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膽系統,由肝、膽及所屬經絡、筋膜、爪甲、目竅等部分組成,是人體五大生理系統之一。

 

肝居脅下,其位在右,行氣于左。膽為六腑之一,附著於肝,內藏精汁,屬奇恒之腑。肝與膽相表裏,是調節和維持正常生理活動的重要臟腑。

 

足厥陰肝經屬肝絡膽,循行於巔頂、脅肋、少腹、陰器等處。足少陽膽經屬膽絡肝,眼外角、耳前後、頸側、頷部、缺盆、腋窩、脅肋、腹、膝、小腿外側都是膽經循行部位。

 

一旦肝膽系統發生病變,上述經絡循行部位多常現相應症象。所以,肝經和膽經也就成為肝膽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

 

筋膜是人體的重要組織。筋是膜的束聚,膜是筋的延伸,外則布于皮裏肉外,聯絡關節,主司運動,內則聯繫五臟六腑,屬於肝膽系統的組成部分。所以《素問‧痿論》說:「肝主身之筋膜」。

 

筋膜有賴陰血濡潤,才能活動自如。肝的疏泄功能正常,氣血津腋調暢,筋膜才能得到陽氣的溫煦,陰血的滋養,津液的濡潤,保持其和柔活利。爪甲屬筋膜延伸出於體表的一部分,為肝臟餘氣所化,故爪甲亦屬肝膽系統。

 

《靈樞‧五閱五使篇》說:「目者,肝之宮也」

《素問‧陰陰應象大論》說:「肝主目,在竅為目」。

目能視物,全賴精血充盈。肝為藏血之臟,五臟六腑的精氣都要依靠血液的營運才能上注於目。

 

所以,

《素問‧五臟生成篇》說:「肝受血而能視」;

《靈樞‧脈度篇》說:「肝氣通於目,肝和則目能辨五色矣」。

 

肝膽系統的生理功能儘管十分複雜,但以疏泄功能為其首要。疏泄有舒展通暢之意。肝主疏泄,是指肝臟具有疏通和暢達的生理功能。這一功能是與肝應春生之氣,喜條達而惡鬱繕的性質分不開的。肝氣疏泄條達,氣血津液得以營運周身,五臟六腑氣機才能調暢通達。所以,肝主疏泄不僅涉及本系統的所有生理功能,也關係到各臟賴以維持生理活動的基礎物質在體內的營運和代謝,關係到五臟功能活動的協調統一。

 

肝臟的疏泄功能,歸納起來,主要反映在六個方而,

其一、疏泄一身之氣機。

氣機是對人體臟腑功能活動的概括。人身之氣,運行不息,升降有度,出入有節,全賴肝的疏泄條達作用。一有怫鬱,則臟腑功能失調,升降失度,出入失節,發生多種病變。故《素問‧舉痛論》說:「百病皆生於氣」。

 

其二、貯調周身之血液。

血液對於人體,具有滋臟腑、濡經脈、養百骸、充形體等作用。

《靈樞‧本神篇》說:「肝藏血」,王冰注云:「肝藏血,心行之,人動則血運於諸經,靜則血歸於肝臟」

說明瞭血液的流通、調節和貯藏,均與肝的藏血功能有關。而肝臟貯調血液的功能,實際又是肝主疏泄功能的體現。因為,氣偕血行,氣為血帥,肝氣的正常疏泄,保證了血液的貯調適度。若肝氣鬱結,疏泄不及,氣不行血而血流不暢,會出現瘀血阻滯病變。若疏泄太過,肝血不比而隨氣外泄,可形成失血病變。


 

其三、柔活筋膜。

筋膜的和柔活利,有賴津血的濡養和陽氣的溫煦。而陽氣陰津之所以能夠正常地升降于三焦,血液之所以能和暢地運行於脈道,均與肝的疏泄調節有關。如肝臟疏泄功能失常,不能「淫氣於筋」,或肝血不足,不能濡潤於筋,即可引起筋膜發生病理改變。所以,肝臟所主的筋膜是否正常,仍與肝的疏泄作用密切相關。

 

