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腹症X線論斷:

腹部包括腹腔及骨盆、腹膜後間隙﹝Spatium_retroperitonaeale_pelvis﹞以及消化、泌尿、生殖等系統。本節重點介紹急腹症﹝acute_abdomen﹞X光檢查﹝X-ray_examination﹞及論斷,以腹部平片﹝KUB_film﹞為主。

正常時,腹內器官及其內容物和組織多為中等密度,彼此間缺乏自然對比,因此,腹部平片﹝KUB_film﹞所提供的X線徵象較少。但當發生病理改變時,使密度發生變化,則可能顯出異常的X線徵象,這種情況,在急腹症﹝acute_abdomen﹞時尤為明顯,因而腹部平片﹝KUB_film﹞常用於急腹症﹝acute_abdomen﹞的X線論斷。

瞭解急腹症﹝acute_abdomen﹞的X光檢查﹝X-ray_examination﹞:應用範圍、限度和常見急腹症﹝acute_abdomen﹞的X線表現,將有助於合理選擇X光檢查﹝X-ray_examination﹞:,並作出急腹症﹝acute_abdomen﹞的X線論斷。

急腹症﹝acute_abdomen﹞X光檢查﹝X-ray_examination﹞的目的,在於明確疾病的病理、病因、病變部位以及併發症等,以便為及時、恰當的處理提供依據。

一、X光檢查﹝X-ray_examination﹞:

為了不改變腹部的病理狀態,X光檢查﹝X-ray_examination﹞最好在胃腸減壓、放置肛管、洗腸和給嗎啡類藥物以前進行。

﹝一﹞普通檢查:包括腹部平片﹝KUB_film﹞與透視﹝look_through﹞

腹部平片﹝KUB_film﹞:由於操作簡便並能在較短時間內作出論斷,因而是急腹症﹝acute_abdomen﹞首選的檢查方法。

常用攝影位置有;仰臥前後位,仰臥水準側位,側臥水平正位,站立正、側位和倒立正、側位等。

仰臥前後位,除少量腹內游離氣體較難顯示外,其餘病理X線徵象均可顯示,所以是基本攝影位置。

其他各種位置,由於重力關係,器官及腹內液體均下墜,致使近地側的投影有一定重疊,而腹內游離氣體及含氣較多的腸袢則上浮,因而顯示在照片的上方。

上腹部病變,如膈下膿腫﹝subphrenic_abscess﹞、肝膿腫﹝liver_abscess﹞等,多用仰臥前後位和仰臥水準側位或站立正、側位,以便對膿腔進行三維空間定位,胃腸道穿孔﹝perforationof_gastro-intestinal_tract﹞.梗阻、外傷、腹腔和腹內器官感染,則用仰臥前後位和側臥水平正位,便於瞭解腹內氣體及液體的遊動情況。先天性直腸肛管閉鎖,則用倒立位檢查。

透視:腹後壁的脂線,如腎周及腰大肌﹝M._psoas_major﹞脂線,較小的結石或鈣斑,透視難於看清。因此,除X線表現明顯,且有定特徵,如胃腸穿孔和腸梗阻﹝Intestinal_obstruction﹞外,診斷均要依靠平片﹝plain_film﹞或造影檢查。

但透視可觀察膈的運動和胃腸蠕動﹝peristalsis﹞,通過捫診可瞭解胃腸動度,除外有爭腹症臨床表現﹝clinical_manifestation﹞的胸部疾病等。因此,在照腹部平片﹝KUB_film﹞的同時,應進行胸腹透視。

﹝二﹞造影檢查:

