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臟生理系統由肺臟、肺系、腑經及相合的皮毛、大腸等五個部分組成。肺臟位於橫膈之上,與心同居胸中,其位最高,為五臟六腑之蓋,故有華蓋之稱。

 

張景嶽《類經圖翼》說:「肺葉自瑩,謂為華蓋,以覆諸臟,虛如蜂窠,下無透竅,吸之則滿,呼之則虛,一呼一息,消息自然。司清濁之運化,為人身之橐(ㄊㄨㄛˊ) 龠(ㄩㄝˋ)。」

 

其位置和結構都十分適應盈虛消息、吐故鈉新的功能需要。鼻為肺之外竅,喉為肺之門戶,由氣管與肺相連,成為大氣呼吸出入之通道。這條通道,統稱肺系。

 

皮毛屬於體表最外一層,是防禦外邪的屏障。汗孔又稱玄府,有泄汗、散氣以調節呼吸和津液代謝的作用。

 

《素問‧生氣通天論》稱之為「氣門」,亦稱「鬼門」。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肺主皮毛。」

皮毛曲肺臟輸布的衛氣和津液所溫養。故皮毛、汗孔和肺有密切聯繫。對其生理功能則常以「肺衛」來概括。

 

手太陰肺經起於胸中,屬肺,下絡大腸,故肺與大腸相表裏,而肺經也就成為肺臟系統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肺司呼吸。

 

通過肺的吸入呼出,使體內之氣與自然之氣進行交換,即《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天氣通於肺」之理。但是,整個呼吸運動之完成,則不僅限於肺,還與心、腎等臟功能有密切的關係。肺主氣是指宗氣的作用。

 

宗氣是肺吸入自然之氣與水穀精氣的結台。由於肺朝百脈,宗氣才得以上循喉嚨而司呼吸,貫注心脈而布於周身。肺司呼吸和主一身之氣,是相互聯繫的兩個方面。

 

肺主一身之氣,主要取決於肺司呼吸的功能。肺臟吸清呼濁,為宗氣的生成提供物質來源,是肺主一身之氣的基本條件。宗氣生成之後,又是肺司呼吸的基本動力。兩者相輔相成,體現了肺氣的主要生理功能。其餘肺主治節,助心行血;肺氣肅降,通調水道;肺氣宣發,布散氣津;溫潤肌膚,開竅於鼻,主司嗅覺等等,都是肺主氣在肺臟生理系統各個方面的具體體現。肺主氣主要是通過宣發和肅降兩種運動形式來實現的,而宣降失常也就成為肺的基本病理。

 

宣發,即宣佈發散之意。

《靈樞‧決氣篇》云:「上焦開發,宣五穀味,熏膚,充身,澤毛,若霧露之溉,是謂氣。」

 

肺的宣發,實際是指肺氣能使衛氣和津液布散全身,以溫煦肌膚,充養身體,潤澤皮毛的功能。皮膚的汁孔氣門,也有助肺散氣、布津的作用。所以,肺的宣發功能失常,病變常見於肺衛。

 

《素問.咳論》說:「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氣,邪氣從共其合也。」

指出了外邪侵襲多從皮毛而犯肺的病理特點,這也就是肺多表證的原因。肅降,即清肅下降之義。


 

肺氣肅降的生理特點,主要表現在氣機的升降和水津的輸布兩個方面。人體的氣,是在不斷運動之中,而上下升降則是氣機運動的基本形式之一。

 

以五臟氣機升降而言,肝腎同居下焦,居於下者主升。

肝喜條達,其性升發;腎寓元明元陽,腎陰之上濟心陽,水液之賴腎陽的氣化、蒸騰而五經並行,都是在下者主升的功能。

 

心肺同居上焦,在上者主降。心陽之下交腎陰,肺氣之肅降下行,都是主降的功能。如果肺氣失降而上逆,不但可以直接引起本臟病變,出現喘咳等證,還可影響臟腑間的氣機升降運動。另外,肺主肅降,還有通調水道,促進相維持人體津液輸布的作用。

 

人體吸收的水穀津液,經脾氣散精,上歸於肺之後,

一方面由肺氣宣發到皮毛以溫潤肌膚膜理,其中多餘部分,通過汗孔排出體外,是為汗。

另一方面,通過肺氣的肅降作用,使津液由上達下,水津四布、五經並行,營運於五臟六腑,氣化于三焦水道,最終下輸膀胱,保持小便的通暢,以維持水液代謝的正常協調,故又稱「肺為水之上源」

