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學關於發病的理論,主要是對病邪作用於人體引起發病的規律的認識。任何疾病的發生都有原因,只有原因尚未闡明的疾病,沒有無原因的疾病。致病的原因,中醫學統稱之為邪氣。但只有邪氣,而沒有使邪氣致病的誘因與素因,也是不能發病的。具體研究原因、誘因與素因在發病中的作用機理,以及受病之門戶、途徑與發病類型及其演變等問題,就構成了中醫學的發病理論。

 


發病的原因、誘因與素因

 

一、原因與發病

一般說,病因的特性決定發病的特點、性質和類型。六淫邪氣多由外感,發病急驟,病程較短,風寒暑濕燥火分別引起風寒暑濕燥火之證。感受疫病邪氣,則發病暴急,多相互染易,形成流行性。內傷情志、勞倦等,則發病緩慢,病程長,常以臟腑氣機紊亂,氣血虧損為發病特點。可見致病原因與發病之間關係密切。

 

感邪輕重與受邪部位不同,其發病的情況也是不同的。

一般說,感邪輕則病輕,感邪重則病重,表裏兩部同時受邪者,稱為「兩感」,其發病表現、傳變轉歸都較嚴重。

 

不僅如此,受邪部位不同,其發病也大不一樣。同一寒邪,外束膚表,發為惡寒、發熱、無汗、頭身疼痛的表實證;直中三陰,發為下利、肢厥、脈微的裏虛寒證。

 

《靈樞‧刺節真邪》篇說:「虛邪之中人也,……內搏於骨,則為骨痹;搏於筋,則為筋攣,搏於脈中,則為血閉,不通則為癰;搏于肉,與衛氣相搏,……氣往來則為癢,留而不去則痹,衛氣不行則為不仁」。

 

《靈樞‧五邪篇》說:「邪在肺,則病皮膚庸,寒熱,上氣喘,汗出,咳動肩背……。邪在肝,則兩脅中痛,寒中,惡血在內,行善掣節,時腳腫。邪在胃,則病肌肉痛,……熱中善饑,……寒中腸鳴腹痛……。邪在腎,則病骨痛,…陰痹陰痹者按之而不得,腹脹,腰痛,大便難,肩背頸項痛,時眩……。邪在心,則病心痛,喜悲,時眩僕」。

 

可見,病位在發病上有重要意義。

 

不過,病因在各種疾病的發生與過程中的作用是不同的,有的原始病因在疾病過程中自始至終起作用,如各種蟲邪便是。有的原始病因的作用隨著病情的發展便消失了,而讓位於它引起的結果,表現為因果交替的發病規律。就是說在一定階段是病變結果的東西,而這個結果在另一階段又成為新發疾病的原因。原因和結果交替不已,形成鏈鎖式的發病過程。

 

如情志刺激可導致肝鬱氣滯,肝鬱氣滯是七情內傷的結果,倘若病情繼續加重發展,肝鬱氣滯可發展成積聚、症瘦,所以肝鬱氣滯又成了原因。

 

又如痰飲是由感受外邪、情志過極、飲食不節、勞倦過度、生活失宜等病因,引起肺脾腎氣化功能失常,三焦失調,津液停聚而成,但當痰飲形成之後,留於體內,隨氣升降,無處不到,可病及不同的臟腑經絡,形成咳嗽、哮證、喘證、心悸、懸飲、癲癇、眩暈、乳酸、不孕等病症,所以痰飲這個病理產物又成了癲癇、眩暈等發病的病因。

 

這裏討論的因果交替的發病規律,是正不勝邪的一類病理過程,而疾病的發展,還有正邪相爭,正勝邪卻,病情好轉,最後痊癒的另一類病理過程。

 

二、誘因與發病

所謂誘因,就是指那些能夠促使致病原因發揮效病能力的因素。在通常情況下,人體正氣的抵抗力量,是能夠進行自衛而使機體免遭疾病的。

 

致病原因之所以能夠發揮致病能力,主要是由於各種誘因使人體正氣的抵抗力降低,自衛能力減退,從而使邪氣的侵襲力量,超過了正氣的抵抗力量所致。正氣弱一分,邪氣則進一分,正氣愈弱則邪氣愈盛,發展到一定限度就可發病。如外感時令病,六淫邪氣是其致病原因,但每當勞倦過度,生活起居不適,致使抗病能力下降時才誘使發病。許多沉癡痼疾的復發,往往與誘因有關。慢性水腫、咳嗽、痰飲、哮證,常因外感誘使復發或加重。慢性胃腕痛、腹痛、腹瀉患者,常因饑食過量,內傷生冷,或過食辛辣炙傅而誘發,慢性濕熱淋證患者,常因過度疲勞,進食醇酒炙搏而誘發。可見若干急性病的發病和慢性疾病的復發,多有誘發因素存在。

 

誘因和原因有區別,但區別不是絕對的。同一因素在這種情況下是誘因,而在另一情況下卻是原因。如飲食不節,過食辛辣厚味可以是慢性腹痛、腹瀉的誘因,也可以是產生胃腸疾病的直接原因。因此,誘因和原因應當辯證地看待。

 

三、素因與發病

所謂素因,就是人體稟賦素質,包括人體臟腑功能活動的健全情況,以及人體自身所具備的天然的抗病能力和康復能力,統謂之正氣。在一般情況下,人體正氣對於疾病的發生起決定作用。當稟賦素盛,體質強壯,抗病力強,也就是正氣旺盛之時,雖有邪氣侵襲,人體正氣自然與之進行鬥爭,並最終抑制和消滅之,使邪氣喪失致病能力,而免於發病,這叫做「正氣存內,邪不可干」。只有當正氣虛弱,抗病能力低下時,邪氣才能發揮其作用而導致發病。誠如

《靈樞‧百病始生》篇說:「風雨寒熱,不得虛邪,不能獨傷人。卒然逢疾風暴雨而不病者,蓋無虛,故邪不能獨傷人。此心因虛邪之風,與其身形,兩虛相得,乃客其形」。

 

《素問.評熱病論》說:「邪之所湊,其氣必虛」。

 

不同的體質

《素問‧評熱病論》說「邪之所湊,其氣必虛」。

不同的體,其正氣盛衰的情況不同,發病也不一樣。

 

《靈樞‧五變》篇說:「肉不堅,膜理疏,則善病風……五臟皆柔弱者,善病消帥……粗理而肉不堅者,善病痹」。 

這裏指出臟腑組織堅脆剛柔不同的人,其發病情況即有所差異。

小兒臟腑嬌嫩,形氣未充,心神未健,衛外機能較弱,易招致外邪而發病,發生高熱、驚風之候。

 

先天稟賦不足,早產或後天乳養不良,易發生何樓、五遲(立遲、行遲、發遲、齒遲、語遲)五軟(頭軟、項軟、手足軟、肌肉軟、口軟)等證。

 

婦女以血為本,由於月經、胎孕、產育都是以血為用,所以易發血虛、血瘀之證,同樣感受溫邪,因患者正氣盛衰不同,發病有順傳和逆傳之異。

 

同樣感受濕溫之邪,

葉天士《外感溫熱篇》指出:「在陽旺之軀,胃濕恒多;在陰盛之體,脾濕亦不少」。

 

同是外感溫疫,

吳又可在《溫疫論》中指出有九種傳變,說:「傳變不常,皆因人而使」。

 

這些都說明正氣在發病中起決定作用。但是,在某些特殊的條件下,邪氣對發病又起決定作用。如

 

