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臟觸診﹝spleen_palpation﹞:

對脾臟明顯腫大而位置又較表淺,用淺部觸診法﹝light_palpation﹞就可以觸到。若脾臟位置較深或腹壁較厚,則用雙手觸診﹝palpation﹞,病人仰臥醫生左手掌平放于病人左腰部第七至第十肋處,試將脾臟從後向前托起。右手掌平放於左側腹部,與肋弓成垂直方向,自下而上隨病人的腹式呼吸﹝Abdominal_breathing﹞進行觸診﹝palpation﹞檢查。脾臟輕度腫大而仰臥位不易觸到時可囑病人改用右側臥位檢查。大量腹水時用衝擊法檢查。觸診﹝palpation﹞內容與要領與肝臟觸診﹝Lliver_palpation﹞相同。

圖9-2-5_膽囊觸痛檢查示意圖

 (01)、大小:正常脾臟不能觸及,內臟下垂、左側胸腔大量積液或氣胸﹝pneumothorax﹞時膈下降,可使脾向下移位而被觸及,除此之外,若能觸及脾臟則提示脾腫大。

測量方法:脾臟腫大﹝Splenomegaly﹞不超過臍水準時,可沿左鎖骨﹝clavicle﹞中線測量肋下緣至脾下緣的距離(以釐米表示);脾大超過臍水準時,可用三線記錄法。

圖9-2-7_脾及腫大的測量

1線又稱甲乙線,測量左鎖骨﹝clavicle﹞中線與左肋弓交叉點至脾下緣的距離。

2線又稱甲丙線。測量交叉點至脾尖的最遠距離。

3線又稱丁戊線,表示脾右緣到正中線的垂直的距離,超過正中線以+號表示,未超過則以-號表示。

臨床上常將腫大的脾臟分為輕度、中度、高度腫大。深吸氣時,脾臟在肋下不超過3cm者為輕度腫大。

中度腫大脾臟腫大﹝Splenomegaly﹞超過3cm至臍水平線。

高度腫大超過臍水準以下者。

 (02)、質地:急性傳染病(如傷寒﹝typhoid﹞)、敗血症﹝Septicemia﹞,脾腫大質地柔軟;慢性傳染病(如瘧疾)肝硬化﹝Cirrhosis﹞及慢性白血病﹝leukemia﹞、質較硬。

 (03)、表面:肝硬化﹝Cirrhosis﹞、白血病﹝leukemia﹞、脾表面光滑;脾腫瘤﹝splenic_tumor﹞、囊腫、結核、淋巴肉瘤均可使脾表面不平滑,結節或凹凸不平,並可引起脾臟的變形。

 (04)、邊緣脾臟中等程度以上腫大者,常可在內側緣摸到1~2個切跡,此特點可與左上腹部其他腫塊相鑒別。

 (05)、壓痛﹝tenderness﹞:一般性脾腫大不引起壓痛﹝tenderness﹞。因與脾包膜鬆弛有關。當脾周圍炎或脾膿腫、脾梗塞時,炎症累及脾包膜及壁層腹膜,則可出現脾區壓痛﹝tenderness﹞

易被誤為腫大脾臟的有:

 (01)、腫大的肝左中腫物邊緣向右觸,如發現其隱沒于右季肋助後或與肝右葉相連,則為肝左葉;肝左葉腫大不引起脾濁音區擴大,且無脾切跡。

 (02)、增大的左腎邊緣鈍圓無切跡,即使高度腫大,也不會超過正中線。

 (03)、胰尾部囊腫無切跡,邊緣不銳利,不隨呼吸移動。

脾臟腫大﹝Splenomegaly﹞原因:

 (01)、傳染病或嚴重感染如病毒性肝炎﹝Viral_hepatitis﹞、傷寒﹝typhoid﹞、粟粒必結核、亞急性細菌性心內膜炎、敗血症﹝Septicemia﹞、急性瘧疾等可致輕度腫大,質軟、治癒後,多可短內脾回縮至正常大小;在慢性感染或短期內重複感染者,如慢性瘧疾、黑熱病、血吸蟲病等,可使脾臟中度或高度腫大,質地較硬、感染控制後,腫大的脾臟仍能恢復正常大小。

 (02)、充血肝內性或肝外性門靜脈梗阻,引起門靜脈高壓﹝portal_hypertension﹞,均可致充血性脾腫大,呈中度或高度腫大,質地堅韌,見於肝硬化﹝Cirrhosis﹞,門脈高壓症。

 (03)、造血系統疾病如白血病﹝leukemia﹞、血小板減少性紫癜﹝thrombocytolytic_purpura﹞、慢性溶血性黃疸﹝jaundice﹞、淋巴瘤、惡性組織細胞病等,可致脾中等度腫大,質地較硬;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leukemia﹞、淋巴肉瘤可致脾高度腫大。

 (04)、迴圈障礙如心力衰竭﹝Cardiac_failure,CF﹞。

 (05)、囊腫和腫瘤脾腫瘤﹝splenic_tumor﹞很少見。惡性腫瘤以肉瘤為多,脾內轉移癌較罕見。

經筋醫理探源(永康堂‧張老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