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及鼻竇疾病

一、鼻衄

 鼻出血亦稱鼻衄(epistaxis)頗為常見,一般可分為兩類,由鼻局部原因所致的鼻衄和作為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現之症狀性鼻衄。尤以症狀性鼻衄更為常見,其發病率約為前者的2倍。

 

 局部因素引起的鼻衄大多為單側性,出血多發生在鼻中隔前部富於毛細血管前動脈的部位(Kisselbach區)。此處組織彈性較低、遭受刺激時(如挖鼻、乾燥、粉塵等),粘膜血管容易破裂,導致出血。鼻粘膜潰瘍、鼻息肉和鼻腔惡性腫更是引起出血的原因。

 

症狀性鼻衄可見於血管和腎疾病(如血管壁損害、尿毒癥等)。出血素質和某些傳染病(如流感、麻疹、白喉、傷寒等)。遺傳性出血性末梢血管擴張症(Osler病)患者的血管壁先天性薄弱,稍有擴張則可破裂出血。

 


 

二、鼻炎

 鼻炎(rhinitis)是常見病,有急性和慢性鼻炎兩類。

 

(一)急性鼻炎

根據病因可分為急性病毒性鼻炎和過敏性鼻炎。

 

1.急性病毒性鼻炎:

 可由各種呼吸道病毒引起,而以鼻病毒和冠狀病毒為主要致病病毒。受涼、過勞、全身慢性病、鼻中隔偏曲等誘因可導致機體抵抗力降低或鼻粘膜防禦功能破壞,致病病毒得以入侵並生長繁殖,經13天潛伏期而發病。初期,鼻粘膜呈漿液性卡他,繼而,由於原來存在於鼻粘膜的鏈球菌、葡萄球菌等致病菌乘機活躍增殖,形成繼發感染,病變轉為膿性卡他。23天後上皮開始再生,約2周後重新修復而痊癒。但在免疫力和低抗力尚未發育完善的嬰幼兒,有時可伴發鼻竇炎、中耳炎、支氣管炎、肺炎或急性心肌炎等招致嚴重後果。

 

2.過敏性鼻炎:

 屬於Ⅰ型變態反應性疾病。變應原主要是花粉、室內塵埃(特別是塵蟎)、動物毛屑等,此外,碘、酒精、油漆、某些食物、藥品或化妝品也可引起。鏡下可見鼻粘膜上皮層內杯狀細胞增多,基底膜增厚,間質水腫,有大量嗜酸性粒細胞、淋巴細胞和漿細胞浸潤,肥大細胞也較多。

 

(二)慢性鼻炎

1.慢性單純性鼻炎:

 是基於鼻腔血管的神經調節功能紊亂,導致以鼻粘膜血管擴張、腺體分泌增多為特徵的慢性炎症。病變表現為粘膜腫脹,血管擴張充血,粘液分泌增多,血管和腺體周圍可見淋巴細胞和漿細胞浸潤。

 

2.慢性肥厚性鼻炎:

 是以粘膜、粘膜下層以至骨質增生肥厚為特徵的慢性炎症。鏡下除見粘膜充血水腫、擴張的血管周圍有一些圓形細胞浸潤外,粘膜下結締組織增生,使粘膜變得肥厚,甚至形成息肉。深層的鼻甲骨和骨膜亦可增生、肥大。

 

3.慢性萎縮性鼻炎:

 是以鼻粘膜萎縮、嗅覺障礙或消失、鼻腔內有痂樣苔被覆為特徵的慢性炎症。鼻痂常被粘染的腐敗菌所分解,產生惡臭,故又稱臭鼻症。鏡下常見粘膜上皮呈廣泛的鱗狀化生,血管呈閉塞性脈管炎變化,由於血管閉塞,血液迴圈不良,導致粘膜、腺體以至骨質萎縮,纖維結締組織增生(纖維化)。

 

此外,有些疾病如結核、梅毒、麻風、結節病等可在鼻粘膜形成慢性炎性肉芽腫、眼窩蜂窩織炎、軟腦膜炎、腦膿腫等。嚴重的化膿性鼻竇炎還可導致敗血症。

 


 

三、鼻及鼻竇腫瘤

(一)良性腫瘤

 鼻腔和鼻竇的良性腫瘤以乳頭瘤、纖維血管瘤、血管瘤和骨瘤較為多見,鼻混合瘤、軟骨瘤、神經纖維瘤、牙釉質細胞瘤較少。此外亦可發生淋巴管瘤、粘液瘤、腺瘤、平滑肌瘤和脂肪瘤等,但頗為罕見。

 

(二)惡性腫瘤

 鼻部和鼻竇的惡性腫瘤以癌的發病率最高,約為肉瘤的49倍。其中以鱗狀細胞癌最為常見,基底細胞癌、粘液表皮樣癌、腺癌及未分化癌較少。其他惡性腫瘤可有惡性淋巴瘤、髓外漿細胞瘤、纖維肉瘤、惡性黑色素瘤和嗅神經母細胞瘤等。

 

 惡性肉芽腫(malignant granuloma)又稱中線惡性網狀細胞增生症(midline malignant reticulosisMMR)或致死性中線肉芽腫(lethal midline granuloma)是鼻部較重要的一種疾病,可見於各級年齡,但在40歲前後發病率最高,且多為男性。患者多有不規則發熱、鼻塞、鼻衄及膿涕等症狀,鼻部腫脹,鼻內可見壞死、潰瘍。病變進一步擴展,可破壞軟組織,軟骨和骨,導致鼻中隔穿孔和硬齶潰瘍,有些患者面部皮膚也可遭破壞。終期患者可出現惡病質。病程短者僅1個月,長者可達10餘年,但多數在1年以內。病理組織學上,最突出的病變特徵是在病變組織中有大量異型淋巴樣細胞並混有數量不等的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漿細胞和單核細胞浸潤。同時,有不同程度的凝固性壞死。異型淋巴樣細胞大小不等,形態不一,核形不規則,深染或染色質呈細網狀,可有一個或多個小核仁,核分裂像較多。這些細胞常可浸潤粘膜上皮和血管,受累血管管腔變窄,有的血管腔內還可見血栓形成。用免疫組織化學染色方法,可證明異型淋巴樣細胞能表達T細胞分化抗原。目前認為,本病是一種中線粘膜相關淋巴組織來源的周圍T細胞性淋巴瘤。近年來的研究發現,在一些T細胞腫瘤的病變組織中或其瘤細胞上存在著EBV-DNA。最近有人用針對EB病毒編碼的小分子RNA的寡核苷酸探針(EBER寡核苷酸探針)對MMR病變組織進行原位雜交檢測,發現患者EB病毒隱匿感染的檢出率為78.9%,故推測本病的發生可能與EB病毒感染有關。

 

A0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