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病病機

氣既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精微物質,又指臟腑組織的生理功能。

 

氣以「升降出入」為基本運動形式,不斷地周流全身,維持臟腑經絡的正常功能,促進精、血、津液的化生;推動血液、津液的運行、輸布;維持正常體溫;護衛肌表,防禦外邪入侵;固攝血液,精液;控制和調節汗液、尿液的排泄。

 

當外邪、情志、飲食、勞倦等病因作用於人體,導致氣的生成不足,功能異常或運行障礙時,就會因此而產生疾病。正如

《直指方‧諸氣方論》說:「人以氣為主,一息不運則機緘窮,一毫不續則竄壤判。陰陽之所以升降者,氣也;血脈之所以流行者,亦氣也;榮衛之所以運轉者,此氣也;五臟六腑之所以相養相生者,亦此氣也。盛則盈,衰則虛,順則平,逆則病。」

氣的病症相當廣泛,這裏概括論述常見的幾類氣病病機。

 

一、氣鬱

以氣的運行障礙為基本病機。主要由於憂恩鬱怒、情志不舒所致,但亦與臟氣內虛有關。

正如《雜病源流犀燭‧諸鬱源流》說:「諸鬱,臟氣病也。其原本於思慮過深,更兼臟氣弱,故六鬱之病生焉」。

氣鬱的病力與肝、心的關係最為密切。心主神明,為人體生命活動的主宰。

 

《景岳全書‧鬱證》說:「至若情志之鬱,則總由乎心,此因鬱而病也」。肝主疏泄,性喜條達,能疏達氣機,疏通壅滯。若憂恩鬱怒等情志過極,使肝失條達,氣機不暢,即成為氣鬱,表現心情抑鬱,胸部滿悶,脅肋脹痛等症。

 

在氣鬱的基礎上,常會繼發其他鬱滯的產生。

《類證治裁‧鬱證》說:「七情內起之鬱,始而傷氣,繼必及血」。

氣鬱影響及血,以致血行不暢,脈絡阻滯,則成血鬱。表現胸脅刺痛,痛有定處,舌有瘀點或瘀斑等。

 

氣郁化火則成火鬱,表現性情急躁,口苦咽乾,目赤耳鳴,大便秘結,舌質紅,苔黃,脈弦數等。

 

氣機鬱滯,使津液不能輸布而結成痰證,以致形成痰鬱。若痰氣交阻於胸膈之上,則表現胸中窒悶,咽中如物梗阻,吞之不下,咯之不出,亦即形成所謂「梅核氣」。


 

憂思氣結傷脾,以及肝鬱橫逆侮脾,郡會使脾失健運,不能消磨水穀及運化水濕,致飲食停滯則成食鬱,表現納差,腹脹,胸腕痞悶,吞酸噯氣等;水濕內停,阻滯中焦,則成濕鬱,表現食少,噯氣,腕腹脹滿,便溏脹瀉,苔膩等。

 

《丹溪心法‧六鬱》說:「鬱者,結聚而不得發越也。當升者不得升,當降者不得降,當變化者不得變化也。此為傳化失常,六鬱之病見矣。」

 

二、氣滯

亦屬氣運行障礙的一種病機,其障礙程度較之氣鬱更進一層,也可以說是氣鬱的進一步加重。

 

情志不舒,飲食失調,感受外邪,以及閃挫勞傷等多種病因都會導致氣滯。氣在人體運行不止而貴在流布暢通。運行窒礙,則為氣滯,以病變部位出現脹悶,疼痛,脹多於痛,時輕時重等為主要特徵。

 

全身各處均有發生氣滯的可能,其中以肺、肝、脾、胃及經絡的氣滯較為常見。

肺氣壅滯,失于宣降,則見胸脅滿悶,胸背疼痛,咳嗽、氣促、痰多等症。

肝氣鬱滯,疏泄失常,則見脅腹脹悶疼痛,月經不調,痛經等症。

脾胃氣滯,升降不利,則見腹部滿悶脹痛,噯氣、吐酸、便秘等症。

經絡氣滯,營衛受阻,則表現受阻部位的經絡、肌肉,關節脹痛,痹痛。

 

三、氣逆

是指氣的升降失常,當降不降,或升發太過的病理變化。升降是氣的基本運動形式之一,有升有降,升降動態平衡,是維持機體正常生理功能的必要條件。

 