鋇劑或空氣灌腸主要用於回育腸套疊﹝intestinal_intussusception﹞、乙狀結腸扭轉﹝volvulus_of_sigmoid_colon﹞、結腸癌﹝carcinoma_of_colon﹞所致梗阻及先天性腸旋轉不良等。對腸套疊﹝intestinal_intussusception﹞和乙狀結腸扭轉﹝volvulus_of_sigmoid_colon﹞,部分病例還可行灌腸整復。鋇餐主要用於先天性幽門肥厚﹝pyloric_hypertrophy﹞、十二指腸梗阻﹝Intestinal_obstruction﹞等。碘液常用胃影葡胺﹝gastrografin﹞,主要用於上消化道出血﹝UGI_bleeding﹞、穿孔及腸梗阻﹝Intestinal_obstruction﹞等。

診斷性氣腹有時用於鑒別腫塊或膿腫是位於膈上或膈下﹝肝外或肝內﹞。

經皮經肝穿剌膽管造影﹝cholangiography﹞在急腹症﹝acute_abdomen﹞中主要用於診斷膽管梗阻並進行引流。

泌尿系統造影在急腹症﹝acute_abdomen﹞中主要用於尿路外傷,多採用靜脈性造影。

對急性消化道大出血,可行選擇性或超選擇性血管造影﹝angiography﹞。在明確出血部位後,可行滴注加壓素或栓塞止血。

二、正常X線表現

主要介紹腹部平片﹝KUB_film﹞的正常X線表現。由於腹壁﹝Abdominal_Wall﹞及腹內器官缺乏自然對比,因此平片﹝plain_film﹞顯示的X線表現較少,分述如下。

﹝一﹞腹壁﹝Abdominal_Wall﹞與盆壁:

 腹膜外間隙及器官周圍有脂肪組織,于平片﹝plain_film﹞上顯示為灰黑影。腹部前後位片上,在兩側脅腹壁﹝Abdominal_Wall﹞內分,可見腹膜外脂肪影,上起第10肋骨外下端,向下延伸到髂凹而逐漸消失,稱脅腹線﹝flank_stripe﹞,腎周脂肪線是腎囊內、腎周間隙的脂肪組織投影。

腰大肌﹝M._psoas_major﹞、腰方肌﹝M._quadratus_lumborum﹞位於腹橫筋膜﹝transversalis_fascia﹞以內,閉孔內肌﹝internal_obturator_m.﹞、提肛門肌﹝M._levator_ani﹞等處於盆腹膜外。由於肌鞘內脂肪組織的對比,攝影條件好的腹部前後位元平片﹝plain_film﹞也可顯示出它們的邊緣。

正常腹部平片﹝KUB_film﹞,還可顯示腹腔及盆腔的骨性支援結構及胸膜﹝pleura﹞壁軟組織﹝soft_tissues﹞。

﹝二﹞實質器官:

 肝、脾、胰、腎等是中等密度,但借助于器官周圍或鄰近的脂肪組織和相鄰充氣胃腸的對比,于腹部平片﹝KUB_film﹞上,可顯示器官的輪廓﹝contour﹞、大小、形狀及位置。正位元像在部分患者可顯示肝下緣,微向上突或較平直。肝下緣與肝外緣相交形成肝角,一般呈銳角。脾上極與左膈影融合,下極較圓鈍。兩腎沿腰大肌﹝M._psoas_major﹞上部排列。胰腺于平片﹝plain_film﹞上不易顯示。子宮偶爾顯影,位於膀胱上緣上方,呈扁圓形軟組織﹝soft_tissues﹞影。

﹝三﹞空腔器官:空腔器官如胃腸道、膽囊﹝GB﹞、膀胱的臟壁為中等密度,依腔內的內容物不同而有不同的X線表現。胃、十二指腸球部﹝duodenal_bulb﹞及結腸內可含氣體,于腹部平片﹝KUB_film﹞上可顯示其內腔。小腸除嬰幼兒可有積氣外,一般充滿食糜及消化液,與腸壁同屬中等密度,因缺乏對比而不能顯示。如胃內有較多固態食物,結腸或直腸內有較多糞便,由於它們周圍有氣體襯托,故可顯出軟組織﹝soft_tissues﹞密度斑片或團塊影。結腸分佈於腹部四周。膀胱和膽囊﹝GB﹞周圍如有較多脂肪,也可顯示部分邊緣。

