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氣營血辨證

 溫熱病邪由衛分→氣分→營分→血分,說明病情逐漸加重。

衛氣營血辨證,是清‧葉天士創立的一種論治外感溫熱病的辨證方法,以衛、氣、營、血來概括外感溫熱病的發生、發展過程中【四個不同階段】的證候類型,從而闡明其病理變化,指導臨床治療。葉天士將溫熱之邪侵襲人體分爲由淺入深的四個階段。

四個階段:即衛分證、氣分證、營分證、血分證四類。

 

【分析說明】溫熱病邪由衛分→氣分→營分→血分,說明病情逐漸加重。

 

就其病變部位而言,衛分證主表,邪在肺與皮毛;氣分證主裏,病在胸、膈、胃、腸、膽等臟腑;營分證邪熱入於心營,病在心與包絡;血分證則邪熱已深入心、肝、膽、腎,重在耗血、動血。因此,衛氣營血在辨證理論中已不是物質概念了。

故《葉香岩外感溫熱篇》說:「溫邪上受,首先犯肺,逆傳心包,肺主氣屬衛,心主血屬營。大凡看法,衛之後方言氣,營之後方言血」。 

 

衛氣營血辨證──衛分證

【概念】

衛分證是指溫熱病邪侵犯肺衛,致使衛外功能失調,肺失宣降所表現的證候。

衛分證是溫熱病的初起階段。 

 

【臨床表現】

發熱,微惡風寒,舌邊尖紅,脈浮數,常伴頭痛,咳嗽,口乾微渴,咽喉腫痛等症。

【辨證要點】:衛分證是以發熱,微惡風寒,舌尖邊紅,脈浮數為辨證要點。

 

【機理分析】

一、溫熱之邪侵犯肌表,衛爲邪鬱而不能布達於外,故發熱,微惡風寒。溫熱之邪屬陽,故多爲發熱重而惡寒輕。溫邪犯肺,肺失宣降,氣逆於上則作咳嗽。

二、上灼咽喉,氣血壅滯,故咽喉紅腫疼痛。

三、上擾清空則頭痛。

四、傷津不重,故口乾微渴。舌邊尖紅,脈浮數,爲溫熱之邪初犯肺衛之徵。

 

【圖示】       

      ┌衛為邪鬱──微惡風寒,舌尖邊紅,脈浮數
      │
 溫熱病邪┐│上擾清竅──頭痛
     ├┤
 侵犯衛表┘│肺失宣降──咽痛,咳嗽
      │
      └熱傷津液──口乾,微渴 

 

衛分證與六經辨證中的太陽病傷寒不同

【鑒別】

鑒別

太陽傷寒證

衛分證

寒熱

惡寒重,發熱輕

發熱重,惡寒輕

疼痛

頭項強痛

頭痛

渴飲

口不渴

微渴

脈象

脈浮緊

脈浮數

病機

寒邪客表

溫邪犯表

 

衛氣營血辨證──氣分證

【概念】

氣分證是指溫熱病邪內傳臟腑,正盛邪實,陽熱亢盛所表現的裏實熱證候。根據邪熱侵犯肺、胃、胸膈、腸、膽等臟腑的不同而兼有不同的見症。

 

【舉例】:氣分證主要表現為邪熱壅肺、熱擾胸膈、熱迫大腸、熱盛動風四大類型。

 

【臨床表現】

發熱而不惡寒,反惡熱,口渴,汗出,心煩,尿赤,舌紅苔黃,脈數有力。或其他兼症。

【形成原因】:本證多由衛分證不解,邪傳入裏所致;亦有初感則溫熱之邪氣直入氣分而成者。

 

【審證要點】:氣分證是以發熱不惡寒,反惡熱,舌紅苔黃,脈數有力為審證要點。

 

【機理分析】

一、溫熱病邪,內入臟腑,正盛邪實,裏熱熾盛,邪正劇爭,故身熱頗盛,且不惡寒,反惡熱。

 

二、熱灼津傷,則口渴,尿赤,苔黃,擾心則煩。

 

三、熱盛血湧則舌紅,脈數有力。

【圖示】
           ┌陽熱亢盛─—發熱、不惡寒、舌紅、苔黃、脈數
 溫熱病邪─→正盛邪實│
           │ 熱盛傷津─—口渴
 內入臟腑   │  │
        │  └熱擾心神─—心煩
        │
        │
        │  ┌熱壅於肺─—咳喘、胸痛、吐痰黃稠
        ↓  │  
           │ 熱犯胸膈─—心煩不安
       邪犯臟腑┤ 
           │熱郁於胃─—煩渴、大熱、自汗、脈洪大
           │
           └熱迫大腸、內擾心神─—煩渴、下利、譫語。

