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稱】:風溫(上呼吸道感染)

【疾病科屬】:中醫內科﹝Chinese_Internal_Medicine﹞

【疾病概述】:

風溫是由風熱病邪引起的急性外感熱病。多發生於春冬季節,起病較急,初起以發熱、微惡寒、頭痛﹝headache﹞、咳嗽﹝cough﹞等肺衛證候為主要特點。其發於冬季的又稱冬溫。根據好發季節及臨床表現,本病與西醫的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Flu﹞、肺炎等疾病頗為相似。臨床上,以上疾病可參考本病辨證治療。

【診斷要點﹝Diagnostic_key_points﹞】:

1、病發於春天溫暖多風或冬天應寒反溫季節。

2、發病較急,初起必有發熱、微惡寒、咳嗽﹝cough﹞等肺衛見證。

3、傳變較速,易見逆傳心包證候。

4、病程中常出現邪熱壅肺、氣急痰鳴之證。

【辨證分析】:

風溫多因感受春季或冬令風熱病邪而致病。春季風木當令,陽氣升發,或冬日反暖多風,人若起居不慎,即可感受風熱病邪,著而成病。本病主要涉及肺、胃、心包等臟腑。

辨證風溫多為實證、熱證,邪熱先犯衛分,後可傳入氣分、營血分。風熱病邪多從口鼻而入,而肺位居高,首當其衝,所以本病初起以邪在上焦手太陰肺經為病變中心。由於肺主氣屬衛,與皮毛相合,衛氣敷於皮毛,故病變初起即出現發熱、微惡寒、咳嗽﹝cough﹞、口乾﹝xerostomia﹞口渴﹝thirsty﹞等肺衛證候。如肺衛之邪不解,病情加重,一可順傳氣分太陰陽明合病,二是逆傳營分心包。凡邪熱順傳於肺胃,由衛入氣,多呈太陰陽明邪熱熾盛之證;如邪熱逆傳營分心包。則必見神昏、譫妄等神志﹝consciousness﹞證候。

病變過程中,如邪熱壅肺,則可出現痰熱咳喘氣急;熱入血絡,則易外發紅疹;病至後期,則多見肺胃陰傷,邪熱不甚而乾咳、口渴﹝thirsty﹞、納呆等。

風溫總的治療原則,初起宜辛涼宣肺,邪傳氣分應辛寒清熱或苦寒攻下,邪陷心包則必須清心開竅,後期邪熱漸退宜甘寒清養肺胃之陰。

【辨證論治】:

邪襲肺衛

【證見】:發熱,微惡風寒,無汗或少汗,頭痛﹝headache﹞,咳嗽﹝cough﹞,口微渴,苔薄白而乾,舌邊尖紅,脈浮數。

【治法】:辛涼解表,宣肺泄熱。

【方藥】:

→主方:銀翹散(吳鞠通《溫病條辨》)

→→處方:金銀花15克,連翹12克,苦桔梗﹝radix_platycodi﹞6克,薄荷6克,竹葉9克,荊芥﹝Fineleaf_Schizonepeta_Herb﹞穗9克,牛蒡子9克,淡豆豉10克,生甘草﹝radix_glycyrrhiizae﹞6克。用鮮蘆根湯煎,香氣大出即去渣取汁服,勿過煮;每日2劑,上、下午各服1劑。若頭痛﹝headache﹞重、咳嗽﹝cough﹞甚者,加杏仁10克、桑葉10克、菊花12克。咽喉腫痛者,加馬勃10克、玄參18克、貓爪草12克。發熱甚者,加石膏30克、黃芩12克、魚腥草2

→中成藥:

 ㄅ、新癀片,口服,每次4片,每日3次。

 ㄆ、板藍根沖劑,口服,每次1~2小包,每日3~4次,開水沖化飲服。

 ㄇ、複方穿心蓮片,口服,每次4粒,每日4次。

 ㄈ、夏桑菊沖劑,口服,每次1~2小包,每日3~4次,開水沖化飲服。

→單方驗方:上感靈湯(羅逸群驗方)

→→處方:鴨腳木15克,五指柑12克,三椏苦9克,崗梅根15克,野菊花12克,金盞銀盤12克。先後加水500毫升,煎兩次,濾液混合,濃縮成200毫升。每次服用100毫升,每日3次,首次加倍。對邪襲肺衛之退熱效果尤佳。

邪熱壅肺

【證見】:身熱,汗出,煩渴﹝polydipsia﹞,咳嗽﹝cough﹞,氣喘,胸悶﹝chest_discomfort﹞胸痛,小便黃短。舌質紅,苔黃乾,脈數。

【治法】:清熱宣肺,止咳平喘。

【方藥】:

→主方:麻杏石甘湯(吳鞠通《溫病條辨》)合千金葦莖湯(孫思邈《千金方》)加味:

→→處方:麻黃9克,杏仁10克,生石膏30克(先煎),葦莖20克,薏苡仁20克,冬瓜仁12克,桃仁﹝semen_persicae﹞9克,黃芩10克,魚腥草18克,甘草﹝radix_glycyrrhiizae﹞6克。用3碗半水煎至1碗,分兩次溫服。每日2劑,上、下午各1劑。若痰多、咳甚、胸悶﹝chest_discomfort﹞者,加浙貝母﹝bulbus_fritillariae_thunbergii﹞9克、瓜蔞12克、鬱金9克。如咳痰﹝expectoration﹞帶血或咯鐵銹痰者,加白茅根20克、仙鶴草15

→中成藥:

 ㄅ、雙黃連粉針,用3克加入5%葡萄糖液500毫升中,靜脈點滴,每日一次。

 ㄆ、清開靈注射液,用30~40毫升加入10%葡萄糖液500毫升中,靜脈點滴,每日一次。

 ㄇ、銀黃口服液,每次2支,口服,每日3~4次。

 ㄈ、魚腥草注射液,每次4毫升,肌肉注射,每日2次。

 ㄉ、複方川貝止咳露,口服,每次10~15毫升,每日4~6次。

→單方驗方:清肺定喘湯(賴天松等《臨床方劑手冊》)

→→處方:天蕎麥24克,蛇舌草24克,天漿殼10克,魚腥草20克,蒼耳子10克,炙枇杷葉10克,橘紅10克,炙甘草﹝radix_glycyrrhiizae﹞6克。水煎兩次,分兩次溫服,每日2劑。對肺熱咳喘(大葉性肺炎等)尤其有效。

痰熱阻肺,腑有熱結

【證見】:日晡潮熱﹝hot_flush﹞,咳喘不寧,痰涎壅滯,大便秘結。舌質紅,苔黃厚膩或黃滑,脈滑數,右寸實大。

【治法】:宣肺化痰,泄熱攻下。

【方藥】:

→主方:宣白承氣湯(吳菊通《溫病條辨》)加味:

→→處方:生石膏30克(先煎),生大黃9克(後下),杏仁12克,瓜萎皮9克,黃芩12克,川貝母9克,龍脷葉12克,桃仁﹝semen_persicae﹞10克,生甘草﹝radix_glycyrrhiizae﹞5克。水煎服,每次1劑。若大便秘結日久、脘腹痞滿或脹痛者,加入芒硝6克(沖服)、枳實9克。口渴﹝thirsty﹞口苦、痰黃﹝Yellow_sputum﹞粘稠者,加天竺黃9克、天花粉15克、魚腥草30克。

→中成藥:

 ㄅ、牛黃解毒丸,口服,每次4粒,每日3~4次。

 ㄆ、蛇膽川貝末,口服,每次1支,每日3~4次,溫開水送服。

 ㄇ、祛痰靈口服液,口服,每次1~2支,每日3~4次。

→單方驗方:順氣丸(陳無擇《三因極一病證方論》)

→→處方:雄黃75克,鬱金150克,巴豆30克。共研細末,醋糊為丸,如綠豆大。每次服0.5克,每日服3~4次。對通便除痰順氣效果較好。

肺熱移腸

【證見】:身熱,咳嗽﹝cough﹞,下利色黃熱臭,肛門灼熱。舌紅,苔黃或乾或膩,脈數。

【治法】:清肺止咳,泄熱止利。

【方藥】:

→主方:葛根芩連湯(張仲景《傷寒論》)加味:

→→處方:葛根20克,黃芩12克,黃連9克,杏仁12克,火炭母20克,連翹12克,車前草12克,甘草﹝radix_glycyrrhiizae﹞3克。用3碗半水煎至1碗,分兩次溫服。每日2劑,上、下午各1劑。若肺熱甚,咳嗽﹝cough﹞痰稠而黃者,加金銀花12克、桑葉12克、魚腥草15克、桔梗﹝radix_platycodi﹞6克。腹中隱痛者,加白芍15克、元胡9克。下利赤白相兼者,加白頭翁12克。惡心、嘔吐者,加藿香9克、薑竹茹10克。

→中成藥:

 ㄅ、黃連素,口服,每次2片,每日3次。

 ㄆ、藿香正氣丸,口服,每次1~2支,每日2~3次。

 ㄇ、保濟丸,口服,每次1~2支,每日2~3次。

→單方驗方:芩柏合劑(賴天松等《臨床方劑手冊》)

