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症性腸病

炎症性腸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一詞專指病因未明的炎症性腸病(idiopathic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包括潰瘍性結腸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羅恩病(Crohn’s disease,CD)。

 

【病因和發病機制】:

IBD的病因和發病機制尚未完全明確,已知腸道黏膜免疫系統異常反應所導致的炎症反應在IBD發病中起重要作用,目前認為這是由多因素相互作用所致,主要包括環境、遺傳、感染和免疫因素。

(一)環境因素

近幾十年來,IBD(UC和CD)的發病率持續增高,這一現象首先出現在社會經濟高度發達的北美、北歐,繼而是西歐、南歐,最近才是日本、南美。這一現象反映了環境因素微妙但卻重要的變化,如飲食、吸煙、衛生條件或暴露於其他尚不明確的因素。

(二)遺傳因素

IBD發病的另一個重要現象是其遺傳傾向。IBD患者一級親屬發病率顯著高於普通人群,而患者配偶的發病率不增加。CD發病率單卵雙胞顯著高於雙卵雙胞。近年來全基因組掃描及候選基因的研究,發現了不少可能與IBD相關的染色體上的易感區域及易感基因。NOD2/CARDl5基因突變已被肯定與CD發病相關,進一步研究發現該基因突變通過影響其編碼的蛋白的結構和功能而影響NF-κB的活化,進而影響免疫反應的信號傳導通道。NOD2/CARD15基因突變普遍見於白種人,但在日本、中國等亞洲人並不存在,反映了不同種族、人群遺傳背景的不同。目前認為,IBD不僅是多基因病,而且也是遺傳異質性疾病(不同人由不同基因引起)。

(三)感染因素

微生物在IBD發病中的作用一直受到重視,但至今尚未找到某一特異微生物病原與IBD有恒定關係。有研究認為副結核分枝桿菌及麻疹病毒與CD有關,但證據缺乏說服力。近年關於微生物致病性的另一種觀點正日益受到重視,這一觀點認為IBD(特別是CD)是針對自身正常腸道菌叢的異常免疫反應引起的。有兩方面的證據支持這一觀點。一方面來自IBD的動物模型,用轉基因或敲除基因方法造成免疫缺陷的IBD動物模型,在腸道無菌環境下不會發生腸道炎症,但如重新恢復腸道正常菌叢狀態,則出現腸道炎症。另一方面來自臨床觀察,臨床上見到細菌滯留易促發CD發生,而糞便轉流能防止CD復發;抗生素或微生態製劑對某些IBD患者有益。

(四)免疫因素

腸道黏膜免疫系統在IBD腸道炎症發生、發展、轉歸過程中始終發揮重要作用。IBD的受累腸段產生過量抗體,但真正抗原特異性自身抗體在組織損傷中所起作用的證據尚有限。黏膜T細胞功能異常在IBD發病中起重要作用,研究證明CD患者的Thl細胞存在異常啟動。除了特異性免疫細胞外,腸道的非特異性免疫細胞及非免疫細胞如上皮細胞、血管內皮細胞等亦參與免疫炎症反應。免疫反應中釋放出各種導致腸道炎症反應的免疫因數和介質,包括免疫調節性細胞因數如IL-2、IL4、IFN-γ,促炎症性細胞因數如IL-1、IL-6、IL-8和TNF-α等。此外,還有許多參與炎症損害過程的物質,如反應性氧代謝產物和一氧化氮可以損傷腸上皮。隨著對IBD免疫炎症過程的信號傳遞網路研究的深入,近年不少旨在阻斷這些反應通道的生物製劑正陸續進入治療IBD的臨床應用或研究,如英夫利昔(一種抗TNF-α單抗)對IBD的療效已被證實並在臨床推廣應用。

目前對IBD病因和發病機制的認識可概括為:環境因素作用於遺傳易感者,在腸道菌叢的參與下,啟動了腸道免疫及非免疫系統,最終導致免疫反應和炎症過程。可能由於抗原的持續刺激或(及)免疫調節紊亂,這種免疫炎症反應表現為過度亢進和難於自限。一般認為UC和CD是同一疾病的不同亞類,組織損傷的基本病理過程相似,但可能由於致病因素不同,發病的具體環節不同,最終導致組織損害的表現不同。

 

 

A1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