 

如果肺失肅降,通調水道的功能失常,就會造成津液代謝的障礙,或因津液不布失於滋潤而成燥,或停聚體內而成痰成飲,或因水道不通泛溢肌膚而發為水腫。

 

總之,肺臟生理活動以宣發與肅降為基本功能,是肺的生理功能相輔相成的兩個方面,也是其主氣和布津的主要方式。肺氣有宣有降,氣津就出入有序。氣行通暢,則呼吸均勻,血運暢通;水津四布,則外濡肌表,內潤臟腑。一旦發生病理變化,主氣功能障礙,肺氣失宣,則衛陽鬱遏而開闔失常;肅降失常,則肺系迫急而氣逆喘咳;津失輸布,則汗出失常,或津蓄肺系而痰涕滋生。因此,肺臟系統的生理病理特點,總以津氣的宣降狀態為其機括。

 

引起肺臟病變的原因,有外邪侵襲和內傷傳變兩個方面。

 

外感疾病,多由肺衛、肺系間本臟傳變,形成所謂表證或上焦手太陰證。因此,肺臟系統的病因病機,主要是外感疾病初期的內容。這是由肺臟自身的結構與功能特點所決定的。因為,肺位最高而職司呼吸,直接與外界大氣相通,且肺合皮毛而主表,為一身之屏障,外邪侵犯人體,多從鼻竅、皮毛侵入,循肺系、腑衛而首先犯肺,加以肺為嬌臟,易感寒熱之故。

 

在內傷疾病中,凡是導致氣機升降失常與津液輸布障礙的病變,往往餘影響肺臟的宣降功能,傳變而成肺臟內傷疾患,這也是造成肺臟病變的重要方面。

 

治療肺臟疾患,虛證宜補益肺氣,或滋養肺陰,補其不足,實證當宣降肺氣,通調津液,去其壅滯。虛實互見,則補瀉兼施,或補中有瀉,或瀉中有補。總宜著重於調理津氣,立足于恢復宣降,同時根據肺為嬌臟,畏寒畏熱的特點,用藥宜溫(肺氣),宜潤(肺陰),是其一般原則。

 

一、肺氣不宣

外邪侵襲人體,肺衛首當其衝,邪正相爭,使肺氣宜發受阻,表衛失調的病理變化,稱為肺氣失宣。

一方面,六淫病邪屬性決定著肺氣失宣的病理特點;

另一乃面,體質因素對其發生、發展、傳變、轉歸,也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同感外邪,素體陽虛之人,多從寒化、濕化;素體陰虛之人,又多從熱化、燥化。一般說,外邪導致肺氣不宣的病理,有外感風熱、外感風寒、外傷燥邪和風濕鬱表等四類。

 

(一)、外感風寒

肺合皮毛,津氣相通。風挾寒水邪,外束膚表,使表衛失調,營衛運行之機受阻,而直接影響肺氣的宣降和津液的敷布,臨床上則有發熱惡寒、無汗、頭身痛,以及鼻塞、流涕、咽痛、失音、咳嗽、吐痰等證狀。治當辛溫發汗,以宣通胰理毛竅,恢復營衛運行之機,使肺氣和津液能宣發敷布於外,肅降通調於內。

 

由於風為百病之長,多合它邪為病,加之體質稟賦不同,而有不同的病理演變。若是體虛之人外感風寒,即呈邪實正虛之病理。其中氣虛外感則多以正氣不足,表衛不固為突出表現,臨床可見汗出、惡風、脈虛氣弱等症狀。而陽虛外感,既有發熱惡寒之表證,又有神倦欲寐,肢厥脈沉之裏寒,是為表裏俱寒的病理。若因內有飲邪,複感風寒,外寒引動內飲,形成肺衛表理同病,可見惡寒發熱,無汗,咳嗽喘息,痰多清稀,苔滑潤,不渴飲,脈浮緊等症。若因素有蘊熱,複感風寒,外見風寒表實之寒熱無汗;內有熱鬱之煩熱等症。則呈表寒裏熱之病機。府在皮毛,邪輕病淺。若治不及時或治不如法,病邪深入,多見下列轉歸:

 

一、外邪由表入裏,由寒化熱,直犯本臟,形成嚴重的肺氣閉鬱的病理。此即

《素問‧玉機真藏論》所說:「今風寒客於人,使人毫毛畢直,皮膚閉而為熱……。弗治,病入舍於肺,名曰肺痹,發咳上氣」

的轉歸;

