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耳道異物﹝foreign_body_in_external_auditory_meatus﹞: |
【病因及異物種類】 |
外耳道異物﹝foreign_body_in_external_auditory_meatus﹞:常見於兒童將豆類、小珠粒、火柴棒頭等各種小物塞入外耳道。成人可因創傷、彈片、泥土、木塊等,或耳病治療時誤留棉花、小紗條於外耳道。其他如夏季昆蟲可爬入或飛入外耳道內形成異物。 |
【臨床表現﹝clinical_manifestation﹞】: |
因異物種類大小和部位而異。小而無阻塞、無刺激的異物,可長期存留無任何明顯症狀﹝symptoms﹞。較大異物或植物性異物可遇潮濕而膨脹,阻塞外耳道影響聽力及耳鳴等。嚴重者可致外耳道炎,出現耳痛。異物接近鼓膜﹝tympanic_membrane;_drum﹞可壓迫鼓膜﹝tympanic_membrane;_drum﹞致耳鳴、眩暈﹝vertigo﹞,活動昆蟲爬行騷動時可引起難以忍受的不適,觸及鼓膜﹝tympanic_membrane;_drum﹞可致疼痛﹝pain﹞、耳鳴、甚至損傷鼓膜﹝tympanic_membrane;_drum﹞。檢查可見不同大小的異物存留於外耳道不同的位置。 |
【治療﹝treatment﹞】 |
根據異物大小、性質和部位,採用不同的取出方法。 |
﹝一﹞活動而不膨脹的小異物,可用生理鹽水將異物沖出。但外耳道、鼓膜﹝tympanic_membrane;_drum﹞有損傷或穿孔禁用。 |
﹝二﹞植物性異物可在直視下用異物鉤或耳刮匙取出,不宜用水沖洗,以免膨脹而取出困難。 |
﹝三﹞活動的昆蟲類可先滴入油劑、酒精或乙醚使其死後用鑷、鉤或沖洗取出。 |
外耳道異物﹝foreign_body_in_external_auditory_meatus﹞鉤出法 |
外耳道異物﹝foreign_body_in_external_auditory_meatus﹞鑷取法 |
注意事項: ①併發急性炎症時,可先抗炎治療後再取出異物,若異物影響炎症消退,可在消炎過程中酌情取出。 ②取異物時操作必須輕巧熟練,不得盲目強行取出,以免損傷外耳道皮膚及鼓膜﹝tympanic_membrane;_drum﹞。特別對圓形光滑異物如豆類、玻璃珠等,切忌隨意用鑷、鉗夾取,以免將異物推向深部。 ③異物嵌頓於外耳道不易取出者,如創傷進入彈片等,可從耳後作乳突﹝mastoid_process﹞鑿開術之切口,分離外耳道軟骨部,然後取出異物。 ④不合作兒童或異物嵌頓很緊難以取出者,可予以短暫的全身麻醉後取出。 |
經筋醫理探源(永康堂‧張老師);Prof.Chang,Chen-Y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