《素問‧刺法論》指出:「五疫之至,皆相染易,無問大小,病狀相似」。

說明某些疫病邪氣引起傳染病的發生,病邪又是起決定作用的。

 

此外,各種外傷、水火燙傷、蟲獸毒蛇咬傷等,也是病因在發病中起了決定作用。

 

總之,原因、誘因和素因在發病中的作用,要辯證地看,才能更好地理解發病過程。


 

運氣與發病

運氣是五運六氣的簡稱。運氣學說是探討自然界天時氣候變化與發病、預防及臨床治療關係的一種學說,其主要內容是以陰陽五行學說為基礎,結合古代的天又、曆算等各方面知識,作為推測氣候變化的依據。五運六氣學說,最早見於《內經》的「天元紀大論」、「五常政大論」、「五運行大論」、「六微旨大論」、「至真要大論」、「六元正紀大論」、「氣交變大論「等七篇,亦即一般所謂的運氣七篇。這一學說是在天人相應論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運氣學說發展到宋金元時期,已廣泛地運用於醫學領域,成為六淫致病理論的組成部分,是中醫發病理論中的重要內容。

 

一、運氣學說的基本內容

(一)干支在五運六氣中的運用

干支是天干與地支的簡稱。天干與地支配合,就叫做甲子。甲子在五運六氣學說裏是一種代表符號。

 

《素問‧六微旨大論》說:「天氣始於甲,地氣始於子,子甲相合,命曰歲立,謹候其時,氣可與期」。

意即天氣在上始於甲,地氣在下始於子,甲子互相配合,就能定出六十年的歲氣,歲氣確定之後,就可以推算六氣早晚始終的時期。

 

天干有十,即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

以陰陽來分,單數為陽,即甲丙戊庚壬為陽;雙數為陰,即乙丁己辛癸為陰。

 

以五行來分,甲乙屬木,丙丁屬火,戊己屬土,庚辛屬金,壬癸屬水。但在五運的變化上,要把這十個天干的陰陽重新配合而有其另外的屬性,這就叫做天干化五運。

 

所謂化,就是變化,這就是說天干在五運的變化中,還具有另外的屬性,而不能以未經變化的五行屬性來運用它。

 

天干化生五運的結果是:凡是天干逢甲逢己之年,大運便是土運;逢乙逢庚之年,大運便是金運;逢丙逢辛之年;大運便是水運;逢丁逢壬之年,大運便是木運;逢戊逢癸之年,大運便是火運。

 

天干化五運,一般簡稱為:甲己化土,乙庚化金,丙辛化水,丁壬化木,戊癸化火。這是根據五氣經天的位置來確定的。

 

地支十二,即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

以陰陽來分,單數為陽,即子寅辰午申戌為陽;雙數為陰,即丑卯已未酉亥為陰。

以五行來分,寅卯屬木,巳午屬火,申酉屬金,亥子屬水,辰戌丑未皆屬土。

 

十二地支除了配五行以外,更主要的是配三陰三陽六氣。三陰就是一陰厥陰,二陰少陰,三陰太陰;三陽就是一陽少陽,二陽陽明,三陽太陽。

 

六氣就是風、寒、暑、濕、燥、火。

 

六氣之中,出於火與暑基本上屬於一類,所以一般不列暑與火,而把火分為君火與相火兩種。

 

地支配三陰三陽六氣,其相配的結果是:子午少陰君火,寅申少陽相火,丑未太陰濕土,卯酉陰明燥金,已亥厥陰風木,辰戌太陽寒水。

 

天干和地支結合可以用來紀年,也可以用來紀月,紀日,年月日都可以依據其所屬干支的屬性來分析這一年這一月或這一日的變化大致情況。在中醫學上主要是用干支來紀年,其方法是天干在上,地支在下,按照千支的順序依次向下排列。天干的第一位是甲,地支的第一位是子。把天干的第一位甲與地支的第一位子相互配合起來便是甲子,因此這一年便是甲子年。從甲子年開始,天干和地支相互配合,每年不同,天干往復排列六次,地支往復排列五次,共得六十年,以後才又輪到甲和子相合,所以每六十年稱為一周,或叫一個甲子。

 

(二)五運

五運就是木運、火運、土運、金運、水運的簡稱。

在自然界中一年四季的氣候變化是春、夏、秋、冬迴圈運轉不已的。

春屬木、夏屬火、長夏屬土、秋屬金、冬屬水。五運又分大運、主運、客運。

 

1、大運

大運又稱中運,為主管全年的歲運。

換句話說,也就是指各年的氣候變化以及人體與之相應而發生的臟腑功能變化的一般規律。

 

因此,我們可以用大運來說明某一年全年的氣候變化情況和臟腑作用的大致情況。大運可分為土運、金運、水運、木運、火運五種。各運的特點與五行的屬性一致,今年是哪一個大運主歲,今年的氣候變化和人體臟腑的變化就會表現出與它相應的五行特性。

 

例如1983年是癸亥年,大運為火運,這一年在氣候變化上就與暑的作用密切相關,在人體臟腑上就與心的作用密切相關,因為暑與心在五行歸類上都屬於火.其他如水運、金運、木運、土運,可以類推。

 

2、主運

每年的主運分為木運、火運、土運、金運、水運五種,分別主持春、夏、長夏、秋、冬五季。

 

主運是主持一年五季的正常氣候,不論中運是什麼,主運的五季分列都是恒定不變的,其輪轉次序,是從木運開始(春),火為二運(夏),土為二運(長夏),金為四運(秋),水為終運(冬),按五季次序與五行配合,以五行相生的規律為序,每年經常不變,僅僅隨著節氣的遲早而小有變異。

 

五運主時,每運時間為七十三日零五刻,五運合計三百六十五日零二十五刻,正合周天之數。

 

故每年自大寒節起交初運,至春分後十三日交二運,至芒種後十日交三運,至處暑後七日交四運,至立冬後四日交終運,故五運分立五季,是一年氣候變化的常規。

 

也就是說,初運屬木多風,二運屬火多熱,三運屬上多濕,四運屬金多燥,終運屬水多寒,五運輪轉,周而復始。

 

3、客運

客運是指一年五季中氣候變化的異常情況。

 

在每年各季中均有不同的變更,如客之往來,故稱客運。

 

客運是按照值年的年干推算的,把一年五季變化分為五步推算,每年中均以值年的中運作為客運的初運,然後按五行相生的次序順惟,每運比是各主七十三天零五刻、五步合周天之數,至第二年又以值年的中運作為初運,依次類推。

 

例如甲、巳之年,中運為土運,則客運的初運為土運,二運為金運,三運為水運,四運為木運,終運為火運;乙、庚年中運為金運,則客運的初運也是金運,其餘則順推至終運為土運。

 

由上述可知,五運的內容有中運、主運、客運三種,都是運用天干配合五行推算的,三者雖然邪是用以說明自然界氣候變化的情況,但三者之間各有其不同的特點:中運是推算各年的氣象變化,每運主管一年;不分五步;主運是說明一年之中五季的正常氣候變化;客運則是推算每年五季的異常氣候變化,其基本特點在於推步,但須注意主運和客運是兩種不同的推步,應掌握其不同的推步規律。


 (三)六氣

六氣就是風、寒、暑、濕、燥、火的簡稱。

 

六氣之中的暑氣與火氣,基本上屬於一類,所以運氣中所說的六氣,在運用上,一般就不說風、寒、署、濕、燥、火,而說風、寒、濕、燥、君火、相火。

 