 


 

氣分證──邪熱壅肺證

【概念】

邪熱壅肺證爲氣分邪熱,壅遏於肺的肺熱證候。

 

【證候】

身熱咳喘、胸痛、咯吐黃稠痰液,汗出,舌紅苔黃,脈滑數。

 

【分析】

  一、邪熱壅肺,肺失肅降,肺氣不利,則見咳喘,胸痛,咯痰黃稠。

  二、熱壅膚腠毛竅開張,故汗出。

  三、舌紅苔黃,脈滑數,皆爲痰熱相灼所致。

 

氣分證──熱擾胸膈證

【概念】

熱擾胸膈證爲邪熱內擾胸膈,重灼於心肺的證候。

 

【證候】

發熱、口渴、心煩懊、坐臥不安、或不眠。

 

【分析】

一、熱擾胸膈,心神不寧,則心煩懊,坐臥不安。

 

二、溫熱熾盛,津液受傷,則發熱、口渴。

 

氣分證──熱迫大腸證

【概念】

熱迫大腸證爲熱結氣分,下迫大腸的證候。

 

【證候】

身熱惡熱,面目紅赤,大便乾燥,腹脹滿而拒按,甚或譫語,泄下黃糜稀水,舌質紅、苔黃,脈沉數。

 

【分析】

一、溫熱之邪,結於氣分,故身熱惡熱,面紅目赤。

 

二、熱結腸道,腑氣不通,故日晡潮熱,腹部脹痛拒按。

 

三、邪熱與燥屎相結,上擾心神,則時有譫語、狂亂。

 

四、熱結於腸,熱結旁流。

燥屎結於腸中,熱迫津從旁而下,則下利稀水,穢臭不堪,此即所謂「熱結旁流」。

 

五、實熱內結,故苔黃而乾燥,甚至焦黑起刺,脈沉實。

 

氣分證──熱盛動風證

【概念】

熱盛動風證爲邪熱內盛,動風以致痙厥的證候。

 

【證候】

身熱壯盛,頭暈脹痛,手足躁擾,甚則瘈疭,角弓反張,狂亂痙厥,舌紅苔燥無津,脈象弦數。

 

【分析】

一、邪熱內盛,熱極生風,故身體壯熱,手足躁擾,甚則瘈疭,痙厥而角弓反張。

 

二、肝經熱甚,舌紅苔燥無津而脈象弦數,風熱上擾清空,頭暈脹痛。

 

三、熱擾神明,則狂亂不寧。

 


 

衛氣營血辨證──營分證

【概念】

營分證是指溫熱病邪內陷,劫灼營陰,心神被擾所表現的證候。

營分證是溫熱病發展過程中較為深重的階段。

 

【臨床表現】

身熱夜甚,口不甚渴或不渴,心煩不寐,甚或神昏譫語,斑疹隱隱,舌質紅絳無苔,脈細數。

【形成原因】:本證可由氣分證不解,邪熱傳入營分而成,或由衛分證直接傳入營分而成,稱為「逆傳心包」;亦有營陰素虧,初感溫熱之邪盛,來勢兇猛,發病急驟,起病即見營分證者。

 

【辨證要點】:營分證是以身熱夜甚,心煩神昏,舌紅絳,脈細數為辨證要點。

 

【機理分析】

一、營行脈中,內通於心。

 

二、邪熱入營,灼傷營陰,陰虛則身熱夜甚;邪熱蒸騰津液上潮於口,故口不甚渴,或不渴。

 

三、侵擾心神,故見心煩不寐,神昏譫語。

 

四、熱傷血絡則見斑疹隱隱。

 

五、舌質紅絳無苔,脈細數,爲邪熱入營,營陰劫傷之象。

【圖示】
     ┌裏熱充斥,灼傷營陰─—身熱夜甚,舌質紅絳,脈細數。
     │
     │熱擾心神─—心煩不寐,神昏,譫語。
 邪熱入營┤
     │熱蒸營陰,上潮於口─—口渴不甚。
     │
     └熱竄血絡─—斑疹隱隱。

 

衛氣營血辨證──血分證

【概念】

血分證是指溫熱病邪深入陰血,導致動血、動風、耗陰所表現的一類證候。

血分證:是溫熱病發展過程中最為深重的階段。病變主要累及心、肝、腎三髒。本證嚴重者可致亡陰、亡陽。

 

【主要表現類型】:血分證主要表現為熱盛動血、熱盛動風、熱盛傷陰三大類型。

 

