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和血細胞發生:

血液:

血液約占體重的7%,在成人迴圈血容量約5L。

 血液由血漿﹝plasma﹞和血細胞﹝blood_cell﹞組成。

 從血管取少量血液加入適量抗凝劑(如肝素﹝heparin﹞或枸櫞酸鈉﹝sodium_citrate﹞),有形成分經自然沉降或離心沉澱後,血液可分出三層:上層為淡黃色的血漿﹝plasma﹞,下層為紅細胞,中間的薄層為白細胞和血小板。

 血漿﹝plasma﹞相當於結締組織﹝connective_tissue﹞的細胞間質﹝intercellular_substance﹞,約占血液容積的55%,其中90%是水,其餘為血漿﹝plasma﹞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纖維蛋白原)、脂蛋白、脂滴、無機鹽、酶、激素、維生素和各種代謝產物。

 血液流出血管後,溶解狀態的纖維蛋白原轉變為不溶解狀態的纖維蛋白,於是凝固成血塊。

 血塊靜置後即析出淡黃色清明的液體,稱血清﹝serum﹞。

 血液保持一定的比重(1.050~1.060)、PH(7.3~7.4)滲透壓(313mosm)粘滯性和化學成分,以維持各種組織和細胞生理活動所需的適宜條件。

血細胞﹝blood_cell﹞約占血液容積的45%,包括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

 在正常生理情況下,血細胞﹝blood_cell﹞和血小板有一定的形態結構,並有相對穩定的數量。

 血細胞﹝blood_cell﹞形態結構的光鏡觀察,通常採用Wright或Giemsa染色的血塗片﹝smear﹞標本。

 血細胞﹝blood_cell﹞分類和計數的正常值如下:

血細胞﹝blood_cell﹞形態、數量、比例和血紅蛋白含量的測定稱為血像。

 患病時,血像常有顯著變化,故檢查血像對瞭解機體狀況和診斷疾病十分重要。

紅細胞﹝erythrocyte,red_blood_cell﹞:

紅細胞﹝erythrocyte,red_blood_cell﹞直徑7~8.5μm,呈雙凹圓盤狀,中央較薄(1.0μm),周緣較厚(2.0μm),故在血塗片﹝smear﹞標本中呈中央染色較淺、周緣較深。

 在掃描電鏡﹝scanning_electron_microscope,SEM﹞下,可清楚地顯示紅細胞這種形態特點。

 紅細胞的這種形態使它具有較大的表面積(約140μm2),從而能最大限度地適應其功能――攜O2和CO2。

 新鮮單個紅細胞為黃綠色,大量紅細胞使血液呈猩紅色,而且多個紅細胞常疊連一起呈串錢狀,稱紅細胞緡線。

紅細胞有一定的彈性和可塑性,細胞通過毛細血管時可改變形狀。

 紅細胞正常形態的保持需ATP供給能量,由於紅細胞缺乏線粒體,ATP由無氧酵解產生;一量缺乏ATP供能,則導致細胞膜結構改變,細胞的形態也隨之由圓盤狀變為棘球狀。

 這種形態改變一般是可逆的。

 可隨著ATP的供能狀態的改善而恢復。

成熟紅細胞無細胞核,也無細胞器,胞質內充滿血紅蛋白﹝hemoglobin,Hb﹞。

 血紅蛋白是含鐵的蛋白質,約占紅細胞重量的33%。

 它具有結合與運輸O2和CO2的功能,當血液流經肺時,肺內的O2分壓高,CO2分壓低,血紅蛋白即放出CO2而與O2結合;當血液流經其他器官的組織時,由於該處的CO2分壓高而O2分壓低,於是紅細胞即放出O2並結合CO2。

 由於血紅蛋白具有這種性質,所以紅細胞能供給全身組織和細胞所需的O2,帶走所產生的部分CO2。

正常成人每微升血液中紅細胞數的平均值,男性約400萬~500萬個,女性約350萬~450萬個。

 每100ml血液中血紅蛋白含量,男性約12~15g,女性約10.5~13.5g。

 全身所有紅細胞表面積總計,相當於人體表面積的2000倍。

 紅細胞的數目及血紅蛋白的含量可有生理性改變,如嬰兒高於成人,運動時多於安靜狀態,高原地區居民大都高於平原地區居民,紅細胞的形態和數目的改變、以及血紅蛋白的質和量的改變超出正常範圍,則表現為病理現象。

 一般說,紅細胞數少於300萬/μ1,血紅蛋白低於10g/100ml,則為貧血。

 此時常伴有紅細胞的直徑及形態的改變,如大紅細胞貧血的紅細胞平均直徑>9μm,小紅細胞貧血的紅細胞平均直徑<6μm。

 缺鐵性貧血﹝iron_deficiency_anemia,IDA﹞的紅細胞,由於血紅蛋白的含量明顯降低,以致中央淡染區明顯擴大。

紅細胞的滲透壓與血漿﹝plasma﹞相等,使出入紅細胞的水分維持平衡。

 當血漿﹝plasma﹞滲透壓降低時,過量水分進入細胞,細胞膨脹成球形,甚至破裂,血紅蛋白逸出,稱為溶血﹝hemolysis﹞;溶血﹝hemolysis﹞後殘留的紅細胞膜囊稱為血影﹝ghost﹞。

