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證與護理:

1、脈服不屬於少陽病的症狀。

2、亡陰病人出汗,多為熱汗。

3、辨證總綱是指:八綱辨證。

4、患者眩暈,耳鳴,頭痛目脹,面紅目赤,赤躁易怒,脈弦數,證屬:肝陽上亢證。

5、乾咳無痰,痰少而黏,唇舌口鼻咽乾燥,證屬:燥邪犯肺。

6、食少納呆,口淡無味,腹脹便溏,四肢倦怠面色萎黃,脈緩弱,證屬脾氣虛。

7、眩暈欲僕,頭痛而搖,項強肢麻,肢體震顫,其證屬:肝陽化風。

8、腰膝酸軟,頭暈耳鳴,失眼多夢,五心煩熱,潮熱盜汗,辨證為:腎陰虛。

9、腰膝酸軟,頭暈耳鳴,形寒肢冷,陽痿,辨證為:腎陽虛。

10、胸痛,潮熱,咳痰帶血,盜汗者,屬:肺陰虧虛。

11、手足震顫,肌肉潤動,關節拘急不利,肢體麻木,眩暈耳鳴,面色無華,爪甲不榮,證屬:血虛生風。

12、乾咳無痰,或痰少而黏,不易咳出,唇舌口鼻咽乾燥,或身熱惡寒頭痛或胸痛咯血,舌紅少苔,脈服數或細數,其辨證屬於:燥邪犯肺。

13、口舌生瘡不是痰迷心竅證的表現。

14、心氣虛和心陽虛的共有症狀是:心悸氣短,活動加重,自汗,脈細弱或結。

15、汗出耐黏,呼吸短促,身熱,手足溫,煩躁不安,渴喜冷飲,面色潮紅,舌紅而乾,脈細數,證屬:亡陰證。

16、虛證是指:人體正氣不足。

17、胸中煩熱,頻頻嘔吐,腹痛喜暖喜按,大便衡溏為:寒熱錯雜。

18、腹痛,泄瀉穢濁,或下痢膿血,裏急後重,其辨證應屬大腸濕熱。

19、寒濕困脾與濕熱蘊脾均可見到的症狀是:脘腹痞悶。

20、脅肋脹悶疼痛,善太息,精志抑鬱,食慾不佳,可見于何證:肝脾不和。

21、太陽中風與太陽傷寒證的區別是:有汗與無汗。

22、腹滿嘔吐,食慾不振,腹瀉,腹痛陣發,喜溫喜按,口不渴,證屬:太陰病。

23、病人納少,腹脹、便溏、乏力,舌淡苔白,脈緩弱,證屬:脾氣虛證。

24、屬於陽氣虛的辨證要點是:形寒肢冷。

25、心悸氣短,動則尤甚,或有自汗面白,舌淡苔白,脈虛無力證屬:心氣虛證。

26、午後潮熱,盜汗,顴紅,咽幹,手足心熱,舌紅少苔,脈細數,證屬陰虛。

27、大汗淋漓,面色蒼白,精神淡漠,手足厥冷,舌淡,脈微欲絕,證屬亡陽證。

28、心悸,怔忡,心胸憋悶或刺痛,痛引肩背內臂,時發時止,舌質紫黯或見瘀點瘀斑,脈細澀或結代,證屬心血瘀阻。

29、咳喘無力,動則氣短,面色白光白無華,舌淡,脈虛弱,證屬:肺氣虛。

30、風熱犯肺與痰熱壅肺共同的症狀是:咳痰黃稠。

31、哪些敍述是正確的:辨證是中醫學認識和診斷疾病的方法;辨證的過程即是診斷的過程;辨證是將四診收集的資料進行綜合分析從而診斷疾病的過程;辨病必須與辨證相結合。

32、哪些描述是正確的:八綱辨證是概括性的辨證綱領;人體的皮毛、肌腠、經絡在外,屬表;五臟六腑在內,屬裏;裏證是表示病變部位在臟腑所致的證候;八綱之間不是彼此孤立、絕對對立、靜止不變的。

33、哪些描述準確:表證多具有起病急,病程短,病位淺的特點;裏證可由邪氣直接侵入臟腑所致;裏證以臟腑證候為主;表證常以發熱惡寒或惡風,舌苔薄白,脈浮為主。

34、關於熱證辨證要點的正確說法是:身熱、煩躁;口渴、咽痛;小便黃赤、大便秘結;舌質紅、苔黃;面紅目赤。

35、虛證形成的常見原因是:疾病耗損;後天失調;先天不足;精氣不足。

36、哪些描述符合熱證:面色紅赤;四肢熱;口渴喜冷飲;便秘或泄瀉熱臭。

37、哪項是心血瘀阻證的表現:心悸,怔忡;心胸憋悶或刺痛;脈細澀或結代;舌質紫;面唇紫暗。

38、肺陰虛、心陰虛、肝陰虛、腎陰虛諸證臨床共同表現是:陰虛潮熱;盜汗顴紅;舌紅少苔;脈細而數。

39、哪幾項屬於少陰寒化證:畏寒蜷臥;脈沉微;四肢厥冷。

40、耳鳴耳聾可見於:腎陽虛;腎陰虛;腎氣不固;腎精不足。

41、裏證:是指病變部位在內,臟腑、氣血、骨髓等受病所反映的證候。

42、八綱:即表、裏、寒、熱、虛、實、陰、陽八個辨證的綱領。

43、寒證:是指感受寒邪,或陰盛陽虛所表現的證候。

44、陰虛證:是指體內津液精血等陰液虧少而無以制陽,滋潤濡養等作用減退所表現的虛熱證候。

45、亡陽:指體內陽氣極度衰微,而表現出陽氣欲脫的危重證候。

46、什麼是八綱辨證?

