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外燥病機 

外燥即秋月燥氣,行令于秋分之後,小雪以前。燥氣為病,稱為"秋燥",具有明顯的時令性,故喻嘉言謂"秋傷於燥"。燥氣清肅,內應肺氣,所以燥氣為病,其初多見燥傷肺衛的病理。若遷延不愈,即可以內傳入裏,其病勢演變與轉歸,亦與其他溫病大體相同。 

 

"燥勝則乾",故在燥氣為病的過程中,無論是燥傷肺衛,或傳入陽明,甚至深入下焦肝腎的各個階段,均有不同程度的津氣乾燥,陰血虧乏的病理。 

 

秋令上承炎夏,後啟寒冬。初秋之際,秋陽以曝,燥氣偏熱,感之者則病溫燥。深秋氣冷、西風肅殺,燥氣偏寒,感之者則病涼燥。

 

燥氣最易傷津,其治以滋潤為主。《內經‧至真要大論》有"燥者潤之"的明訓。但秋燥終屬外感為病,其初起治療,除潤燥之外,還須分別病邪屬性,佐以解表之法,以透邪外出,質言之,即涼燥初起,宜辛開溫潤,溫燥初起,宜辛涼甘潤。外燥傷人,在病機演變上有以下幾種情況:

 

(一)燥傷肺衛

燥氣由口鼻、肌表而入,肺衛首當其中。其中溫燥犯肺,多致肺津受損,常見發熱、微惡風寒、頭痛、少汗、喉乾鼻燥、咳嗽少痰、口渴、舌乾等症伏。涼燥則多肺衛同病,使衛氣被鬱,肺之津氣受損,以致肺失清肅為主要病機變化。可見發熱、惡寒、頭痛、無汗、鼻塞、咽乾唇燥、咳嗽稀痰、苔白少津、脈弦等症狀。

 

(二)燥傷津血

秋燥初犯肺衛,失于辛開濡潤,或者溫燥涼燥,治不如法,以致燥氣內傳氣營而發生程度不等的津液虧耗、營血損傷的病理變化。其中,若側重燥傷津液者,累及臟腑有在肺、在胃、在腸之別。在肺主要是燥熱壅肺,腑氣鬱滯,肺津被劫,燥熱灼津所致。在胃主要為中焦燥熱,灼傷胃津,津虧而胃失和降。至於肺燥腸閉,系因燥邪傷肺,肺失肅降,以致氣阻津虧,使腸道失於潤降而傳導失司,為其病機特點。甚者燥邪與有形之糟粕相結,釀成腸道乾枯,腑氣不通的病理變化。若側重傷營血者,必見營血枯燥的病變。且燥熱之邪由氣入血,必傷絡脈,而使血液妄行,症見咳血或痰中帶血。


 

二、內燥病機

內燥之起,有生於熱者,有生於寒者。因為熱能消液,寒主收斂,但總不外津液精血枯竭而為病。然精血之不足,本於五臟生氣先虛,不能資生精血,精血衰少則不能生化津液,於是臟腑失于滋潤而成燥。大抵內燥以虛為本,寒與熱為標,證候多見皮膚憔淬,毛髮枯焦,爪甲脆裂,口唇燥裂,舌上無津,口渴咽燥,目澀鼻乾,大便鞭結,小便短少等表現,並隨所傷臟腑不同而有差異。

 

(一)燥傷肺氣

各種致病因素,導致燥氣內生,損傷肺氣,使肺氣主宣發、司肅降的功能障礙,嚴生相應的病理變化,就叫做燥傷肺氣。其間又有燥熱與冷燥之分。

 

燥熱損傷肺氣,可因於多種疾病,如癆嗽日久、消爍肺陰,或肺癰毒熱,薰蒸傷陰,或因消渴,小便數利,津液消耗,或熱病傷津,或誤施汗、吐、下法,重亡津液等均可引起。

 

其病機變化:

一是陰津虧耗,燥熱內生,損傷肺氣,使肺氣失於肅降,則氣逆咳嗽、咳聲不揚等症狀。

二是肺津不足,陰液枯竭,不能內營,而表現一派乾燥之象。

 