二、向三焦、膀胱傳變,影響通調水道功能,使小便異常。

 

(二)、外感風熱

是由風熱邪氣自皮毛或鼻竅而侵入肺系,導致肺氣失于宣發,衛外失於調節的病理變化。風性疏泄,熱性升散,使揍理開泄,故見汗出等症,但因邪鬱體表,肺氣失宣,營衛之氣不得暢達,故雖汗出而不暢。風熱上擾清空,攻於咽喉,可見頭痛,咽痛等症。

 

風熱襲肺,肺氣失于宣降,故上逆而咳。熱為陽鬱,津液被灼,則口渴,但因病在表衛,津傷不甚,故雖渴而不甚。由於風熱在表,正氣抗邪亦趨於表,故見發熱、微惡風、脈浮數等症。

 

外感風熱,常因體質和病邪之兼挾而有不同的病理變化。若陰虛體質而又外感風熱,重傷陰液,除發熱、微惡風寒、頭痛等肺衛見症外,還可見口渴、咽乾、乾咳、心煩、尿少、舌紅乾瘦,脈細數等陰液虧損症狀。因其津虧則汗源不足,故汗少或無汗。若久病陰血不足,或失血之後,調攝不慎,複感風熱邪氣,則可出現表衛鬱熱的病變。

如風熱外襲,疹毒內發,肺衛失宣,體農氣機不腸,熱竄營分,形成表有鬱阻,營有熱迫,氣血鬱於肌膚,使其血絡鬱滯,則外發斑疹。


 

(三)、外感燥邪

燥為秋季之主氣。初秋季節,久晴無雨,驕陽暴熱,氣候乾燥,人體易於感受燥熱邪氣而發為溫燥。深秋季節,西風蕭瑟清涼,人體感之則發為涼燥。是以外感燥邪的病理,又有溫燥、涼燥之分,總以燥勝則乾為病理特點,將在「六氣病機」中詳述。

 

(四)、濕邪困表

濕邪中人,困滯肌表,致令肺氣失宣,衛陰被遏,津氣鬱滯,表衛失調的病理將在「六氣病機」中詳述。

 

二、肺失肅降

肺居上焦,以清肅下降為順。肺的這一生理特性,促進了人體氣腋的輸布和下行,保證了氣道的暢通,水道的通調和五臟氣機升降的協調。若因外邪侵襲肺衛,使肺氣不宣,或因瘀血痰濕等病理產物內生,使肺失肅降,均可導致氣道不暢,致使肺氣鬱閉或上逆而發為喘咳氣急等症。如因腑失肅降,影響到水道的通調,則有虛、實兩種病理變化。

 

其一、痰水壅肺。

痰水的形成與肺脾腎三臟關係密切,若因肺的肅降失權,不能通調水道,引起水液的敷布和運行障礙,內聚而成痰飲,形成淡飲壅肺的病理,可導致短氣咳逆,喘息不得臥,胸脅滿痛等症。

甚至飲邪氾濫,形成水腫。

 

其二、肺虛失制。

肺氣肅降以通調三焦水道的功能,是通過疏通和約制兩個方面來實現的。疏通是指水行通暢,自上而下,無所壅滯。約制是括水行有節,藏泄適度。若因肺氣虛寒,不能宣發、敷布津液,導致水津不能四布,而直趨下竅的病理,即肺腑失制。

臨床上可見遺尿,小便數多等症。

 

上述肺虛失制和痰水壅肺兩種病機,一通一塞,一虛一實,前者主要是宣發無力而直趨下出,後者主要是肅降受阻而水道壅滯,故宣降失常實是其病機本質。不過水濕壅滯與肺虛失制兩種病機也可能同時出現。

例如,

「咳而遺尿」的病理,其咳是腎陽不足,不能化氣行水,水邪犯肺所致,病本在下,病標在上

其遺尿是肺氣虛損,上虛不能制下使然,胸本在上,病標在下。

 

肺失肅降,必定引起相關臟腑氣機失調的病理變化。

其一、金不制木:

肝性升發,肺主肅降,相反相成。清肅下行的肺氣,可以防止肝木之升發太過,使其不卑不亢,保持協調與穩定,體現「亢害承制」的規律。如果肺金失於肅降,則肝木相火失去制約而上亢為患,即形成金不制木的病理。