→→處方:黃芩1000克,黃柏1000克,葛根1000克,檳榔1000克,木香600克,白頭翁1500克,秦皮300克,馬齒莧3000克。用適量清水煎煮濃縮,再加防腐劑備用。成人每次服100毫升,每日服3次。也可將上藥的百分之一份量,用水煎服,每日2劑,上、下午各服1劑。

肺熱發疹

【證見】:身熱,咳嗽﹝cough﹞,胸悶﹝chest_discomfort﹞,肌膚透發紅疹,色鮮紅﹝Florid﹞,咯痰黃﹝Yellow_sputum﹞稠。舌紅,苔薄黃而乾,脈數。

【治法】:宣肺泄熱,涼營透疹。

【方藥】:

→主方:銀翹散去豆豉加細生地、丹皮、大青葉、倍玄參方(吳鞠通《溫病條辨》)

→→處方:連翹12克,金銀花15克,苦桔梗﹝radix_platycodi﹞6克,薄荷6克,竹葉8克,生甘草﹝radix_glycyrrhiizae﹞6克,荊芥﹝Fineleaf_Schizonepeta_Herb﹞穗8克,牛蒡子9克,細生地黃15克,大青葉12克,牡丹皮10克,玄參18克。用3碗半水煎至1碗半,分兩次溫服。每日2劑,上、下午各1劑。若咳嗽﹝cough﹞甚者,可去竹葉、牛蒡子,加杏仁12克、黃芩12克。肌膚紅疹密佈成片,伴見出血傾向者,可去荊芥﹝Fineleaf_Schizonepeta_

→中成藥:

 ㄅ、清開靈口服液,口服,每次1~2支,每日3~4次。

 ㄆ、紫地寧血散,每次1支,開水沖化口服,每日3次。

→單方驗方:辛平透疹湯(胡光慈《實用中國小兒科學》)

→→處方:粉葛根15克,荊芥﹝Fineleaf_Schizonepeta_Herb﹞9克,薄荷9克,前胡9克,桔梗﹝radix_platycodi﹞6克,苦杏仁9克,牛蒡子9克,連翹12克,燈心草9克。水煎兩次分兩次服。每日2劑,上、下午各服1劑。

熱陷心包

【證見】:身灼熱,肢厥,神昏譫語,或昏憒不語,舌蹇語澀。舌質鮮絳,無苔或少苔乾黃,脈細數。

【治法】:清心開竅。

【方藥】:

→主方:清宮湯(吳鞠通《溫病條辨》)加味:

→→處方:玄參心9克,蓮子心3克,竹葉卷心9克,連翹心8克,水牛角20克(原方用犀角,現已禁用,以水牛角代之,刨片,先煎),連心麥冬12克,黃芩10克,石菖蒲9克,鬱金9克,天竺黃10克。水煎服,每天2劑,上、下午各1劑。神志﹝consciousness﹞昏憒者,要插胃管給藥,避免湯藥誤入氣管。若痰涎壅盛、喉中痰鳴者,加鮮竹瀝水20毫升。若兼有大便秘結不通,腹部按之硬痛,苔黃厚燥、脈數而沉實者,加大黃10克(後下)、芒硝6克(沖)、枳實9克。

→中成藥:

 ㄅ、醒腦靜注射液,用4~6毫升加入50%葡萄糖液40毫升中,靜脈注射,每日2次;或者用12~20毫升加入10%葡萄糖液250毫升中,靜脈滴注。

 ㄆ、清開靈注射液,用30~40毫升加入10%葡萄糖液500毫升中,靜脈滴注。

→單方驗方:點舌治急症(《曾德環等《中國秘方驗方精選》)

用安宮牛黃丸(現以牛黃清心丸或清心牛黃丸代之)或含有冰片、麝香、牛黃的丸散,點放在病人舌上,從舌面吸收藥物。具體方法是:將藥丸用涼開水溶化後取棉簽蘸點於舌上,多次反覆蘸點;若丸藥厚鋪舌面,則用少許涼開水化之,化薄後繼續點藥。此法為中醫傳統急救方法。對於溫病熱入心包而神昏患者,以清心開竅之藥點舌治療,實為良方良法;對於重症吞咽反射消失的病人,點舌治療能達到醒腦開竅、恢復吞咽的作用。

內閉外脫

【證見】:身熱,昏憒不語,倦臥或兼汗多氣短﹝brachypnea﹞,脈細無力,或兼面色蒼白﹝pasty-faced﹞,汗出淋漓,四肢厥冷,脈微細欲絕。

【治法】:清心開竅,固脫救逆。

【方藥】:

→主方:

 ㄅ、清宮湯(吳鞠通《溫病條辨》)合生脈散(《溫病條辨》)