此外,燥熱內盛、損傷肺氣,水不化津、直趨於下而尿頻量多,可成為上消證。如燥熱損傷肺氣,還可使津液不足以敷布全身,筋脈失養,而致肢體痿弱不用等。

 

冷燥損傷肺氣,可因燥傷肺氣,日久未癒,陰損及陽,或大病、久病之後,耗氣傷陽,陽虛生寒,可致肺中虛冷,氣不化津,使肺失濡養,肺葉乾燥枯痿。

其病機變化:

一是肺氣虛冷,氣不布津,肺葉失養,肺氣失宣;

二是上虛不能制下,通調失司,以致膀胱不約。


 

 (二)燥傷津液

津液的功能,主要是對人體起滋潤和濡養的作用。燥氣內盛,勢必劫傷津液,從而使皮毛肌肉筋骨、臟腑百骸皆出現乾枯不榮之病理變化。若燥傷於上,則肺中陰津受損,肺失宜降。若燥傷於中,或胃津虧耗、胃陰不足而胃氣上逆;或腸液受劫,腸通失潤而傳導不行、腑氣不降。若燥傷於下,則肝腎精血匱乏,或腎液內枯而為消渴,或血不榮筋而成麻痹。臟腑內燥病機與外燥傷津病機,除病史有差別外,其他基本一致。內燥傷津也有燥熱與冷燥之分。燥熱的病機變化主要是燥從熱化,火熱內熾,津液被劫。冷燥則是陽氣虛虧,陰寒中生,以致津液無以化生,且陽虛必致津液不能蒸騰以布養全身上下,而寒主收引,津血得寒則凝,故使肌膚筋脈失于滋養濡潤,也可表現出一派乾燥症狀。

 

(三)陰虛血燥

素稟陰虛,或久病、大病、陰虧未複者,多有津血匱缺,肌膚臟腑失于滋榮,以致乾燥不潤的病理,即所謂陰虛血燥。若陰精不足,血虛液虧,以致膚燥不榮,可見皮膚乾澀作癢、皮屑紛紛脫落等症狀。如陰虛血燥而生內熱,可發生肌肉消瘦、五心熱、咽乾便結、脈細澀等症狀。另有鵝掌風者,兩手頑癢、皮膚粗厚碎破、冬月開裂出血、甚至爪甲變厚,亦為陰虛血燥生風所致。若久熱傷陰,或嘔吐太過,或婦人產後亡血,使毛髮焦枯不澤而致脫落,甚或脫及陰毛者,病屬陰血虛虧,不能外榮所致。陰血不足,內熱中生,還可出現五心煩熱、咽乾作渴、怔忡不寐、頭暈面黃等症。

(四)津枯腸燥

是指由於各種因素,導致津液匱乏,腸道失潤,而使大便乾燥內結的病理變化。大體上有腸熱津枯和血虛津枯二種病變。腸熱灼液,津枯腸燥的病理多由素體陽盛,或嗜飲酒漿、過食辛辣厚味,致腸中積熱,或熱病之後,餘熱留戀,腸中躁熱,灼傷津液,腸通失於濡潤,以致傳導障礙,而大便燥結難解。血液虧虛,津枯腸燥的病理,多因勞倦內傷,或病後、產後,體虛未複,或老年體衰、氣血虧虛所致。虛則津液枯乏,不能潤澤腸道,腑氣難降,而大便乾燥難出,甚者秘結不通。

 

(五)五臟內燥

五臟內燥是指因七情過激,致五臟精血津液虧耗的病理變化,出現以情志異常為主的症狀。《金匱要略》謂之"臟躁"。因情忘不遂則肝氣鬱結,故多愁易怒,肝氣過激,易傷肝陰,則血不養筋而筋脈拘急。思慮憂愁,損傷心脾,心陰暗耗,心血不足,則心神失養而喜悲傷欲哭,或怔忡不寐;脾胃受傷則納運失職,而飲食減退,甚或厭食;脾虛化源不足,腎中精氣亦形虧乏,可見數欠伸而多眠睡等症狀。

17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