 

其二、肺胃不和:

胃居中焦,與肺之經脈相通,承肺肅降之氣,亦以下行為順。故胃氣的和降有賴肺氣的肅降為其保證,而胃氣的通降又有助於肺氣的肅降,兩者在病理上也相互影響。如邪氣犯肺,肺失肅降,可引起胃失和降;而胃中受邪,失於和降,亦可逆而犯肺,都是肺胃不和的病理,可發生咳喘、嘔吐等症狀。

 

其三、腑氣失常:

肺與大腸相合,由經脈絡屬而互為表裏。肺氣肅降有助於大腸的傳導下行,大腸的通降,又有助於肺氣的下降,故其病理變化相互影響。由於肺失肅降,而導致大腸功能紊亂的病理變化,因肺氣壅實,腑氣不行,可出現喘咳便秘等症。如因肺氣虛損,肅降無力,影響大腸傳導而發生便秘等症者,多與脾氣虛弱有密切關係,可參閱「脾臟病機」。

 

三、肺失治節

《素問‧靈蘭秘典論》說:「肺者,相傅之官,治節出焉」。

所謂治節,主要是指肺助心行血,使血運行有序,周而夏始,迴圈不息的生理功能。而此種治節功能又是通過有節奏的宣降功能來實現的。如肺氣閉郁,宣降失常,致使肺失治節,必定引起心肺口病,血行異常的病理變化,出現喘咳、心悸、脈疾數或結代等症狀。

 

四、肺熱壅盛

肺臟與外界息息相通,最易感受四時不正之氣而為病。如風溫、溫疫邪氣自口鼻而入,直犯肺臟,或風寒之邪由皮毛而入,循經傳臟,鬱結化熱。都可引起熱壅肺臟的病理變化。此外,嗜食辛熱,五志過極,將按過溫所造成的諸臟內傷,陽熱偏盛,亦可薰蒸於上,造成肺熱病變。其中,尤以心火偏亢、脾胃積熱、肝膽鬱火等導致肺熱壅盛更為多見。正如

《聖濟總錄》所說:「肺居膈上,為五臟之蓋,若將養過溫,多嗜五辛,熱氣內搏,肺經壅熱,則令人咽乾口燥,胸膈煩熱,咳嗽壅悶,鼻內生瘡,是為腑壅熱之候。」

以上說明,外邪入裏和內傷傳變,都可成為肺熱壅盛的原因。

 

由於溫邪犯肺和上焦濕熱壅肺,引起肺熱壅盛的病理變化,分別在「衛氣營血病機」和「三焦病機」中闡述,這裏主要討論由風寒、風熱以及痰熱、瘀熱等原因所致肺熱壅盛的病理。

 

風熱犯肺,或外感風寒,循經傳臟,入裏化熱,都屬於表邪深入引起的邪熱壅肺的病理。

 

由於熱邪閉鬱肺氣,致使肺氣失宣,肺氣上逆則咳嗽喘息,甚則鼻翼煽動,張口抬肩,胸部悶脹。熱淫於內,迫津外泄,鼓功氣血,則發熱、汗出、面赤、舌紅、苔黃、脈數。然盛津傷,則口渴引飲,尿少而黃。

 

總以熱邪閉鬱肺氣為其病理本質。如素體痰濕內盛,複感外邪化熱,痰熱互結,沮於氣道,使肺失宣降,呼吸不利,可見喘咳氣急,痰黃粘稠,甚至膠固難出,同時可見發熱、口渴、溺黃、苔膩、脈數。治當清肺化痰,方如清金化痰湯之類。右肺臟熱熾,熱壅血瘀,敵使痰濁與瘀血久積,化腐成膿,可見咳吐臭痰膿血,胸中隱隱作痛,肌膚甲錯,脈象滑數等,是為肺癰。治當浦熱解毒,逐瘀排膿,方如葦莖湯之類。肺熱壅盛的轉歸可有肺津耗損,肺絡損傷,最終可致肺氣脫絕。

 

五、肺氣虛寒

肺氣虛寒,是指肺臟陽氣不足,陰寒內盛,肺氣鬱而不宜,津液凝聚不布所引起的病機變化。導致肺臟陽氣不足的原因,主要有外寒侵襲和寒從內生兩個方面。

 

《靈樞‧邪氣臟腑病形篇》說:「形寒飲冷則傷肺」。

形寒,是指外感寒邪,由表入裏;