→→處方:玄參心18克,蓮子心6克,竹葉卷心9克,連翹心9克,水牛角20克(刨片,先煎),連心麥冬15克,西洋參12克,五味子﹝fructus_schisandrae﹞9克。水煎服,每日2劑,上、下午各1劑。此方適用於身熱、昏憒不語、汗多氣短﹝brachypnea﹞、脈細無力之邪熱內閉兼陰液外脫者;若神志﹝consciousness﹞昏迷時,應予插胃管給藥。

 ㄆ、清宮湯(吳鞠通《溫病條辨》)合參附湯(陳自明《婦女良方》)

→→處方:玄參心9克,蓮子心6克,竹葉卷心12克,連翹心9克,水牛角20(刨片,先煎),連心麥冬20克,高麗參10克(另燉,兌沖),熟附片12克。本方適用身熱、昏憒不語、面色蒼白﹝pasty-faced﹞、大汗淋漓、四肢厥冷之邪熱內閉而陽氣暴脫者,急用一劑,即煎即服,以汗止、陽回脫止為度;若陽氣未複可再煎再服。一旦止脫複陽之後果,即應根據具體證候辨證論治。

→中成藥:

 ㄅ、參麥注射液、醒腦靜注射液:對邪熱內閉兼陰液外脫者,先用50%葡萄糖液60毫升加參麥注射液6~8毫升靜脈推注,然後用5%葡萄糖液500毫升加醒腦靜注射液12~20毫升靜脈點滴。

 ㄆ、麗參注射液、醒腦靜注射液或參附注射液:對邪熱內閉而陽氣暴脫者,先用50%葡萄糖液40毫升加麗參注射液6毫升靜脈推注,然後用5%葡萄糖液250毫升加醒腦靜注射液12~20毫升靜脈滴注,再接滴0.9%生理鹽水250毫升加麗參注射液12毫升,或接滴5%葡萄糖250毫升加參附注射液10~20毫升。

→單方驗方:參附龍牡湯(吳鞠通《溫病條辨》)

→→處方:人參(高麗參或紅參)12克,炮附子9克,生龍骨30克,生牡蠣30克。用清水300毫升煎至100毫升,頻頻喂服。對於回陽固脫有良好效果。

餘熱未清,肺胃陰傷

【證見】:身熱不甚或不發熱,乾咳不已,或痰少而粘,口舌乾燥而渴。舌紅少苔,脈細或數。

【治法】:滋養肺胃,生津泄熱。

【方藥】:

→主方:沙參麥冬湯(吳菊通《溫病條辨》)

→→處方:沙參15克,玉竹﹝Fragrant_Solomonseal_Rhizome﹞12克,生甘草﹝radix_glycyrrhiizae﹞6克,冬桑葉9克,麥冬15克,生扁豆15克,天花粉12克。水煎服,每日1劑。若仍有發熱、口乾﹝xerostomia﹞口喝、舌苔薄黃而乾者,可加生石膏15克、竹葉12克、太子參15克。若午後低熱﹝febricula﹞、久咳不已,加地骨皮12克、桑白皮12克、百部15克、甜杏仁10克。

→中成藥:

 ㄅ、養肺潤燥沖劑,每次10克,每日3次,溫開水沖服。

 ㄆ、西洋參茶,每次1小包,每日3次,開水焗服。

 ㄇ、五葉參(絞股藍)口服液,每次1~2支口服,每日2~3次。

→單方驗方:五汁飲(吳鞠通《溫病條辨》)

→→處方:雪梨50克,荸薺50克,鮮葦根100克,麥冬30克,鮮藕80克(或甘蔗也可)。洗淨榨取汁液,燉溫服用。每日飲服1~2劑,也可當涼茶頻飲。

【其他療法】:

1、【針炙治療】

對發熱、頭痛﹝headache﹞患者,可用柴胡注射液4毫升,分別做雙側合谷、曲池穴位注射,每日2次。

【飲食療法﹝dietetic_therapy﹞】:

 ㄅ、薄荷粥:取鮮薄荷30克煎湯候冷,粳米60克煮粥。待粥將成時,加薄荷湯和適量冰糖,再煮一二沸。每日服食1~2次,可作為風溫邪襲肺衛患者的配合治療。

 ㄆ、生蘆根粥:用鮮蘆根100~150克,鮮竹茹30克同煎取汁去渣,入粳米60克煮粥,粥將成時生薑﹝rhizoma_zingiberis_recens﹞兩片。每日食1~2次,可作為風溫邪襲熱壅肺患者的飲食治療。

 ㄇ、石斛粥:用鮮石斛30克加水久煎半小時以上,去渣取汁,加入粳米60克、冰糖與清水適量,煮成薄粥,候溫服食。每日1~2次,可作為風溫後期肺胃陰傷的飲食治療。

永康堂整體保健【Y.C.T】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