三、基本病變X線表現

﹝一﹞腹腔積氣﹝gas_inflation_of_abdomen﹞:

 正常腹腔內,臟、壁層腹膜之間無氣體存留。若因某種病因導致腹內積氣且隨體位改變而遊動,該氣體則稱游離氣腹。立位透視,氣體可上浮到膈與肝或胃之間,顯示為透明新月形氣影。側臥水準位投照,氣體則浮游到靠上方側腹壁﹝Abdominal_Wall﹞與腹內器官外壁之間。仰臥前後位時,氣體浮聚于腹腔前方,也可使居前方的肝鐮韌帶和器官外壁得到顯示。局限性氣腹,其腹腔內氣體則局限於某處,且不隨體位改變而移動。

腹內游離氣體常見於胃腸穿孔、腹腔術後或合併感染。

氣腹兩側膈下見游離氣體﹝↓﹞:

此外,某些實質器官內﹝如肝膿腫﹝liver_abscess﹞﹞、血管內﹝如門靜脈積氣﹞、膽管內﹝如膽腸瘺或吻合術後﹞以及胃腸壁內﹝如新生兒壞死性小腸結腸炎﹝necrotizing_enterocolitis﹞﹞均可有積氣。

﹝二﹞腹腔積液:

 炎症與外傷均可導致腹腔積液,簡稱腹液。腹液在腹腔內墜集於低處。仰臥位時,以盆腔和上腹腔為低,尤其是肝腎隱窩最低,其次為兩側結腸旁溝。因此,液體易聚集於這些區域。大量腹液時,脹氣的腸曲浮游於腹中部。腸曲間也可有腹液,仰臥位片上,充氣腸曲之間有一定距離,即腸間隙加寬,但改變為側臥體位水準投照時,因腸曲之間的腹液流向近地側,其腸間隙將相對變窄,且近地側腹部密度顯著增高。

﹝三﹞實質器官增大:

 肝、脾、腎等實質器官增大,則在輪廓﹝contour﹞、形狀、大小等方面發生改變。同時也可能壓迫推移相鄰臟器,尤其是含氣的空腔臟器,致使出現一定程度的直接推壓徵象。

﹝四﹞空腔器官積氣、積液並管腔擴大:

 胃腸腔內積氣、積液和管腔擴大表現最常見於梗阻性病變,也見於炎症和外傷。十二指腸降段梗阻,其近側的胃和十二指腸球部﹝duodenal_bulb﹞明顯脹氣擴大,表現出「雙泡徵」。小腸和結腸充氣擴大,在氣體襯托下,可通過觀察腸粘膜皺襞的形態而將它們區分。同時也可據以分析梗阻平面,觀察腸曲位置、排列形式、活動度以及腸粘膜皺襞增粗、腸壁增厚等改變。

不同腸段脹氣表現

空腸:腸腔內較多環狀皺襞

回腸:腸腔內不見環狀皺襞

結腸:可見結腸袋的間隔

正常時,空腸居左上腹,回腸居右下腹及盆腔。小腸及其系膜扭轉,如扭轉度為180°的奇倍數﹝如180°、540°﹞時,則可出現易位情況,即空腸位於右下腹,回腸位於左上腹。回盲腸套疊﹝intestinal_intussusception﹞,回腸套入較深時,對小腸系膜的牽引較明顯,也可造成右下腹空虛,並使套疊近側小腸移向右上腹。

腸曲排列形式及活動度的變化,對診斷有一定的間意義。小腸系膜扭轉,脹氣的腸曲常因系膜緊縮、牽引、而出現向周圍伸展受限,即有向心性集中和對稱性排列的傾向;粘連性腸梗阻﹝Intestinal_obstruction﹞常有腸曲活動度減小,甚至固定。

