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血是構成機體的物質基礎,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動力源泉。同時,氣血又是臟腑功能活動的產物。人體的生理現象,病理變化均與氣血有著十分密切的關係。

 

《本草衍義‧衍義總敘》說:「夫人之生以氣血為本,人之病未有不先傷其氣血者。」

 

氣在人體有推動、溫煦、防禦、固攝、氣化等重要作用;血在人體有營養、滋潤臟腑及各種組織器官的作用。

氣、血生成之後,在體內循行不已,無處不到,以發揮其各種正常的生理作用。當各種原因使氣血的生成、運行、功能等發生異常時,就會導致氣血疾病的產生。

 

由於氣血的循行無處不到,而且全身各臟腑組織均離不開氣血的溫煦、濡潤,因此,可以說無論外感、內傷各種病證,均在不同程度上與氣血有關。本章著重論述氣、血本身主要病變的病機,關於臟腑、經絡疾病而涉及到氣、血的部分,可參閱臟腑病機及經絡病機的有關內容。

 

早在《內經》,就對氣血的生成、循行、生理功能等有比較深刻的認識,並認為氣血不和是疾病發生的基本病機。

 

《素問‧調經論》說:「人之所有者,血與氣耳,五藏之道,皆出於經隧,以行血氣,血氣不和,百病乃變化而生」,

 

《素問‧舉痛論》強調說:「百病生於氣也。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寒則氣收,靈則氣泄,驚則氣亂,勞則氣耗,思則氣結」。

 

《難經‧二十二難》說:「氣主煦之,血主濡之。氣留而不行者,為氣先病也;血壅而不濡者,為血後病也」,

對氣血的作用進行了高度概括,並著重指出氣血運行不暢可導致疾病。

 

漢‧張仲景的《金匱要略》及《傷寒論》是我國最早的,理法方藥比較完善的,研究雜病及外感熱病辨證論治的專書,雖未單獨列出氣血疾病的專章,但將氣血理論融匯貫通於各有關病症中,對後世臨床醫學的發展產生了很大的影響。《金匱要略,驚悸吐下血胸滿瘀血病篇》及《傷寒論》關於蓄血的內容,即是對血病中出血及瘀血病機和治法的論述。

 

《諸病源候論》專設《氣病諸侯》一卷,列有上氣、奔氣、結氣、逆氣、短氣、乏氣、七氣、九氣等二十五候,除肺以外,還涉及到心、胃、肝。腎等臟腑的病變。而《血病諸侯》則著重論述幾種常見血證的病因病機。宋‧楊士瀛對氣血的生理、病理均有較詳論述。精闢地提出,氣血失調會形成多種病症。


 

《直指方‧血榮氣衛論》說:「人之一身,所以得全其性命者,氣與血也。蓋氣取諸陽,血取諸陰,人生之初,具此陰陽,則亦具此血氣。血氣者,其人身之根本乎!血何以為榮?榮行脈中,滋榮之義也。氣何以為衛?衛行脈外,護衛之意也。……夫惟血榮氣衛,常相流通,則于人何病之有?一窒礙焉,百病由此而生矣!故氣之作蓋,發而為寒、熱、志、怒、喜、憂、愁;聚而為積、痞、疝、艘、眩、癖;上為五鬲,下為臍間動氣,或喘促,或咳噫;聚則中滿,逆則足寒。凡此者,氣使之然也。血之為患,其妄行則吐腕,其衰涸則虛勞;蓄之在上其人忘,蓄之在下其人狂;逢寒則筋不榮而攣急,挾熱則毒內瘀而發黃;在小便者為淋痛,在大便者為腸風;其於婦人,月事進退,漏下崩中,病尤不一。凡此者,血使之然也。」

 

李東垣重視脾胃,強調「益元氣」的重要性,在《脾胃論》裏,制定了補中益氣湯等方劑,對氣虛,氣陷病機的認識及治療,作出了貢獻。

 

《丹溪心法‧六鬱》十分重視氣血的正常運行,認為「氣血沖和,萬病不生,一有怫鬱,諸病生焉,故人身諸病,多生於鬱。」

 

明‧張景嶽對中醫理論有較深造詣,對氣血病機作了較好的概括,並堤出了比較豐富的治療方藥。在《景嶽全書‧諸氣‧論調氣》裏強調指出,各種疾病,歸根到底是由於氣機不調所致。

「夫百病皆生於氣,正以氣之為用,無所不至,一有不調,則無所不病。故其在外則有六氣之侵,在內則有九氣之亂,而凡病之為虛為實,為熱為寒,至其變態,莫可名狀,欲求其本,則止一氣宇足以盡之。蓋氣有不調之處,即病本所在之處也。」

