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學認為,疾病的發生發展實質上是邪正相爭的過程。邪,即邪氣,一般指外感致病因素。廣義的邪氣,則包括一切內外致病因素在內。正,即正氣,是人體抵抗邪氣侵襲,適應生活環境,以及維持正常生理活動能力的總稱。
《素問‧評熱病論》云:「邪之所湊,其氣必虛」,
《靈樞‧邪氣臟腑病形》云:「邪之中人,或中于陰,或中于陽,上下左右,無有恆常,其故何也?……中人也,方乘虛時」。
指出邪氣的侵襲,是乘人體正氣虛弱之時,或衛外不固,開闔失常,或臟腑氣血不足,功能失調,而中傷人體,且從正氣所虛之處侵入,即所謂虛處受邪,而引起各種不同的疾病。如果人體正氣強盛,衛外固密,氣血充盈,臟腑功能正常,邪氣就無從侵入,疾病也就無由發生。
此正如
《靈樞‧百病始生》云:「……蓋無虛,故邪不能獨傷人」,亦即
《素問遺篇‧刺法論》所說:「正氣存內,邪不可干」的道理。
邪氣一旦因正氣之虛而侵入人體,人體正氣無論強弱,都會起而與之對抗,奮力驅邪外出,或克邪制勝,以維持正常生理,這種人體正氣與邪氣相互鬥爭、相互作用,正氣有力驅除和戰勝邪氣的過程,稱為邪正鬥爭。《素問‧評熱論》所說「邪氣交爭」、《傷寒論‧太陽篇》所說「正邪分爭」,都是邪正相爭的同義語。
邪正相爭實際上包含兩個方面的內容,即邪氣對正氣的損傷,以及正氣的抗邪反應。
邪氣對正氣的損傷情況,因邪氣的性質、來源不同而大異,如寒、濕陰邪,多傷陽氣;火、燥陽邪,多損陰津:情志、勞倦,則多損傷臟腑氣血等,其結果都是「虛其正氣」。
正氣的抗邪反應,一般都是整體性的,包括使邪氣局限於某一層次和祛逐邪氣,邪去則正安,而「津液自和」,「陰陽自和」。假使正氣虛弱,或邪氣太盛,對正氣嚴重損傷,以致抗邪無力,就會引起疾病的形成和傳變。由此可見,在邪正相爭過程中,雖然邪氣是發生疾病的基本條件,但起決定作用的是人體正氣的強弱。
可以說,邪氣是發病的條件,是外因;正氣是發病的根據,是內因。疾病的發生是如此,疾病的變化發展、預後、轉歸,同樣是如此,都取決於邪正雙方的力量對比。
如正盛邪衰,則病勢由重轉輕,朝恢復的方向變化發展,反之,如正衰邪盛,則病勢由經轉重,朝惡化的方間發展變化。此種邪正力量對比的強弱進退情況,稱為邪正消長。《素問‧通評虛實論》云:「邪氣盛則實,精氣奪則虛」。邪氣盛一分,則正氣虛一分;正氣盛一分,則邪氣衰一分,邪正消長實際上決定著病理過程的虛實轉歸和預後善惡。
邪氣乘正氣不足而侵襲人體的過程,稱為感受。一般說,外邪多是經皮毛口鼻從肺系衛表而侵入體內,但有陰陽兩經,或表裏兩部同時受邪者,稱為「兩感」。如《傷寒例》云:「若兩感於寒者,一日太陽受之,即與少陰俱病……」。有同時感受兩種以上不同性質的邪氣者,稱為「重感」,如成無已在《注解傷寒論‧辨痙濕喝脈證》對痙證的成因的解釋中說:「太陽中風,重感寒濕,乃變為痙也」。有已感受某種邪氣,又感受同種邪氣者,稱為「複感」。如《素問‧舉痛論》云:「故骨痹不已,複感於邪,內含於腎。筋痹不已,複感於邪,內含於肝」;有邪氣不經三陽經之表,而直接由三陰經受邪者,稱為「直中」等等。由於邪氣感受的情況不同,其發病、傳變、轉歸也大不一樣。例如,外邪從口鼻皮毛侵入者,一般發病多是先出現上焦表證,其傳交、轉歸多是由表而裏,由淺而深,由陽而陰,由上焦、中焦而下焦。但如是陰陽兩感,太陽與少陰俱病,其發病必定同時出現太陽與少陰的脈證,也必定出現太陽少陰多方向的傳變、轉歸。