小腸扭轉﹝enteric_volvulus﹞仰臥位平片﹝plain_film﹞表現

腸粘膜皺襞和腸壁增厚常發生於腸壁的迴圈障礙,如絞窄性腸梗阻﹝strangulated_intestinal_obstruction﹞或系膜血栓形成所致者,腸炎特別是壞死性腸炎或腸壁損傷等。腹腔感染,因腸外炎性物附著,也可使腸壁增厚。

﹝五﹞腹內腫塊影:

 腫塊在相鄰充氣腸曲對比下可以顯示,表現為均勻的軟組織﹝soft_tissues﹞塊影,有較清晰的邊界。畸胎瘤﹝teratoma﹞於腫塊內可見牙、骨及脂肪影。假性腫塊又稱「假腫瘤」徵。是兩端閉鎖的絞窄腸段,即閉袢內充滿大量液體的表現。密度較大,致使仰臥正位片上,呈腫塊影像,而側臥水準位照片上則在該塊影的上部顯示出一短小的液面,可與直正的實體性腫塊區別。

﹝六﹞腹內高密度影:

 主要為陽性結石、鈣斑和異物。在急腹症﹝acute_abdomen﹞中,陽性結石包括泌尿系結石、闌尾﹝vermiform_appendix﹞糞石﹝Stercorolith﹞和膽石。闌尾﹝vermiform_appendix﹞糞石﹝Stercorolith﹞常呈分層同心環狀、居右下腹。

腹內鈣斑與急腹症﹝acute_abdomen﹞有關的主要為胎糞性腹膜炎﹝Meconium   Peritonitsis﹞、扭轉的卵巢畸胎瘤﹝Ovarian_teratoma﹞﹝teratoma﹞等。鈣斑的部位、形狀及密度各有一定特點。

﹝七﹞腹壁﹝Abdominal_Wall﹞異常:

 包括腹脂線異常,腹壁軟組織﹝Abdominal_Wall_soft_tissues﹞腫脹、組織間積氣和腹壁﹝Abdominal_Wall﹞肌張力異常等。

炎症或外傷使脂肪組織發生充血、水腫﹝edema﹞、壞死和出血等,致使腹脂線增寬、透明度下降,甚至消失。可發生於腹膜後間隙病變與腹脂線相鄰的腹腔內病變。

炎症、外傷,可有腹壁軟組織﹝Abdominal_Wall_soft_tissues﹞增厚,密度增加和向外突出。腹壁軟組織﹝Abdominal_Wall_soft_tissues﹞內還可顯示組織間積氣,來源於腹膜後或腹膜間空腔器官向腹膜外破裂。

炎症、外傷還可使同側腹肌激惹收縮,導致腰椎側彎。

﹝八﹞下胸部異常:急腹症﹝acute_abdomen﹞時,胸膜﹝pleura﹞、肺底、膈及下胸壁軟組織﹝soft_tissues﹞可發生改變。例如膈下膿腫﹝subphrenic_abscess﹞,常有同側胸腔積液﹝pleural_effusion﹞、肺底炎症、膈上升、活動度減小和胸壁局部腫脹等。

四、常見急腹症﹝acute_abdomen﹞的X線表現與診斷:

急腹症﹝acute_abdomen﹞中,以穿孔、炎症、梗阻、外傷、結石和出血較常見。部分患者為複合性的。例如,外傷性小腸破裂就可能有外傷、炎症和梗阻等徵象。

﹝一﹞胃腸道穿孔﹝perforationof_gastro-intestinal_tract﹞與急性腹膜炎﹝acute_peritonitis﹞:

 胃腸道穿孔﹝perforationof_gastro-intestinal_tract﹞常發生於潰瘍、外傷、炎症及腫瘤。以胃、十二指腸﹝duodeno﹞潰穿孔最常見。依穿孔穿入腹腔內或腹膜後間隙而有不同的X線表現。

