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光檢查﹝X-ray_examination﹞技術:

X線圖像是由從黑到白不同灰度的影像所組成。這些不同灰度的影像反映了人體組織結構的解剖及病理狀態。這就是賴以進行X光檢查﹝X-ray_examination﹞的自然對比。對於缺乏自然對比的組織或器官,可人為地引入一定量的在密度上高於或低於它的物質,便產生人工對比。因此,自然對比和人工對比是X光檢查﹝X-ray_examination﹞的基礎。

一、普通檢查:

包括螢光透視﹝fluoroscopy﹞和攝影﹝radiography﹞。

螢光透視﹝fluoroscopy﹞:簡稱透視。為常用X光檢查﹝X-ray_examination﹞:。由於螢光亮度較低,因此透視一般須在暗室內進行。透視前須對視力行暗適應。採用影像增強電視系統,影像亮度明顯增強,效果更好。透視的主要優點是可轉動患者體位,改變方向進行觀察;瞭解器官的動態變化,如心、大血管搏動、膈運動及胃腸蠕動﹝peristalsis﹞等;透視的設備簡單,操作方便,費用較低,可立即得出結論等。主要缺點是螢屏亮度較低,影像對比度及清晰度較差,難於觀察密度與厚度差別較少的器官以及密度與厚度較大的部位。例如頭顱、腹部、脊柱﹝Vertebral_column﹞、骨盆等部位均不適宜透視。另外,缺乏客觀記錄也是一個重要缺點。

X線攝影﹝radiography﹞:所得照片常稱平片﹝plain_film﹞。這是應用最廣泛的檢查方法。優點是成像清晰,對比度及清晰度均較好;不難使密度、厚度較大或密度、厚度差異較小部位的病變顯影;可作為客觀記錄,便於復查時對照和會診。缺點是每一照片僅是一個方位和一瞬間的X線影像,為建立立體概念,常需作互相垂直的兩個方位攝影,例如正位及側位;對功能方面的觀察,不及透視方便和直接;費用比透視稍高。

這兩種方法各具優缺點,互相配合,取長補短,可提高診斷的正確性。

二、特殊檢查:

體層攝影﹝tomography﹞:普通X線片是X線投照路徑上所有影像重疊在一起的總和投影。一部分影像因與其前、後影像重疊,而不能顯示。體層攝影﹝tomography﹞則可通過特殊的裝置和操作獲得某一選定層面上組織結構的影像,而不屬於選定層面的結構則在投影過程中被模糊掉。其原理如圖1-1-6所示。體層攝影﹝tomography﹞常用以明確平片﹝plain_film﹞難於顯示、重疊較多和處於較深部位的病變。多用於瞭解病變內部結構有無破壞、空洞或鈣化,邊緣是否銳利以及病變的確切部位和範圍;顯示氣管、支氣管腔有無狹窄、堵塞或擴張;配合造影檢查以觀察選定層面的結構與病變。

軟線攝影:採用能發射軟X線的鉬靶管球,用以檢查軟組織﹝soft_tissues﹞,特別是乳腺的檢查。

其他:特殊檢查方法尚有:

 ①、放大攝影,採用微焦點和增大人體與照片距離以顯示較細微的病變;

 ②、螢光攝影,螢光成像基礎上進行縮微攝片,主要用於集體體檢;

 ③、記波攝影,採用特殊裝置以波形的方式記錄心、大血管搏動,膈運動和胃腸蠕動﹝peristalsis﹞等。

體層攝影﹝tomography﹞原理示意圖

在曝光時,X線管與膠片作相反方向移動,而移動的軸心即在選定層面的平面上。結果,在被檢查的部位內,只有選定的一層結構始終投影在膠片上的固定位置﹝A'﹞:,從而使該層面的結構清楚的顯影,而其前後各層結構則因曝光時,在膠片上投影的位置不斷移動而成模糊影像﹝B'﹞:

三、造影檢查:

人體組織結構中,有相當一部分,只依靠它們本身的密度與厚度差異不能在普通檢查中顯示。此時,可以將高於或低於該組織結構的物質引入器官內或周圍間隙,使之產生對比以顯影,此即造影檢查。引入的物質稱為造影劑﹝contrast_media﹞。造影檢查的應用,顯著擴大了X光檢查﹝X-ray_examination﹞的範圍。