這六種氣候上的變化,基本上是在一年四季陰陽消長進退的變化下產生出來的。

 

因此,六氣一般又以三陰三陽為主,結合十二地支來說明和推算它的一般變化和特殊變化。每年的六氣,一般分為主氣與客氣兩種,主氣用以述常,客氣用以測變,客氣與主氣相結合,稱為客主加臨,可以用來進一步分析氣候的複雜變化。

 

1、主氣

主氣就是主時之氣。

用來說明一年二十四節氣氣候的正常規律,主氣屬於地氣,出於風火濕燥寒六氣分主春夏秋冬,形成了一年季節氣候的顯著變化。

 

如正月二月為風木主氣,三月四月為君火主氣,五月六月為相火主氣,七月八月為濕土主氣,九月十月為燥金主氣,十一月十二月為寒水主氣,它是按照五行相生的次序排列(木-君火-相火-土-金-水),年年如此,固定不移。

 

每年歲氣分為六步,每步各主四個節氣,從每年大寒日推算,以厥陰風木為初之氣,少陰君火為二之氣,少陽相火為三之氣,太陰濕土為四之氣,陽明燥金為五之氣,太陽寒水為終之氣。每步各主六十日零八十七刻半,六步合計三百六十五日零二十五刻,正合周天之數。

 

如上所述,可知主氣和主運的含義基本相同,但步數不同,因此所主日數也不相同。

 

2、客氣

客氣是指時令氣候的異常變化,猶如客運一樣,年年都有變化,如客之往來無常,故稱客氣。

 

因主時之氣屬於地氣,則客氣屬於天氣。地氣主陰主靜,每年六步不變,天氣主陽主動,歲歲變化不同,雖然客氣和主氣同樣也是分為六步行走,但二者在排列次序上則根本不同。

 

《素問‧六微旨大論》說:「上下有位,左右有紀,故少陽之右,陽明治之;陰明之右,太陽冶之;太陽之右,厥陰治之;厥陰之右,少陰治之;少陰之右,太陰治之;太陰之右,少陽治之。」

 

這裏講的就是六步客氣的排列順序。

 

所謂上下有位,即在上為司天,在下為在泉;所謂左右有紀,即司天有其左右間氣,在泉也有其左右間氣。

 

六步客氣的順序,是從陰陽的先後次序排定的,即先三陰,後三陽,三陰以厥陰為始,次少陰,又次太陰,這是按厥陰為一陰,少陰為二陰,太陰為三陰的次序排列。三陽則以少陽為始,次陽明,又次太陽,這是按少陽為一陽,陽明為二陽,太陽為三陽排列的。

 

合三陰三陽六氣計算,即一厥陰、二少陰、三太陰、四少陽、五陽明、六太陽,分佈於上下左右,互為司天,互為在泉,互相間氣,便構成司天在泉的六步變化。司天是當三之氣,在泉是當終之氣,司天與在泉其位相對,左右四步即為間氣,分列于司天、在泉的左右,共合六步推行於歲之令。

 

六氣步行規律,初之氣始于在泉左間,二之氣為司天右間,三之氣即司天之氣,四之氣為司天左間,五之氣為在泉右間,終之氣即在泉之氣。

 

客氣隨每年司天在泉之氣的變化而變化。以戊午年為例,地支配六氣,戊午年是少陰君火司天,陽明燥金在泉,初之氣為太陽寒水,二之氣為厥陰風木,三之氣即司天之氣為少陰君火,四之氣為太陰濕土,五之氣為少陽相火,終之氣為在泉之氣陽明燥金。隨著甲子的依次推行,司天因之每年一更,在泉、間氣也隨之變更。在一年之中,司天之氣主上半年,在泉之氣主下半年,而左右四間各主一步。

 

3、客主加臨

所謂客主加臨,就是將客氣加在主氣上面。《普濟方‧五運六氣圖》說:「以客加主,而推其變」。換句話說,也就是把主氣和客氣放在一起來加以比較分析和推算,才能從中找出它們的各種變化規律。

 

客主加臨的演算法是:把值年的客氣與主氣的三之氣相加,主氣的初之氣是厥陰風木,二之氣是少陰君火,三之氣是少陽相火,四之氣是太陰濕土,五之氣是陽明燥金,終之氣是太陽寒水,值年司天的客氣固定地加在主氣的三之氣上面,實際上也就是固定地加在少陽相火之上,主氣六步不動,客氣六步則每年按一陰、二陰、三陰、一陽、二陽、三陽的次序,依次推移,六年一轉,運行不息。

 

4、運氣同化

運氣同化,就是將五運與六氣相結含,用以推測每年氣候的變化。運氣同化有天符、歲會、同天符、同歲會、太乙天符等不同情況。

 

(1)天符:

通主一年的中運與六氣的司天之氣在五行屬性上相同者,就叫做天符。

即中運是土運,逢太陰濕土司天;中運是火運,逢少陽相火司天、少陰君火司天;中運是金運,逢陽明燥金司天;中運是木運,逢厥陰風木司天;中運是水運,逢太陽寒水司天,這些都是中運與司天之氣的五行屬性相同,故稱天符。

 

例如戊子年,天干戊年中運是火,地支子年司天之氣是君火,則戊子年是天符。天符共有十二年,即戊子、戊午、戊寅、戊申、丙辰、丙戌、乙卯、乙酉、丁巳、丁亥、己丑、己未。

 

(2)歲會:

通主一年的中運與同年年支的五行屬性相同,就叫歲會。

 

《素問‧六微旨大論》曰:「木運臨卯,火運臨午,土運臨四季,金運臨酉,水運臨子,所謂歲會,氣之平也」。這就是說,木運與歲支的卯木相合,火運與歲支的午火相合,土運與歲支的丑未辰戌土相合,金運與歲支的酉金相合,水運與歲支的子水相合,都稱為歲會,屬於平氣。

 

歲會共有八年,即丁卯、戊午、乙酉、丙子、甲辰、甲戌、己丑、已未諸年。

 

(3)同天符:

凡是年干與年支在陰陽屬性上都屬於陽,同時值年大運又與同年的在泉之氣的五行屬性相同,便叫同天符。

 

以庚子年為例,庚子年的年干是庚,庚是單數,屬於陽干,年支是子,子也是單數,屬於陽,年干年支都屬於陽,所以庚子年屬於陽年。

 

庚子年的年干是庚,乙庚化金,所以庚子年的大運是金運;年支是子,子午少陰君火司天、陽明燥金在泉,所以庚子年的在泉之氣是陽明燥金。

 

年干屬陽,年支也屬陽,大運屬金,在泉之氣也屬金,所以庚子年是同天符之年。

 

在甲子一周的六十年中,逢同天符者計有甲辰、甲戌、庚子、庚午、壬寅、壬申等六年。其中甲辰、甲戌兩年,既屬同天符,又屬歲會,因此單屬天符之年,實際上只有四年。


 (4)同歲會:

凡是年干與年支在陰陽屬性上都屬於陰,同時值年大運又與同年在泉之氣的五行屬性相同,便叫同歲會。

 

以辛丑年為例,辛丑年的年干是辛,辛是雙數,屬於陰乾,年支是丑,丑也是雙數,屬於陰支,年干年支都屬於陰,所以辛丑年屬於陰年;辛丑年的年干是辛,丙辛化水,所以辛丑年的大運是水運,年支是丑,丑未太陽濕土司天,太陽寒水在泉,所以辛丑年的在泉之氣也是太陽寒水。

 

年干屬陰,年支也屬陰,大運屬水,在泉之氣也屬水,所以辛丑年是同歲會之年。

 

