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為長夏主氣。其時正值夏秋之交,雨水較多,濕氣充盛,故長夏最多濕病。

 

濕氣病機有外濕、內濕之不同。

外濕之起,多由氣候潮濕,淋雨涉水,居處卑濕等因素所致。

內濕之生,則因脾失健運,津液不布,水濕凝聚而成。

 

外濕、內濕雖有分別,但其為病則相互影響。

傷於外濕,濕邪困脾,健運失司,則內濕滋生;而脾虛失運,水濕不化,亦容易招致外濕侵襲。正如《金匱心典‧痙濕喝篇》所云:"中濕者,亦必先有內濕而後感外濕"

說明濕氣為病,多為內外合邪。 

 

一、外濕病機

濕邪傷人,多因傷於霧露,或汗出沾衣,或水中作業,或涉水淋雨,或居處潮濕而得。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所說:"地之濕氣,感則害皮肉筋脈",

指出了外濕侵犯人體由表入裏的傳變規律。一般初則濕氣鬱傷肌表,繼則表濕內傳,或阻滯經絡,為痛為痙;或痹著筋骨而為濕痹;或濕邪內停,清陽被遏,蒙閉不宣;或濕邪傷中,脾失健運;或蒙上流下,濕郁三焦;或濕濁下注,病變多端。又脾為濕土之臟,濕土之氣兩相感召,故濕邪為病,始雖外受,終歸脾胃。因此,外濕致病,多有脾胃病狀表現。 

 

(一)濕鬱肌表

濕鬱肌表,得之于居濕涉水、雨露沾衣,或天陰淫雨,或睛後濕蒸,其濕從外而受,束於軀殼所致。

 

其病機變化:

主要是濕鬱肌表,衛氣被遏,可見惡寒無汗、發熱體酸、頭重如裹、身重而痛等症。

 

其次是濕隨氣機,出現胸腕滿悶、口淡納呆等症狀。 


 

 (二)濕阻經絡

濕邪初感,郁於肌表,若失于宣疏,或發汗太過,濕反不去,可以內傳而阻滯經絡。

 

其病機變化:

是經絡之氣運行不暢,以致氣血壅滯,發生肢體重著酸痛;以及濕阻經絡,損傷經氣,經脈縮短,拘急或痙。

 

此即《內經》:"諸痙項強,皆屬於濕"之謂。

這種病機常伴有濕困脾土或濕邪內留的病變。

 

至於濕痙,則多見於小兒,對此,《溫病條辨,解兒難》指出:"濕久致痙者多,蓋濕為濁邪,最善稱漫三焦,上蔽清竅,內蒙膻中"

濕痙可見神昏、肢厥、身熱不暢、悶亂等症狀

 

(三)濕著筋骨

濕邪久羈,可漸留著筋骨而為濕痹;或正氣不足,濕挾風寒,三氣傷人而為痹。其申濕氣勝者為著痹,亦稱濕痹。

 

其病機變化:

是濕著筋骨,重滯不移,可見膠體關節疼痛重著或腫脹,痛有定處,手足沉重等症狀。也因濕邪留滯,閉阻氣血,營衛不利,經絡失和,出現肌膚麻木不仁,活動不便等症狀。有的還伴以脾濕不化的病理。

 

(四)濕蔽清陽

人身清陽,具有出上竅、發揍理、實四肢的重要功能。濕為陰邪,其性粘滯,若留滯不去,極易阻遏氣機,蒙蔽清陽,致使陽氣不能升發、敷布,失其溫煦靈動之功能。濕蔽清陽並不是一個單一的病變,常與濕氣為病的其他病機並存為患,無論內濕、外濕均可導致。

 

其病機變化:

是頭為諸陽之會,濕濁蒙閉,則清陽不升,清竅閉塞,可見頭重如蒙、或如帛裹,或頭重昏痛,或頭暈目眩、聽力減退等症狀;

二是清陽不能宣發敷布,以致肢體失于溫煦,出現肢體重滯疼痛,困倦不舉。


 

 (五)濕郁三焦

三焦主決瀆,司水道。三焦氣化正常則津液輸布,而水濕不生。若外濕侵襲、留滯於內,不但困阻中焦脾土,且因濕邪蒙上流下,而形成濕郁三焦。

 

其病機變化:

首先是濕邪困阻中焦脾胃,而見脘痞納呆,腹脹便溏;由於濕氣薰蒸蒙郁上焦,使胸陽不舒,可見胸膈痞滿等症;由於濕氣下流,郁阻下焦,鬱遏氣機,以致膀胱氣化不利,出現小便不利或尿閉等症狀,同時,此與濕郁上焦,肺氣不宣,不能通調水道,下輸膀胱亦有關係。如濕注大腸,則見大便稀溏等症狀。

