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質是人體在其生長、發育和衰老的過程中形成的代謝、機能,與結構上的特殊性。這種特殊性往往決定著對某種致病因數的易感性、及其所產生的病變類型的傾向性。體質本來是一個生理學概念,它研究人類在個體上和年齡上的變異以及由於生活條件和生產勞動的影響而引起的體質結構特點,探究各種體質類型構成的原因、規律和意義。體質病機則主要研究人類體質的本質及其在疾病過程中的意義與規律,是中醫學的理論基礎之一。

 

(一)、人群中的個體備具不同的體質類型。

《靈樞‧陰陽二十五人》說:「先立五形,金木水火土,別其五色,異其五行之人,而二十五人具矣」。這是將入按金木水火土分成五大類,然後又以宮、商、角、徵、羽等模擬,再各分為五而成二十五個類型。這就是所謂「陰陽二十五人體質學說」。《靈樞‧衛氣失常》中另有一種體質類型分類法,將人分為膏、肥、肉三類,稱:「人有肥,有膏,有肉。腑肉堅,皮滿者肥;肥肉不堅,皮緩者膏;皮肉不相離者肉」。膏者多氣,多氣者熱,熱者耐寒;肉者多血,多血則充形,充形則平;脂者其血清,氣滑少,故不能大,此別於眾人者也」。

 

(二)、影響體質類型形成的因素,既有先天的,又有後天的。

《靈樞‧壽天剛柔》說:「人之生也,有剛有柔,有弱有強,有短有償,有陰有陽」,並稱此為各人先天「稟賦」不同。對於後天因素,《素問‧異法方宜論》指出地域環境因素與體質形成的關係,說東方之人多「熱中」,西方之人多「剛強」,北方之人多「臟寒」,南方之人較「致理」,中央之人多「濕」,即是由地域不同而形成的不同體質,並強調要根據不同體質來用不同的治病方法。《靈樞‧天年》還生動地描述了人體臟腑氣血盛衰與年齡的關係,指出在生長、發育、壯盛以至衰老、死亡的過程中,五臟精氣由盛至衰,直接影響人體的生理活動,從而決定著各年齡組對致病因素反應的能力與類型。

 

(三)、體質與病因感受有密切關係。

《靈樞‧五變》說:「肉不堅,膜理疏,則善病風;五臟皆柔弱者,善病消癱;小骨弱肉者,善病寒熱」。可見不同的體質類型對致病因索具有不同的感受性。

 

(四)、不同體質對藥物與針灸的耐受性不同。

《靈樞‧論痛》說:「人之骨強、筋弱、肉緩、皮膚厚者,耐痛,其于針石之痛,火炳亦然:胃厚、色黑、大骨及肥者,皆勝毒,故其瘦而薄胃者,皆不勝毒也」。在患病之後其恢復難易也與體質有關。如同篇又說:「同時而傷,其身多熱者,易已;多寒君,難已」。


 

《傷寒論》在將《內經》體質學說運用於臨床實際的基礎上,作了更為具體的發展,指出體質的陰陽虛實與六經發病有關,如第7條說:「病有發熱惡寒者,發於陽也;無熱惡寒者,發於陰也」。這雖是六經病的辨證綱領,實是陰質人與陽質人的病理反應。六經病從寒化或從熱化,也都與患者的體質狀況有關。論中所述咽喉乾燥者,多為陰虛火旺之體,不可發汗;病人舊微溏者,多陽虛有寒之體,故桅子鼓湯不可與服等,對後世臨床都有重要指導意義。

 

明‧張景嶽在《景嶽全書‧傳忠錄‧臟象別論》中明確提出體質類型是可變的觀點。他說:「其有以一人之稟,而先後不同者如以素稟陽剛而恃強無畏,縱嗜寒涼,及其久也,而陽氣受傷,則陽變陰也;或以陰柔而素耽辛熱,久之則陰日以涸,而陰變為陽矣」。

 

清‧葉天士《臨證指南醫案》對體質辨證頗多經驗之談。如從形瘦、色蒼赤、脈堅實而辨為稟質木火或陰虛之體;從形體豐肥,肌肉松柔,色白,而辨為陽虛之質或痰濕之體等。他在宋‧餞乙有關小兒體質特徵的論述啟發下,在《幼科要略》中稱:「繈褓小兒,體屬純陽,所患熱病為多」吳鞠通在《溫病條辨‧解兒難》中更提出小兒為「稚陰稚陽」之體一說,認為小兒是「稚陽未充,稚陰未長,故臟腑薄,藩籬疏,易於傳變;肌膚嫩、神氣怯,易於感觸」,這是對葉氏「純陽」之說的發展和補充。

 

