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稱】:筋瘤(靜脈曲張)

【疾病科屬】:外科

【疾病概述】:

筋瘤是體表筋脈曲張交錯而形成的腫塊性疾患。相當於現代醫學的靜脈曲張及靜脈血管瘤。

【診斷要點﹝Diagnostic_key_points﹞】:

1、好發於經久站立工作者或懷孕婦女,多發生於兩小腿。

2、患處青筋盤曲如條索狀,堅而色紫,甚則形如蝗蚓,站立時更明顯。

3、自覺下肢沉重作脹,容易疲倦,日久小腿皮膚乾燥脫悄、發癢、萎縮及色沉著。

4、患處碰破後可流出大量瘀血,須經壓迫或結紮後方能止血。

5、容易伴發臁瘡﹝ecthyma﹞、濕疹。

【辨證分析】:

1、本病是因長久站立,或胎氣壓迫,血流受阻,血滯經脈,積久而成;或因外邪侵犯,筋脈受邪,屈出凝聚而成;或因火盛血燥,筋脈失養,拘攣而成。

 本病的特點是患處堅而色紫,青筋累累,盤曲甚者,結如蚯蚓。

2、久站久立,或胎氣壓迫,或受外寒,血行不暢,血瘀筋脈,積久可致筋脈粗大隆起,盤曲如蚓,患肢沉脹。

 寒則血凝,遇寒加重;瘀久化熱,或與濕熱之邪相合,熱瘀筋脈,可見患處伴有紅腫熱痛。

若鬱怒傷肝,肝鬱化火,火盛而灼傷陰血,則瘤體堅而色紫,遇怒則痛。

 治療以通經活血為原則。

【辨證論治】:

血瘀筋脈證:

【證見】:青筋粗大突起,甚則盤曲如蚓,自覺肢體沉脹,或伴有疼痛,遇寒加重。

【治法】:活血通經。

【方藥】:

→主方:

 ㄅ、活血散瘀湯(吳謙等《醫宗金鑒》)加減:

→→處方:當歸尾9克,赤芍9克,桃仁﹝semen_persicae﹞2克,大黃9克(酒炒),川芎9克,牡丹皮9克,澤瀉9克,木通9克,枳殼9克,三七末3克(沖服)。水煎服,每日1劑。

 ㄆ、寒凝血瘀者,用當歸﹝radix_engelicae_sinensis﹞四逆湯(張仲景《傷寒論》)加減:

→→處方:當歸﹝radix_engelicae_sinensis﹞12克,桂枝15克,赤芍12克,細辛9克,木通9克,炙甘草﹝radix_glycyrrhiizae﹞6克,川芎9克,鹿角片9克。水煎服,每日1劑。

→中成藥:

通經活血丸,每次4.5克,每日2次,溫開水送服。

→單方驗方:補陽還五湯(李筠等《上海中醫藥雜誌》1988.5)

→→處方:黃芪﹝radix_astragali﹞20~50克,當歸﹝radix_engelicae_sinensis﹞10克,赤芍7.5克,地龍5克,川芎5克,桃仁﹝semen_persicae﹞5克,紅花5克。水煎服,每日1劑。

熱瘀筋脈證:

【證見】:青筋暴露、突起,局部腫脹疼痛,皮膚紅熱。

【治法】:清熱利濕,涼血活血。

【方藥】:

→主方:赤小豆當歸﹝radix_engelicae_sinensis﹞散(張仲景《金匱要略》)加味:

→→處方:赤小豆30克,當歸﹝radix_engelicae_sinensis﹞9克,連翹9克,蒲公英30克,紫花地丁9克,忍冬藤30克,牡丹皮9克,紅花6克,川牛膝12克,澤蘭9克,甘草﹝radix_glycyrrhiizae﹞6克。水煎服,每日1劑。疼痛重者,加水蛭3克(炙黃研末沖服)、蟲3克(研末沖服)。病久者,加黨參﹝radix_codonopsis﹞30克、黃芪﹝radix_astragali﹞30克。

→中成藥:

四妙丸,每次6克,每日2次,溫開水送服。

→單方驗方:參照血瘀筋脈證單方驗方。

血燥筋攣證:

【證見】:筋脈盤根扭曲,結而成瘤,堅而色紫,遇喜而安,遇怒則痛。

【治法】:清肝解鬱,養血舒筋。

【方藥】:

→主方:清肝蘆薈丸(陳實功《外科正宗》)加減:

→→處方:當歸﹝radix_engelicae_sinensis﹞9克,白芍15克,生地黃15克,蘆薈3克,昆布15克,海蛤粉15克,甘草﹝radix_glycyrrhiizae﹞6克,黃連6克,青皮6克,竹茹9克,川芎6克,玉竹﹝Fragrant_Solomonseal_Rhizome﹞12克。水煎服,每日1劑。

→中成藥:清肝蘆薈丸,每次9克,每日2次,溫開水送服。

→單方驗方:參照血瘀筋脈證單方驗方。

【外治法】:

1、患肢用彈力繃帶或護套包紮,長期使用有時能使瘤體縮小或停止發展。

2、嚴懲者需行手術治療,在深組靜脈通暢時,可行曲張靜脈高位結紮或加剝離術。

3、熱瘀筋脈證伴有局部紅腫熱痛時,可用玉露散或雙柏散水蜜調敷。

4、併發臁瘡﹝ecthyma﹞、濕疹者,參照有關病證進行治療。

 

永康堂整體保健【Y.C.T】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