其四,疏泄膽汁,促進運化。

肝的正常疏泄,是保持脾胃正常運化與傳導的重要條件。肝脾之間有兩層關係,

一、肝的疏泄可以調暢三焦氣機,三焦氣機調暢有助於脾胃的升降協調。

二、肝氣疏泄與膽汁的分泌相輸泄有關。膽汁參與脾胃運化,來源於肝,為肝的餘氣所化。疏泄條達,有助於膽汁循常道而輸注於腸。這種關係,謂之木能疏土。一旦肝失疏泄,致使膽汁的分泌和輸泄失常,從而影響到脾胃的運化。

 

其五,輸精於目。

《靈樞‧大惑論》說:「五臟六腑之稍氣皆上注於目而為之精」。

雖然目與五臟六腑邢有聯繫,但肝與目竅的關係尤為密切。因為肝司疏泄,貯賊血液,其經脈上達目系,目之所以能夠視物,肝氣的疏泄適度和肝血的充盈暢達是其重要保障。故肝的疏泄功能正常與否可以反映於目,而目竅病變也多從肝辨治。

 

其六,調暢精神情志。

人的情神開朗、愉快和情緒穩定平和,有賴於肝的疏泄有權。情緒抑鬱,則肝氣鬱結,疏泄失常,而現煩躁易怒,容易生氣,或情志抑鬱,悶悶不樂,胸脅脹滿等症象。

 

綜上可知,肝臟的生理功能以疏泄為其機括,它既關係到膽腑、目竅、筋膜等器官生理功能的正常發揮,也關係到氣血津液等基礎物質的生化和流通。其中,又以疏泄一身的氣機和貯調周身的血液最關緊要。前人謂肝為剛臟,體陰而用陽,即指出了肝以陰血為體,以疏通為用的生理特點。由於肝性剛強,性喜條達而惡抑鬱,疏泄太過不及均易呈現屬熱屬實的病理,所以前人又有肝多實證之說。但是,肝血不足之體,臨床上也並不少見。

 

由於肝腎同源,所以外感內傷疾病,肝腎同治時較多,誠如《醫宗必讀》所謂:「東方之木,無虛不可補,補腎即以補肝」,指出了肝臟的病機相治療特點。引起肝膽病變的因素甚多,或因風挾六淫之邪,或因情志怫鬱,其他如酒毒、瘀血等因素,都可引起肝膽病變,其常見病理變化如下。

 

一、肝氣不疏

凡因肝氣失卻條達,疏泄功能障礙,導致氣鬱、氣滯等氣機失調的病理變化,均可稱為肝氣不疏。

 

可因情志失調,氣機鬱結;或因外邪侵襲,均可使津血流通不暢,形成瘀血痰濕,阻滯肝經,而致肝氣不疏。前者因氣鬱而致血瘀痰阻,後者因血瘀痰阻而成肝氣阻痹,二者又常互相影響,互為因果。

 

肝失疏泄,一般常呈胸悶不適,善太息,甚則氣滯不通而胸脅、乳房、少腹、腰、餓脹痛或月經不調與痛經等症狀;或現神氣內鬱,情志不舒,抑鬱寡歡;或對外界刺激不能控制和調節,以致氣血失調,木失和柔,肝氣上逆,甚至肝陽暴張,引起暴怒、暴厥等強烈的情志反應。

 

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流不暢,肝鬱氣滯,久久不癒,可由氣及血,脈絡受阻,而形成症積包塊,出現面色晦暗,形體消瘦,以及胸脅脹滿刺痛等瘀血病變。若肝氣不疏,水道不利,氣鬱津凝,則可導致痰氣鬱結的病理。

 

梅核氣之咽中如有物阻,即為肝氣挾痰隨少陽三焦壅塞於咽喉使然。肝的疏泄作用,調節著脾胃的納運功能。右肝氣不疏,往往繼發牌失健運或胃失和降等病變,形成肝脾不和或肝胃不和的病理。

 

此外,肝氣不疏還有以下幾種演變和轉歸。

其一、肝鬱氣滯,氣病及血,氣滯血瘀,導致沖任不調,出現婦女痛經或月經愆期。

其二、肝氣抑鬱日久,犯胃傷脾,脾胃受傷而致聚濕生痰,或情緒失常,暴怒傷肝,而致肝火上犯,可致頭痛,頭眩、吐血動風,或心竅閉阻,引起痰迷心竅的病理變化,發為癲狂等證。

