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生理

  血小板(platelets, thrombocyte)是從骨髓成熟的巨核細胞胞漿解脫落下來的小塊胞質。巨核細胞雖然在骨髓的造血細胞中為數最少,僅占骨髓有核細胞總數的0.05%,但其產生的血小板卻對機體的止血功能極為重要。每個巨核細胞均可產生1000-6000個血小板。

 

  正常成年人的血小板數量是150000-350000/μ/150-350×109/L)。血小板有維護血管壁完整性的功能。當血小板數減少到50000/μl50×109/L)以下時,微小創傷或僅血壓增高也使皮膚和粘膜下出現血瘀點,甚至出現大塊紫癜。可能由於血小板能隨時沉著於血管壁以填充內皮細胞脫落留下的空隙;而且,用同位素標記血小板示蹤和電子顯微鏡觀察,發現血小板可以融合入血管內皮細胞,因而可能對保持內皮細胞完整或對內皮細胞修復有重要作用。當血小板太少時,這些功能就難以完成而產生出血傾向。

 

  迴圈血液中的血小板一般處於「靜止」狀態。但當血管受損傷時,通過表面接觸和某些凝血因數的作用,血小板轉入啟動狀態。啟動了的血小板能釋放一系列對止血過程必需的物質,關於血小板在止血過程中的作用可參看本章第三節。

 

  生成血小板的巨核細胞也是從骨髓中的造血幹細胞分化發展來的。造血幹細胞首先分化生成巨核系祖細胞,也稱巨核系集落形成單位(colony forming unit-megakaryocyte,CFU-Meg)。祖細胞階段的細胞核內的染色體一般是2-3倍體。當祖細胞是2倍體或4倍體時,細胞具有增殖能力,因此這是巨核細胞系增加細胞數量的階段。當巨核系祖細胞進一步分化為8-32倍體的巨核細胞時,胞質開始分化,內膜系統逐漸完備。最後有一種膜性物質把巨核細胞的胞質分隔成許多社區。當每個社區被完全隔開時即成為血小板,一個個血小板通過靜脈竇竇壁內皮間的空隙從巨核細胞脫落,進入血流。

 


 

  巨核細胞增殖、分化的調節機制類似於紅細胞系生成的調節,至少受兩種調節因數分別對兩個分化階段進行調節。這兩種調節因數是:巨核系集落刺激因數(Meg-CSF)和促血小板生成素(thrombopoietin,TPO)。

 

  巨核系集落刺激因數是主要作用於祖細胞階段的調節因數,它的作用是調節巨核系祖細胞的增殖。骨髓中巨核細胞總數減少時促使該調節因數的生成增加,Meg-CSF是一種低分子糖蛋白,分子量約為46000,它與促血小板生成素具有完全不同的免疫學性質。

 

  促血小板生成素也是一種糖蛋白,當血流中血小板減少時,促血小板生成素在血液中的濃度即增加。該調節因數的作用包括:

增強祖細胞的DNA合成和增加細胞多倍體的倍數;

刺激巨核細胞合成蛋白質;

增加巨核細胞的總數,結果增加了血小板的生成。根據去腎大鼠出現血小板減少時血液中促血小板生成素的濃度不增加的事實,推測腎是產生促血小板生成素的部位。

 

0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