邪氣各有其不同的性質,當侵入人體之後,隨人體質的陰陽、虛實、燥濕等不同,而發生性質變化的現象,稱為「從化」,或「從類化」。例如,燥熱體質感受寒濕陰邪,則易於濕化為燥,寒化為熱。又如,不同的體質感受風邪,可有風寒、風熱、風濕、風火、風痰等不同性質的從化。這就是章虛穀說的:「外邪傷人,必陷人身之氣而變」的道理《溫熱經緯。濕熱病篇》第1條注)。從化的發生主要取決於邪正相爭的形勢。當邪氣的屬性與病人體質處於寒與熱、燥與濕等根本相反的情況下,從化現象尤為明顯。
由於存在從化現象,致使很多疾病始同終異,或始異終同,變化多端。這就是《醫宗金鑒》所謂:「人感受邪氣雖一,因其形臟不同,或從寒化,或從熱化,或從虛化,或從實化,故多端不齊也」的道理。在正氣虛衰或邪氣極盛的條件下,病勢由淺入深,由一臟波及另一臟的情況,稱為「傳變」,又叫「傳化」。
《素問‧皮部論》云:「是故百病之始生也,必先於皮毛,邪中之則胰理開,開則入客於絡脈,留而不去,傳入於經,留而不去,傳入於腑,廩於腸胃。」這是指外感邪氣由表入理,由淺入深的傳變。
《素問‧氣厥論》所謂:「脾移寒於肝,肝移寒於心、心移來於肺、肺移寒於腎;脾移熱於肝、肝移熱於心、心移熱於肺、肺移熱於腎、腎移熱於脾、胞移熱於膀胱、膀胱移熱於小腸、小腸移熱於大腸」等,是指臟腑之間邪氣的傳變。這些都是較為普遍的傳變方式。
外感邪氣依病理層次淺深,由淺入深,依次傳變,稱為「順傳」。例如,溫熱病由衛而氣而營而血的傳變,即是順傳。
傷寒病按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少陰、厥陰,依次傳變,稱為循經傳,實際上就是「順傳」。
如果外感邪氣不是依次傳變,而是超越一個兩個病理層次傳變,稱為「逆傳」。
例如,溫熱病由衛分不經氣分而直傳營分、血分,即是逆傳。傷寒病由太陽不經陽明而傳少陽,或不經陽明、少陽而傳太陰、少陰等,稱為越經傳,實際上是與逆傳同義。如邪勢太盛,迅速傳裏,使虛處受邪的情況,稱為「內陷」。
《溫熱論》所云:「如斑疹出而昏者,正不勝邪,內陷為患……」;「邪勢必乘虛內陷,虛處受邪……」;「損正邪陷也」,指出外感邪氣內陷的原因,主要是邪勢太甚,正氣不支,正不勝邪所致。其實,上述逆傳的原因也與此同理。
此外,兩感邪氣者,如表裏兩感,則表裏分傳;陰陽兩感,則陰陽分傳等。
總之,以上都屬於外感邪氣的傳變方式。至於內傷疾病的傳變,也是遵循「虛處受邪」的規律,某臟腑虛就向某臟腑傳變,且多由氣分而血分,由氣機失調至形體損傷。凡邪氣傳入五臟,引起形質損傷者,病位已深,勢難速圖,故治療較難。正如《傷寒例》云:「邪氣入臟,則難可制」。
邪氣停留於某一部位,既不消散,也不傳變,稱為「邪留」,或「邪結」;其停留的部位較深者,稱為「鬱伏」,或「內伏」。《溫熱論》所謂:「邪留三焦」,「火鬱內伏」,「濁穢鬱伏」等均是。邪結或鬱伏過久,最易化火化燥,引起變證、壞證,有的則入血入絡,並由氣機紊亂發展到形質損傷。
