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化」是人體臟腑器官對體內物質所進行的生成、轉化和加工、改造活動,是人體物質和能量的代謝過程。

 

化者變也,含有變化、轉化與化生之義。

 

簡而言之,氣化就是生化代謝,是人體的一種基本生理功能。從廣義的範圍而言,氣化有先天氣化過程和後天氣化過程兩大類,木節所討論的主要是後天的氣化。這種正常的氣化功能與過程發生太過、不及與紊亂,即謂之氣化失常,就成為病理過程。

 

本節主要討論氣化失常的發生機理、基本類型及其病理意義。

 

氣化與氣機在概念上有所不同。

氣機泛指人體臟腑形體和組織器官的所有功能活動,是人體全部生理功能活動的概括。如心的行血,肺的呼吸、宜降,肝的疏泄,脾胃的升清降濁,大腸的傳導,膀胱的藏、泄,氣的流行溫煦,陰津營血的灌溉濡潤,胰理的開合,以及目之視,耳之聽,鼻之嗅,掌之握,足之步等等,都屬於氣機範圍。

 

而氣化則主要指臟腑器官的更為複雜的、細微的化生功能,如心的化赤為血,脾的化飲食水穀為精微,腎與三焦的化氣,肝的餘氣化為膽汁,氣血津液營衛精髓和形味、形氣的化生與轉化,以及人體的生長發育等。可見,氣機是更高一層的概念,氣化則屬千氣機活動的表現與結果。

 

就其相互關係而言,氣化以氣機為基礎,而又是氣機的源泉與保證:氣機之中包含著氣化,而氣化之中又涵育著氣機。二者既有密切的聯繫,又有一定的界限與區別。

 

一、氣化的基本內容

飲食水穀在臟腑功能作用下所進行的運化、吸收、排泄,氣血精津液等精微物質在臟腑功能作用下的化生與轉化,以及人體的生長壯老已,都是人體的氣化過程。

 

氣化作用可以把一種物質分解成多種物質,也可以把多種物質化合成一種物質,或把一種物質轉化成另一種物質,或轉運輸布氣、精、血、津液等精微物質以供給人體生命活動的需要,宣洩排除人體生化過程中產生的廢物於體外。總之,人體的一切生命活動,內而迴圈、消化、吸收、生長發育,外而視、聽、言、動,無一不是氣化作用的表現。


人體的臟腑功能活動,既是重要的氣化作用,又是進行氣化功能的基礎。由於各個臟腑的生理特點不同,因而其氣化作用和表現就各有差異。比如,心的氣化,主要表現為對血的化生。

《素問‧經脈別論》說:「食氣入胃,濁氣歸心,淫精於脈。」

 

姚止庵注曰:「食之所化,有清有濁。……濁化血,血有質。心得食氣以為養,而血始生焉,故雲濁氣歸心也。……」《素問經注節解‧經脈別論》注)

 

李挺《醫學入門‧臟腑總論》說:心乃「氣血所化生之本。」

 

《靈樞‧決氣篇》說:「中焦受氣取汁,變化而赤,是謂血」,

就是指中焦受水穀之精微,上奉於心,再經過心的變化而來,始得成血,這也就是心對此的化生作用。腎為先天之本,立命之根,所以中醫學常用腎氣和腎的氣化功能來說明人體生長發育的氣化過程。

 

《素問‧上古天真論》說:「丈夫八歲腎氣實,發長齒更:二八腎氣盛,精氣溢瀉,陰陽和,故能有子:三八腎氣平均,筋骨勁強,故真牙生而長極: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滿壯;五八腎氣衰,發墮齒槁;六八腎氣衰竭於上,面焦,發須頒白;七八肝氣哀,筋不能動,天癸竭,精少,腎氣衰,形體皆極;八八則腑發去。」

《內經》征本篇中,還以七歲為一階段逐段地論述了女子腎氣的盛衰過程。可見,腎氣的盛衰盈虧情況,乃是人體氣化功能盛衰強弱的重要標誌。腎的氣化,除了反映於生長發育過程之外,還表現於腎氣對水液的蒸騰、溫化與開合的作用。它能使一部分水液變成尿液排出體外;使一部分水液重新敷布全身,維持正常的水液代謝。

 

故《靈樞‧營衛生會篇》有「衛氣出於下焦」的說法。此外,腎的氣化作用,還表現于腎藏精、精化氣、氣生精的相互資生轉化作用。

 

《景嶽全書‧傳忠錄,下》說:「命門為化生之源」,也就是指腎的氣化與精氣相互資生轉化而言的。脾的氣化主要表現為運化水穀精微,供給全身營養物質,以及運化水濕,維持人體正常水液代謝。肺的氣化主要表現為對津液的宣發佈散相對水液的通調作用。由於肺氣的宣發,津液才得以熏膚,充身、澤毛。

 

《靈樞‧決氣篇》說:「上焦開發,宣五穀味,熏膚、充身、澤毛,若霧露之溉,是謂氣。」

形象生動地描述了肺的氣化作用。

 

三焦的氣化,主要表現為化氣行水。此外,《素問‧靈蘭秘輿論》所指出的「小腸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大腸者,傳導之宮,變化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其中的「化物」、「變化」、「氣化」等提法,都是對其氣化作用的概括。

 