 

二、肝氣橫逆 

肝氣橫逆,多因情志刺激引起,其病理本質為氣機逆亂,主要表現在本經氣機逆亂和橫逆侮土兩個方面。本經自病,是肝氣失於條達,氣機不暢,阻於經脈,除見情緒激動,急躁易怒以外,往往以兩脅及少腹脹痛最為突出;還可以循經而上及胸膺頭目,下及前陰等處。若肝氣橫逆犯胃,胃失和降,受納腐熟功能障礙,多可呈現肝胃不和而納呆、胃痛、噯氣、泛酸,胃氣上逆而噁心嘔吐。若肝氣橫逆侮脾,又可引起肝脾不和而見腹脹、腹庸、腹瀉或便秘等症。肝氣橫逆雖屬氣分病變,亦多影響血分。若血隨氣逆而致肝血不藏,則可引起出血症候。

 

三、肝火上炎

肝火上炎的病機變化,多因鬱怒傷肝,氣鬱化火,氣火上逆而致。由於火性炎上,故肝火病變,多以火熱之氣鬱滯本經經脈,上攻頭面為其主要病理反映。肝開竅於目,其經脈與瞥脈會於巔頂,故肝火循經上炎,臨床上多以頭痛、眩暈、面紅目赤、胸脅疼痛等症為特徵。肝經熱壅,則疏泄太過,氣火橫竄上逆,血為熱迫,致使肝血不藏,又可造成身熱心煩,急躁易怒,成吐血、咯血、蹠血等肝火擾心和血為熱迫病變。


 

膽附於肝,並互為表裏。肝火上炎,疏泄太過,則膽汁隨氣上逆,而發生口苦、脅滿等見症。至於肝經實火傷耗津液,又往往伴有咽乾、口渴、便秘、尿黃、舌苔黃糙等症。

 

肝火上炎病變,常見轉歸有三:

或因肝火引動心火,由肝及心而發展成為心火亢盛病變;

或因肝火灼津,爍液成痰,痰火交織,則形成痰火擾心之病理;

或因火熱劫陰,陰不涵陽,以致肝陽亢盛,而成肝陽上亢之病理。

 

四、肝血虧損

肝為藏血之臟,肝血不足產生的原因,有生化功能不足及失血過多或久病耗傷兩個方面。血液的生化是五臟協同合作的結果。

《景岳全書》指出,血是「生化於脾,總統于心,藏受於肝,宣佈于肺,施泄於腎,灌溉一身」。

《靈樞‧決氣篇》說:「中焦受氣取汁,變化而赤,是謂血」。

說明脾胃運化的水穀精氣,是生化血液的重要原料。而腎藏精,肝藏血,肝腎同源,精又可轉化為血,可見腎精也是生化血液的重要物質基礎。若脾胃之氣不足,運化水穀功能低下,或腎精虧損,都可因生血無源而造成肝血不足的病理。此外,若脾虛不足以統攝,腎虛不能攝納,肝旺而疏泄太過,都可導致血溢脈外,使肝失所藏,更可直接造成肝血不足。

 

肝開竅於目,目得血而能視;肺主身之筋膜,其和柔活利須賴肝血滋養:爪為筋之餘,得肝血而榮澤;沖為血海,附麗於肝,肝之疏泄正常,血海則得血而時下。故肝血不足,以其所屬系統失卻陰血濡養的病變最為突出。臨床可見面色無華、頭暈目眩、目晴乾澀,視物模糊或雀盲,肢體麻木,筋脈拘急,肌肉潤動,爪甲不榮,婦女月經量少或閉經,舌淡,脈細等症。

 

肝血不足的病機的主要轉歸有三:

一、母病及子,由肝及心,引起心肝血虛病變;

二、血虛陰虧,形成陰血虧損的病理;

三、血虛及氣,久之形成氣血兩虛的轉歸。

 

