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稱】:淋證

【疾病科屬】:中醫內科﹝Chinese_Internal_Medicine﹞

【疾病概述】:

淋證是指小便頻數短澀,滴瀝刺痛,小腹拘急引痛的病證。

 西醫的泌尿系統感染及結石、前列腺炎、乳糜尿等,可參照本證辨證論治。

【診斷要點﹝Diagnostic_key_points﹞】:

1、小便頻急、淋瀝澀痛,小腹拘急,痛引腰腹,為淋證之基本特徵,診斷的主要依據。

2、除上述共同症狀外,各種淋證又有各自不同的特殊表現:

 ㄅ、熱淋:起病多急,或伴發熱,小便灼熱,尿時灼痛。

 ㄆ、血淋:血尿﹝hematuria﹞而痛。

 ㄇ、石淋:小便窘急不能卒出,尿道刺痛,痛引少腹,尿出砂石而痛止。

 ㄈ、膏淋:小便澀痛,尿如脂膏或米泔水。

 ㄉ、氣淋:脘腹滿悶脹痛,小便澀滯,尿後餘瀝不盡。

 ㄊ、勞淋:久淋,遇勞倦、房事即加重或誘發,小便澀痛不顯著,餘瀝不盡,腰痛﹝lumbodynia﹞纏綿,痛墜及尻。

3、實驗室尿液檢查,可見異常;X-ray ,可發現泌尿系統結石等。

【辨證分析】:

淋證的發生,主要與膀胱濕熱、脾腎虧虛、肝鬱氣滯有關。病位在腎與膀胱。其病機主要是濕熱蘊結下焦,導致膀胱氣化不利。若病延日久,熱鬱傷陰,濕遏陽氣,或陰傷及氣,可導致脾腎兩虛,膀胱氣化無權,則病證從實轉虛,而見虛實夾雜。

本證臨床應注意與癃閉相鑒別。癃閉是以排尿困難,量少或無尿,無尿痛為特徵,與淋證不同。

辨證時應在區別各種不同淋證的基礎上,審察證候虛實。一般說來,初起或在急性發作階段屬實,以膀胱濕熱、砂石結聚、氣滯不利為主;久病多虛,病在脾腎,以脾虛、腎虛、氣陰兩虛為主。同一種淋證,由於受各種因素的影響,病機並非單純劃一。如同一氣淋,既有實證,又有虛證,實證由於氣滯不利,虛證緣於氣虛下陷,一虛一實,迥然有別。

又如同一血淋,由於濕熱下注,熱盛傷絡者屬實,由於陰虛火旺,虛火灼絡者屬虛。再如熱淋,經過治療有時濕熱尚無去盡,又出現腎陰不足或氣陰兩傷等虛實並見的證候。

本證一般初病屬實、屬熱,治療以清熱利濕為主;久病屬虛,病在脾腎,宜以補益脾腎治之。

【辨證論治】:

熱淋:

【證見】:尿頻數,尿道灼熱刺痛,尿色黃赤,小腹墜脹,或有腰痛﹝lumbodynia﹞,或有惡寒發熱,口苦。舌紅苔黃膩,脈濡數。

【治法】:清熱利濕通淋。

【方藥】:

→主方:八正散(陳師文等《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加減;

→→處方:萹蓄、瞿麥、金銀花、連翹各15克,梔子、木通各12克,滑石、車前草、珍珠草、土茯苓﹝poria﹞各30克,大黃10克,甘草﹝radix_glycyrrhiizae﹞6克。水煎服。

→中成藥:

分清五淋丸,每次1袋,每日2~3次。

→單方驗方:

 ㄅ、地榆大黃湯(賴天松等《臨床奇效新方》)

→→處方:地榆30克,大黃、白茅根、川萆薢、瞿麥各15克,石榴皮12克,牡丹皮、黃柏、石葦、白槿花各9克,琥珀6克(沖服),甘草﹝radix_glycyrrhiizae﹞5克。水煎服。

 ㄆ、柴芩湯(嚴澤潤《湖北中醫雜誌》)1986.1)

→→處方:柴胡、黃芩、車前草、石葦、六一散各30克。水煎服。

石淋:

【證見】:尿中夾有砂石,小便艱澀、刺痛,甚則血尿,或腰腹引痛。舌苔黃膩,脈弦數。

【治法】:清熱利濕,排石通淋。

【方藥】:

→主方:石葦散(李用粹《證治匯補》)加減;

→→處方:石葦、冬葵子、瞿麥、車前子各15克,金錢草、滑石各30克,海金砂、木通、雞內金各12克,甘草﹝radix_glycyrrhiizae﹞6克。水煎服。若血尿﹝hematuria﹞者,加小薊、藕節各30克、生地黃15克。兼發熱者,加蒲公英30克、黃柏、大黃各12克。病久氣虛者,加黃芪﹝radix_astragali﹞20~30克。

→中成藥:石淋通片,每次5片,每日3次。

→單方驗方:金龍排石湯(賴天松等《臨床奇效新方》)

