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灌注顯像: |
心肌顯像分二類: 一類是有功能的心臟細胞對放射性藥物﹝radiopharmaceuticals﹞選擇性攝取並濃聚,從而使正常心肌顯影而病損區不顯影。心肌攝取示綜劑的量與局部心肌血流灌注量成正比,故稱心肌灌注顯像。 另一類是放射性標記化合物只被壞死心肌所濃聚,正常心肌不吸收,用於診斷急性心肌梗塞﹝myocardial_infarction,MI﹞。故稱為心肌梗塞﹝myocardial_infarction,MI﹞灶顯像。由於臨床上常用的是心肌灌注顯像,這裏僅就心肌灌注顯像作介紹。 |
【原理和方法】 |
201Tl-氯化亞鉈和99mTc標記的異睛類化合物靜脈注射後,能被心肌細胞攝取而使心肌顯像,心肌每個部位聚集放射性的多少與該部位冠狀動脈血流灌注量正相關。心肌硬塞和心肌缺血分別表現為病灶處放射性缺損和放射性減低。輕度冠心病﹝CHD﹞人由於冠狀動脈儲備能力和側枝迴圈的建立,心肌缺血在靜息狀態下往往被掩蓋,心肌灌注顯像可表現為正常,對於此類病人,須進行介入試驗(運動負荷試驗或潘生丁試驗)使心肌缺血充分顯露。 |
201Tl在進入心肌細胞之後通過彌散過程從心肌清除,清除的速度也與冠狀動脈血流灌注正相關。利用這一特性,靜脈注射一次便可完成靜息顯像和介入試驗。具體方法是:在運動負荷達到要求時,靜脈注入201Tl64-111MBq(2~3mci),5分鐘後進行心肌顯像,獲得運動狀態下負荷影像;然後囑受檢者休息,3小時後在靜息狀態下重複顯像獲得靜息影像。201Tl作為心肌灌注顯像劑已有十多年歷史但由於201Tl價格昂貴,射線能量偏低半衰期偏長,人們開始尋找以99mTc標記的化合物,99mTc-甲氧基異丁基異睛(99mTc-MIBI)彌補了201Tl的不足,已在國內得到廣泛應用。但由於99mTc-MIBI沒有象201Tl那樣的「清除,再分佈」過程,用99mTc-MIBI做心肌顯像時,須在靜息狀態顯像前和進行介入試驗時分別靜脈注射,劑量為555-740MBq(10~20mci)。注射後1~3小時進行心肌顯像。 |
【影像分析】 |
(01)、平面影像靜息狀態下一般只左室顯像,影像呈馬蹄形或卵圓形,心腔及心底部大血度彙集處放射性缺如。心尖部由於心肌較薄,也可有不同程度的放射性減低,右心室﹝right_ventricle﹞心肌很薄且冠狀動脈血流灌注量也較少,通常不顯影或隱約顯影。根據採集時的體位﹝position﹞元不同,所顯示的心肌節﹝sarcomere﹞段亦不同。前位元顯示前壁,心尖﹝Apex_cordis﹞和下壁;左前斜45°顯示前間壁、下壁、心尖﹝Apex_cordis﹞和後壁,左側位元顯示前壁、心尖﹝Apex_cordis﹞、下壁和後壁。冠狀動脈左前降支主要灌注左室前壁,前側壁和間壁,左旋支主要灌注左室後壁和後側壁,右冠狀動脈主要灌注右室心肌和左室下壁。根據所見放射性減低的部位可對冠狀動脈病變進行定位。 |
(02)、斷層影像由SPECT的旋轉探頭圍繞心臟所採集的資訊,經電腦特殊軟體處理後,按心臟本身的長軸筆短軸從三個方向重建圖像: ①短軸斷層。是垂直於心臟長軸從心尖﹝Apex_cordis﹞向心底依次斷層的影像,左室各壁呈封閉環狀,清楚地顯示前壁、側壁、間壁、下壁和後壁。 ②水準長軸斷層,是平行於心臟長軸由膈面向上的依次斷層影像,顯馬蹄形,能清晰顯示心尖﹝Apex_cordis﹞以及側壁和間壁; ③垂直長軸、是平行於心臟長軸則間壁向左的依次斷層,呈馬蹄形。和水準長軸一樣能清晰顯示心尖﹝Apex_cordis﹞區,還能較好地顯示前壁及下、後壁。與平面顯像相比較,斷層影像能清楚地顯示左室心肌的每一節段,沒有重迭,有利於發現較小範圍深在的病變,病變的定位也較準確。 |
心肌斷層影像節段模式圖 |
AN_前壁:AL_前側壁:PL_後側壁:IN_下壁:As_前間壁 |
Ps_後間壁:PO後壁:AP_心尖﹝Apex_cordis﹞ |
【臨床應用】: |
01、冠心病﹝CHD﹞的診斷:放射性核素﹝radionuclide﹞心肌顯像,特別是SPECT斷層顯像可提供心肌缺血和心肌梗塞﹝myocardial_infarction,MI﹞的位置、範圍的準確資訊,直接反映冠狀動脈形態改變所引起的結果-心肌灌注血流量的改變,對冠心病﹝CHD﹞的診斷具有獨特價值。若以冠狀動物阻塞>50%為冠心病﹝CHD﹞的診斷標準,心肌灌注顯像(斷層)的靈敏度及特異性均達90%左右。由於心肌灌注顯像是一種可靠的非創傷性的檢查手段,故受到臨應醫生和病人的歡迎。 |
02、冠狀動脈血流重建術的選擇和療效監測,心肌灌注顯像可區分缺血但能存活的心肌組織和壞死的心肌組織、故可在術前預測血運重建術的前程。術後監測冠狀動脈再狹窄的發生。 |
永康堂【YCT】~學習自測~ |
|
答案 |
題目 |
【】 |
對無病理性Q波的急性心肌梗死,以下檢查更具診斷價值的是: A、心電圖; B、心肌灌注顯像; C、超聲心動圖; D、心導管檢查; E、血清心肌酶學檢查 |
【】 |
心肌梗死灶在心肌灌注顯像中表現為: A、靜息時顯示放射性減低,運動時有充填; B、運動時顯示放射性減低,靜息時有充填; C、靜息和運動時放射性均減低,無差別; D、靜息和運動時放射性增高,無差別; E、靜息時放射性減低,運動時增高。 |
【】 |
心肌缺血區在心肌灌注顯像中表現為: A、靜息時顯示放射性減低,運動時有充填; B、運動時顯示放射性減低,靜息時有充填; C、靜息和運動時放射性均減低,無差別; D、靜息和運動時放射性增高,無差別; E、靜息時放射性減低,運動時增高。 |
【】 |
心肌灌注顯像對於冠心病的診斷靈敏度及特異性均優於心電圖。 |
【】 |
心肌灌注顯像的臨床應用及其價值如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