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問‧玉機真臟論》云:「五臟相通,移皆有次,五臟有病,則各傳其所勝。」說明五臟在生理功能上彼此相聯相通,在病理演變上互相傳變。五臟之問的生克乘侮,就是說明這種相互關係的理論。

 

凡兩臟以上同時或先後發病的病理變化,稱為兩臟同病病機。常見的有如下幾種。

 

一、脾肺氣虛

後天之氣的來源有二:肺司呼吸,清氣攝於肺;脾主運化,穀氣化生於脾。

《素問‧五臟生成篇》云:「諧氣者皆屬於肺」;

《靈樞‧營衛生會篇》云:「人受氣于穀,穀入於胃,以傳於肺,五臟六腑,皆以受氣。」

 

肺的清氣與脾的穀氣注於心脈以行於五臟六腑,成為臟腑功能活動的物質基礎。故肺脾兩臟同為後天之氣的源泉,生理上具有互相協同、互相資生的作用,在病理上互相影響。若肺臟有病,不僅清氣吸入不足,穀氣的輸布亦受影響,此為「子病及母」,久之導致肺脾俱虧。或因脾的生化功能衰弱,生化之源不足,肺金失其滋養,亦致肺脾氣虛,此為「土不生金」。其病理變化主要反映在清氣與穀氣的不足方面,故表現為面色不華、神疲乏力、食少納差等證象。

 

二、肺胃陰虛

肺為水之上源,胃為水穀之海,兩臟又同屬氣分,熱邪自呼吸感受,或從口咽而入,或從膚表傳入,肺胃為必犯之地,故氣分邪熱熾盛,最易消灼肺瀉津液,而成肺胃陰虛。而肺陰受損,可由肺及胃,又因肺津實源於胃,故必導致胃陰亦虛。相反,胃陰被劫,不能輸津於肺,肺津的來源匱乏,而致肺陰亦虛。故均可形成口燥唇焦、口乾乏津等肺胃陰虛的病變。


 

三、心肺陰虛

肺主布散津液,心主血之運行,兩臟與津血密切相關,而津血同源,又可互相資生轉化。若素體陰虛,或年老津血漸虧,或熱病耗傷陰液,或肺燥津傷,肺熱陰虧,津不化血,血不生津,久之均可形成心肺陰虛病變。心陰虛則心體失養,心沖不寧而心悸,煩躁不寐;肺陰受損,無津可布,氣失宣降,則口舌乾燥,短氣、氣逆。

 

四、肺腎陰虛

腎主五液,又為主水之臟,肺為水之上源足則腎陰得滋而源源不斷,腎陰足,上濟於肺而肺陰亦足。這種肺腎相互滋濟的關係稱為「金水相生」。一旦或由外感,或因內傷,水源不足,則肺病可以及腎,陰虛火炎,則腎病可以及肺,食水不得相生,於是形成肺腎陰虛,多表現為潮熱盜汗、顴紅頰赤、舌紅苔少等。

 

 

五、脾腎陽虛

脾與腎有相互資生與協同作用的關係。脾需藉腎陽的溫煦,才能正常運化;腎亦賴脾的健運,精氣補給有源,腎陽腎氣才能充足健旺。故其病變,亦相互影響、互為因果。如腎陽不足,不能溫煦脾陽,所謂火不生土,火虛土衰;或脾陽久虛,進而損及腎陽,所謂子虛必盜母氣,均可導致脾腎陽虛的病理,而呈腹部冷痛,下利清穀,五更泄瀉等症。治宜溫腎健脾,如附子理中湯之類。若脾腎陽虛過甚,則土不制水,腎不化氣行水,可致陽虛水泛,發為水腫。

 

六、肝腎陰虛

肝主藏血,腎主藏精,精血同源,血從精化,這是肝腎「乙癸同源」的生理關係。故腎陰不足或腎精虧損,亦可累及和導致肝陰、肝血的虧虛;肝陰不足或肝血虛耗,亦可累及和導致腎陰腎精的虛虧,從而形成肝腎陰虛的病理。筋脈和肝陰又需賴腎水的濡潤滋養,此即水能涵木的關係。兩臟之間又同司相火,而相火又需肝腎陰精的潛育。若肝腎陰液不足,水不涵木,血不養筋,則筋脈失於濡養,甚則拘急;水不生木則肝血虧虛,肝陰不足則肝陽偏亢,陽失育潛則相火亢盛。故肝腎陰虛多呈頭暈目眩,耳鳴眼花,筋脈攣痛,腰膝酸欽,月經量少,以及兩顴泛紅,五心煩熱等陰虛火旺證象。