飲冷,是指飲食生冷,由胃寒導致肺寒。


 

此外,肺臟自身陽氣不足也是形成肺氣虛寒的原因。肺氣虛寒的病理變化主要反映在肺氣宣降不利和津液失卻溫化兩個方面。因為肺臟主氣與布津功能的實現,必須依靠陽氣的溫煦。肺氣得溫則和,津液得溫則化,若肺臟陽氣不足,陰寒內盛,寒性凝滯,致使津液不化,則聚而為寒飲。

 

寒飲內停,阻滯氣機,使肺失宣降,可出現咳嗽、喘促、痰多清稀、胸脅脹滿,甚則咳逆倚息不得臥,其形如腫等症。此種病理變化,因其陽虛陰盛,肺氣宣發無力,衛陽不布,肌膚不溫,故又可見形寒畏冷,面白少氣,舌淡苔白,脈遲等虛寒症狀。此即《金匱》苓甘五味姜辛湯證之類。若因肺氣虛冷,津液凝聚不布,阻滯肺系氣道,使腑氣不利,則可出現鼻塞、嗌乾、咽痛、音嘶重濁等症,其狀似陰虛肺燥,實為陽虛津凝,此屬麻黃附子細辛湯證之類。

 

肺氣虛寒,內有宿飲之人,因其陽氣不足,禦邪無力,易感外寒,而外寒重感,又多引動內飲,致使飲動不居而變化多端。

 

《傷寒論》:「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氣,乾嘔、發熱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滿,或喘者」即是此種病理,可參閱「六經病機」的敍述。

 

至於飲冷傷胃,寒飲上逆犯肺,或中焦虛寒,清陰不升,以致肺中虛冷,氣不化津,津凝不布,出現喜唾涎沫,消稀量多,口不渴,頭眩短氣,更因肺氣不足,上虛不能制下,以致膀胱失約,出現小便頻數、遺尿等症,臨床稱為肺痿證。肺氣虛寒,寒飲內停,遷延失治的轉歸,

一、日久由肪及心,發生心悸、氣短、喘咳有痰等症,是為心肺同病。

一、母病及子,由肺及腎,漸致腎陽虛衰,出現水腫、脹滿、肢厥、泄瀉、脈沉無力等症,是為肺腎同病。

 

六、肺氣不足

肺氣不足,是指肺主氣功能衰弱,肺氣宣降無力,致表衛不固,津氣宣散失常的病理變化。引起肺氣不足的原因,可分兩類:

一、化源不足,

二、耗氣過多。

 

若因肺失宣降,久咳失斂,或勞傷過度,耗損肺氣;或汗出太過,氣隨津泄等,屬於耗氣太過所致肺氣不足。久病之後,脾腎兩虛,脾氣虛則不能輸精於肺,腎氣弱則不能納氣歸元,屬於化源匱乏所致肺氣不足。

 

肺氣不足的病理,主要表現在宗氣功能的減弱和實衛固表功能降低兩個方面。宗氣形成於肺,蓄於胸中,由肺所吸入自然之清氣和脾的運化之水穀精氣匯合而成。

 

其功能是上出喉嚨而司呼吸、主聲音,下貫心脈而循周身,為諸氣所宗。

肺氣不足則宗氣虛弱,致使呼吸失利,可見氣短不續,遇勞則劇,語聲低微,若因虛而滯,則上逆作咳,咳聲無力,津聚為痰,酸多清稀,甚者無力助心行血,可見面色胱白,體倦乏力,舌淡苔白,脈象虛弱等症。

 

肺氣不足則衛外不固,胰埋不密,不能防禦外邪入侵,反復感冒。

且肺衛氣虛,表虛不固,開闔失常,以致不能固護營陰,則常自汗或多汗。因其表陽不足,往往並見畏寒症狀。

 

七、肺陰虧損

肺陰虧損,是指燥熱病邪或內熱虛火灼傷肺津,造成肺臟陰津不足,肺系失卻濡潤的病理。因肺為嬌臟,喜溫喜潤,溫則津布,潤則氣和。燥系陽明金氣所化,故最易損傷肺臟陰津,導致肺陰虧損。

 