在甲子一週六十年中,逢同歲會者計有:辛未、辛丑、癸卯、癸酉、癸已、癸亥等六年。

 

(5)太乙天符:

既逢天符,又為歲會,即這一年的大運與司天之氣、年支的五行屬性均皆相同,便明太乙天符。

 

以戊午年為例,戊午年的年干是戊,戊癸化火,所以戊午年的大運是火運;年支是午,子午少陰君火司天,同時午在五行上也屬於火,所以戊午年便是太乙天符。

 

在甲子一週六十年中,逢太乙天符者計有:己丑、己未,乙酉、戊午等四年。

BlogAD部落格廣告行銷

 

二、運氣與發病的關係

運氣學說在中醫學中的運用,主要是根據其理論以推測與發病、預防、診斷、治療方面的關係。現將運氣與發病的關係分述於下。

 

(一)主運主氣與發病的關係

主運分為五運,分立一年的常規氣候變化。

木為初運,相當於每年的春季。由於木在天為風,在人為肝,因此每年春季在氣候變化上,陽升風動,對人體肝氣有一定影響,發病以肝病較多為其特點。

 

火為二運,相當於每年的夏季,由於火在天為熱,在人為心,因此每年夏季在氣候變化上,逐漸轉熱,對人體心氣有一定影響,發病以心病較多為其特點。

 

土為三運,相當於每年的夏秋之間,由於土在天為濕,在人為脾,因此每年夏秋之間在氣候變化上雨水較多,濕氣較重,對人體脾氣有一定影響,發病以脾胃病較多為其特點。

 

金為四運,相當於每年的秋季,由於金在天為燥,在人為肺,因此每年的秋季,在氣候變化上較為乾燥,對人體肺氣有一定影響,發病以呼吸道疾病較多為其特點。

 

水為五運,相當於每年的冬季,由於水在天為寒,在人為腎,因此,每年的冬季在氣候變化上比較寒冷,對人體腎氣有一定影響,發病以關節方面疾病較多和容易感冒為其特點。

 

主氣分為六氣,與主運的意義基本相同,也是每年的常規氣候變化,但主氣與主運的推算方法不同。

 

主氣的初之氣為厥陰風木,相當於每年的初春,氣候變化多風,疾病流行多與肝病有關為其特點。

 

二之氣為少陰君火,相當於每年的暮春初夏,氣候變化逐漸轉熱,疾病流行以心病較多為其特點。

 

三之氣為少陽相火,相當於每年的夏季,氣候變化和疾病流行,也以天氣甚熱、心病暑病較多為其特點。

 

四之氣為太陰濕土,相當於每年的季夏初秋,氣候變化以濕氣較重,發病情況以脾胃病較多為其特點。

 

五之氣為陰明燥金,相當於每年的秋冬之間,氣候變化以燥氣較重,發病以肺病較多為其特點。

 

終之氣為太陽寒水,相當於每年的嚴冬,氣候變化嚴寒,發病情況以關節疾病較多和容易感冒為其特點。

 

於此可見,每年的氣候變化是:春風、夏熱、長夏濕、秋燥、冬寒。其發病情況是:春季多肝病,夏季多心病,長夏多脾病,秋季多肺病,冬季多腎病。

 

(二)中運太過不及與發病的關係

中運分為木運、火運、土運、金運、水運五運。根據《素問‧氣交變大論》及《素問‧五常政大論》等篇章的論述,中運的變化有平氣、太過、不及三種情況。

 

平氣之歲,木曰敷和,火曰開明,土曰備化,金日審平,水曰靜順,這是五運和平之象。

 

平氣年的確定,有兩種情況:

一為運太過而被抑為平氣的:

如戊辰年,戊為陽干,為火運太過,然而辰為太陽寒水司天;水能克火,中運火運太過,被司天之水氣所克而化為平氣年。

在六十年甲子中,這種情況共有六年,即戊戌、庚子、庚午、庚寅、庚申等年歲;

 

一為運不及而得助成為平氣年:

如癸巳年歲,癸為陰乾,為火運不及,然而年支已配五行屬火,中運火運不及,得歲支之火以相助,則化為平氣年。

在六十年甲子中,這種情況也有六年,即乙酉、丁卯、己丑、己未、辛亥、癸巳等年歲。平氣年共十二年,一般氣候是正常變化,即使有變化也比較小和緩和。

 

太過之歲,木曰發生,火曰赫曦,土曰敦阜,金叫堅成,水曰流衍,這是屬於五運暴烈之象。

如六甲年敦阜之紀,歲土太過;六丙年流衍之紀,歲水太過;六戊年赫曦之紀,歲火太過;六庚年堅成之紀,歲金太過;六壬年發生之紀,歲木太過。

 

不及之歲,木曰委相,火曰伏明,土曰卑監,金曰從革,水曰涸流,這是五運不振之象。

如六乙年從革之紀,歲金不及;六丁年委和之紀,歲木不及;六乙年卑監之紀,歲土不及;六辛年涸流之紀,歲水不及,六癸年伏明之紀,歲火不及。

 

中運太過不及的氣候變化和發病情況分述於後。

 

不運之歲,丁壬化木,六壬年(壬申、壬午、壬辰、壬寅、壬子、壬戌)為陽年,木運太過,風氣流行,脾土受害,故人患消化不良性的泄瀉、飲食減少、肌體重惰無力、煩悶、腸鳴、腹部脹瀾等症;

 

木氣太過,肝陽亢盛,則有易怒、頭眩眼花等頭部疾患,這是土氣無權,木氣太過,肝木克土的現象。

六丁年(丁卯、丁丑、丁亥、丁酉、丁未、丁已)為陰年,為木運不及的年歲,生氣與時不相適應,則燥氣(金氣)大行,草木不榮,肅殺之氣亢盛;本氣衰弱,則所不盛者,更相迫淩,因之剛木受刑,故在人則形不足,多患中氣清冷,因而出現腸鳴、泄瀉等症。

""

 

肝氣不足,故其經脈所過部位的膚脅小腹等處發痛。倘若燥氣旺盛,又恰逢陽明司天,兩燥相並,木氣不能行其政令,制土無權,於是燥土二氣俱盛,同時木氣受制,子氣來複,因而出現炎暑流火,故在人病變上多病寒熱、瘡瘍、卵疹、癰座等暑熱病。若金氣過勝,木氣被克,母鬱則子氣來複,故火氣後起,心氣繼之亢盛,及至火氣勝金,乃得抑制,故在人體出現咳嗽、流涕等病症。

 

火運之歲,戌癸化火,六戊年(戊辰、戊寅、戊子、戊戌、戊申,戊午)為陽年,火運太過,炎暑流行,火邪損傷肺金,肺傷則發為呼吸少氣咳嗽喘息;暑邪藏於皮膚之內則發為瘧疾。

 

肺與大腸相表裏,故陽絡傷則血溢于上,陰絡傷則血泄於下,因而有吐血、腑血、二便下血、水瀉如注等病;火氣上逆而致咽乾、耳聾、胸中和肩背熱等火氣偏勝症狀,甚則心火極度亢盛,反而引起自傷,出現胸中、兩脅部、胸膺部、背部、肩胛之間疼痛,或熱氣浸淫金身而骨節疼痛等病。

 

如果在火氣單獨主治的歲運中,再逢到少陰、少陽司天,則火勢達到頂點,不可遏止,如燃燒烤灼,水源乾涸,則病多見譫語、狂亂、咳嗽氣喘、呼吸困難。火氣大盛迫血下行,則血從二便下泄不止。

