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稱】:精濁

【疾病科屬】:男科

【疾病概述】:

精濁是指尿道口經常流出糊狀濁物,但尿色並不混濁的病證。臨床上通常以不夾血者為白濁,夾血者為赤濁。

 本病可見於西醫的神經官能症﹝Neurosis﹞及男性泌尿生殖系炎症性病。

【診斷要點﹝Diagnostic_key_points﹞】:

1、尿道口時時流出米泔樣或糊狀的濁物,量少而滴瀝不斷,或夾雜血色。

2、與小便無關,小便並不混濁。

3、或伴莖中作癢作痛,痛甚者有如刀割火灼,或莖中並無灼痛。

 以上情況可診斷為精濁。

【辨證分析】:

精濁常因酒色無度,敗精瘀阻,或腎精虧損,相火妄動,敗精夾火而出,或由於濕熱流注精室,或腎氣虧虛,失其封藏固攝而成。

辨證應辨虛實。虛證常因腎臟虧虛,腎陰不足則虛火妄動,擾亂精室,致精隨尿出;腎陽不足則封藏失職,精關不固,使精隨尿漏。實證常因過嗜煙酒、肥甘厚味,以致氣鬱生濕,濕蘊生熱,濕熱下注,擾動精室,使精隨尿出。虛證病在腎,或屬氣虛不攝,或屬陰虛火旺;實證病多在肝,以濕熱下注為主。治療總的方法是補腎益氣,固攝精關,清熱利濕。

【辨證論治】:

腎氣不固型:

【證見】:尿後有精絲流出,尿液不清,小便頻數或夜尿頻多。面白少華,精神不振,頭昏耳鳴﹝tinnitus﹞,腰脊酸痛﹝aching_pain﹞,形寒肢冷,小腹拘急,陰頭寒。舌質淡或胖嫩,苔白,脈沉細。

【治法】:補腎益氣,固攝精關。

【方藥】:

→主方:大菟絲子丸(陳師文等《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處方:菟絲子、澤瀉、鹿茸、石龍齒、肉桂﹝Cassia_Bark﹞、附子各30克,石斛、熟地黃、茯苓﹝poria﹞、續斷、山茱萸、肉蓯蓉﹝Desertliving_Cistanche﹞、防風、杜仲、牛膝、補骨脂、蓽澄茄、沉香、八戟天、小茴香各8克、五味子﹝fructus_schisandrae﹞、桑螵蛸、川芎、覆盆子各15克。上藥研末製成小丸,一次服15克,每日3次。

→中成藥:

 ㄅ、固精丸,口服,每次9克,每日3次,開水送服。

 ㄆ、秘真丹,口服,每次9克,每日3次,開水送服。

陰虛火旺型:

【證見】:尿後尿道口有赤色濁物滴出,小便短少而黃,尿液不清,陽強易舉,舉而不堅。眩暈﹝vertigo﹞耳鳴﹝tinnitus﹞,腰膝酸軟,五心灼熱,潮熱﹝hot_flush﹞盜汗﹝night_sweat﹞。舌質紅,苔少,脈細數。

【治法】:滋陰降火,固腎澀精。

【方藥】:

主方、中成藥、單方驗方參見「陽痿」陰虛火旺型。

濕熱下注型:

【證見】:尿後尿道口有米泔樣或糊狀濁物,滴瀝不斷,小便短赤,尿液混濁,尿道熱澀刺痛,睪丸腫脹,陰囊濕癢。口苦咽乾,胸悶﹝chest_discomfort﹞脘痞,大便不爽。舌質紅,苔黃膩,脈弦滑數。

【治法】:清熱祛濕。

【方藥】:

主方、中成藥、單方驗方同「遺精」之濕熱下注型。

【其他療法】:

【針灸治療】:

取氣海、三陰交、志室、腎俞穴,針用補法,有益腎氣而固腎精之

 【功效:陽虛明顯或病程較長者,應配合灸法。

【耳針】:可取精宮、內分泌、神門、心、腎穴,每次取2~3穴,用輕刺激,留針3~5分鐘。

【飲食療法﹝dietetic_therapy﹞】:

 ㄅ、黃花菜馬鞭草糖水:黃花菜、馬鞭草、車前草、馬齒莧、葉下珠、金錢草、白糖各30克,水煎服,每日1劑。適用於火擾精室型精濁。

 ㄆ、烏豆煲老鼠乾:老鼠乾1只,烏豆60克,陳皮﹝pericarpium_citri_reticulatae﹞3克,清水煲熟,調味服食。適用於腎陰虛型:精濁。

 ㄇ、韭菜子粥:韭菜子100克,糯米200克,水煮粥,分3~6次服食。

  適用於腎陽虛型精濁。

永康堂整體保健【Y.C.T】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