五、肝陰不足

肝體陰而用陽,肝血充盈,陰能涵陽,則陰平而陽秘。若因素體陰虧,陰虛不能涵陽,相火妄動,肝陰受劫,則肝陰虧損,每呈陽亢病理,故又稱陰虛陽亢或陰虛火炎病變。臨床常見頭暈目眩、耳鳴眼花、潮熱盜汗、或入暮發熱,失眠遺精等症。內傷所致的肝陰虛損,多因腎陰不足,精不能生血養肝引起,呈現水不涵木的病機。由於肝腎陰虧,陰不涵陽而肝陽偏亢,以致疏泄太過,出現遺精夢泄等症。又因陽加於陰,虛熱迫津,可引起潮熱盜汗等症。此種病理,陰愈虛而肝愈旺,肝愈旺而陰愈虛,惡性往復,不竭不已。

 

六、肝陽上亢 

肝陽上亢病變,多因陰血虛損,失於滋養,或因氣鬱化火,心肝火旺,內耗陰血,以致陰不涵陽、肝陽失於制約所致。故肝陽上亢多屬於本虛標實病變。

 

肝臟之血充盈不乏,調節適宜,肝體得其濡養,肝氣條達舒暢,則肝用疏展自如而氣血和平,是為常度。若肝陰不足,陰不涵陽,陽熱之氣亢逆則火熱生風,上擾清空,形成上盛下虛的病變。故其病變機理,集中反映在氣血隨陽氣升騰沖逆於上與陰血虧損於下兩個方面。肝陽偏盛於上,可見眩暈耳鳴,頭痛目脹,胸脅脹滿,急躁易怒,面紅目赤等症。陰血虧竭於下則引起腰膝酸軟等症。如肝陽暴張,陽亢風動,氣血奔逆,又可引起肝風內動,導致痙厥抽搐的轉歸。

 

七、肝風內動

肝風內動,多為肝陰不足所致,屬於內風範疇,

《素問‧至真要大論》說:「諸風掉眩,皆屬於肝;諸暴強直,皆屬於風」。

故內風之動。主要表現於肝主之筋膜為病。引起肝風內動的原因,主要有肝陽化風、熱極生風、陰虛風動三個方面。


 

(一)、肝陽化風

素體陰虛之人,肝陽易亢,偶因情志刺激,或勞動過極,即可化火生風,風火相煽而上炎,氣血隨之升騰上逆,遂成上盛下虛病理。

 

《素問‧生氣通天論》所謂:「陽氣者,大怒則形氣絕,血苑於上,使人薄厥」;

《調經論》所謂:「血之與氣,並走於上,則為大厥,厥則暴死,氣複反則生,不反則死」,即指此類病變而言。

 

其病理變化多涉及風動於上、陰虧於下、血隨氣逆、風陽挾痰四個方面。風動於上是為上盛,多見頭痛眩暈欲僕,肢麻肉,手足蠕動,語言不利等症。陰虧於下是為下虛,常見步履不穩,行走飄浮等症。風陽亢盛,陽升太過,血與氣並走於上,或肝風犯脾,濕蒙痰生,上擾清竅,必致流竄經絡,則見突然昏僕,口眼咽斜,半身不遂,舌強不語等症。

 

(二)、熱極生風

外感溫熱,由氣分而內傳營血,邪熱熾盛,劫灼肝陰,筋膜失養而拘急收引,遂成熱極生風病變。由於心主血而藏神,肝藏血而生筋,邪熱燔灼肝陰,筋脈失養,拘急動風,風火相煽,可見高熱、抽搐、兩目上視,甚則角弓反張等症。邪熱深重,內陷心包,心神被擾。多見躁擾不安,八暮譫語,甚則閉塞心竅而不省人事,以至痙厥並作,故多涉及心肝兩臟同時受累。

 

(三)、陰虛風動

見於熱病未期,高熱雖去而陰液傷殘,筋膜失於濡養,出現舌絳少苔,唇焦口燥,筋脈拘急,或手足痙攣,肌肉潤動等症。治當滋陰熄風,常用大定風珠、三甲複脈湯等。此外,年事漸高,陰血日虧,或久病血虛,筋膜失養,亦可引起虛風內動而見肢體麻木,筋脈拘急,肌肉潤動等症。其病機主要有血虛失榮和血燥風動兩個方面,亦為血虛生風。

 

八、肝經寒滯

肝經寒滯,亦稱寒滯肝脈,是陰寒客於肝經,氣血凝滯不暢引起的病變。其成因有二:

一因外感寒邪,直中厥陰經脈;

一因肝陰虛衰,寒從中生。

其病理變化則因形成肝寒的原因不同而有寒虛與寒實之分。

 

寒實者,因於外寒相加,直中肝脈,寒性收引,鬱阻陽氣,影響到氣血的流通與筋脈的和柔而發生病變。寒滯肝脈,則氣血凝滯,不通則痛,常見胸脅苦滿、疝氣、腹痛、肢冷、指甲青紫、痛經、經閉等症。寒邪傷筋,則筋脈攣急,出現轉筋、腹痛、囊卷陰縮等症。《諸病源候論》所云:「此由陰氣結於內,寒氣搏結而不散,臟腑虛弱,風邪冷氣與正氣相擊,則腹痛裏急。故雲寒疝腹痛也。」即是指此種病理。

 

虛寒者,或因中焦虛寒,土不榮木,或命門火衰,肝失溫煦,形成肝陽不足,陰寒內生的病理。臨床表現,如腰膝酸軟,異常疲憊,憂鬱膽怯,嘔吐涎沫,巔頂頭痛等症。

 

九、肝脈瘀阻 

肝脈瘀阻是指各種原因造成肝經血運不暢或瘀滯不通,產生疼痛、症塊的病機變化。形成肝脈瘀阻的原因大要有六:

(1)、血因寒凝。

《素問‧調經論》說:「血氣者,喜溫而惡寒,寒則泣而不流,溫則消而去之」。

若寒邪侵襲肝脈,氣血因寒而凝澀,經脈因寒而收引,凝澀則運行不利,收引則拘強不舒,於是形成氣血瘀滯,或少腹與睪丸牽引作痛等病變。此外,亦有因風而致者。

 

《素問‧五臟生成篇》說:「臥出而風吹之,血凝於膚者為痹,凝於脈者為泣」。

但風邪不能獨傷人,必挾寒之風為禍始烈,故亦屬血因寒凝範疇;

 

(2)、血因熱結。

熱邪耗氣傷津,氣傷津少,即可致瘀。或熱邪深入厥陰,瘀熱互結,絡脈凝瘀等,均可致肝脈瘀阻。常見的熱入血室和瘀熱凝縮厥陰的主客交病等,即屬此種病機。


 

(3)、心氣虛衰,血運無力。

血的運行推心氣的推動,若心氣虛衰,推動乏力,致使肝脈瘀血阻滯,刊出現唇口發細、心悸、氣短、脅下痞塊作痛等症;

 

(4)、氣滯血瘀。

肝司疏泄,有調節血運之功。若肝氣鬱結,疏泄失常,則血隨氣滯,運行不利,致使肝脈瘀阻;

 

(5)、外傷瘀血。

如跌僕、金刃,損傷肝絡,引起血液瘀滯;

 

(6)、出血致瘀。

血溢與血瘀本是兩種截然相反的病理。但出血可導致血瘀,血瘀又叫導致出血,兩者可相互轉化。如肝陽暴張,疏泄太過,血與氣並走於上,血溢脈外,阻於竅隧,遂由出血轉為瘀血阻絡的病機。上述幾種病機,就病性而言,有寒熱虛實之不同;就病位而言,又有瘀滯在臟、在經在絡之各異。既可單獨為患,又常錯綜出現,而形成複雜的機理。

 

多種病因可形成肝脈瘀阻,而瘀阻形成之後,又河導致多種病變,但總屬「不通」的病理。氣無形而血有質,氣則聚散無常,瘀積則有定處而不移。唯血瘀阻滯,日久則形成真正的包塊症積,而有形有質,固定不移,這通常是肝脈瘀阻的最終轉歸。

 

十、肝膽濕熱

造成肝膽濕熱病變的原因有二:

一、濕熱病邪隨少陽三焦內歸肝膽,或由脾胃薰蒸,侵犯肝膽;