穿孔穿入腹腔內時,主要出現氣腹、腹液、腹脂線異常和麻痹性腸脹氣等X線表現。它們的X線表現如前述。

在X線表現中,以游離氣腹最重要。胃、十二指腸球部﹝duodenal_bulb﹞及結腸,正常時可以有氣體,因此穿孔後大都有游離氣腹徵象。小腸及闌尾﹝vermiform_appendix﹞,正常時一般沒有氣體,穿孔後很少有氣腹出現。胃後壁潰瘍穿孔,胃內氣體可進入網膜囊,如網膜孔不通暢,氣體則局限於網膜囊內。立位元照片則於上腹中部顯示氣液腔或氣腔,即網膜囊上隱窩充氣,氣體並不進入腹腔。腹膜間或腹膜後空腔器官向腹膜後間隙穿孔,氣體進入腎旁前間隙,並可進入腹膜後其他間隙,出現腹膜後間隙積氣徵象,而腹腔內並無游離氣體。因此,沒有游離氣腹徵象並不能排除胃腸穿孔。

胃腸穿孔後,胃腸內容物,包括食物及消化液進入腹腔引起化學性和細菌性腹膜炎﹝Peritonitis﹞,胃腸液及炎性滲液不僅產生腹液徵象,同時也可使相鄰的脅腹脂線變模糊,使相鄰的腸曲產生反應性淤積,甚至腸麻痹。

原發性腹膜炎﹝primary_peritonitis﹞的X線表現與胃腸穿孔所致全腹膜炎﹝Peritonitis﹞的表現相同,但無氣腹徵象。

從發病到出現X線徵象,需要一定時間。除游離氣腹徵象出現較早外,其他徵象的顯示一般需6小時以上。因此,診斷時應考慮這一因素。

局限性腹膜炎﹝Peritonitis﹞可形成腹腔膿腫。腹腔膿腫多位於腹腔的間隙或隱窩中。常以腹壁﹝Abdominal_Wall﹞、器官及韌帶作為膿腔壁。主要X線表現是:

 ①、膿腔內有氣體時,可見含氣、液的空腔或氣泡徵象;

 ②、膿腔內無氣體時,表現為軟組織﹝soft_tissues﹞塊影。如與實質器官相鄰,則因缺乏對比而不易顯示;

 ③、膿腫相鄰器官受壓移位;

 ④、膿腫周圍炎症浸潤,使相鄰脂線增寬、密度增高,甚至消失;

 ⑤、如炎症擴散,則有關的間隙、隱窩因引流而有新膿腫形成;

 ⑥、上腹腔炎性淋巴引流,可出現胸腔積液﹝pleural_effusion﹞、肺底炎症及小葉性肺不張﹝atelectasis﹞等。

依膿腫所在部位,還可有一定的特別表現。例如,隔下膿腫,膿腔壁為腹壁﹝Abdominal_Wall﹞、肝、隔及韌帶,膿腫總是位於上腹腔的解剖間隙內,並位於上腹腔的周圍。結腸下區膿腫,位於結腸旁溝時,結腸旁溝增寬,相鄰結腸受壓、移位,脅腹脂線也有一定改變。盆腔膿腫常使相鄰盆壁脂線發生改變,直腸受壓移向對側。

﹝二﹞腸梗阻﹝Intestinal_obstruction﹞:

 腸梗阻﹝Intestinal_obstruction﹞一般分為機械性、動力性和血運性三類,以相械性腸梗阻﹝Intestinal_obstruction﹞最為常見。

機械性腸梗阻﹝occlusive_ileus﹞:分為單純性和絞窄性腸梗阻﹝strangulated_intestinal_obstruction﹞兩種,前者只有腸道通暢障礙,而無血循環障礙,後者同時伴有血循環障礙,動力性腸梗阻﹝dynamic_ileus﹞分為麻痹性腸梗阻﹝paralytic_ileus﹞與痙攣性腸梗阻,腸道本身並無器質性病變。血運性腸梗阻見於腸系膜血栓形成或栓塞,有血循環障礙和腸肌運動功能失調。