→→處方:雞內金、生甘草﹝radix_glycyrrhiizae﹞梢各9克,金錢草、滑石、白芍各30克,懷牛膝、廣地龍各12克,火硝6克(沖服),硼砂4克(沖服),茯苓﹝poria﹞15克,澤瀉、車前子各10克。水煎服。

血淋:

【證見】:小便熱澀刺痛,尿色紫紅,甚則夾有血塊,小腹脹滿﹝Abdominal_distention﹞疼痛,或見心煩。舌苔薄黃。

【治法】:清熱通淋,涼血止血。

【方藥】:

→主方:小薊飲子(嚴用和《濟生方》)加減;

→→處方:小薊、藕節、滑石各30克,生地黃、茅根20克,蒲黃、赤芍、牡丹皮、木通各12克,甘草﹝radix_glycyrrhiizae﹞6克。水煎服。

若久病腎陰虧虛,火旺傷絡血尿﹝hematuria﹞者,可選用知柏地黃丸(吳謙等《醫宗金鑒》)加減;:生地黃、山萸肉、淮山藥各15克,茯苓﹝poria﹞、知母、黃柏、牡丹皮、澤瀉各12克,旱蓮草18克,甘草﹝radix_glycyrrhiizae﹞6克。水煎服。

→中成藥:

紫地寧血散,每次2瓶,每日3次。

膏淋:

【證見】:小便混濁如米泔水,置之沉澱如絮狀。上有浮油如脂,或夾有凝塊,或混有血液,尿道熱澀疼痛。舌紅苔黃膩,脈滑數。

【治法】:清熱利濕,分清泄濁。

【方藥】:

→主方:程氏萆薢分清飲(程鍾齡《醫學心悟》)加減;

→→處方:萆薢30克,石葦20克,黃柏12克,車前子15克,石菖蒲10克,蓮子心12克,茯苓﹝poria﹞12克,滑石30克,丹參15克,甘草﹝radix_glycyrrhiizae﹞6克。水煎服。

若久病腎虛下元不固者,可選用膏淋湯(張錫純《醫學衷中參西錄》)加減:黨參﹝radix_codonopsis﹞、山藥各30克,熟地黃、芡實、白芍、菟絲子、山萸肉各15克,龍骨、牡蠣20克,炙甘草﹝radix_glycyrrhiizae﹞6克。

→中成藥:萆薢分清丸,每次9克,每日3次。

→單方驗方:乳糜尿方(賴天松等《臨床奇效新方》)

→→處方:石葦、萹蓄、萆薢、劉寄奴、雞血藤各30克,茯苓﹝poria﹞、生地黃各12克,紅花10克。水煎服。

氣淋:

【證見】:小便澀滯,淋瀝不宣,少腹滿痛,苔薄白,脈沉弦。

【治法】:利氣疏導。

【方藥】:

→主方:沉香散(尤在涇《金匱翼》)加減;

→→處方:沉香、陳皮﹝pericarpium_citri_reticulatae﹞各10克,當歸﹝radix_engelicae_sinensis﹞、白芍各12克,石葦、王不留行、冬葵子各15克,甘草﹝radix_glycyrrhiizae﹞6克。水煎服。久病氣虛,不能攝納,尿有餘瀝者,用補中益氣湯加減。

→中成藥:補中益氣丸,每次10克,每日3次。用於久病氣虛患者。

勞淋

【證見】:小便不甚赤澀,但淋瀝不已,時作時止,遇勞即發,腰酸﹝back_pain﹞膝軟,神疲乏力﹝fatigue﹞。舌質淡,脈虛弱。

【治法】:健脾益腎。

【方藥】:

→主方:無比山藥丸(陳師文等《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加減;

→→處方:山藥15克,茯苓﹝poria﹞12克,澤瀉10克,熟地黃15克,山萸肉12克,巴戟天﹝cormu_bubali﹞12克,菟絲子15克,杜仲15克,牛膝12克,五味子﹝fructus_schisandrae﹞6克,肉蓯蓉﹝Desertliving_Cistanche﹞15克,黨參﹝radix_codonopsis﹞15克,北芪20克,炙甘草﹝radix_glycyrrhiizae﹞6克。水煎服。若腎陰虧虛者,可配合知柏地黃丸。腎陽虛衰者,可配合右歸丸。

→中成藥:補中益氣丸,每次10克,每日3次。

【其他療法】:

【飲食療法﹝dietetic_therapy﹞】:

 ㄅ、車前草煲豬小肚:鮮車前草60克(乾品30克),豬小肚2個,加清水煲爛,飲湯食肚肉。適用於熱淋。

 ㄆ、金錢苡仁茶:金錢草50克,薏苡仁60克,雞內金20克,水煎取汁,加適量白糖代茶飲用。適用於治石淋。

【預防調護】:

 ㄅ、淋證預防主要是消除各種外邪入侵和濕熱內生的有關因素,如忍尿、過食肥甘、縱欲過勞、外陰不潔等。

 ㄆ、淋證者應多飲水,飲食宜清淡,忌肥膩香燥辛辣之品。此外,應禁房事,注意適當休息。

 

永康堂整體保健【Y.C.T】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