《注解傷寒論》就強調:「醫之治病,當審地土方宜」;

喻嘉言《寓意草》亦指出:「辨高卑燥濕,五方宜異」而施治:

孫思邀《千金要方》更說:「凡用藥皆隨土地所宜,江南嶺表,其地暑濕,其人肌膚薄脆,膝理開疏,用藥輕省;關中河北,土地剛燥,其人皮膚堅硬,胰理閉塞,用藥重複。」

張錫純《醫學衷中參西錄》用具體舉例來說明各地用藥的特點:「如大江川南之人,其地氣溫暖,人之生於其地者,其肌膚薄,麻黃至餞即可出汗,故南方所出醫書,有用麻黃不過錢之語;至黃河南北,用麻黃約可三錢為率;至東北三省,因生於嚴寒之地,其肌膚頗強厚,須于三錢之外,再將麻黃加重始能發汗,此因地也。」說明不同地域的人,其用藥劑量亦應區別對待。

 

總之,天人論是中醫學關於人與天地自然相互關係的理論,也就是中醫的自然人體現。人與天地自然的相互關係就是人與天地相應的關係。這種關係是通過天地陰陽氣交法則來說明的,說明人體生理活動,疾病轉歸都是與天合度,與地同紀。人體生理、病理受天地氣交法則的支配,產生與之相應的變動,這種相應的變動包括人體主動和被動順應自然而生存的能力。當人體生理活動與天地陰陽氣交不相應,或人體順應能力減退,則發生疾病並構成疾病的演變與轉歸。天地陰陽氣交變動呈現明顯的時間程式和地域差異,人體生理活動和疾病過程也產生與之相應的同步變動,故養生防病、辨證論治,當遵循「因時制宜」、「因地制宜」的原則,這就是天人論的精神實質。

 

A0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