此多見於燥熱之邪所傷,而為外燥病變結果。至於內熱虛火所致者,則多由五臟失和,內火播灼,如心火灼金,木火刑金,胃火上熏,腎中相火炎燔等,皆可消爍肺陰。其他如久咳津虧,虛火內生,或大病攻伐太過,或過服剛燥之劑,嗜食炙博之品,助陽劫陰,或吐瀉傷津,以致胃液乾枯,土不生金,以及房勞太過,腎水枯竭,致使金水不得相生等,都可導致肺陰虧損。

 

其病埋主要反映在津枯失濡和虛熱內生兩個方面,此則屬於內燥病變結果。

 

出於肺為水之上源,主布散津液,濡溉周身。

 

若肺陰不足,津枯液竭,肺系失卻滋潤與清肅,可見鼻燥口乾,咽喉乾燥,甚或咽痛音啞,形體消瘦,以及嗆咳、少痰、咯痰不爽等症狀。

 

如兼肺腎陰虛,陰不制陽,則虛火上炎,消灼肺陰,可見潮熱、盜汗、顴紅頰赤,手足心熱,舌質紅絳,脈象細數等症,甚者熱盛傷絡,火盛刑金,迫血外溢,可伴見痰中帶血或咳血。而津枯失濡與虛火內灼這兩個病理過程是互為因果的。

 

陰津虧損是陰不制陽、虛火內灼的根本原因,而虛火內灼又是陰津耗傷的直接根源。

 

肺陰虧損的病理,若遷延失治,其最終轉歸有二,

一、導致肺腎陰虛,

二、陰損及陽,轉為陰陰兩虛。

 

八、肺絡損傷

肺絡損傷,是指肺系絡脈破損,產生以咳血、蛆血為特徵的病理變化。引起肺絡損傷的原因很多,如六淫病邪傷及血絡,或氣滯血瘀阻滯脈道,或氣虛不攝,或跌僕打擊等。

 

原因不同則病理演變各異,茲分以下四個方面敍述。


 

(一)、邪熱亢盛,損傷肺絡邪熱壅盛,灼傷肺絡有外感內傷之別。

如外感風熱暑燥病邪,自口鼻而入,侵襲肺系,灼傷肺絡,熱迫血溢者,可見咳血,皿血,血色鮮紅,並伴見氣逆嗆咳,乾咳少痰等證象。若風寒之邪,侵自皮毛,循經傳臟,鬱而化熱,形成表寒外束內有熱壅者,多發為鼻。

 

內傷肺絡,除癆蟲蝕肺以外,多由它臟傳變引起。

 

有因情志不遂,肝鬱化火,木火刑金者;有因嗜食辛辣肥甘,胃中積熱,戰過服溫補,助陰化火者;火熱上炎,血隨氣升,而發為胞血,咳血等症。

唐容川說:「咳血屬之於肺……或由胃中積熱,火熱乘金,氣上而咳;或由肝之怒火上逆而咳,此失血之實證。」

可見,內傷肺絡之實熱病變,多與肝胃火邪有關。

 

(二)、陰虛火旺,灼傷肺絡右由肺腎陰虛不能制陽。

以致虛火內生,灼傷肺絡,可與「肺陰不足」合參。

 

(三)、脾肺虛寒,血不循經氣有攝血統血作用,而直接與肺脾兩臟有關。

若脾肺虛寒,統攝無權,致使肺絡虛損,血溢脈外,發為咳血,多血色黯紅,日久不止。

 

因其肺氣虛損,呼吸無力,脾氣不足,健運失常,故可伴見氣短、畏寒肢冷、咳吐清冷涎沫,舌苔白滑,脈象沉弱等症。

 

(四)、強力外傷,肺絡破損如暴力打擊或跌僕挫墜擠壓等,使肺絡破損,血隨氣逆而發生咳血、蛆血、吐血等症。

 

九、肺氣脫絕

肺氣脫絕,是指肺臟精氣瀕臨竭絕,主氣功能極度低下,出現呼吸微弱,脈微欲絕為特徵的病理變化。

 

其形成的原因,包括生化不及、接續無源和卒然暴脫,氣陰耗傷太過等方面。

 

肺氣的來源與脾腎兩臟有關,若久病失治,或大病後期,脾腎氣衰,腫氣衷敗則肺氣失養,腎氣虛竭則攝納無權,有出無入,最終都可導斂肺氣脫絕。

 

此外,尚有平素身體虛弱,先後天精氣匱乏,一遇驚恐、過勞、饑餓、受寒等因素影響,或中氣虛陷,清陽不能上升,皆可使肺氣一時不能接續而導致脫絕。

 