 

(六)濕邪困脾

六淫之濕,侵入人體,固可困脾,而忌食生冷瓜果,喜進油膩甘肥,及嗜茶貪酒者,更易水濕蓄於中州,而困阻脾土。

 

其病機變化:

主要是使脾之升降失司,健運失職,以及清陽被遏,不能升騰布運,可見烷脹納差、首重如裹、肢體重滯、困倦乏力等症。

 

(七)濕濁下注

水為濕之甚,濕為水之漸,水性下趨,濕性重濁,故濕邪為病,多有穢濁下注之變化。

《靈樞‧百病始生篇》云:"清濕則傷下",

《靈樞‧邪氣臟腑篇》亦云:"身半已下者,濕中之也"。

濕濁下注常為濕氣傷人的局部病變,故多與濕邪為患的其他病機並見,尤易在濕困脾土的基礎上發生。濕濁下注,傳變多端,或直趨大腸而大便溏泄;或氣結不暢,傳導失司而小腹硬滿,大便秘結;或下注膀胱,氣化失常而小便渾濁、短少;或注於帶脈,發為自帶腥移;其注於下肢者,或為瘡瘍而多水濕滲溢,浸淫滋蔓,或為腳氣腫脹麻木、行步維艱。

二、內濕病機

脾主運化,密切關係水液的代謝與輸布。若飲食不節,勞倦思慮,皆傷脾氣;或命火衰微,火不生土,亦致脾陽不振,脾氣衰微。脾氣虛損,健運失司,不能行其津液,水谷精微失於輸布,於是聚而成濕,甚至積而成水。

 

所以《素問‧至真要大論》說:"諸濕腫滿,皆屬於脾"。

 

內濕的病機特點是脾胃氣虛與濕氣內阻。其主要見證是面色萎黃,精神困倦,食欲不振,口膩不渴,胸悶痞滿,嘔吐噁心,便溏泄瀉,或尿少浮腫,或白帶量多等。其病機演變,或上入胸膈而蔽阻清陽,或濕勝傷陽而陰氣衰微,或濕勝日久而釀生濕毒。茲分述如下。

 

(一)濕蔽清陽

濕濁上入胸膈,蔽阻胸陽,可令胸陽不展,氣血運行不暢,致使胸絡痹阻,而發生胸痹、胸痛。此外,濕邪彌漫,上蔽胸陽,或使清竅蔽塞而神識如蒙。又因脾濕為生痰之源,故濕蔽胸陽多與痰濁共同為患,常有痰濁內停之病變,可伴見咳吐白色稠痰,量多易咯,腕悶泛惡等症狀。

BlogAD部落格廣告行銷

 

 (二)濕濁上泛

濕濁上泛多先有腫虛濕阻的變化,且影響多個臟腑致病。或上干於頭,清陽被遏而首重如裹,頭痛眩暈;或上犯胸中,心肺受損而胸悶氣促、時見心悸;或困困脾於胃,清陽不升而腕腹脹滿,甚則清氣在下而生姆泄,胃氣上逆而乾嘔頻頻。

 

(三)濕勝傷陽

濕為陰邪,其性凝滯,每致損傷人體陽氣,故在濕氣為病的過程中,應對濕邪傷陽病機充分重視。引起這種病機變化多由素體脾陽不足,脾濕內留,故見面色蒼白,肢體困倦,口淡納呆,腕腹脹悶,大便溏薄,四肢不溫等症狀,舌淡苔膩、脈沉而細。如進一步發展則水濕日盛,陽氣日削,漸致水濕內盛、脾盛陽虛,故見神倦、畏寒、頭暈、心悸、小便不利、四肢浮腫等證症狀。

 

至於濕勝陽衰、濕從寒化而為寒濕者,將在"六氣相兼與從化"節討論。

 

(三)濕勝成毒

濕性穢濁,若濕濁內盛,久留未陳,可腑醞釀成毒。濕毒內壅,可因損害不同部位而引致不同病變。這種病機變化多在脾虛濕阻病理基礎上發生。如濕毒壅結大腸,損傷陰絡,可見大便下血,血色不鮮,或紫黑如赤豆汁等症狀。如濕毒內壅,傷及胞絡及沖任氣血,以致帶脈失約,任脈不固,可見帶下色如米泔或黃綠如膿,或五色雜下,氣味臭穢,陰部痛癢等症狀。如濕毒蘊於肌膚,可發為濕毒症,多發於小腿足踝等處,表現為皮膚潮紅,繼起丘疹、水泡,搔癢,破後黃水淋漓等症狀。若病發於下肢,症見小腿潰爛,瘡形平塌,根腳漫腫,色紫或紫黑,潰破後膿水浸潰蔓延,久不收口,是為濕毒流注的病變。

16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