﹝一﹞造影劑﹝contrast_media﹞:按密度高低分為高密度造影和低密度造影劑﹝contrast_media﹞兩類。

01、高密度造影劑﹝contrast_media﹞:為原子序數高、比重大的物質。常用的有鋇劑和碘劑。

鋇劑為醫用硫酸鋇粉末,加水和膠配成。根據檢查部位及目的,按粉末微粒大小、均勻性以及用水和膠的量配成不同類型的鋇混懸液,通常以重量/體積比來表示濃度。硫酸鋇混懸液主要用於食管及胃腸造影,並可採用鋇氣雙重對比檢查,以提高診斷品質。

碘劑種類繁多,應用很廣,分有機碘和無機碘製劑兩類。

有機碘水劑類造影劑﹝contrast_media﹞注入血管內以顯示器官和大血管,已有數十年歷史,且成為常規方法。它主要經肝或腎從膽道﹝bile_tract﹞或泌尿道排出,因而廣泛用於膽管及膽囊﹝GB﹞、腎盂﹝renal_pelvis﹞及尿路、動脈及靜脈的造影以及作CT增強檢查等。70年代以前均採用離子型造影劑﹝contrast_media﹞。這類高滲性離子型造影劑﹝contrast_media﹞,可引起血管內液體增多和血管擴張,肺靜脈﹝pulmonary_vein﹞壓升高,血管內皮損傷及神經毒性較大等缺點,使用中可出現毒副反應。70年代開發出非離子型造影劑﹝contrast_media﹞,它具有相對低滲性、低粘度、低毒性等優點,大大降低了毒副反應,適用於血管、神經系統及造影增強CT掃描。惜費用較高,目前尚難於普遍使用。

上述水溶性碘造影劑﹝contrast_media﹞有以下類型:

 ①、離子型:以泛影葡胺﹝urografin﹞為代表;

 ②、非離子型:以碘苯六醇﹝iohexol﹞、碘普羅胺﹝iopromide﹞、碘必樂﹝iopamidol﹞為代表;

 ③、非離子型二聚體,以碘曲侖﹝iotrolan﹞為代表。

無機制碘劑當中,布希化油﹝lipoidol﹞含碘40%,常用於支氣管、瘺管子官輸入卵管造影等。碘化油造影後吸收極慢,故造影完畢應盡可能吸出。

脂肪酸碘化物的碘苯酯﹝pantopaque﹞,可注入椎管內作脊髓造影﹝myelography﹞,但近來已用非離子型二聚體碘水劑。

02、低密度造影劑﹝contrast_media﹞:

 為原子序數低、比重小的物質。目前應用於臨床的有二氧化碳、氧氣、空氣等。在人體內二氧化碳吸收最快,空氣吸收最慢。空氣與氧氣均不能注入正在出血的器官,以免發生氣栓。可用於蛛網膜下腔、關節囊、腹腔、胸腔及軟組織﹝soft_tissues﹞間隙的造影。

﹝二﹞造影方式:有以下兩種方式。

01、直接引入:包括以下幾種方式:

 ①、口服法:食管及胃腸鋇餐檢查;

 ②、灌注法:鋇劑灌腸,支氣管造影,逆行膽道﹝bile_tract﹞造影,逆行泌尿道造影,瘺管、膿腔造影及子宮輸卵管造影﹝hystero-salpingography﹞等;

 ③、穿剌注入法:可直接或經導管注入器官或組織內,如心血管造影﹝angiography﹞﹝cardioangiography﹞,關節造影﹝arthrography﹞和脊髓造影﹝myelography﹞等。

02、間接引入:

 造影劑﹝contrast_media﹞先被引入某一特定組織或器官內,後經吸收並聚集於欲造影的某一器官內,從而使之顯影。包括吸收性與排泄性兩類。吸收性如淋巴管造影。排泄性如靜脈膽道﹝bile_tract﹞造影或靜脈腎盂﹝renal_pelvis﹞造影﹝intravenouspyelography,IVP﹞和口服法膽囊造影等。前二者是經靜脈注入造影劑﹝contrast_media﹞後,造影劑﹝contrast_media﹞聚集於肝、腎,再排泄入膽管或泌尿道內。後者是口服造影劑﹝contrast_media﹞後,造影劑﹝contrast_media﹞經腸道吸收進入血循環,再到肝膽並排入膽囊內,即在蓄積過程中攝影,現已少用。