X光檢查﹝X-ray_examination﹞的主要目的是;明確腸阻的類型。是機械性的還是動力性的,如果是動力性的,則應確定是痙攣性的還是麻痹性的,如果是機械性的,則應確定是單純性的還是絞窄性的;是完全性的還是不完全性的;以及梗阻的位置和原因等。

不同類型腸梗阻﹝Intestinal_obstruction﹞的X線表現及診斷:

01、單純性小腸梗阻﹝Intestinal_obstruction﹞:

 梗阻發生後3~6小時可出現X線表現。梗阻近端腸曲脹氣擴大。立位像可見腸內高低不等液面,脹氣腸曲呈弓形,多發的液面呈梯狀排列。早期蠕動﹝peristalsis﹞亢進,透視可見腸內液面上、下變化活躍。病情發展,腸曲脹氣擴大逐漸加重,腸壁張力減低,蠕動﹝peristalsis﹞明顯減弱,液面增寬。腸壁和腸和腸粘膜皺襞除非是慢性梗阻,一般無明顯增厚。梗阻遠側腸曲無氣或僅見少許氣體,因而可根據脹氣擴大腸曲所涉及的範圍來估計腸梗阻﹝Intestinal_obstruction﹞的位置。

小腸梗阻﹝Intestinal_obstruction﹞﹝立位﹞:

中上腹部小腸明顯積氣、擴張,有多個液平

不同病因所致單純性機械性腸梗阻﹝occlusive_ileus﹞還有一定的X線表現特點。例如,蛔蟲團堵塞所致腸梗阻﹝Intestinal_obstruction﹞,小腸內的大量蛔蟲,常扭曲成團、束。膽石性腸梗阻﹝gallstone_ileus﹞除有腸梗阻﹝Intestinal_obstruction﹞徵象外,可發現腹內較大陽性結石,由於有膽腸內瘺,還可見肝內膽管積氣徵象。

02、絞窄性腸梗阻﹝strangulated_intestinal_obstruction﹞:

 常見病因有:扭轉、內疝、套疊和粘連等。由於有小腸系膜受累,腸曲活動被牽制。伸展受限,因而有腸曲向某一固定部位聚集的表現。腸壁迴圈障礙而導致腸壁增厚,粘膜皺襞增粗,腸內積液、液面較高等改變。閉袢性腸梗阻﹝Intestinal_obstruction﹞,還可見「假腫瘤」徵。絞窄性腸梗阻﹝strangulated_intestinal_obstruction﹞後期,可合併腹腔積液,由於合併動力性因素,結腸和直腸可以充氣。

不同病因所致絞窄性腸梗阻﹝strangulated_intestinal_obstruction﹞還具有一定的X線表現特點。例如,小腸系膜扭轉、內疝及粘連性腸梗阻﹝Intestinal_obstruction﹞合併腸段扭轉時,常合併「假腫瘤」徵;粘連性腸梗阻﹝Intestinal_obstruction﹞在不同體位的X線照片上,如仰臥前後位和側臥水準位,可見充氣積液的小腸曲活動減低,部分病例可出現腸曲糾集徵象和腸曲轉角較急的表現;急性腸套疊﹝Acute_intestinal_intussusception﹞以回腸﹝或同時合併盲腸﹞套入結腸這一類型最為常見。腹部平片﹝KUB_film﹞主要表現為低位小腸梗阻﹝Intestinal_obstruction﹞,有時右腹或上腹部可見腸形腫塊及套疊遠端結腸和套鞘積氣徵。鋇劑、空氣灌腸可見包括套入部梗阻端所形成的杯口狀或圓形充盈缺損﹝filling-defect﹞和套鞘因鋇劑或氣體進入兩層腸壁之間所形成的彈簧狀影。