 

七、肝肺同病

肝木疏泄升發,肺金清肅下降,二者相反相成。肺氣的清肅下降,可以防止和制約肝木之升發太過,便其不致過亢,而保持其協調與穩定,體現「亢害承制」的規律。肺金失於肅降,則肝火相火失去制約而上亢為患,即形成金不制木的病理,可出現咳則脅痛,不能轉側,甚則咳血等症狀。若因情志不舒,或鬱怒傷肝,致使肝氣不疏,鬱極化火,火隨氣逆,上犯肺金,遂成木火刑金的病理變化。表現為急躁易怒,頰赤心煩,胸脅刺痛,咳嗽咳血等症狀。

 

八、肝脾不調

木能克土,亦能疏土,脾氣的健運有賴肝氣的疏泄條達。若肝氣過旺,疏泄太過,脾土受肝氣的克伐,脾氣失於調和,即可引致腹痛便泄等病變;如肝氣鬱滯,木失條達,或脾濕內漬,土運太過,致肝之疏泄無權,脾亦不能健運如常,而致食少納呆,腹脹腸鳴,大便溏薄等病變。以上均屬肝脾不調的病理。

 

九、肝脾血虛

肝為藏血之臟,脾為生血之源,肝血賴脾之生化供應,脾運賴肝之疏泄有常。如憂恩鬱結,肝鬱氣滯,失於條達疏泄,則木不疏土,脾失運化,不能受氣取汁,化而為血和轉輸精微,則肝失所養,土不榮木;或久病虛勞,肝脾兩傷,或肝不藏血,脾不統血,致崩中漏下,慢性失血,均可形成肝脾血虛。肝血虛則肝陰亦虛,不能養肝涵木,致虛陽上擾,沖任空虛;脾血虛則脾陰亦虧,致虛火內擾,脾胃陰傷津燥;從而引致眩暈、耳鳴、五心煩熱,婦人月經澀少以至經枯、經閉,口乾唇燥,不饑不食,大便燥結,舌幹少津,面色無華等一系列病變,總屬肝脾血虛的病理。


 

十、心腎不交

心主火而腎主水,腎水上濟於心,心火下交於腎,使心火不致獨亢,保持「心腎相交」「水火既濟」的協調共濟關係。若腎中真陰不足,不能上濟於心,或五志過極,心火內熾,不能下交於腎,遂成心腎不交,水不濟火的病理變化,而腎水不足和心火亢熾,則是這一病理的兩個基本方而。具體表現為虛煩不寐,五心煩熱和焦躁不甯等陰虧於下,虛火上炎的證象,即《溫病條辨》所說「陽亢不入於陰,陰虛不受陽納……陰陽各自為道,不相交互」的機理(下焦篇11條自注)。十口、心腎陽虛心腎同屬少陰,故心腎陽虛,亦即少陰陽虛火衰。心陽以腎陽為根本,故腎陽衰憊,則心陽亦虛;心陽虛衰,則腎陽亦虧,由是導致心腎陽虛,而現心悸、短氣、水腫或肢冷脈微等病變。如腎陽虛衰,化氣行水功能減弱,導致水氣淩心,阻遏心陽,發生心悸,肢冷騰臥,水腫等症。心陽不振,不能下交於腎,以化氣行水,亦可致水氣停聚,水飲淩心,水寒射肺,水氣氾濫等病變,多見下肢先腫。這些都是心病及腎、腎病及心和心腎陽虛的病理變化。

 

十二、心脾兩虛

心主血而藏神,脾生血而統血。脾虛則血之生化不足,脾不統血則亡血失血,均可導致血虛,血虛則心神失養而心悸、健忘、失眠、多夢。心不藏神則神志失常,亦可影響脾的運化生血功能,故神志受傷、思慮過極,均可傷及心脾而致心脾同病和心脾兩虛。除上述心血不足和心神不寧病變外,尚可見面黃食少,氣短神怯,舌淡唇白,婦女月經不調的證象,總屬心脾兩虛的病理。

A2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