邪正相爭的過程也就是邪正消長的過程。由於邪正雙方力量對比,出現此消彼長,或此長彼消的情況,因此,邪正相爭的表現也就比較複雜,大體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正虛邪盛
是指邪氣亢盛,正氣虛弱,抗邪無力,邪勢迅猛的狀態,嚴重者導致死亡。在此情況下,邪氣可迅速由表入裏,由陽入陰地傳變,甚至出現直中、逆傳等嚴重病勢,甚則迅速引起五臟交虧、元氣衰憊的局面。《傷寒例》所述,「脈陰陽俱虛,熱不止者,死」;「脈陰陽俱盛,大汗出,不解者,死」;「若三陰三陽、六臟六腑皆受病,則營衛不行,腑藏不通,則死矣。」就是指的邪氣太盛,正氣虛極而出現的死候。值得注意的是,正虛邪盛是一種真虛真實的病勢,當與假虛真實或真虛假實區別開來,前者叫做「大實有贏狀」,後者叫做「至虛有盛候」,都不能與正虛邪盛相混。
正虛邪盛引起的傳變,由於邪氣的不同性質,起關鍵作用的正氣種類也不相同。外感邪氣的侵襲能否致病,關鍵在於人體衛氣的強弱;其傳變、轉歸,則決定於津液存亡與陽氣來複。內傷疾病的傳變、轉歸,主要取決於五臟正氣的盛衰。《金匱》所謂:「若五臟元真通暢,人即安和」,是指五臟正氣強盛,功能正常,則不受邪致病;「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是說強壯脾氣,以阻止其傳交。由此可見,在正虛邪盛的情況下,對不同的病證要注意維護人體不同種類的正氣。
(二)邪正俱盛
是指邪氣亢盛,而正氣亦強,抗邪反應激烈的狀態。例如,以大熱、大汗出、大煩渴不解、脈洪大為特徵的白虎湯證:以脈浮緊、發熱惡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煩躁為特徵的大青龍湯證等,就是邪氣極盛,而正氣的抗邪反應也極強烈的邪正俱盛的病勢。邪正俱盛,在傷寒病多見於太陽。陽明階段,在溫熱病多見於衛分、氣分階段,在內傷雜病,則多見於病之初、中期。邪正俱盛,在臨床上都表現為實證,治療上因正氣較強,應著重祛邪,邪去則正安。
(三)正盛邪衰
是指正氣強盛,而邪氣衰退的病勢。此種正氣居於絕對優勢,而邪氣力量衰少的情況,其病勢多表現由裏出表,由陰出陽,由深出淺的傾向。正盛邪衰,在臨床上多見於素體強盛之人,感邪較輕,或餘邪未盡之經證。此種病勢,只須稍事調理,或略加祛邪即痊癒。有的還可以「津液自和」、「陰陽自和」、「氣血自和」而自癒。
(四)邪正相持
是指正氣不弱,而邪氣也不太盛,邪正雙方勢均力敵,相持不下的狀態。此時,邪氣稽留於一定部位,不能深入傳交,正氣亦不能完全驅邪外出。《傷寒論》小柴胡湯證所述:「血弱氣盡,胰理開,邪氣因入,與正氣相搏,結於脅下,正邪分等,往來寒熱,休作有時……」便是邪正相持的病理狀態。溫熱病邪氣稽留少陽三焦,亦屬此種病理,一般多表現為半表半裏的病理反應。治療上須扶正祛邪同時並舉,才能取效。
(五)正虛邪戀
是指正氣已虛,邪亦不盛,正氣無力祛邪盡出,邪氣亦缺乏傳變、擴展之勢的遷延狀態。多見於疾病的晚期。正虛邪戀,在積極的調護與治療下,可逐漸使正氣增強而好轉,也可因複感邪氣而加重,所以多有反復不已的情況。治療上當以扶正為主,兼以祛邪,使正勝邪卻。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