腸套疊﹝intestinal_intussusception﹞:

氣體灌腸至結腸受阻﹝↓﹞,梗阻端呈杯口狀;復位後,梗阻端消失,大量體氣體進入小腸

03、結腸梗阻﹝Intestinum_colon_obstruction﹞:

 結腸梗阻﹝Intestinum_colon_obstruction﹞導致近側結腸氣擴大並積液。脹氣擴大的結腸可顯示出結腸袋藉以與小腸區別。擴大的結腸位於腹部周圍。平片﹝plain_film﹞診斷有困難時,可作鋇劑灌腸檢查以確定結腸梗阻﹝Intestinum_colon_obstruction﹞病因。

乙狀結腸扭轉﹝volvulus_of_sigmoid_colon﹞是乙狀結腸﹝sigmoid_colon﹞袢沿其系膜長軸旋轉而造成的梗阻。

閉袢梗阻型乙狀結腸扭轉﹝volvulus_of_sigmoid_colon﹞較常見,即近端與遠端各有一梗阻點。診斷大多可由平片﹝plain_film﹞作出,表現如下:

 ①、閉袢的乙狀結腸﹝sigmoid_colon﹞曲明顯擴大,橫徑可達20cm以上,自盆腔上升至中腹部甚至可達上腹和膈下;

 ②、擴大的乙狀結腸﹝sigmoid_colon﹞曲常呈馬蹄鐵狀,其圓頂向上,兩肢向下併攏而達盆腔,內含大量氣體和液體;

 ③、上述乙狀結腸﹝sigmoid_colon﹞曲的腸壁顯影如三條縱行緻密線,向下方梗阻點集中。如平片﹝plain_film﹞不曲型需作鋇灌腸,可見直腸乙狀結腸﹝sigmoid_colon﹞交界處阻塞,上端逐漸尖削如鳥嘴狀,有時可見到旋轉狀粘膜皺襞。這是乙狀結腸扭轉﹝volvulus_of_sigmoid_colon﹞的特徵性表現。

乙狀結腸扭轉﹝volvulus_of_sigmoid_colon﹞:

04、麻痹性腸梗阻﹝paralytic_ileus﹞:

 常見病因包括急性腹膜炎﹝acute_peritonitis﹞、膿毒敗血症﹝Septicemia﹞、腹部術後、低血鉀症﹝Hypokalaemia﹞、嚴重外傷或外傷性休克以及腹膜後間隙感染或血腫等。

麻痹性腸梗阻﹝paralytic_ileus﹞:腸運動力減弱。透視下作短期間斷觀察,腸曲脹氣程度及排列形式多無變化。腸曲脹氣累及大腸與小腸,多呈中等度脹大,腸內氣體多,液體少,致腸內液面較低,甚或腸內幾乎全為氣體。

﹝三﹞腹部外傷:

 腹部外傷的影像學檢查主要用於閉合性損傷。實質器官破裂腹部平片﹝KUB_film﹞檢查價值有限,僅有腹腔積液和臟器增大及周邊界限不清等徵象,診斷主要依靠超音和CT。空腔器官破裂,若累及腹腔內器官,例如胃、十二指腸﹝duodeno﹞第一段、空腸、回腸、橫結腸﹝Transverse_colon﹞等,胃腸內容物及出血進入腹腔,可出現腹腔積液及急性腹膜炎﹝acute_peritonitis﹞等徵象。除空、回腸破裂外,一般均有游離氣腹徵象出現。若空腔器官破裂累及的是腹膜間器官並穿破入腹膜後間隙,例如升、降結腸﹝descending_colon﹞和十二批腸降段的後側面穿破,腸內氣體,腸內容物、出血進入腹膜後間隙,則可能顯示腹膜後間隙積氣,腹後指線模糊或消失。確切的診斷需借助於USG和CT等。

經筋醫理探源(永康堂‧張老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