由上述可知,中醫體質學說起源很早,而且在與臨床實踐的緊密結合中不斷發展,成為中醫生理、病理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正是由於中醫體質學說的理論意義與實踐價值,促使近幾年來對體質的研究方興未艾,尤其是圍繞休質的分型問題,提出了許多不同的見解。有根據傳統的提法進行分類的,如田代華氏的體質十二型:陰虛型、陰寒型、陽虛型、陽熱型、氣虛型、氣滯型、血虛型、血瘀型、津虧型,痰濕型、動風型、蘊毒型《山東中醫學院學報》l:10,1983);有按照各種病理體質的臨床表現特徵分類的,如本章筆者的體質大型:燥紅質、遲冷質、倦胱質、膩滯質、晦滯質和正常質(匡調元《中醫病理研究》。其實任何分型方法都是帶有模式性的,在具體的病機演變中往往不是單一的類型,通常互相交錯夾雜出現。總之,體質作為中醫病理學的內容正在迅速發展。

 

體質與病證發生、演變的關係體質不僅是疾病發生的內因,而且往往是決定整個疾病發展過程與病證類型的重要因素。

 

首先,同病異證與體質有關。

如同一地區、同一時期流行的感冒,雖然病因是相同的,但其臨床表現卻有不同的類型。除一股感冒所共有的發熱、咳嗽、噴嚏、頭昏等症狀以外,有些患者惡寒較為明顯,且口不渴,尿清長,面色白;有些患者則口乾,便秘,尿黃少,而面色潮紅;有些患者則胃腕痞滿,頭重如裹,四肢倦怠,舌苔厚膩較為顯著。這主要是因為其體質各有不同,發病的過程不同,所反映的證候也不相同。又如肺癆病患者,或為肺陰虛,或呈肺氣虛,或呈陰虛火旺,臨床類型如此之不同,其中雖可由於病程早晚有別,但主要還是與患者體質類型不同有關。吳又可在《溫疫論‧知一》中曾精闢地論及體質因素與發病類型的關係,他說:「凡受疫邪,始則晝夜發熱,日晡益甚,頭痛身痛,舌上白苔,漸加煩渴,乃眾人之常出。及言其變,各自不同者,……因其氣血虛實之不同,臟腑稟賦之各異,更兼感重感輕之別,考其證候,各自不同,至論受邪則也」。由此可見,體質與發病類型有密切關係,還決定著病證的「從化」傾向。

 

如從熱化者多素體陰虛,從來化者多素體陽虛等。丹波元堅曾說:「凡人稟氣各有盛衰,宿病各有寒熱,因傷寒蒸起宿疾,更不在感異氣而變者,假令素有寒者,多變陽虛陰盛之疾,或變陰毒也:素有熱者,多變陽盛陰虛之疾,或變陽毒也」。即是因體質不同而出現不同的證候。其次,異病同證亦與體質有關。如肝炎、胃十二指腸潰瘍病、肝硬化、慢性腎炎、再生障礙性貧血、紅斑狼瘡等,都可以顯現肝腎陰虛的證候。慢性結腸炎、肝硬化、慢性胃炎、再生障礙性貧血等,又都可以呈現脾腎陽虛的證候。這是由於病因不同、體質相同的緣故。由此可以認為,體質是形成證候的物質基礎之一。


 

疾病的傳變趨勢也與體質類型密切相關。

因為證候是以體質為基礎,證候的特徵實際上包含了體質的特徵,證候可以隨體質而轉變。所以,臨證時總要注意識別患者之體質特徵。辨體質以論治是中醫辨證論治的組成部分,也是中醫治療的一大特色。

 

《靈樞‧衛氣失常》說:「必先別其三形,血之多少,氣之清濁,而後調之」。另在《逆順肥瘦》中又具體地指出:「年質壯大,血氣充盈,膚革堅固,因加以邪,刺此君,深而留之,此肥人也;瘦人者,皮薄色少,肉廉廉然,薄唇輕言,其血清氣滑,易脫于氣,易損於血,刺此者,淺而疾之」等,都是強調辨別體質施以不同治療的記載。

 

一般說,素體陰虛,必以補陰為首務。而陰不足者多有內熱,故同時應注意清熱。嚴重之陰不足必化燥,燥則宜潤。

 

精、血、津、液均屬於陰,因此,滋陰、補精、養血、生津、增液,都屬於補陰治則範圍。陽虛之體,多是元陽不足,故治療上常以壯陽為首務。陽不足多生外寒,故同時應注意祛寒。

 

神與氣亦屬於陽,往往又需兼用強神益氣之劑。

 

氣血素虛之體,多因氣血兩虛,或因元氣虛為主而累及血,或由血虛為主而累及元氣,也可以血氣兩者同時受累。

 

氣虛當用益氣法,血虛當用補血法。

 

痰濕素盛主體,多濕濁滯留,故以除濕為根本措施。

 

濕濁之頑固滯留者,又多由於臟腑氣機不利,非芳化不能疏通,故常用芳香化濕,苦溫燥濕等法。

 

素有瘀滯主體,多由氣血關係失常,而引起血脈瘀滯,以致臟腑功能障礙,治療上應以通絡活血為首務。

 

陰陽平和之人,臟腑氣血一般無偏盛偏衰,罹病之後恢復較快,且少兼夾病證,治療比較容易。

 

總之,在治療上,除針對現證以外,要同時考慮到體質因素,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0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