 反之,若血漿﹝plasma﹞的滲透壓升高,可使紅細胞內的水分析出過多,致使紅細胞皺縮。

 凡能損害紅細胞的因素,如脂溶劑、蛇毒、溶血﹝hemolysis﹞性細菌等均能引起溶血﹝hemolysis﹞。

紅細胞的細胞膜,除具有一般細胞膜的共性外,還有其特殊性,例如紅細胞膜上有ABO血型抗原。

外周血中除大量成熟紅細胞以外,還有少量未完全成熟的紅細胞,稱為網織紅細胞﹝reticulocyte﹞在成人約為紅細胞總數的0.5%~1.5%,新生兒較多,可達3%~6%。

 網織紅細胞﹝reticulocyte﹞的直徑略大於成熟紅細胞,在常規染色的血塗片﹝smear﹞中不能與成熟紅細胞區分。

 用煌焦藍作體外活體染色,可見網織紅細胞﹝reticulocyte﹞的胞質內有染成藍色的細網或顆粒,它是細胞內殘留的核糖體。

 核糖體的存在,表明網織紅細胞﹝reticulocyte﹞仍有一些合成血紅蛋白的功能。

 紅細胞完全成熟時,核糖體消失,血紅蛋白的含量即不再增加。

 貧血病人如果造血功能良好,其血液中網織紅細胞﹝reticulocyte﹞的百分比值增高。

 因此,網織紅細胞﹝reticulocyte﹞的計數有一定臨床意義,它是貧血等某些血液病的診斷、療效判斷和估計預指標之一。

紅細胞的平均壽命約120天。

 衰老的紅細胞雖無形態上的特殊樗,但其機能活動和理化性質都有變化,如酶活性降低,血紅蛋白變性,細胞膜脆性增大,以及表面電荷改變等,因而細胞與氧結合的能力降低且容易破碎。

 衰老的紅細胞多在脾、骨髓和肝等處被巨噬細胞﹝macrophage﹞吞噬,同時由紅骨髓﹝red_bone_marrow﹞生成和釋放同等數量紅細胞進入外周血液,維持紅細胞數的相對恒定。

 

經筋醫理探源(永康堂‧張老師)

 

永康堂【YCT】~學習自測~

答案

巨噬細胞﹝macrophage﹞

【D】

急性炎症組織中最多的是哪種細胞浸潤:※※A、漿細胞;※※B、淋巴細胞;※※C、嗜酸性白細胞;※※D、中性白細胞;※※E、巨噬細胞﹝macrophage﹞。(《病理學》)

【B】

由EB病毒所引起的傳染性單核球增多症,病人的白血球大量增加,其中主要為下列何者:※※A、B淋巴細胞;※※B、T淋巴細胞;※※C、巨噬細胞﹝macrophage﹞;※※D、自然殺手細胞。(《生理學》,09,師高)

【C】

下列何者不是巨噬細胞﹝macrophage﹞的功能及特性:※※A、抗原呈獻;※※B、執行先天性免疫;※※C、對於抗原具有記憶性;※※D、執行調理作用﹝opsonization﹞。(《生理學》,09,師高)

【B】

下列那一種細胞不具有抗原呈獻﹝antigen_presentation﹞功能:※※A、B淋巴細胞;※※B、嗜中性球;※※C、樹突細胞﹝dendritic_cell﹞;※※D、巨噬細胞﹝macrophage﹞。(《生理學》,09,師高)

【A】

藥物引發之急性過敏性間質性腎炎﹝acute_interstitial_nephritis﹞,可見何種特別的細胞浸潤:※※A、嗜酸性白血球﹝eosinophil﹞;※※B、巨噬細胞﹝macrophage﹞;※※C、嗜中性白血球﹝neutrophil﹞;※※D、漿細胞﹝plasma_cell﹞。(《生理學》,09,師高)

【B】

製造抗體的細胞是:※※A、單核球﹝monocyte﹞;※※B、漿細胞﹝plasma_cell﹞;※※C、巨噬細胞﹝macrophage﹞;※※D、T淋巴球﹝T_lymphocyte﹞。(《生理學》,07,專普)解析:單核球會轉變成巨噬細胞﹝macrophage﹞;T淋巴球屬於細胞免疫過程,會以淋巴細胞進行攻擊;B淋巴球屬於體液免疫,其會轉變為漿細胞,而漿細胞再行製造抗體。

【C】

結締組織﹝connective_tissue﹞內,何種細胞會產生抗體﹝antibodies﹞:※※A、巨噬細胞﹝macrophage﹞;※※B、肥胖細胞﹝mast_cells﹞;※※C、B淋巴球﹝B-lymphocytes﹞;※※D、T淋巴球﹝T-lymphocytes﹞。(《物理治療學》03師檢)

【B】

巨噬細胞﹝macrophage﹞﹝macrophages﹞是由何種血球衍變而來:※※A、嗜中性白血球﹝neutrophil﹞;※※B、單核球﹝monocyte﹞;※※C、T-淋巴球﹝T-lymphocyte﹞;※※D、B-淋巴球﹝B-lymphocyte﹞。。(《物理治療學》00師檢)

【A】

下列敘述,何者為誤:※※A、淋巴球﹝lymphocyte﹞主要製造β-干擾素﹝interferon_β﹞來對抗病菌;※※B、巨噬細胞﹝macrophage﹞、嗜中性白血球具吞噬能力;※※C、受傷組織會放出組織胺﹝histamine﹞使血管擴張,並增加血管通透性;※※D、「膿」是由壞死的組織、病原菌、白血球等混合而成。﹝01專普﹞ 解析:淋巴球可製造抗體來對抗病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