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間質性腎炎

慢性間質性腎炎(chronic interstitial nephritis,CIN),又稱慢性腎小管一間質腎炎,是一組以腎間質纖維化及腎小管萎縮為主要病理表現的慢性腎臟病。

 

【病因及發病機制】:

CIN病因多種多樣,常見病因有:

 中藥(如含馬兜鈴酸藥物關木通、廣防已、青木香等,現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已禁止它們人藥);

 西藥(如鎮痛藥、環孢素等);

 重金屬(如鉛、鎘、砷等);

 放射線;

 其他(如巴爾幹腎病)。

CIN的發病機制也非單一性也能通過不同機制發病,毒性反應可能為更常見因素,毒物刺激腎小管上皮細胞和(或)腎間質成纖維細胞釋放炎症介質及促纖維化物質致成CIN。

 

【病理】:

腎臟常萎縮。光鏡下腎間質呈多灶狀或大片狀纖維化,伴或不伴淋巴及單核細胞浸潤,腎小管萎縮乃至消失,腎小球出現缺血性皺縮或硬化。免疫螢光檢查陰性。電鏡檢查在。腎間質中可見大量膠原纖維束。

 

【臨床表現】:

本病多緩慢隱襲進展,常首先出現腎小管功能損害。遠端腎小管濃縮功能障礙出現夜尿多、低比重及低滲透壓尿;近端腎小管重吸收功能障礙出現腎性糖尿,乃至Fanconi綜合徵(見本篇第八章);遠端或近端腎小管酸化功能障礙,均可出現腎小管酸中毒(見本篇第八章)。而後,腎小球功能也受損,早期肌酐清除率下降,隨之血清肌酐逐漸升高,直至進入尿毒癥。患者尿常規變化輕微,僅有輕度蛋白尿,少量紅、白細胞及管型。隨腎功能轉壞,患者腎臟縮小(兩腎縮小程度可不一致),出現腎性貧血及高血壓。

 

【診斷】:

據臨床表現可高度疑診,但是確診仍常需病理檢查。

 

【治療】:

對早期CIN病例,應積極去除致病因數。如出現慢性腎功能不全應予非透析保守治療,以延緩腎損害進展;若已進入尿毒癥則應進行腎臟替代治療,予透析或腎移植(見本篇第十一章)。對併發的腎小管酸中毒、腎性貧血及高血壓也應相應處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