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細胞﹝blood_cell﹞發生過程的形態演變:

血細胞﹝blood_cell﹞的發生是一連續發展過程,各種血細胞﹝blood_cell﹞的發育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原始階段、幼稚階段(又分早、中、晚三期)和成熟階段。骨髓塗片﹝smear﹞檢查,是血液病診斷的重要依據。

血細胞﹝blood_cell﹞發生過程中形態變化的一般規律如下:

 ①胞體由大變小,而巨核細胞的發生則由小變大。

 ②胞核由大變小,紅細胞的核最後消失,粒細胞的核由圓形逐漸變成杆狀乃至分葉,巨核細胞的核由小變大呈分葉狀;核內染色質由細疏逐漸變粗密,核仁由明顯漸至消失;核的著色由淺變深。

 ③胞質的量由少逐漸增多,胞質嗜鹼性﹝basophilia﹞逐漸變弱,但單核細胞﹝monocyte﹞和淋巴細胞﹝lymphocyte﹞仍保持嗜鹼性﹝basophilia﹞;胞質內的特殊結構如紅細胞中的血紅蛋白、粒細胞中的特殊顆粒均由無到有,並逐漸增多。

 ④細胞分裂能力從有到無,但淋巴細胞﹝lymphocyte﹞仍有很強的潛在分裂能力。

01、紅細胞發生:

 紅細胞發生歷經原紅細胞﹝Proerythroblast﹞、早幼紅細胞﹝basophilic_erthroblast﹞(或稱嗜鹼性成紅細胞﹝basophilic_erthroblast﹞、中幼紅細胞(或稱多染性成紅細胞,polychromatophilicerythroblast)、晚幼紅細胞(或稱正成紅細胞,normoblast),後者脫去胞核成為網織紅細胞﹝reticulocyte﹞,最終成為成熟紅細胞。

 從原紅細胞﹝Proerythroblast﹞的發育至晚幼紅細胞大約需3~4天。

 巨噬細胞﹝macrophage﹞可吞噬晚幼紅細胞脫出的胞核和其他代謝產物,並為紅細胞的發育提供鐵質等營養物。

 各階段細胞的一般形態特點見表:

紅細胞發生過程的形態演變:

發育階段

名稱

胞體

胞核

胞質

大小(μm)

形狀

形狀

染色質

核仁核質比

嗜鹼性

著色血紅蛋白

分裂能力

原始阶段

原紅細胞

14~22

圓,細粒狀

2~3

 > 3/4

墨水無

幼稚阶段

早幼紅細胞

11~19

圓,粗粒狀

偶見

>1/2

很強墨水藍

開始出現有

 

中幼紅細胞

10~14

圓,粗塊狀

消失

約1/2

減弱

嗜多染性

增多弱

晚幼紅細胞

9~12

圓,緻密塊

消失

更小

 

 

紅藍間染

 

 

 

 

 

 

红大量

成熟阶段

網織紅細胞

7~9

圓盤狀

 

 

红大量

紅細胞

7

圓盤狀

 

 

红大量

 

02、粒細胞發生:

 粒細胞發生歷經原粒細胞﹝myeloblast﹞、早幼粒細胞(又稱前髓細胞,promyelocyte)、中幼粒細胞(又稱髓細胞,myelocyte)、晚幼粒細胞(又稱後髓細胞,metamyelocyte)進而分化為成熟的杆狀核和分葉核粒細胞。

 從原粒細胞﹝myeloblast﹞增殖分化為晚幼粒細胞大約需4~6天。

 骨髓內的杆核粒細胞和分葉核粒細胞的貯存量很大,在骨髓停留4~5天後釋放入血。

 若骨髓加速釋放,外周血中的粒細胞可驟然增多。

 各階段細胞的一般形態特點見下表。

03、單核細胞﹝monocyte﹞發生:

 單核細胞﹝monocyte﹞的發生經過原單核細胞﹝monocyte﹞和幼單核細胞﹝monocyte﹞變為單核細胞﹝monocyte﹞。

 幼單核細胞﹝monocyte﹞增殖力很強,約38%的幼單核細胞﹝monocyte﹞處於增殖狀態,單核細胞﹝monocyte﹞在骨髓中的貯存量不及粒細胞多,當機體出現炎症或免疫功能活躍時,幼單核細胞﹝monocyte﹞加速分裂增殖,以提供足量的單核細胞﹝monocyte﹞。

04、血小板﹝blood_platelet﹞發生:

 原巨核細胞經幼巨核細胞發育為巨核細胞,巨核細胞的胞質塊脫落成為血小板﹝blood_platelet﹞。

 原巨核細胞分化為幼巨核細胞,體積變大,胞核常呈腎形,胞質內出現細小顆粒。

 幼巨核細胞的核經數次分裂,但胞體不分裂,形成巨核細胞。

 巨核細胞呈不規則形,直徑40~70μm,甚至更大,細胞核分葉狀。

 胞質內有許多血小板﹝blood_platelet﹞顆粒,還有許多由滑面內質網形成的網狀小管,將胞質分隔成許多社區,每個社區即是一個未來的血小板﹝blood_platelet﹞,內含顆粒。

 並可見到巨核細胞伸出細長的胞質突起沿著血竇壁伸入竇腔內,其胞質未端膨大脫落即成血小板﹝blood_platelet﹞。

 每個巨核細胞可生成約2000個血小板﹝blood_platelet﹞。

 粒細胞發生過程的形態演變:

發育階段

名稱

胞體

胞核

胞質

大小(μm)

形狀

形狀

核仁

染色質

比例

嗜鹼性

著色

嗜天青颗粒

特殊颗粒

分裂能力

幼稚階段

早幼粒細胞

13~20

細網狀

 

 

 

分葉

粗塊狀

消失

更小

中幼粒細胞

11~16

顆粒

顆粒

偶見

>1/2

減弱

淡藍

大量

少量

晚幼粒細胞

10~15

卵圓

粗網狀

消失

約1/2

弱淺藍

增多

 

 

 

 

半圓

網塊狀

 

 

極弱

淺紅

明顯

成熟阶段

杆狀核粒細胞

10~15

腎形

網塊狀

消失

<1/2

消失

淡紅

大量

分葉核粒細胞

10~15

帶狀

粗塊狀

消失

<1/3

消失

淡紅

大量

 

05、淋巴細胞﹝lymphocyte﹞發生:

 淋巴細胞﹝lymphocyte﹞的發生較複雜。

 淋巴細胞﹝lymphocyte﹞有多種亞群,它們既有發生育過程,又可因抗原刺激出現小淋巴細胞﹝lymphocyte﹞母細胞化和單株增殖過程,而且還缺乏常規光鏡下可見的分化標誌,故很難從形態上嚴格劃分淋巴細胞﹝lymphocyte﹞的發生和分化階段。

 以往的光鏡形態觀察,將淋巴細胞﹝lymphocyte﹞的發生傳統地分為原淋巴細胞﹝lymphocyte﹞、幼淋巴細胞﹝lymphocyte﹞和淋巴細胞﹝lymphocyte﹞三個階段,與近年免疫學研究結果尚無明確的關聯(詳見免疫系統)。

經筋醫理探源(永康堂‧張老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