氣化為形、形化為氣的形氣轉化運動,以及伴隨發生的能量轉化,包括氣、精、血、津液等物質的生成、轉化、利用和排泄的全過程。通過心、肝、脾、肺、腎和膽、胃、大腸、小腸、膀胱、三焦等五臟六腑,受納水穀,吸取精氣,並將其轉化為人體需要的營衛氣血等各種物質,沿著經脈循行于金身,灌溉濡養肌體;同時通過下焦泌別浦濁,排泄糟粕和水液,這一切無一不是氣化作用的結果。

 

在氣化作用下,味、形、精、氣之間,可以相互資生和轉化,在病理狀態下,它們之間亦可互相損傷。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陽為氣,陰為味,味歸形,形歸氣;氣歸精,精歸化;精食氣,形食味;化生精,氣生形;味傷形,氣傷精,精化為氣,氣傷於味。」

可見,氣、精、血、津液的相互資生、轉化與調節,是各種營養物質在體內保持相對平衡,人體新陳代謝與生命活動正常進行的保證。由上可見,氣化過程廣泛存在於人體各個部分和整個生命過程之中,對維持人體正常生理活動和生命健康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氣化的失常勢必對人體造成廣泛的病理影響和病理損害。


二、氣化失常的基本表現及其病理意義

氣化作用與過程因各種原因而發生太過與不及或者紊亂,就可形成氣化失常而導致疾病的形成,就其病理變化和表現而言,可基本概括為以下兩種:

 

(一)氣化偏盛

氣化偏盛是氣化作用的太過和亢盛。

 

氣化偏盛的病理變化是在陽氣有餘或相對亢盛基礎上的「化火」過程。由於陽氣轉化作用的過亢,使精血津液化氣的過程加速和增強,後者又反過來加重和促進陽氣的亢盛,導致陽氣愈亢而火愈熾。同時,由於精血津液因化氣而過度消耗以至乾枯,於是發生陰液的虧虛。陰虛則亢陽更失所抑制,氣化複更趨亢盛。

 

所以,氣化偏盛的病理變化,皆以「化火」為病理特點,實質上就是陽氣的溫化作用過分強烈以致超過常度的結果,也就是氣有餘而成火和少火成為壯火的病理。氣化過盛以至出現「火」象,就表示陽氣已轉化為邪火。這時,化火的陽氣,即不再具有正常的溫化和「生氣」作用;而只會產生耗氣、「食氣」、「散氣」以及灼津傷精的病理損害,從而導致心火上炎、肝火亢盛、木火刑金、膽火橫逆、以及肺、胃、三焦火熱亢盛的一系列病變,表現為實火實熱證。如氣化亢盛日久,導致精血津液的過度損耗,可以形成陰虛火旺、虛火內熾的病理變化,而表現為五心煩熱、盜汗不寐、頭暈耳鳴、咽幹目澀、舌紅脈細等陰虛津虧、亢陽無制的證象。

 

(二)氣化偏衰

氣化偏衰是氣化作用的不及和減退,或氣化功能受到阻滯,以致氣化不行。

 

基本病理變化是陽氣的溫化作用不足和減弱,使精血津液的化生與化氣過程減緩和降低,從而表現為形體腑腑功能的減弱,形成為氣虛的病變。如果氣化功能進一步衰減,陽氣的化生與溫煦作用繼續低下,即可由氣虛發展為陽虛的病變。陰氣衰微,失去正常的溫煦氣化作用,則可出現虛寒病變。

 

表現為畏寒怯冷,水穀不化,下利清穀,腰脊冷痛,四肢不溫,小便清長等證象。嚴重時,可致陰盛寒凝而津液不行,水不化氣,營血澀滯,水穀精微不能轉化,停積凝聚而成為痰飲水濕等病理改變。如氣化作用嚴重衰滯,則陽衰氣虛,形氣、形味和精氣、陰陽的化生嚴重衰退停滯,即可導致臟腑形體的枯萎和生長發育的遲緩與停頓等病理結果。

 

所以,氣化作用的偏衰,主要是以氣虛、陽虛以及陽虛寒凝為病理特徵。氣化偏衰多見於素體陽虛和稟賦不足,以及內傷久病時陽氣耗傷過甚的情況下,尤以脾腎陽氣的不足與虧耗,最易導致氣化作用的偏衰。此外,久病而陰精津血傷殘過甚,使氣化的源泉匱乏,或先有水濕痰瘀的蓄結凝聚,使氣化作用阻滯等,亦可引致氣化作用的不及。

 

綜上所述,氣化作用實際上就是氣血精津液和形氣的化生、轉化與消耗過程,以及臟腑形體的生長、發育與衰退過程。同時,在整個氣化過程中,又以氣的功能活動為基礎,氣盛則化亦盛,氣弱則化亦弱,氣滯則化滯,氣竭則化止,故無氣則亦無化,化也就是氣的具體作用。這裏的氣,包括了人體臟腑經絡形體之氣,概括起來,就是人體陰陽之氣,就中尤以陽氣起著主導作用。而氣化失常的基本病理,也就是在陽氣盛衰基礎上引起的人體機能的亢進和衰減,而表現為陽氣的有餘或不足。這就是《銀海精微‧氣病論》說的「人花天地間,莫非氣化之流行s。臟腑經絡,氣得其正,何用不R:氣失其正,何往弗害,」氣得其正,氣機得以流行,氣化作用得以保持正常;氣失其正,則氣化作用必將失其常度,而發生偏盛偏衰的病理變化。(張發榮)

A0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