﹝三﹞檢查:前準備造影反應的處理:各種造影檢查都有相應的檢查前準備和注意事項。必須嚴格執行,認真準備,以保證檢查效果和患者的安全。應備好搶救藥品和器械,以備急需。

在造影劑﹝contrast_media﹞中,鋇劑較安全,氣體造影時應防止氣栓的發生。靜脈內氣栓發生後應立即將患者置於左側臥位,以免氣體進入肺動脈﹝pulmonary_artery﹞。造影反應中,以碘造影劑﹝contrast_media﹞過敏較常見並較嚴重。在選用碘造影劑﹝contrast_media﹞行造影時,以下幾點值得注意:

 ①、瞭解患者有無造影的禁忌證,如嚴重心、腎疾病和過敏體質﹝constitution﹞等;

 ②、作好解釋工作,爭取患者合作;

 ③、造影劑﹝contrast_media﹞過敏試驗,一般用1ml30%的造影劑﹝contrast_media﹞靜脈注射,觀察15分鐘,如出現胸悶、咳嗽﹝cough﹞、氣促、噁心﹝Nausea﹞、嘔吐﹝Vomiting﹞和蕁麻疹﹝urticaria﹞等,則為陽性,不宜造影檢查。但應指出,儘管無上述症狀,造影中也可發生反應。因此,關鍵在於應有搶救過敏反應﹝hypersensitivity_reaction﹞的準備與能力;

 ④、作好搶救準備,嚴重反應包括周圍迴圈衰竭和心臟停搏、驚厥、喉水腫﹝edema﹞﹝laryngeal_edema﹞、肺水腫﹝edema﹞和哮喘﹝asthma﹞發作等。遇此情況,應立即終止造影並進行抗休克、抗過敏和對症治療。呼吸困難﹝dyspnea﹞應給氧,周圍迴圈衰竭應給去甲腎上腺素﹝Noradrenaline,NA﹞,心臟停搏則需立即進行心臟按摩。

四、X光檢查﹝X-ray_examination﹞的選擇原則:

X光檢查﹝X-ray_examination﹞的選擇,應該在瞭解各種X光檢查﹝X-ray_examination﹞的適應證、禁忌證和優缺點的基礎上,根據臨床初步診斷,提出一個X光檢查﹝X-ray_examination﹞方案。一般應當選擇安全、準確、簡便而又經濟的方法。因此,原則上應首先考慮透視或拍平片﹝plain_film﹞,必要時才考慮造影檢查。但也不是絕對的,例如不易為X線穿透的部位,如顱骨就不宜選擇透視,而應攝平片﹝plain_film﹞。有時兩三種檢查方法都是必須的,例如對於某些先天性心臟病﹝Congenital_Heart_Disease,CHD﹞,準備手術治療的患者,不僅需要胸部透視與平片﹝plain_film﹞,還必須作心管造影。對於可能產生一定反應和有一定危險的檢查方法,選擇時更應嚴格掌握適應證,不可視作常規檢查加以濫用,以免給患者帶痛苦和損失。

經筋醫理探源(永康堂‧張老師)

                       

        
  

永康堂【YCT】~學習自測~

  
  

答案

  
  

題目

  

【D】

顱內腫瘤的X光檢查方法目前最好的是:

  A、頭顱平片;  B、體層攝影;  C、CT檢查;

  D、MRI檢查;  E、以上都不是。

【A】

以下哪一項不是X線影像的特點:

  A、圖像灰度反映了X線穿過組織的密度;  B、是X線穿透路徑上所有結構的重疊影像;

  C、有一定的放大;  D、X線強度過低時圖像的雜訊增加;  E、伴影使影像模糊

【A】

長波紅外線穿透人體的程度為:

  A、皮膚表層的淺層;  B、皮膚表層的深層;

  C、可達真皮及皮下組織;  D、皮穿過真皮達骨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