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分病變多從衛分發展、傳變而來,亦可因病邪直接侵犯而發於氣分。

 

氣分病機主要是氣及其功能活動因溫熱病的侵襲失卻正常,以及氣與病邪相互作用而發生的病理變化。由於病邪己由表入裏,過衛入氣,故已無衛分表證可見。此時邪熱已熾,正氣亦盛,正邪劇爭,表現為不惡寒,僅惡熱,口渴心煩,或壯熱不已,脈洪大、洪數等一派正盛邪實、裏熱亢盛的氣分熱熾證象,這是氣分病機的主要方面。

 

另外,由於壯火食氣,熱邪怫鬱,或濕熱鬱蒸,也可有熱甚氣傷或氣液兩傷,以及氣機鬱阻的病理變化。其常見者有以下幾種:

 

一、氣熱熾盛

邪熱入裏,裏熱亢盛,正邪劇烈抗爭,致無形氣熱蒸騰充斥,彌漫內外。具體表現,或為肺熱壅盛,或為陽明熱熾,或兼有肺胃熱盛。由於此時熱邪尚未同痰濕瘀血或積滯糟粕相搏結而成有形之痰熱互結、瘀熱搏結,以及陽明裏結或濕熱膠結,故均可總屬於氣熱彌漫熾盛階段。《傷寒論》所稱的"陽明經熱",吳又可《溫疫論》所說的"熱邪散漫",葉天士《溫熱論》所稱的"流連氣分",一般所說的"陽明氣熱",即屬此種病機。證候表現則以高熱多汗或壯熱持續,面赤心煩,渴喜冷飲,呼吸俱粗,舌苔黃燥,脈洪大滑數等為特徵。若偏於邪熱壅肺者,因肺氣失於肅降而有喘咳息促、胸悶胸痛等證象。一般又多以熱邪同時波及肺胃二經致肺胃熱盛為常見。《溫病條辨》上焦篇第七條葉霖按曰:"溫病脈浮洪,舌黃口渴,陽明太陰氣分之熱病也。面亦惡熱,大汗出,二經熱盛,逼陰以外泄也,故宜石膏寒泄經氣之熱",即指此種病機證治而言。


 

    此外,熱邪雖已由表入裏,但裏熱不甚,尚未至肺胃熱熾,僅表現為身熱煩躁,心煩懊惱,或胸膈灼熱,唇咽乾燥者,則為氣熱郁擾上焦胸膈所致,屬熱入氣分,氣熱初盛之輕證,正如葉天士《溫熱論》所說:"若煩渴煩熱,舌心乾,四邊色紅,中心或黃或白者,……乃上焦氣熱灼津,急用涼膈散散其無形之熱",亦即王孟英所述但宜用桅苓萎葦展氣化以輕清之輕證。此外,溫病後期,餘邪不清,餘熱留戀,以及溫病複證中的餘熱複熾,熏擾氣分等,亦均屬此種病理性質。

 

    二、陽明熱結

    邪熱深入陽明胃腸,一面化燥傷津,一面又與積滯糟粕相搏結,遂成裏結腑實的病變,詳見《三焦病機》章。

 

    三、熱盛氣傷

    熱邪本有傷氣、耗氣的特點,如受暑邪和濕熱病邪侵襲,均能使人元氣傷殘。

《素問‧生氣通天論》所述:"因於暑,汗,煩則喘喝,靜則多言",即為暑熱傷氣的表現。薛生白《濕熱病篇》和葉天士《溫熱論》更有"暑月熱傷元氣","濕熱傷氣"和"暑傷氣分,濕亦傷氣,汗則耗氣傷陽"的具體證治論述。吳又可《溫疫論》中則處處提到熱邪"傷氣"、"氣耗"、"氣消"及"神脫氣盡"的病理特點。邪熱入裏,裏熱熾盛,進而熱盛化火,壯火食氣,壯火散氣,均可導致熱盛氣傷的病理演變,輕則氣傷、氣耗,重則氣消、氣竭。

 

若肺氣受傷,則肅降失司,致息高喘喝,氣不接續,甚則氣液兩傷,導致肺之化源衰絕,出現汗湧、鼻煽、喘喝欲脫,脈散大或浮大而芤,以及汗出不止等重危證候。

 

若心氣傷殘,則致心悸,氣短,心累,心中澹澹大動,脈沉細、沉微,甚則四肢厥逆,時時欲脫,腑氣傷則傳導失司,便秘不通。熱盛元氣受傷,進一步損耗陽氣,則四肢厥冷,肌膚不溫,脈細,冷汗自出,甚至氣脫和亡陽等等,其病機總由熱盛傷氣使然。

 

    四、熱盛傷津

    傷津耗液,為熱邪致病相溫病病理變化的最大特徵。

 