所以,張氏非常贊同「行醫不識氣,治病從何據」的說法,認為:「旨哉斯言,是實治身治病第一大綱。」

 

《景嶽全書‧總論氣理》在同書《血證》中說:「妄行於上則見於七竅,流注於下則出乎二陰,或壅瘀於經絡,則發為癰疽膿血,或鬱緒於腸臟,則留為血塊血症,或乘風熱則為斑為疹,或滯陰寒則為痛為痹,此皆血病之證也」。

對出血的病機,則概括為火盛與氣虛兩大端,「火盛則逼血妄行」,「氣傷則血無以存」。

 

《醫宗必讀‧古今元氣不同論》對氣血也十分重視,提出:「氣血者,人之所賴以生者也。氣血充盈,則百邪外禦,病安從來。」

 

清‧李用粹《證治匯補‧氣症章》在總結前人論述的基礎上,對氣病病症作了較好的歸納:「氣之為病,生痰動火,升降無窮,燔灼中外,稽留血液,為積為聚,為腫為毒,為瘡為瘍,為嘔為咳,為痞塞,為關格,為脹滿,為喘呼,為淋瀝,為便閉,為胸脅脹痛,為周身刺痛,久則凝結不散,或梅核窒礙於咽之內,發則痛絕」。

 

王清任十分重視氣血,《醫林改錯‧氣血合脈說》說:「治病之要訣,在明白氣血」。

王氏對血瘀有深刻認識,創制了血府逐瘀湯、補陰還五湯等二十二首活血化瘀的新方,對血瘀證治作出了突出貢獻。

 

唐容川《血證論》對出血及血瘀的病機及證治有較大貢獻。該書將血瘀所致的多種病症作了歸納,並對其病機進行了探討;結合出血的病機,將止血、消瘀、寧血、補血作為治血四法。


 

凡感受外邪,內傷情志,或飲食勞倦等各種病因,使氣血的品質變異(如生成不足、疾病消耗、出血過多、性質改變、功能異常等),或運行失常(如循行阻滯、升降失度、氣機逆亂、血液妄行等),或相互關係失於協調時,都會導致氣血疾病的產生。

 

正如《素問‧調經論》說:「血氣不和,百病乃變化而生」。

《醫宗必讀‧古今元氣不同論》說,「氣血虛損,則諸邪輻揍百病叢集。

《格致餘論‧痛風論》說:「氣行脈外,血行脈內,晝行陽二十五度,夜行陰二十五度,此平人造化也。得寒則行遲而不及,得熱則行速而太過。內傷於七情,外傷於六氣,則血氣之運或遲或速,而病作矣。」

 

氣血疾病的傳變及轉歸主要有下述兩種情況:

(一)、由實轉虛。

氣血疾病有著和其他疾病相似的一般規律,通常初病多實,久病多虛。初起由於病邪初客,正氣尚充,故以實證表現為多。如氣病之中,初病以氣鬱、氣滯、氣逆等屬實的證候為多見;血病之中,則以血熱、血鬱為多見。久病則由於氣血虧耗,或臟腑功能失調,氣血生化不足,以致轉化為氣虛、氣陷、氣脫,或血虛等虛證。也有氣滯而又氣虛,或血瘀而又血虛等虛實夾雜的病理演變。

 

(二)、由氣及血,或由血及氣,以致氣血俱病。

氣血兩者之間,無論在生成來源,生理功能相病理變化等方面,都有密切關係。氣與血相依相成。氣以生血,血以養氣;氣為血帥,血為氣母;氣以運血,血以載氣;氣非血不和,血非氣不運。

 

《直指方‧血榮氣衛論》說:「蓋氣者,血之帥也。氣行則血行,氣止則血止,氣溫則血滑,氣寒則血凝,氣有一息之不運,則血有一息之不行。」

正由於氣血的這種關係,所以氣病可以影響及血,如氣滯而血瘀,氣衰而血少,氣逆而血亂,氣虛而血失統攝。血病可以影響及氣,如血瘀而氣滯,血虛而氣少,血脫則氣隨血去。氣病日久必及於血,血病日久必及於氣,所以病程久者,常為氣血俱病。

 

氣血病機關係到臨床多科的多種病症,尤其是氣病病機涉及的範圍更為廣泛。從廣義來說,各種疾病無不與氣有關。

 

如前引《景嶽全書》所說:「而凡病之為虛為實,為熱為寒,至其變態莫可名狀,欲求其本,則止一氣字足以盡之。蓋氣有不調之處,即病本所在之處也。」

 