【臨床表現】

身熱夜甚,躁擾不寧,甚或昏狂,斑疹顯露,色紫黑,吐血、衄血、便血、尿血,舌質深絳,脈細數。

【辨證要點】:血分證是以身熱夜甚,昏譫,斑疹紫黑,舌質深絳,脈細數為辨證要點。

 

【形成原因】:本證是由邪在營分不解,傳入血分而成;或氣分熱熾,劫營傷血,徑入血分而成;或素體陰虧,已有伏熱內蘊,溫熱病邪直入血分而成。

 

【機理分析】

  一、邪熱入血,灼傷陰血,陰虛內熱夜發,故身熱夜甚;

  二、血熱內擾心神,故躁擾不寧,甚或昏狂;

  三、迫血妄行,則見出血諸症;

  四、邪熱灼津,血行緩滯,故見斑疹紫黑,舌質深絳,脈細數。

 


 

血分證──血分實熱證

【概念】

血分實熱證,多由營分證邪不解傳入血分,亦有由氣分邪熱直入血分而成者,所表現的實熱證候。

血分實熱證,其病變多偏重於心、肝兩經。

 

【臨床表現】

在營分證的基礎上,更見煩熱躁擾,昏狂、譫妄,斑疹透露,色紫或黑,吐衄、便血、尿血,舌質深絳或紫,脈細數,或兼抽搐、頸項強直、角弓反張、四肢厥冷、竄視、牙關緊閉、脈弦數等。

 

【證候分析】

一、邪熱入於血分,較諸熱閉營分更爲深重。

 

二、血熱擾心,故躁擾發狂;血分熱極,迫血妄行,故見出血諸症;由於熱熾甚極,故昏譫而斑疹紫黑。

 

三、血中熱熾,故舌質深絳或紫。

 

四、實熱傷陰耗血,故脈見細數。

 

五、血分熱熾,燔灼肝經,筋脈拘攣迫急,則見「動風」諸症。

動風,故見抽搐、頸項強直、角弓反張、竄視、牙關緊閉。

 

六、邪熱內鬱,陽氣不達四末,則令四肢厥冷,所謂「熱深厥亦深」。

  【圖示】
      ┌ 熱擾心營─—身熱夜甚,煩熱躁擾,神昏。
      │
 邪熱熾盛 │迫血妄行─—吐、衄、便、崩血、斑疹紫黑。
      ┤
 深入血分 │動風熱盛─—抽搐、頸項強直、角弓反張。
      │
      └熱耗陰血─—舌質深絳,脈弦細數。

 

血分證──血分虛熱證

【概念】

血分虛熱證,多由血分實熱證演變而來,然亦有從營分證候轉變、遷延而成者。

血分虛熱證,其病變多偏重於腎、肝兩經。

 

【臨床表現】

持續低熱,暮熱早涼,五心煩熱,口乾咽燥,舌上少津,耳聾,神疲欲寐,體瘦,脈虛細,手足蠕動、瘈疭。

 

【證候分析】

一、邪熱久羈,劫灼肝腎之陰,陰虛陽熱內擾,故見低熱,或暮熱早涼,五心煩熱。

 

二、陰精耗損,不能上承,故口乾咽燥,舌上少津。

 

三、脈虛細,爲精血不充之象。

 

四、若肝陰不足,筋失所養,可見手足蠕動、瘈疭等虛風內動之象。

【圖示】  

 

 

衛氣營血辨證──衛氣營血證候的傳變

衛氣營血證候的傳變有順傳和逆傳的兩種形式。

▲ 順傳:即由淺入深,由表入裏,由輕到重,病多從衛分開始,按照衛─氣─營─血的次序傳變,標志著邪氣步步深入,病情逐漸加重。

 

▲逆傳:是指邪入衛分後,不經過氣分階段而直接深入營血。

 

逆傳又可分爲兩種:

一、不循次傳。

【舉例】:如衛分證候不經氣分,而直接傳入營分,出現神昏、譫語的營衛合邪。

 

二、傳變迅速而病情重篤爲逆傳;實質上指病情險惡之意。

【舉例】 :如氣營同病。

 

此外,溫病的傳變,可不按上述規律傳變。如發病之初無衛分證,而徑見氣分證或營分證;衛分證未罷,又兼氣分證,而致「衛氣同病」;氣分證尚存,又出現營分證或血分證,稱「氣營兩燔」或「氣血兩燔」。故溫熱病證候的傳變,其形式是較爲複雜的。

 

18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經筋代名詞 的頭像
    經筋代名詞

    型、色、體、徵(永康堂‧張老師)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