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疾病 

一、前列腺增生症 

 前列腺增生症(hyperplasia of prostate)又稱前列腺肥大,多發生於50歲以上的老年人。其發病率依年齡增長而增加,70歲以上男性均有不同程度增生,但多數無症狀。

 

【病因】 

 一般認為和體內雄激素及雌激素平衡失調有關。在正常情況下,雄激素主要促進前列腺上皮細胞的分泌,雌激素則主要促進前列腺間質結締組織、平滑肌纖維和部分腺體增生。尿道周圍部前列腺也稱前列腺內區(包括尿道周圍的中葉及部分側葉,系由Müller管分化而來,此部分即所謂女性部),對雌激素敏感;而包膜下前列腺,也稱前列腺外區(即所謂男性部)對雄激素敏感。在動物實驗中給切除睾丸的大鼠注射雌激素,則前列腺增生;如同時注射雄激素或給未切除睾丸的動物注射雌激素均不形成前列腺增生。在人類,青春期閹割者不發生前列腺增生,所以雄激素的存在似乎是前列腺增生所必需的條件。人前列腺增生的原因可能和雄激素減少、雌激素相對增高的平衡失調有關。

 

【病變】 

 肉眼觀,正常前列腺約栗子大,重約20g,增生的前列腺可達正常的24倍,甚至可達100g以上。切面見增生多發生於尿道兩側與後側,或偶見只限於尿道後側,將尿道壓迫成一裂隙,並在膀胱的尿道開口處向膀胱內凸出(圖14-2)。

 

14-2 前列腺增生症

前列腺明顯腫大,壓迫膀胱頸部,且部分突入膀胱三角區;膀胱擴張肥厚,粘膜面可見代償肥大的平滑肌條索呈梁狀

 

 增大部的前列腺呈結節狀,一般直徑在0.52cm,灰白色,有縱橫交錯的條紋,其間夾雜有蜂窩狀小孔,或小囊腔。切面的形態和增生的成分有關,如纖維、肌肉組織增生較顯著時,則質地較實韌;如腺體增生較顯著,則呈白色或灰黃色蜂窩狀或囊性結構,用手指壓迫時可有較多白色混濁的分泌物溢出於切面上。增生周圍的前列腺組織被壓迫而形成一假性包膜,所以能將增生的結節剝離出來。

 

 

 鏡下,可見前列腺的腺體、平滑肌和纖維結締組織呈不同程度增生(圖14-3)。

 

14-3 前列腺增生

腺體平滑肌和纖維組織均呈明顯增生,有些形成乳頭狀突入腺泡腔內,有些腔內含有分泌物

 

 一般認為前列腺增生是先在尿道兩側的粘膜下,纖維及平滑肌增生,形成多數的小結節狀,以後腺體也相繼增生,夾雜於增生的平滑肌與纖維組織之間而逐漸形成大小不等的、由纖維及肌組織包繞的腺體結節。增生的腺體腺泡數目增多,體積也呈不同程度擴大。上皮細胞呈柱狀或立方形,核位於基底部,也可形成乳頭狀突入腺泡腔內。腺泡腔內有分泌物及脫落的上皮細胞,偶可見澱粉樣小體。纖維及平滑肌細胞肥大、增生,包繞或穿插於增生的腺體之間,形成寬窄不一的間隔。間質中可見多少不等的淋巴細胞浸潤。

 

 前列腺增生常引起排尿障礙和繼發感染,約有半數患者需要進行治療才能解除痛苦。

 


 

二、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carcinoma of prostate)多發生於60歲以上的老年人,在我國遠較歐美國家少見。美國報告前列腺癌的死亡率占惡性腫瘤死亡率的第二位,在我國前列腺癌的發生率只占惡性腫瘤的0.3%左右。

 

【病因】

 前列腺癌的病因尚不十分清楚,一般認為激素特別是雄激素可能起重要作用。長期以來各家對前列腺癌與前列腺增生之間的關係看法不一。目前大多數學者認為兩者間無明顯關係,因為前列腺癌很少發生於良性增生的前列腺內。在組織發生上增生與癌的發生部位也不相同,前列腺增生多發生於尿道周圍部的前列腺組織(即前列腺內區);而前列腺癌幾乎都開始發生於前列腺的包膜下部(即前列腺外區),該部組織對雄激素敏感,高水準的雄激素可使該部增生。據統計,閹人不發生前列腺癌,這些都支持雄激素和前列腺癌有關。但前列腺癌患者多為老年人,睾丸產生的雄激素已經降低,所以仍有不支援此說的根據。有人假設前列腺癌發展很慢,可以長期處在潛伏狀態,可能在雄激素尚處於較高水準時即已發生小的癌灶,發展到老年才出現症狀,這一假設尚有待進一步驗證。

 

【病變】

 肉眼觀,前列腺癌初期為單個或多數的硬結節,其前列腺可以增大,也可正常大小。早期病灶幾乎都發生於包膜下,其中大多數發生於後葉,其次是兩側及前葉的包膜下,而發生於中葉者極為少見。晚期腫瘤可擴展到全部前列腺,使前列腺明顯增大而質地變硬。切面灰白色夾雜以多少不等的纖維性條紋或間隔,也可呈均質性夾以不規則的黃色區域。

 

 鏡下,97%的前列腺癌均為腺癌,少數為移行細胞癌和鱗狀細胞癌。依其分化程度可分為高分化、中分化和低分化3型。

 

 高分化前列腺癌最多見,癌細胞排列成大小不等的腺樣結構,頗似前列腺增生腺體,但癌細胞體積較小,核較深染,上皮細胞往往呈多層排列並較不規則(圖14-4),有時可呈乳頭狀腺癌或腺泡腺癌結構,並常可見癌組織向間質浸潤生長;

 

 

14-4 前列腺癌(高分化型)

腺體密集,癌細胞體積較小,核深染,上皮細胞呈多層排列並較不規則,可見間質浸潤

 

中分化腺癌全部或部分呈腺樣結構,但腺體排列較紊亂,核異型性較明顯,且有時形成篩狀結構;

 

低分化腺癌的癌細胞一般較小,排列成實體團塊或條索,腺腔樣結構很少(圖14-5)。多數病例乃由上述多種組織結構混合組成。

 

14-5 前列腺癌(低分化型)

癌細胞異型明顯,並呈篩狀結構

 

【轉移及擴展】

 前列腺癌的蔓延和轉移與癌細胞分化程度有一定關係。高分化腺癌蔓延和轉移較晚,可長期局限於前列腺內,預後較好。分化較差的腺癌可直接侵犯周圍器官,如膀胱底、精囊腺、尿道等,但很少直接侵入直腸,因癌組織不易穿透直腸膀胱筋膜。前列腺癌的淋巴結轉移比較常見,最常侵犯的淋巴結有髂內、髂外、腹主動脈旁、腹股溝等淋巴結,也可侵入胸導管、鎖骨下淋巴結等處。血行轉移可轉移至骨、肺、肝等處,特別是腰椎、骨盆及肋骨的轉移較常見。骨轉移的途徑有認為是經肺循環後再散佈到全身的骨及肝組織,也有認為可經脊椎靜脈叢直接轉移至腰椎。

 

 前列腺癌可分泌酸性磷酸酶,臨床上常以此作為前列腺癌的一個檢測指標。

 

 

大悲咒出相圖_21.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