 

若火運不及,即六癸年(癸酉、癸未、癸巳、癸卯、癸丑、癸亥)為陰年,為火運不及,則寒水之氣大行,水勝侮土,致長氣不得行令,生物不榮;同時,由於陰寒凝積大盛,陽氣不能生化,則生機摧折,寒氣偏勝,在人病則見胸中痛、脅支滿、兩肋膺背肩胛間及兩臂內痛;寒氣郁而上冒,則見眼花、眩暈、心痛、暴暗、胸腹大、脅下與腰背相引為痛,甚則四肢卷屈不能伸展等,皆為寒水偏勝、陽氣不能養筋所致。由於火被水抑制,則土氣來複,水氣受到抑制,則土氣偏勝;在人病則脾失運化,出現溏泄、腹中脹滿、飲食不下、中寒、腸泄下注、腹痛而足暴攣、萎縮麻木不能行走等濕氣偏勝的症狀,這是土氣來複,水氣被抑,濕盛所致。

 

土運之歲,甲已化土,六甲年(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為陽年,

土運太過,則雨濕之氣流行,邪傷于腎,陽氣不升,則手足冷、腹部疼痛,腎志傷則憂鬱不舒,濕盛則身重;由於水傷不能制火,使熱盛於中而生煩悶等,這都是土運太過所致。

 

若土氣過於亢盛,則脾土自滿,致脾氣不能達於四肢,引起四肢不舉,足痿不能行,戰膘孿痛等;

 

脾失運化,則水飲之邪積於體內而生脹滿、飲食減少、四肢無力等病,這是土盛之時,水氣無權則土氣獨旺,濕乃大行,脾則自傷。

若六己年(己巳、己卯、己丑、己亥、己酉、己未)為陰年,土運不及,風氣因而流行,木乘濕土,化氣不能行令,故在人則使脾土之氣衰、出現霍亂、溏泄、體重、腹痛肌肉潤動而疼痛等症狀。

 

風氣太甚,則筋骨搖動而善怒;土為木克,則金氣來複,因之秋令肅殺之氣峻烈,大木凋零,其在人則肝氣不舒,胸脅暴痛,常發生呼吸少氣而太息等證。

 

這種年歲,如遇厥陰司天、相火在泉,不及的土運,得在泉的相火相助,則來水之氣不得獨旺,木氣不能克土,金氣也不致來複,人體也就健康無病。

 

金運之歲,乙庚化金,六庚年(庚午、庚辰、庚寅、庚子、庚戌、庚申)為陽年,

金運太過,則燥氣流行,肝木受邪;肝病則見脅下及小腹疼痛,以及目紅亦而痛、眼角潰瘍、耳無所聞等肝氣上逆症狀。

 

若金氣太過,肝氣過度損傷,就會出現體重煩悶、胸部疼痛、痛引肩背、兩脅脹而痛、下連小腹等。

 

若燥氣亢盛無制,則子氣來複,火氣克金,發生喘咳氣逆、呼吸困難、肩背痛;金衰不能生水,則屁、陰、股、膝、脾、脯、箭,足等均病;

 

所以金氣太過時,因肝氣被制發生了暴痛、以及勝脅痛不能反側,咳嗽氣逆致吐血、恤血。

 

若六乙年(乙丑、乙亥、乙酉、乙未、乙巳、乙卯)為陰年,故歲金不及,則火氣流行;由於金衰不能制木,木氣旺盛,所以萬物茂盛,氣候乾燥燥熱,於是發病多見肩背悶重、鼻塞流涕、噴嚏、大便下血、泄瀉急劇等病。

 

金氣被抑之後,水氣來複,寒氣偏勝,故寒雨暴至,冰雹霜雪殺害萬物,其在人則陰盛而厥,格拒陽氣於上,則見腦戶痛,延及腦頂,並有發熱,致發生口腔生瘡,心痛等症。

 

水運之歲,丙辛化水,六丙年(丙寅、丙子、丙戌、丙申、丙午、丙辰)為陽年,

 

水運太過,寒氣流行,邪氣淩心,則多病發熱、心悸煩熱、四肢厥冷、全身發冷、譫妄心痛等症狀,這是寒氣非時早至的緣故。

 

若水邪亢盛,土不制水,則有腹大虛腫、氣喘咳嗽等症。

 

由於水氣泛溢導致陰盛陽衰表陽虛,則有盜汗、怕風等症狀。

 

這種年歲,倘若適遇太陽司天,則兩寒相並,因之水雪不時下降,濕氣太盛,物變其形,在人則脾土運化失職,脾氣不開,津液不布,於是多患腹中脹滿、腸鳴、便瀉、飲食不化、口渴.濕蔽溏陽則眩暈等症。

 

若六辛年(辛未、辛巳、辛卯、辛丑、辛亥、辛酉)為明年,為水運不及,則濕土之氣大行,火氣亦旺;濕勝在人,則多患腹脹滿悶、身重、溏泄、陰性瘡瘍、膿水稀薄、腰腹疼痛、下肢關節運動不利、煩悶抑鬱、足痿厥冷、腳下痛,甚至足跗浮腫,這是由於冬藏之氣不能行其政令,腎氣不能平衡所致。

 

這種年歲,若適逢太陽司天、太陽在泉、寒水在地,因之大寒頻臨,蟄蟲早伏,地積堅冰,陽氣伏藏,在人則多l41患下部寒疾,甚至腹滿浮腫。

 

水氣被土制約,則木氣來複,風勝則大風暴發,草偃木零;在人則肝木克土,使人則面目無澤,筋骨拘急疼痛,運動不利,肌肉跳動痙攣,兩眼昏花,視物不明或視覺失常,肌肉發生風疹,若邪氣侵入胸膈則心腹痛,這是木氣太過、土氣受傷的緣故。

 

綜上所述,可見五運的人過和不及,都有其勝氣和複氣,影響其所屬的臟腑發病,其發病情況、都是從五行生克制化的關係來說明的,但它並不是固定的,而是與機體的體質因素密切相關,可隨人體體質不同,而發病臟腑和病狀有所差異。


 

(三)六氣司天在泉與發病的關係

六氣司天在泉的偏勝情況,也會影響自然氣候變化和人體發病。司天主上半年發病,在泉主下半年發病。

 

子午之年,為少陰之氣司天,則熱氣偏勝,氣候酷熱,火氣行其政令,人體多病胸中煩熱、咽乾、右脅痞滿、皮膚疼痛、寒熱、咳喘、唾血、下血、助臟、噴嚏、嘔吐、小便變色,甚至瘡瘍腑腫、肩背臂膈以及缺盆等處皆痛,心痛,肺部脹滿,腹部膨脹而喘咳等。

 

這些都是由於熱氣太盛,熱傷肺金,致肺熱及肺經脈絡循行部位受傷所發生的一系列症狀。少陰司天如下半年陽明在泉之氣偏勝,則燥氣太盛,天地霜霧之氣昏蒙,發熱多見嘔吐苦味、善太息、心脅痛不能轉側等肝膽木氣的病變,燥甚則傷津故口乾,皮膚及面乾枯不澤等,以及燥傷陽明經脈,則見足外反熱等症狀。

 

丑未之歲,太陰之氣司天,則濕氣偏勝,陰埃密佈,雨水過多,草木腐槁。

其發病多見皮膚腫,骨節酸痛而不知痛處,發為陰痹,腰脊頭項俱痛,眩暈,大便難,陰氣不用,不能上交於心,而上焦火熱留於胃,胃熱則消穀善饑,然胃氣上逆則不欲食,當其濕氣化熱之時,熱傷肺絡則咳嗽帶血,腎心不濟則心如懸等,這些都是由於濕盛傷腎研發生的病變。

