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性肝損傷
進入體內的藥物,無論是口服或注射均要經過肝代謝或解毒。某些藥物可引起肝損傷。此種損傷系代謝過程中藥物或其代謝產物直接對肝的毒性作用所致。損傷程度與藥物毒性和劑量有關。藥物引起的肝損傷依病變大致可分為3種類型。
1.只引起肝內淤膽、小膽管及毛細膽管膽栓形成並無肝細胞壞死及炎症反應時,細菌沿膽道上行蔓延到肝。此種感染較為常見。
感染細菌多數為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鏈球菌等。
【病變】
肉眼觀,肝體積腫大。初期膿腫較小,直徑在1cm左右,球形,多發,散在,黃色。後期互相連通,形成較大的圓形或不規則膿腫(圖10-49)。鏡下,膿腫腔內為壞死肝組織及膿液。後期可見周圍有較多的纖維肉芽組織增生形成膿腫壁。
圖10-49 細菌性肝膿腫
肝切面上見多發性膿腫灶,其大小不等,主要位於肝右葉
肝膿腫靠近膈面者,可穿破肝表面而形成膈下膿腫;穿破膈可向上至胸腔形成膿胸及肺膿腫;穿破心包形成心包積膿等。
(二)阿米巴性肝膿腫
阿米巴性肝膿腫並非真性膿腫,而是阿米巴滋養體的溶組織酶引起的肝組織液化性壞死。這是腸阿米巴痢疾最常見的併發症。多發生在肝右葉。早期為小的病灶,以後逐漸發展為單一的大膿腫,內含咖啡色半液體狀果醬樣液化壞死組織。在膿腫外周部分,未完全壞死的肝實質及間質成分常呈破棉絮狀。鏡下,在壞死與正常組織交界處,有較多的阿米巴滋養體及少量單核細胞浸潤,炎症反應輕微。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