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稱】:白癜風

【疾病科屬】:皮膚科

【疾病概述】:

 白癜風是一種皮膚色素脫失而發生的局限性白色斑片的皮膚病,又稱白癜、白駁風。本病西醫也稱為白癜風。

【診斷要點﹝Diagnostic_key_points﹞】:

1、可見於任年齡,而以青年為多見。男女均可發生。

2、皮疹好發於面頸部、軀幹和四肢等處,也可發生於任何部位。分佈可對稱或不規則。

3、皮疹為大小不等的圓形或不規則的白色斑片,邊界清楚,邊緣的色素較深,常繞以色素沉著帶。患處毛髮也可變白。皮疹數目不一,可單發,也可多發。白斑日曬後易潮紅﹝flush﹞。

4、一般無自覺症狀。病程緩慢,往往長期存在;少數病人可逐漸恢復。

5、本病有時應與花斑癬、桃花癬及貧血﹝anemia﹞痣相鑒別。花斑癬好發於胸背部、頸部和四肢近端,數目往往較多,表面附著有糠狀的微發亮的細小鱗屑,真菌直接鏡檢陽性。桃花癬多見於兒童和青少年,皮疹常發生於面部,為大小不等的圓形或橢圓形斑疹,色淡白,境界可辨而不太明顯,邊緣無色素沉著帶,表面有少量灰白色糠秕狀鱗屑。貧血﹝anemia﹞痣為淡白斑,好發於胸部、背部和面部,摩擦或叩擊患處,淡白斑不變色(而白癜風之白斑,摩擦或叩擊後則潮紅﹝flush﹞)。

【辨證分析】:

 白癜風多因氣機不暢,氣血不和,複感風邪,搏於肌膚,以致氣滯血瘀,血不榮膚而發病。本病的治療,一般宜活血化瘀、理氣祛風,並宜結合外治法(皮疹面積小者可單用外治法)。

【辨證論治】:

氣滯血瘀型

【證見】皮膚出現大小不等、數目不一的白色斑片,或伴有胸腹脹滿﹝Abdominal_distention﹞不適,煩躁不安,夜眠不寧。舌質黯紅或舌尖邊有瘀點、瘀斑﹝eccymosis﹞,脈弦細或澀。

【治法】:活血化瘀,理氣祛風。

【方藥】:

→主方:通竅活血湯(王清任《醫林改錯》)加減

處方:川芎、桃仁﹝semen_persicae﹞、紅花、白芷各9克,赤芍、丹參、白蒺藜、茯苓﹝poria﹞、生黃芪﹝radix_astragali﹞各15克,補骨脂、香附各12克。水煎服,每日1劑。

→中成藥:

 ㄅ、白靈片,口服,每次4片,每日3次,溫開水送服。

  ㄆ、白蝕丸,口服,每次2.5克,每日3次,溫開水送服。

【外治法】:

1、用30%補骨脂酊或密陀僧散外擦。

2、口服白靈片,同時用配備之白靈酊外搽。

3、補骨脂30克,菟絲子、白蒺藜、當歸尾各10克,紅花、僵蠶各6克,浸於60度米酒(或75%酒精)120毫升中,1周後取汁外搽。

4、局部宜定期照射日光或紫外線。

【其他療法】:

本病也可用針灸治療:用梅花針局部叩擊彈刺,隔日1次,10次為一療程。

 

永康堂整體保健【Y.C.T】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