 

其下半年,為太陽在泉之氣所主,則寒氣偏勝,天氣凜冽,寒氣內侵,發病多見小腹疾病,牽引睪丸腰脊、上沖心痛、嗌痛頷腫等疾病,皆為寒傷太陽膀胱經脈所致,且因水邪過勝?故涉及心和小腸等臟器的病變。

 

寅申之歲,少陽之氣司天,則火氣偏勝,金失清肅之氣,火性炎上,故發病多見頭痛、發熱、惡寒而為瘧疾。

 

熱氣上蒸則皮膚疼痛,色變黃赤,病傳於裏,肺之治節不行,發為水病,形成身面浮腫、腹部仰息等症狀,以及注泄、亦自痢疾、瘡瘍、咳嗽、吐血、煩心、胸中熱,甚至鼻蛆等。

 

這些都是由於邪熱傷肺,致清肅之令不行所產生的病變。下半年為厥陰在泉之氣,所主風氣偏勝,塵土飛揚,地氣不明,平野昏昧,草木秀麗較早,故發病多見灑灑然怕冷、胸中煩悶、善伸數欠、心痛支滿、兩脅拘急不舒、飲食不下、膈咽不通、食後嘔吐、腹脹而時噫氣、得大便疏利或矢氣則感覺較快,以及全身有沉重的感覺等症伏。這些都是出於膽經受傷以及肝木克土研發生的病變。

 

卯酉之歲,陰明之氣司天,則燥氣偏勝,草木失濡潤之氣,所以繁榮較遲,病多在筋骨,肝氣受制則見左脅疼痛,清寒之氣偏盛於中,若複感外寒則發為瘧、咳嗽、腹鳴、暴注泄瀉、心脅突然劇痛、咽嗌乾燥、面色如塵、腰痛、男子則發癲疝、婦女則少腹痛、眼目昏昧不明、眼角疼痛、瘡瘍癰座等等。這些病都是由於燥氣傷肝所引起的。

 

其在泉之氣為少陰君火,熱氣過勝,則熱邪內迫,故發病多見腹鳴、氣上沖胸、喘而不能久立、寒熱皮膚痛、目昏齒痛、眼下腫、惡寒發熱如瘧、小腹痛、腹部脹大等症。

 

辰戌之歲,太陽之氣司天,則寒氣淫勝,天寒地凍,太陽中藏相火,如又遇戊癸化火之運,則暴雨冰雹,寒則血凝,故多見癰瘍、厥逆、心痛、嘔血、下蛆血等病,以及善悲,時常眩暈僕倒、胸腹滿、手熱、肘攣腋腫、心中勸蕩不安、胸腹胃腕不適、面赤目黃、善噫嗌乾、甚則其色焦黑,渴欲飲水等等。這些都是由於寒氣傷心化熱所產生的病變。

 

其在泉之氣為太陰濕土,濕氣偏勝,霧氣彌漫,岩穀昏暗,長夏季節至陰之交,在人則因濕勝陽衰,故多病飲邪停聚、心席、耳聾不聰,濕熱相蒸則發為咽腫、喉痹,陰病見血如吐血、便血、溺血等,或小腹脹痛,不得小便;濕邪上沖則病頭痛、目痛如脫、項部掣痛、腰痛如折、鵲骨疼痛不能回轉、膝彎小腿部疼痛拘急等症狀,皆為濕邪所致。

 

己亥之歲,厥陰之氣司天,則風氣淫勝,天空塵埃蒙昧,風超雲湧,擾動不寧,寒氣行春令,流水不能結冰,蟄蟲不去潛伏。

 

在這種氣候環境下,發病多見胃心部疼痛、上連兩脅、膈咽阻塞不通、飲食不下、舌根強硬、食入則吐、不能消化水谷而為冷泄、腹脹大、溏泄及氣結成瘦、小便不通等症狀。這些都是屬於風木克牌、脾土受傷所產生的症狀。

 

其下半年之氣,為少陽相火在泉,火氣過勝,熱蒸地面,極而生寒,寒熱相互而至,故令人體發病多見泄下赤白、小腹痛、溺赤,甚則便血,其餘和少陰在泉問候。從上述可見,司天在泉不同,六氣變化各界,因此引起人體臟氣的發病也有不同,但都是以五行生克理論來說明。

 

如少陰君火司天,則火旺克金,多見肺病;陽明在泉,則燥氣太過,金氣克木,故肝病較多等。

 

此外,運和氣相結合的順逆,也與氣候變化和發病相關。運氣相合的順逆是根據每年年號的干支之間相生相剋的理論來推算的。在分析二者的關係時,以氣為主,故氣生運者為「順化」,氣克運者為「天刑」,均為順;反之,運生氣者為「小逆」,運克氣者為「不和」,運氣相同者為「天符」,均為逆。一般說來,運氣相合為順者,則氣候變化較為緩和,發病較少較輕運氣相合為逆者,則氣候變化較為劇烈,發病較多較重。

 

六氣的客主加臨關係與發病也密切相關。

 

主氣在地,客氣在天,二者上下相交,可以推測每年氣候變化的常和變。

 

推算每年客主加臨的順逆,以客氣為主。

 

從五行關係來分析,凡是客氣勝主氣者為順,反之則逆。

 

如客氣生主氣或客氣克主氣的為順,反之則逆。

 

客主加臨除了順逆之外,還有客氣和主氣既無生克、又無君臣差異的,稱為同氣。

 

客主加臨的順、逆、同化情況,「順」是代表氣候變化不大,「逆」是代表本步氣候變異較大,「同化」是代表氣候變化特別劇烈。

 

這些氣候變化與人體發病的關係,正如《素問五運行大論》說:「氣相得則和,不相得則病」。故據此可推斷客主加臨的發病概況。

 

綜上所述,運氣學說強調「人與天地相應」的發病理論,可以作為分析自然氣候變化和發病情況的參考。但是,運氣學說中「五運相襲」,「周而復始」、「如環無端」的認識,帶有主觀臆測和脫離實際的偏向,應以「一分為二」的觀點來對待和研究它,在繼承的基礎上加以發揚和提高。

 


受邪門戶

不同的病邪,其入侵門戶與發病途徑亦彼此有異,現分述如下。一、外邪侵入門戶外邪主要包括六淫、癘氣等病邪,其入侵門戶有:

 

(一)從鼻竅感受鼻竅與肺相通。

溫熱病邪多隨鼻息而入,侵襲於肺。

 

葉天士說:「溫邪上受,首先犯肺」。

所謂「上受」,主要捎邪從鼻竅而入。

 

陳料道所謂疫喉癌系「吸受病人之毒而發」(《疫痧草‧辨論疫毒感染》,也是指病毒邪氣隨呼吸通過鼻竅侵入體內。

 

為了頂防病邪從鼻竅而入,應避其毒氣。例如《千金翼方》載有小金牙散的鼻腔消毒法,目的就在於預防病邪入侵。《千金翼方‧雜病下‧備急第一》

 

(二)從口咽入侵

口咽通於胃,病邪可隨食物直接入侵,使脾胃、腸道受病。

古代醫家把因認食受邪而發病者,稱為「食注」。如《諸病源候論‧食注候》云:「人有因吉凶坐席飲啖,而有外邪惡毒之氣,隨食飲入五臟,沉滯在內,流毒在外,使人支體沉重,心腹絞庸,乍摩乍發,以其因食得之,故謂之食注」。