 八綱辨證是用通過四診所取得的資料,根據病位元的深淺,病邪的性質及盛衰,人體正氣的強弱等多方面的情況,加以綜合分析,歸納為八類不同的證候。

47、什麼是臟腑辨證?

 臟腑辨證是根據臟腑的生理功能、病理表現結合八綱、病因、氣血等理論,通過四診收集病人資料,對疾病的證候進行分析和歸納,藉以推究病機、判斷病位、病性及正邪盛衰狀況的一種辨證方法。

48、簡述亡陽證與亡陰證的基本表現。

 亡陽證者冷汗淋漓,四肢厥冷,呼吸氣微,面色蒼白,脈微欲絕;

 亡陰證者汗熱而黏,手足溫熱,呼吸短促,面色潮紅,脈細數疾。

49、陽虛證的臨床表現的特點如何?

 陽虛證的臨床表現是:畏寒,四肢不溫,口淡不渴或渴喜熱飲,自汗,小便清長或尿少浮腫,大便溏薄,面色白,舌淡胖,苔白滑,脈沉遲無力等。

50、脾氣虛證與脾不統血證、脾氣下陷證如何區別?

 三者在臨床上均有脾氣虛證的表現,即脾失健運及氣虛證的表現,如食少腹脹、納呆便溏、神疲乏力、少氣懶言、舌淡苔白、脈弱。

 脾不統血證是指脾氣虧虛不能統攝血液,致使血溢脈外所表現的證候,除脾氣虛證的表現外,還應有氣不攝血導致的各種出血症狀,如便血、尿血、崩漏下血、月經量多等。

 脾虛氣陷證是因脾氣虛弱,升舉功能減弱,脾氣不升反降所致,因此除脾氣虛證的表現外,還應有脘腹重墜作脹,肛門重墜,甚或脫肛、子宮脫垂等臟器下垂的表現。

51、案例分析題。

 某病人,女,14歲。5天前不慎受涼後起病,感咽部疼痛,伴惡寒、發熱、口乾,自服「氨苄青黴素」「維C銀翹片」後發熱漸退,咽痛減輕。2天前晨起出現眼瞼浮腫,水腫來勢迅速,1天前逐漸雙下肢也出現浮腫,皮膚光亮,按之凹陷,恢復較易,腰部酸脹疼痛,咽痛,食慾不佳,小便量也減少,大便尚調,發熱,微惡寒,遂來就診。查:舌質偏紅,舌苔薄黃,脈浮滑數。結合實驗室檢查,該患者診斷為水腫。

52、請結合病史為該病人辨證分型。陽水——風水相搏證。

53、簡述護理要點。

 (1)觀察水腫消長情況,有無胸腔、腹腔、心包積液的表現;有無急性左心衰竭的表現;有無劇烈頭痛、噁心、嘔吐、視物模糊、甚至神志不清、抽搐等高血壓腦病的表現。出現上述異常應通知醫生及時處理。記錄24小時液體出入量。監測尿量的變化,如經治療尿量沒有恢復正常,反而進一步減少,甚至出現無尿,提示嚴重的腎實質損害。同時密切監測尿常規、腎小球濾過率、血尿素氮、血肌酐、血漿蛋白、血清電解質等變化。

 (2)避免著緊身的衣服,臥床休息時宜抬高下肢,增加靜脈回流,以減輕水腫。囑病人經常變換體位,用軟墊支撐受壓部位,並適當予以按摩。協助病人做好全身皮膚黏膜的清潔,囑患者注意保護好水腫的皮膚,如清洗時勿過分甩力,避免損傷皮膚,避免撞傷、跌傷等。嚴重水腫時應避免肌內注射,可採用靜脈途徑保證藥物準確及時的輸入。

 (3)病室宜偏溫,保暖防寒,預防外邪侵襲而加重水腫。急性期臥床休息。不要用物理降溫,以免寒性收引,閉塞毛孔,使外邪不能從腠理而出。

 (4)應嚴格限制水、鈉的攝人。飲食宜清淡,外感症狀未改善時給予半流質。

 (5)中藥湯劑不宜久煎,宜熱服,藥後可給熱飲料,或蓋被安臥,以助汗出解表。長期使用利尿藥可出現電解質紊亂,如低鉀、低氯血症,應密切觀察患者的情況。

 (6)注意觀察病人的心理反應,傾聽其對疾病的態度,向病人解釋疾病發生的原因、轉歸、預後等情況,使其對自己的疾病有正確的認識,積極配合治療。

 (7)健康教育:告知病人及親屬出現水腫的原因,如何觀察水腫的變化,以及如何保護水腫部位的皮膚等,解釋限制水鈉對水腫消退的重要性,與病人一起討論制訂符合病人治療要求、而又能為病人接受的飲食計畫。

經筋醫理探源(永康堂‧張老師);Prof.Chang,Chen-Yi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