這些都屬於肺氣生化不及和接續無源的病理改變。

 

若大量失血,或暴作吐瀉,或汗出太過,以致氣隨血脫,氣隨津亡,陰脫而陽無所附亦可引致肺氣脫絕,此則屬於暴脫一類。又如外感熱邪,燎原莫制,火毒熾烈,灼傷肺金,致肺之化源衰絕者,亦屬此一病理,可參閱「三焦病機」。

 

肺氣脫絕的病理主要表現為宗氣功能衰竭。

 

《靈樞.邪客篇》說:「宗氣積於胸中,出於喉嚨,以賈心脈而行呼吸焉。」

 

宗氣之能上行氣道,下貫心脈,是以肺氣的宣發肅降為動力。若宗氣大虛,則宣降失司,上不能行於氣道而司呼吸,可見氣息微弱不續,語聲低怯不清;下不能賈注心脈而行氣血,則脈微欲絕,虛裏築動,以致百脈失榮,形體不溫,陽氣不固,神失所養,可見面色蒼白,自汗不止,四肢不溫,神情淡漠,甚則神識昏迷,是為肺氣脫絕,元氣渙散,生命瀕臨死亡的極危徵象。

 

十、傳導失司

傳導失司,是指大腸腑氣鬱滯,或津液不足,致使傳送糟粕的功能失常的病理。

 

大腸為六腑之一,以通為用,宜瀉而不藏,實而不滿。糟粕的傳導與變化,歸根到底,須賴陽氣的推動和津液的濡潤。氣行則降,津潤則通,通降得宜,傳導有常,是謂常度。

 

由此可知,胃津的充足,脾氣的健運,肝氣的疏泄條達,肺氣的肅降,以及腎司二便的功能,都與大腸傳導有關,但總以津液不足與腑氣鬱滯為基本病理。現根據發病的原因與病性,具體分析如下:

 

(一)、燥熱傷津

大腸屬陽明燥金,喜潤惡燥。

若表寒入裏化熱,結於陽明之腑,或溫邪自肺胃順傳於腑,或五志化火,內搏腸胃,或恣食厚味,化生內熱等,均可致熱邪與糟粕相絕,化燥灼津,而使傳導阻滯,可見大便秘結,腹痛拒按,小便短赤,舌苔黃燥,脈象滑數等症。

 

(二)、氣機鬱滯

若由情志不舒,肝氣鬱結,致使脾胃氣機鬱滯,引起腸道傳導失司者,可見大便澀滯不暢,噫氣食少,胸腹痞滿,甚則腹痛、腸鳴,大便不下,苔薄脈弦等症。

 

此種因於肝脾鬱緒,失於疏運所致的便秘,臨床稱為氣秘。

 

若由飲食積滯,阻滯氣機,引起腸胃傳導失常者,可見胸腹脹滿疼痛,暖腐吞酸,大便不通或不暢,甚則嘔吐宿食,舌苔厚膩,脈象滑實等症,積滯過久,最易化火。


 

(三)、氣血虛衰

因於平素氣血虧虛,津液不足,或產後陰血虧損,使腸道失潤,傳導不利,亦可致便秘難下。

 

若由久病之後,脾肺氣虛,或年老體弱,元氣不足,致使大腸傳導無力的病理,可見臨廁努責,汗出短氣,而大便並不乾硬,便後疲乏不堪等症狀。

 

(四)、陰寒凝滯

多由過食生冷,戰伐中焦陽氣,或久病脾胃陽虛,寒從中生,使腸通失於溫煦,氣機凝滯。可見大便艱澀,或閉結不通,伴有腹時痛,畏寒肢冷,身重頭暈,小便清長,苔白潤,脈弦遲等症。古方半硫丸即針對此證而沒。

 

此外,還有下記虧虛,命門火衰,水津不得蒸化,而偏滲膀胱,致使腸道少津,傳導失司者,可見小便量多而大便乾結不爽,周身畏寒,舌淡胖嫩,脈沉無力等症。

 

十一、大腸濕熱

大腸濕熱的原因,有外感濕熱穢濁之邪及內傷飲食不節兩個方面。

外邪客傷,常發生於長夏季節,此時天暑下行,地濕上蒸,人身陽氣外泄,故易感受濕熱邪氣。

 

