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Large_intestine_cancer

大腸癌(Large_intestine_cancer)包括結腸癌(Colon_cancer)和直腸癌(CRC)兩部分。在經濟發達的國家大腸癌為第一、二位常見的惡性腫瘤,大腸癌的年發病率在3050/10萬。在發展中國家,大腸癌的年發病率在28.1萬。在大陸大腸癌大致為第四~六位的常見惡性腫瘤。長江下游與東南沿海的江蘇、浙江、上海、福建、臺灣及香港為高發區。東北及華北的部分地區發病率也較高。上海是大陸大腸癌發病率最高的地區,已從70年代時第六位常見惡性腫瘤躍居成80年代時的第四位。據預測研究,原來認為到2000年大腸癌成為第三位常見惡性腫瘤,但是據1989年上海常見惡性腫瘤發病情況的分析統計,表明上海的大腸癌發病率已提前11年躍居為第三位常見的惡性腫瘤。由此可見,上海大腸癌的發病率迅速上升,促使我們應加強和重視對大腸癌的預防工作,尤其對癌前期病變:大腸腺瘤的防治,大腸癌的早期診斷、治療以及綜合治療來提高大腸癌病人的生存率。

 

就癌症預防而言,一級預防是通過消除病因或避免接觸致癌物來防止癌症的發生,但這僅限於同吸煙有關的肺癌(Lung_cancer)和少數職業性癌。因此,過去認為癌症的預防主要是二級預防為重點,即處理癌前期的病變、早期診斷及治療,從而提高生存率。近年來,由於腫瘤學基礎研究的不斷發展,已有充分證據表明80%以上的癌症與環境因素、生活方式密切相關。同時,致癌過程即始動與促進兩個階段機理的深入研究和闡明,更進一步為預防或阻斷癌症的發生提供了理論根據。

 

因此,有些「生活方式癌」是有可能預防的。

 

 


 

大多數研究都強調膳食結構失調是大腸癌(Large_intestine_cancer)的主要危險因素。高脂肪膳食是大腸癌的第一位危險因素。大腸癌高發的美、英、加、澳等國家居民每天每人食物中的脂肪含量都在120以上,而低發的國家居民只有2060,動物實驗也證實,喂高脂肪飼料動物大腸癌的誘發率是低脂肪組的24倍。上海1986年城鎮居民脂肪的攝入量為82,近年還在不斷增加。如將1980年上海居民攝入脂肪的主要來源食油、豬肉和禽肉的消費量與1970年相比分別增加了184%、67%和180%。由此可見,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準的提高,消費脂肪量正在迅速增加,成為大腸癌發病增加的重要原因。

 

所以應廣泛地宣傳並告誡人們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生活條件的改善,仍宜保持以往少肉、多菜的食譜,而適當增加鮮魚的膳食。美國國家癌症研究中心提出,將目前每人每天180脂肪降至100,每天纖維素增加2030,就能降低大腸癌的發病率。其次,膳食中纖維素含量高者大腸癌發病率明顯低於少含纖維素食物者。纖維素有助於增加大便量,加快腸內容物納排出,縮短致癌性代謝產物在腸道內停留的時間。

 

進食高纖維食物者,平均14.5小時可排出所進食物,而進食低纖維素者,則需28.4小時。已有研究表明高果膠類的纖維素食物和維生素C可預防大腸癌(Large_intestine_cancer)的發生。另外,研究表明蛋白質經高溫熱解產物能誘發動物大腸癌,因此多食油煎(炸)、烘烤肉食也會致大腸癌,鹹肉、火腿和鹹魚等食物均富含二級胺和三級胺應盡可能不吃或少食。永康堂整體保健(張辰奕)【Y.C.T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