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染病

 傳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侵入人體所引起的一類疾病,能在人群中引起局部的或廣泛的流行。傳染病的病理過程決定於病原微生物的性質和機體的反應,以及是否及時適當的治療。

 

 引起傳染病的病原微生物有病毒、立克次體、支原體、細菌、真菌、寄生蟲等。這些病原體的生物學特性不同,引起病變的機制不同,侵襲的器官也不同。病原體侵入機體的途徑不同,如經皮膚、粘膜或由血液擴散至體內。有的病原體長期潛伏,有的進入體內即生長繁殖,產生對機體有害物質,影響機體局部或全身的功能和形態變化,引起疾病。

 

 機體對入侵的病原體多有積極的反應。皮膚、粘膜對於病原體是第一道屏障,不但具有機械的隔離阻擋作用,尚有其他因素作用於病原體,如局部pH,分泌物的各種酶和分解產物,均不利於病原體的繁殖和侵襲。病原體進入體內後,機體的免疫應答系統即積極反應,調動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同時引起局部或全身的炎症反應。不同病原體引起病理改變的基本性質屬於炎症範疇。因此傳染病的局部和全身反應的變化規律和炎症的規律基本相同。隨著病變的發展,臨床也出現潛伏期、前驅期、發病期和愈複期。病變發展過程和病程及病原體的數量、毒力以及機體免疫功能和藥物治療有明顯的關係。機體抵抗力強和治療得當可以縮短病程和減輕損傷,否則病原體繁殖、播散,可造成嚴重的後果。

 

 


 

病原體引起細胞病變的機制不同,其方式有三:

 

病原體進入細胞內,直接引起細胞死亡;

 

病原體釋放內毒素或外毒素殺傷細胞,或釋放酶降解組織成分,或損傷血管引起缺血性壞死;

 

病原體引起機體免疫反應,進而由於免疫介導機制引起組織損傷。例如,病毒的致病機制是:藉其表面蛋白和機體細胞特種蛋白(受體)相結合而進入細胞,如EB病毒可連結在吞噬細胞的CR2蛋白上而進入細胞。

 

 進入細胞後,病毒的核酸(DNARNA)進行複製,影響宿主的核酸代謝,抑制其DNARNA和蛋白合成;病毒蛋白部分插入宿主細胞的質膜,引起直接損傷;病毒蛋白裸露在宿主細胞表面,引起機體免疫系統和淋巴細胞的攻擊;病毒損傷宿主抗微生物能力,引起繼發感染。細菌引起細胞病變乃依賴其粘附於宿主細胞和產生毒素。細菌毒素可引起全身性反應,如發熱、白細胞增多、休克和巨噬細胞反應等免疫反應。同時肝、脾、淋巴結腫大,以及實質器官如心、肝、腎和神經系統的變性、壞死等。局部器官的病變和病原體種類、器官選擇性及其毒素性質有關。

 

 大多數傳染病通過機體抵抗力增強和適當的治療可獲痊癒。如抵抗力差而又未獲及時治療,可以轉為慢性或蔓延擴散,甚至引起死亡。

 

 單憑病理形態學變化,常常不能對傳染病作出及時的和特異的診斷,這是由於早期病變多系一種非特異炎症改變。因此必須結合病原的鑒定方能確診。病原微生物的檢查有病原體形態、病原體分離培養、代謝產物生化特性測定和免疫學方法等。這些方法常受標本取材、病程和治療的影響,此外尚有操作繁複、費時較長的缺點。

 

 90年代,分子生物學理論和方法引進病理學,形成了分子病理學。DNA探針技術已廣泛應用於病理學的研究和診斷,用以診斷傳染病可獲得快速準確的結果。該方法乃採用病原體單股DNA小片段,以同位素、免疫酶標或螢光素標記,可以檢出待查病原體相應的DNA(或基因),從而確診。它有特異性強,靈敏度高,標本易取,操作簡便、快捷等優點。方法學有液相分子雜交和原位雜交等,尤其對檢測極微量病原體DNA片段,可應用聚合酶鏈反應(PCR),使其擴增幾十萬倍,使之易於檢出。本章所敍述的幾種傳染病幾乎全部可以用分子探針進行病原鑒定。

 

28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