由於熱邪的直接燔灼,蒸逼津液外泄,薰蒸肺胃、灼擾胃腸與煎灼肝腎,而致喘喝、嘔吐與泄利等,均可使津液耗傷,陰精虧損。故《溫病條辨》曰:"……溫熱,陽邪也;陽盛,傷人之陰也"(上焦篇二條自注)。輕則傷津耗液,重則劫灼營血陰精,早期多耗傷肺胃陰液,後期則更劫傷肝腎真陰,此即葉天士提出的"熱邪不燥胃津,必耗腎液"的規律。

 

而氣分階段尤以津液及肺胃陰液的消亡傷耗為主。

其表現為口唇鼻咽乾燥,舌乾舌燥乃至舌焦,身熱煩躁,口渴引飲,大便乾燥秘結,小便黃赤短澀,乃至下之不下,寒之不寒等等,即《溫疫論》所說:”真陰不生者,自然五液乾枯,肌膚甲錯。感邪雖重,應汗不汗,應厥不厥,……以津液枯涸,邪氣澀滯,無輸泄也"(四損不可正治)。

 

其次,熱邪還有煎熬津液、灼津成痰的特點。如痰熱壅肺和熱痰阻閉包絡心竅,即由熱邪煎熬煉灼、津液凝聚而成。故《溫熱論》章虛穀注曰:"若營熱蒸其胃中濁氣成痰,不能下降,反上熏而蒙蔽心包",此種亦屬熱盛傷津的一種特殊病理演變和表現形式。


 

    五、氣陰兩傷

    溫熱病邪兼具耗氣傷陰的特點,或氣陰同時耗傷,或由液傷及氣,或由氣傷致氣不化津或津不輸布,均可導致氣陰兩傷(或稱為氣津兩傷、氣液兩傷)。嚴重者,由於液不足以化氣,氣不足以攝津,出現氣陰兩脫或液傷氣脫的病理變化。如《金匱》所論"太陽中喝……口開,前板齒燥"一證及王孟英清暑益氣湯證,即氣陰兩傷者,而《溫病條辨》"手太陰暑溫,……汗多,脈散大,喘喝欲脫",主以生脈散一證,亦陰傷氣脫者。再如葉天士《溫熱論》中,關於戰汗之後,"若脈急疾,躁擾不臥,膚冷汗出,便為氣脫之證矣"的論述,則是氣隨液脫的病理演變。

 

六、邪留少陽三焦

氣機不利    少陽主一身之樞機,三焦"主持諸氣"(《難經‧三十八難》),又為"決瀆之官,水道出焉"(《素問‧靈蘭秘典論》),是人體化氣行水和氣機升降出入的通路。論其部位層次,又主一身之半表裏。濕熱兼挾痰飲水濕,或濕熱、暑濕留滯三焦,郁阻少陽,或伏踞膜原,均可引起三焦氣化失司,氣機阻滯和少陽樞機不利。病邪既不能外出於表,又不內入於裏,既不能從上越,又不能從下泄,稽留徘徊于少陽三焦,表現為寒熱往來,或寒熱起伏如瘧狀,胸腕痞悶或胸脅苦滿,嘔惡口苦,溲短,苔膩,脈弦等半表半裏證。葉氏《溫熱論》所述"邪留三焦",即指此種病機。章虛穀注曰:"凡表裏之氣,莫不由三焦升降出入,而水道由三焦而行。故邪初入三焦,或胸脅滿悶,或小便不利"。邪留三焦過久,必然引起膽熱內熾。《通俗傷寒論》何秀山曰:"足少陽膽與手少陽三焦,合為一經,其氣化一寄於膽中以化水谷,一發于三焦以行胰理。若受濕熱薰蒸,則三焦氣機不暢,膽中相火乃熾",都是對溫病邪留少陽三焦病機的具體闡述。

 

    七、濕熱蘊蒸,鬱阻氣機

    濕熱、暑濕類溫病,屬濕熱合邪或暑濕合化,且每兼穢濁為患。濕性粘膩淹滯,最為稽延纏綿。由於熱處濕中,熱為濕鬱,熱得濕而愈熾,濕得熱而愈橫,鬱遏蒸騰,蒙上流下,所以濕熱蘊蒸,氣機鬱阻。詳見《三焦病機》"濕熱中阻"一節。

 

    八、衛氣同病

    即衛、氣分同時受邪或病變同時波及衛分和氣分的病理演變。凡起病即衛、氣俱傷,或病邪自裏出表,由氣分發出衛分者,常呈此種病理,多見於濕溫暑濕類溫病或伏氣溫病,一般又稱為表裏同病或表裏合邪。證候表現既有惡寒發熱、無汗或少汗等衛分證,又有胸脘痞悶、口渴心煩、面赤色紅相小溲短赤等氣分證。如暑溫初起的新加香需飲證,濕溫初起的三仁湯證,伏暑初起的氣分兼表證和新感引動伏邪的裏熱兼表證等,都屬此種病機。

 

    氣分病機的轉歸,不外兩種途徑:

一是經清下得解,或雖纏綿稽延而終愈於氣分;

一是氣分不解而傳入營分、血分。

 

2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