張景嶽據此進而認為各種治法,皆隸屬於「調氣」之下。指出:「夫所謂調者,調其不調之謂也。凡氣有不正,皆賴調和。如邪氣在表,散即調也;邪氣在裏,行即調也。實邪壅滯,瀉即調也;虛贏困敗,補即調也。由是類推,則凡寒之、熱之、溫之、清之、升之、降之、抑之、舉之、發之、達之、劫之、奪之、堅之、削之、泄之、利之、潤之、燥之、收之、澀之、緩之、峻之、和之、安之,正者正之,假者反之,必清必靜,各安其氣,則無病不除,是皆調氣之大法也」。

 

但本節只從比較狹義的氣出發,討論以氣血本身病變為主的辨證論治要點。


 

氣血病機的治療原則,主要是氣病治氣,血病治血。並根據虛實之不同而分別來用補氣益氣,理氣行氣,補血養血,行血活血的基本治則。

 

《素問‧調經論》即已談到:「病在脈,調之血。病在血,調之絡。病在氣,調之衛。」

 

《醫宗必讀‧辨治大法論》說:「氣血者,氣實則宜降宜清,氣虛則宜溫宜補;血虛則熱,補心肝脾腎,兼以清涼。血實則瘀,輕者消之,益者行之;更有因氣病而及血者,先治其氣。因血病而及氣者,先治其血。」

 

《雜病源流犀燭‧諸氣源流》則對氣病病機的治療概括為:「氣虛當補,氣升當降,氣逆當調,氣實當破,循是四法,再能各因病症而治之,自無不效矣。」

 

在治氣與治血的關係上,由於氣為血帥,所以相對而言,尤應重視調氣在氣血病機治療中的意義。

《直指方‧血榮氣衛論》說:「病出於血,調其氣,猶可以導達;病原於氣,區區調血何加焉!故人之一身,調氣為上,調血次之。」

 

《證治匯補‧血症章》進一步闡述說:「凡涼血必先清氣,氣涼則血自歸經;活血必先順氣,氣降而血自下行;溫血必先溫氣,氣溫而血自運動;養血必先養氣,氣旺而血自滋生。」可謂深得要旨。

 

氣病病機基本可歸納為氣鬱、氣滯、氣逆、氣虛、氣陷、氣脫等六類,前三者屬實,後三者屬虛

 

氣鬱的辨證要點是:以心憤抑鬱、胸部滿悶、脅肋脹痛為主要症狀;並常有精神抑鬱、情志內傷的病史。以理氣開鬱為基本治則。

 

氣滯:以病變部位表現脹滿或疼痛為辨證要點,理氣導滯為基本治則。

 

氣逆:則隨病及臟腑的不同,表現為咳嗽、喘促、呃逆、噯氣,噁心,嘔吐,頭脹,頭痛,眩暈,甚至昏厥等症狀,以理氣降逆為基本治則。

 

氣虛:以短氣、懶言、倦怠乏力、食少、自汗、舌淡、脈虛無力等表現為辨證要點,而以補氣益氣為基本治則。

 

氣陷的辨證要點是在:氣虛表現的基礎上,出現下腹墜脹、內臟脫垂等症狀,治療應益氣升提。

 

氣脫:為氣虛的重危病變,以面色蒼白,四肢厥冷,大汗淋漓,脈微弱等為辨證要點,治療應益氣固脫。

 

血病病機基本可歸納為血瘀、血虛、血溢(出血)三類

 

血瘀屬實,血虛屬虛,血溢則有屬實者,亦有屬虛者。

 

血瘀:以病變部位刺痛,或有瘀積腫塊、肌膚甲錯,舌質青紫或有瘀點瘀斑,脈象弦澀等為辨證要點,治療應行血活血。

 

出血:之由熱盛迫血妄行所致者,於出血同時表現發熱、口苦、口渴、便秘、舌紅、苔黃、脈滑數等症,治療應浦熱瀉火,涼血止血;由陰虛火旺所致者,則兼見口乾咽燥;午後潮熱,五心煩熱,盜汗,舌紅少,苔薄或無苔,脈細數等症,治療應滋陰降火,涼血止血;屬氣虛不攝所致者,則兼見頭暈眼花,心悸,納差,舌質淡,脈細弱等證,治療應補氣攝血,養血止血。

 

血虛:則以頭暈眼花,心悸,失眠,面色蒼白或萎黃,唇甲淡白,舌質淡,脈細為辨證要點,治療應補血養血;由於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所以常配伍益氣健脾之品,以促進血之化生。

A26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