 

濕熱病邪,穢濁疫毒,以及食物之毒(餒肉毒,毒蕈毒,河豚毒)等,均可從口咽而入。對從口咽受邪而發病的疾病的預防,其措施主要在於注意飲食衛生。

 

早在《備急千金要方‧食治》就指出,「穢飯、餒肉、臭魚,不可合食之,害人。」

 

明代《本草綱目‧水部.井泉水》還對飲水衛生提出了要求,如說:「凡井水有遠從地脈來者為上,有從近處江湖滲來者次之,其城市近溝渠,污水雜入者成堿,用須煮滾,停一時,候澄乃用之,否則氣味俱惡,不堪入藥、食、茶、酒也」。

BlogAD部落格廣告行銷

 

(三)從肌膚入侵

外邪傷人,除從口鼻而入外,還有從肌表入侵右,例如風寒病邪和風熱病邪等,多初襲肌表,逐漸傳變入理。此外,蟲獸、金刃損傷,其毒也是從肌膚受傷處入侵,漸次深入臟腑。此外,也有邪氣從下陰侵入,多見於婦人疾病。

 

二、內傷致病途徑

內傷致病因素,包括情志、飲食、勞逸、房室等,多病發於裏,首先使臟腑氣血失調,生克反常,氣機紊亂,進一步導致形質損傷,五臟交虧。例如,強烈、持久的情志刺激,可直接導致肌腑生理活動失常而發病;又如,過勞則耗氣,過逸則氣血不暢;恣情縱欲,則耗傷腎精,凡此種種,皆系直接傷及臟腑氣血而病從理發。

 

BlogAD部落格廣告行銷

發病類型

一、新感與伏邪

新感與伏邪是包括溫熱病不同病因感受,不同發病方式和病機演變,以及不同臨床類型劃分的總的概念。本節主要從發病類型方面加以闡述。

 

新感與伏邪是溫熱病最為主要和常見的兩種發病方式和類型。凡感邪後立即發病的為新感;感邪後不即發病,邪氣伏藏體內,逾時而發病的為伏邪。

 

前者稱之為「新感溫病」,亦稱「外感溫病」,如《溫熱經緯》即有《葉天士外感溫熱篇》和《陳平伯外感溫病篇》。

 

後者則稱之為「伏氣溫病」,故伏邪亦稱伏氣。

 

新感與伏邪即為新感溫病與伏氣溫病之簡稱。二者在發病方式、病機傳變、主要病變部位以至預後轉歸上,都有顯著的區別,茲分別討論如下。

 

(一)伏邪伏邪學說

肇源於《內經》。

《素問‧生氣通天論》說:「冬傷於寒,春必病溫」,

開創了伏寒化溫理論的先導;

 

《素問‧金匱真言論》說:「藏於精者,春不病溫」,

則從內在因素方面指出了陰精不足是包括伏氣溫病在內的溫病發病條件;

 

《素問‧刺熱篇》說:「其熱病內連腎」,

說明伏氣溫病的病變部位與腎相關。

 

《傷寒論‧平脈法》說:「伏氣之病,以意候之」,

提出了伏氣溫病的名稱;

 

《傷寒論》太陽病第6條「太陽病發熱而渴,不惡寒者為溫病;若發汗已,身灼熱者,名曰風溫」的論述,

則被認為是伏熱外發的臨床表現及其治療禁忌的記載。

 

晉‧王叔和腑《傷寒例》中首先提出邪伏部位是寒毒藏於肌膚。他說:「中而即病者曰傷寒,不即病者,寒毒藏於肌膚,至春變為溫病,至夏變為暑病。」

 

同時,王氏還指出引發伏邪的因素是「更感異氣」。

並根據引發因素的不同,對伏氣溫病予以不同命名,如「重感於寒者,變為溫瘧」;「更遇於風,變為風溫」;「更遇溫熱,變為溫毒」;「更遇溫氣,變為溫疫」等。

 

隋.巢元方《病源‧溫病發斑候》又認識到不獨伏寒化溫,更有「冬時天時溫暖,人感乖戾之氣,未即發病,至春又被積寒所折,毒氣不得發洩,至夏遇溫熱,溫毒始發出於肌膚,斑爛隱軫,如錦文也」。

這就突破了伏寒化溫單一因素的局限。

 

宋.朱膿對伏邪的引發因素作了重要補充,指出伏邪為氣候引發。他在《活人書》卷五中說:「其不即時而病者,寒毒藏於肌膚之間,至春夏陽氣發生,剛來薄與陰氣相薄于榮衛之間」。

 

金‧劉河間認為伏氣溫病,四時皆有,擴大了伏氣溫病的範圍。至於邪伏部位,歷代醫家認識不一,如王叔和主肌膚說,巢元方主肌骨,吳又可則主募原等。

 

至清‧喻嘉言複倡三綱鼎立學說,謂冬傷於寒,伏在肌肉;冬不藏精,伏在骨髓;冬不藏精複冬傷於寒,則內外受邪。

 

雷少逸則提出邪伏部位隨內在因素而有異,如腎虛之體,則伏賊于少陰;勞苦體實之人,則伏藏於肌膀,其說較切合實際。

 

關於伏邪外發的途徑,張石頑認為必從少陽而出。于《傷來緒論‧總論‧溫病》提出「伏邪自內達表,必先少陰經始」

 

柳寶治《溫熱逢源》則指出「必從經氣之虛處而出」。

 

何廉臣則認為,凡伏氣溫病,皆是伏火。

 

總之,伏邪之說,歷代沿襲,至今仍為醫家所重視。

 

如前所述,邪氣的伏匿和發病均有一定條件。

 

首先,在邪氣的感受程度方面,如感邪不盛,亦難覺察。

《靈樞‧邪氣臟腑病形篇》云:「正邪之中人也微,先見於色,不知於身,若有若無,若亡若存,有形無形,莫知其情」。

 

《內經》所言正邪是指六淫從時令旺方來者,如冬以寒為正邪,故冬傷於寒,令人不覺,至春變為溫病。

 

吳又可亦說:「感之淺者,邪不勝正,未能頓發」《溫疫論‧原病》。

 

體質因素方面,正氣不足,邪氣即得以乘虛藏。如腎精虧虛,寒邪易於深入內伏,漸從熱化;或正氣先餒,致邪氣深伏,不能托邪外達等。邪伏部位亦常隨體質狀況而異:勞動體健,正氣相對較盛之人,多伏藏於氣分,如募原、三焦等處;稟賦素虧,陰液不足之體,多伏藏于營血分;如陰精素虛者,則易伏匿于少陰。此外,邪伏部位與感邪性質亦有一定關係:如寒邪多藏于少陰腎,暑濕常伏于少陽三焦相募原等處。


 

其次,在伏氣的發病方面,伏邪可為多種因素所引發。

首先是氣候因素:如春季溫暖,陽氣升發,則引動在裏伏熱;亦可由外感時令之邪而引發,一般稱「新感引動伏邪」;如飲食不節、過度勞累,情志不遂等,均可使正氣受傷而致伏邪從裏外發為病。如吳又可說:「饑飽,勞碌,憂思,氣怒,邪氣始得張溢」《溫疫論,原病》。

 