氣的升降,具體地體現於各個臟腑的功能活動,以及臟腑之間的協調關係。如肺既能宣發,又主肅降;脾主升清,胃主降濁;心火下降,腎水上騰,水火既濟等。

 

臨床上以肺、胃、肝的氣逆較為多見。

肺氣以宣降下行為順,若因感受外邪或痰濁壅肺,便肺氣不能宣發、肅降,則肺氣上逆而表現為咳嗽,湍促。

胃主降濁,亦以下行為順,若因感受外邪,或飲食、痰濁積滯,或胃寒積飲等損傷胃腑,均可使其失於和降,胃氣上逆而表現為呃逆,噯氣、噁心、嘔吐、反胃等症。

肝氣本疏泄條達,若傷於鬱怒,使肝氣升發太過,則致肝氣上逆而見性情急躁、頭痛、眩暈,甚至昏厥等症。

 

四、氣虛

是指氣的生成與來源不足,或消耗過度,致氣的量減少、虧虛,不能正常發揮氣的各種作用,以及臟腑機能減退所形成的一類病理變化。引起的原因主要有兩方面:

一、由於飲食失調,水穀精微不充,以致氣的來源不足:

二、由於大病或久病之後,或年老體弱以及煩勞過度等,以致臟腑機能減弱,氣的生化不足。

以後一類原因在臨床上最為常見。


 

氣的虧虛會出現一系列的臨床症狀。

如氣虛不能化生水穀精微,形體失養,剛體倦乏力;

不能榮於上則頭暈目眩;肺氣不足則聲低懶言;

脾氣不足,失於健運,則飲食減少;衛氣虛弱,表衛不固,則致自汗,以及易感外邪;

氣虛而鼓動運行之力不足,以致營血不能榮於色、充於脈,則表現為面白,舌質淡,脈虛無力。

 

五、氣陷

屬於氣虛和氣失升舉交合為病的一種病理變化,而以氣虛下陷為主要特點。

 

主要由於先天稟賦不足,久病體虛,年老體衰,飲食損傷以及煩勞過度所致。尤以久病瀉利,婦女生育過多及產後失於調養最易發生。

 

氣陷與脾的關係最為密切。脾居中焦,其氣主升,脾氣受損,升舉無力,則致氣虛下陷。在臨床上,除表現頭暈目眩,倦怠乏力,面白,舌質淡,脈虛無力等氣虛的共同症狀外,還有腹部墜脹,胃腎下垂,脫肛,或子宮脫垂等內臟下垂的病症。中氣下陷,脾胃運化失常,則表現食少,腹脹肛墜,泄瀉。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所說的「清氣在下,則生糧泄」,

即屬中氣衰弱,失於升舉,清陽之氣下陷的病變。

 

六、氣脫

亦屬氣虛病機之一,但為氣虛已極,至亡氣、失氣、瀕於氣竭、氣絕的病理變化。病勢危重,情況緊急,多見於大汗,大瀉,大失血,精液大泄,以及中風,厥證等病情重危之際。因為氣的功能發揮,有賴於血及津液的正常,當血液或津液大量損耗時,就會發生「氣隨血脫」或「氣隨液泄」的病變,以致發生氣脫;同時,氣的本身因疾病的嚴重損傷,亦可致氣虛至極而發生氣脫。如「除中」一症,即屬此種病機。

 

氣是人體生命活動的根本,氣虛幾至脫絕,故見氣息低微、眩暈昏僕:無力推動陽氣及血液布達臟腑、經絡及軀體,故見面色蒼白,四肢厥冷,脈微弱,固攝無力,津液外泄,故見汗目出,甚至汗出如珠。

 

《景嶽全書‧厥逆》說:「氣虛卒倒者,必其形體索然,色清白,身微冷,脈微弱,此氣脫證也。」

 

《非風》篇又說:「凡非風(即指現今的中風)卒倒等證,無非氣脫而然。何也?忽為汗出考,營衛之氣脫也;或為遺尿者,命門之氣脫也;或口開不合者,陽明經氣之脫也;或口角流涎者,太陰臟氣之脫也;或四肢癱軟者,肝脾之氣敗也;或昏倦無知,語言不出者,神敗於心,精敗於腎也。凡此皆沖任氣脫,形神俱敗而然。」

可謂對氣脫病機的全面概括與深入闡述。

 

A27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