一、內蘊濕熱浸淫肝經而成。

後者突出反映在濕熱浸淫肝脈,循經下注:或蘊緯膽腑,膽汁溢泄等兩個方面。濕為陰邪,其性重濁粘滯,多易阻滯氣機;熱為陽邪,其性升散,多易灼傷津液。濕熱循經下注,則經氣鬱滯,水道不利,可見陰囊潮濕、濕疹、睪丸腫脹疼痛,帶下黃臭、外陰搔癢、小便淋濁等症。若肝膽濕熱薰蒸,外不得疏解,內不得通泄,膽氣上逆,則口苦脅痛;膽汁橫溢,浸漬肌膚,則出現身目發黃,成為黃膽。

 

十一、膽氣鬱阻

膽附於肝,內貯精汁,肝氣疏泄條達,膽腑才能保持清虛和通降正常,故膽腑氣機鬱滯與肝的疏泄功能障礙有關,凡引起肝氣不疏的各種因素,也多能導致膽氣鬱阻。

 

外邪侵襲足少陽膽經,或情志鬱結,肝氣不疏,均可使膽氣鬱阻,並可因鬱久而化熱生火,形成膽熱的病理變化。其由外邪侵襲引致者,或為寒邪自太陽傳入少陽,或為濕熱留戀三焦氣分,正邪交爭,邪客膽經,經氣鬱滯者,可出現寒熱往來,口苦咽乾,胸脅苦滿,耳聾目眩等症。若邪熱壅滯膽腑,膽熱液泄,外溢肌膚,亦可發生黃膽。膽熱蘊結,或津液煎熬凝聚成石,膽氣瘀阻,可出現脅下劇烈疼痛等症。凡此種種,總由膽氣鬱阻化熱,致失其清虛通降之性使然。

 

其由情志鬱結所致者,多由氣鬱生痰,痰濕內阻,或再由濕痰生熱,痰熱內擾,致膽氣鬱阻。多見頭暈目眩,胸悶嘔惡,善太息等;若膽氣橫逆犯胃,形成膽胃不和,則出現嘔惡口苦;若膽熱上擾心神,則現煩躁不寐,或驚悸不寧等症,亦即溫膽湯證之類。

 

《溫熱經緯‧方論》引羅東逸曰:「膽為中正之官,清靜之府,蔣寧謠,惡煩擾,喜柔和,不喜壅鬱。……是以虛煩驚悸者,中正之官,以脯熱而不寧也;熱嘔吐苦者,清靜之府,以鬱久而不謠也;痰氣上逆者,土家濕熱反乘,而木不得遂其條達也。如是者首當清熱及解利三焦,……三焦平而少陽平,三焦正而少陽正,膽家有不清寧而和者乎?和即溫也,溫之者實涼之也。」

即是對這一病機相治法的精當論述。

 

十二、膽氣虛寒

膽氣虛寒多由陽氣不足,使膽經失於溫煦,以致「決斷「失司引起。膽為中正之官而主決斷。膽屬於肝,肝藏魂而司謀慮,二者亦有密切關係。若陽氣虛弱,致膽氣虛寒,或卒受驚嚇而傷膽氣,或心虛而致膽怯,或肝氣虛弱,均可引起膽氣虛寒,出現頭暈嘔惡,視物不明,耳鳴,少氣乏力,以及因決斷無權而膽怯易驚,多夢驚恐,或驚惕不安,遇事猶豫不決等肝膽不寧之症。

 

十三、膽胃不和 

膽附於肝,二者在生理上密切聯繫,病理上亦互相影響,且每多同時或相兼為患,如肝鬱則膽亦鬱,肝熱則膽亦熱,故膽胃不和實質上亦包含肝胃不和。常見者為肝膽氣滯相肝膽熱鬱所致。前者因肝氣不疏,膽氣不泄,使胃氣失於下降而上逆作嘔,並可見胸腕滿悶,兩脅竄痛,噯氣,脈弦等症。後者則由肝膽之熱上逆犯胃,胃氣因肝膽鬱熱、鬱火之薰蒸而失於和降,胃液亦因火熱之劫灼而虧乏,故發為乾嘔,胸悶、舌紅少苔等症。如《溫熱經緯‧濕熱病篇》所述:「……口大渴,胸悶欲絕,甘嘔不止,脈細數,舌光如鏡,胃液受劫,膽火上沖」,以及「濕熱內留,木火上逆」而嘔吐清水等症,即屬此種病機。

 

A2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