內傷飲食不節,多是平素嗜食肥甘厚味,釀生濕熱,濕熱內蒸,蘊於大腸引起。病因雖有內外之分,但常相因為病。無論大腸濕熱的原因如何,總以氣血鬱滯、傳導失職為基本病理。因其感受濕熱的輕重不同,濕熱交蒸的程度有異,其具體病機變化有兩種形式。

 

其一、濕熱下注,熱迫津泄。多由濕熱之邪,下注大腸,發為腹痛,泄瀉,大便黃濁粘滯,或便下臭穢稀水等症狀;由於腸中濕熱蘊蒸,清濁交混,可伴見發熱、口渴、尿赤,肛門灼熱、苔黃膩、脈滑數等症。

 

其二、濕熱膠著,毒傷氣血。是由濕熱疫毒之邪自口而入,侵犯腸道,膠著互結,壅滯腸中,使氣機阻滯,傳導失司,甚則熱毒蘊蒸,腐敗津血,遂成腹痛、裏急後重,便下膿血等症。

 

濕邪偏重,則多傷及腸道氣分,滯下白痢,熱邪偏勝,則多傷及血分,而為赤痢,濕熱俱盛則痢下赤白。

 

由於腸中濕熱壅滯,故常有肛門灼熱,小便短赤,發熱,口渴,舌紅脈數等症狀。

 

熱為陰邪,濕為陰邪,濕熱壅滯大腸,久羈不解,其最終轉歸,或是火熱上攻,或熱毒深入營血,內陷心包,發為神昏竅閉的病變;或是遷延日久,正氣耗損,餘邪未盡,而成脾腎虛寒的病變。

 

此外,胃腸素蘊濕熱之體,因濕熱下注,阻滯氣血,發為痔核,亦屬常見轉歸。

 

十二、腸絡損傷

腸絡損傷,是指大腸血絡損傷,血溢脈外,滲於腸中,出現大使下血為特徵的病機變化。

其原因,最常見的有濕熱蘊結,腸絡損傷脾瀉虛寒,血失統攝兩類。

 

濕熱蘊結,腸絡損傷的病理,多由外感濕熱邪氣,內傳腸胃,或飲酒嗜平,濕熱內蘊,下移大腸,灼傷血絡所致。

 

其下血多呈點滴而下,並可見身體倦怠,瀉納欠性,口苦,苔黃膩,脈濡數等症狀,臨床稱為臟毒便血。

 

若因肝熱生風,疏泄太過,血失藏斂,下迫大腸,或腸中熱盛生風,灼傷腸絡,則血下如濺,血色鮮紅,肛門灼熱,舌紅脈數,臨床上謂之腸風下血。

 

脾胃虛寒,血失統攝的病理,多因久病耗伐,陽氣虧虛,寒從中生,致脾氣虛衰,不能統血,血失裹護,滲入腸中。

 

可見血隨便下,下血紫黯,或色黑,腹痛隱隱,大便溏薄,喜熱惡寒,面色無華,神疲懶言,舌淡脈細等症。

 

腸絡損傷,由於失血而致氣隨血脫,氣虛則血失統攝,以致下血更為頻繁,形成氣不攝血和氣隨血失互為因果,使病情曰趨深重,並可最終導致血竭氣脫的嚴重轉歸。

 

十三、大腸虛寒

大腸虛寒,是指脾、腎陽氣不足,大腸失卻溫化,以致傳導功能障礙的病理變化。

 

雖然其病位在腸,病本卻在脾腎。根據其病理側重不同,有失於溫化和滑脫不固兩種病理演變。

失於溫化者偏寒,多系脾腎陽虛,寒濕內停。

常因寒濕內犯脾胃,或素體陽虛,或久病真陽虧損,以致寒從內生。

 

其病變趨勢可向以下幾個方面發展:

其一、陽虛不化,寒濕下注,發為洞泄,可見手足不溫,舌苔白滑,脈沉遲等症狀;

其二、氣虛下陷,泄利不止,可見氣短不續,小腹空墜,脫肛等症狀;

其三、腸道失於溫運,濁陰內聚,陽氣不通,津液不行,以致糟粕難於傳送,發為虛寒便秘。

 

滑脫不固者偏虛,常因久病失治,窮及於腎,以致腎陽不足,命門火衰,不能溫煦脾胃,脾腎陽虛,腎氣不固,脾失升運,從而水穀不化,滑脫失禁,伴見久利脫肛,喜溫喜按,舌淡苔白,脈微無力等症狀。

A17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