至伏邪外發的途徑和方式,或由裏而達表,或由裏而再裏。

正如《溫熱逢源‧伏溫陰陽淆亂見證錨雜》柳寶治說:「伏溫由陰而出於陽,於病機為順。若病發于陰而即潰于陰,不達于陽,此病機為逆。」

其臨床表現,由於伏邪內潰,裏熱外發,充斥肆逆,故多呈現一派裏熱灼熾證候,如灼熱、躁煩、口渴、尿赤、斑疹、吐血蛆血、痙厥、舌紅絳無苔等。如由外感引發者,亦可兼有惡寒發熱的表證。其特點為病程較長、病勢較重、病情多變而纏綿難愈,非伏邪透盡,則邪熱不解。

 

伏氣溫病的治療,一般以直清裏熱為主,若兼有表邪相表證者,則宜兼以解表。故

 

王安道說:「法當清裏熱為主,而解表兼之,亦有治埋而表自解者」《醫經溯洄集,傷寒溫病熱病說》。

 

王孟英則指出,如「起病之初,……但察其脈軟而或弦,或微數,口未渴而心煩惡熱,即宜投以清解營陰之藥。追邪從氣分而化,……然後再清其氣分可也」《溫熱經緯‧葉香岩外感溫熱篇》。

 

葉天士在主張「苦寒直清裏熱」的同時又提出,「若因外邪先受,引動在裏伏熱,必先辛涼以解新邪,繼進苦寒以消裏陽熱」(同上書《葉香岩三時伏氣外感篇》。

以上三家之論,概括說明了伏氣溫病初起的幾種不同發病情況和治法。

 

(二)新感

關於新感溫病,《內經》雖未明確提出「新感」的名稱,但就

《素間,六元正紀大論》所說:「民厲溫病」,和同書《生氣通天論》所說:「因於暑、汗「等論述來看,當系指新感溫病而言,此正如《內經》亦無伏氣一詞,但「冬傷於寒,春必病溫」的提法即寓有伏氣之意一樣。

 

張仲景《金匱耍峪》論蠍病曰:「太陽中熱者,喝是也。其人汗出而惡寒,身熱而渴也」。

 

王孟英將之列入《溫熱經緯‧仲景外感熱病篇》之首條,其意即以此為新感溫病。

 

至王叔和《傷寒例》所論「時行之氣」,未言其伏而後發的,如「其冬有非節之暖看,名曰冬溫」,實即為冬季的新感溫病。

 

至明代汪石山始正式提出「新感溫病」名稱,他說:「又有不因冬月傷寒,至春而病溫者,此特春溫之氣,可名曰春溫,如冬之傷寒,秋之傷濕,夏之中暑相同。此新感之溫病也。」(引自《重訂廣溫熱論,論溫熱本證療法》。

 

清陳平伯專論新感,不言伏氣,認為「外感不外六淫」,而冬不藏精,春必病溫,系指「裏虛者表不固,一切時邪,皆易感受」《溫熱經緯‧陳平怕外感溫病篇》。

 

其他一些醫家也對伏氣溫病之說提出過質疑或異議,但多數醫家均既承認新感,同時亦承認伏氣為病,如葉天士、吳鞠通、王孟英等,既肯定伏氣溫病,又發揚新感溫病。

 

通過不斷的學術爭鳴和實踐總結,新感和伏邪的兩種發病類型都得到了肯定和發展,至今仍具有一定的理論和實際意義。總之,新感溫病之說,亦肇源於《內經》,倡始于汪石山,至明未吳又可的戾氣說闡發之後而更有發展。

 

清‧葉天士的《溫熱論》對新感溫病的辨證施治尤具創見,而吳鞠通《溫病條辨》始臻系統和完善。

 

除感受風寒,感而即病以外,構成新感溫病的因素,在病因方面,有風熱病邪、燥熱病邪、濕熱病邪、溫毒病邪以及癘氣為病等,多感而即發。在體質因素方面,正氣相對較盛者,外邪入侵,正氣即奮起抗邪而發病。其發病與傳變次第,系由表入裏,由淺入深。

 

一般是自衛分而入氣分,再由氣分而入營入血;或由上焦肺衛而傳入中焦脾胃,在由中焦而深入下焦肝腎;或由衛分和手太陰肺直接陷入營分和心包,使衛氣營血和三焦所屬臟腑的功能失常或實質損害。

 

由於病邪性質不同,感邪輕重有異,加以體質有別,病邪和病勢可在病程的某一階段得到控制相解除,故不一定均有衛氣營血全過程的演變。

 

辨別新感溫病的關鍵,在於表現有發熱惡寒,無汗或少汗,頭痛,咳嗽,脈浮數,舌邊尖紅亦,苔薄白籌衛表證候,這是與初起以裏熱外發為主的伏氣溫病不同的最大特點。新感溫病初起的治療以解表祛邪為主。

 

二、卒發與徐發 

由於病邪性質不同,感邪多少有異,體質虛實有別,以及病屬冶療是否及時、確當、徹底,調養是否適宜等等,均可影響到疾病的發病相轉歸情況。概括起來,有如下幾種:

 

(一)卒發

由於感邪較重,邪入較深,或因毒物外傷卒然傷中,以及情志遽變等而疾速發病者,稱為卒發。導致卒發的因素不外以下諸方面。

 

1、感邪暴盛:六淫入侵或感受癘氣,而又感邪暴盛者,則徑入臟腑,使陰陽、氣血頓生逆亂,致發病暴急。例如夏月炎熱,路途冒暑,熱毒直入心包,則忽然悶絕;又如暴感疫邪、戾氣,而致卒然發生疫癘等。

 

2、毒物傷中:

或因吸入毒穢之氣,或因誤食有毒之物與誤服有毒之藥,例如食物中毒(如肉中毒、毒蕈中毒、河豚中毒)、藥物中毒(如烏頭、鉤吻),

 

或因動物咬螫而中毒(如毒蛇咬傷、蠍螫)等,均系中而即病,甚者可迅速致人死命。

 

3、急性外傷:

如金刃傷、箭鏃傷、火器傷、墮跌打傷、燒傷燙傷等,均系直接傷人發病。

 

4、情志遽變:

激烈的情志變化,可導致臟腑功能,氣血逆亂而驟然發病。

 

例如五志過極,心火暴盛,熱氣怫鬱,心神昏冒,卒然倒僕;再如惱怒氣逆,上壅心胸,窒塞心竅,則卒然昏倒;神虛膽怯之人,有所驚駭,致心神逆亂,氣血失主,而驟然昏悶等。


 

(二)徐發

發病徐緩者,稱為徐發,多為病因、體質等因素有關。

在內傷性因素中,長期的情志波動,可使臟腑失和、氣血失調而漸病。如思慮過度,心脾受傷,房勞不節,恣情縱欲,精氣日耗等,積漸日久,則可形成心神疾病、肝腎疾病和虛勞、虛損;飲食失節,恣食膏粱厚味,嗜酒無度等,使腫胃漸傷,運化失司,導致脾胃疾病發生。

 

在外感性因素中,六淫中的寒濕病邪,其性屬陰而沉滯重者,故起病緩慢。如寒濕搏於肌肉關節而導致的痛痹、著痹等。在體質因素方面,一般年老體弱,饑餓贏乏,致正氣虧虛,而與病邪抗爭力低弱者,多起病徐緩。

 

此外,有因情志遽變,而致復發者。例如溫病虞後,因事觸怒,暴怒傷肝,相火內燔,餘熱因而複作之「怒複」等。更有餘邪未盡,正氣尚虛,正不抑邪,複熱為病諸,稱為自複。

 

 

 

 

 

 

 

 

 

A1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