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癌
《婦人大全良方》云:「若初起,內結小核,或如鱉、棋子,不赤不痛。積之歲月漸大,巉岩崩破如熟石榴,或內潰深洞,此屬肝脾鬱怒,氣血虧損,名曰乳癌。」
乳癌是以乳房部腫塊,質地堅硬,高低不平,病久腫塊潰爛,膿血污穢惡臭,疼痛日增為主要表現的腫瘤性疾病。
【西醫】:乳腺癌。為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在我國占全身各種惡性腫瘤的7%~10%,在女性僅次於子宮頸癌,且近年有超過子宮頸癌的傾向。
【病因病機】:
由於憂思鬱怒,情志不暢,憂思傷脾,運化失常,痰濁內生,鬱怒傷肝,肝失條達,鬱久而氣血瘀滯,肝脾兩傷,經絡阻塞,痰瘀互結於乳而發;或沖任失調,月經不調,氣血運行不暢,臟腑及乳腺的生理功能紊亂,氣滯、痰凝、瘀血互結而發。
【診斷】
好發於40~60歲婦女,絕經期婦女發病率相對較高。
乳癌多見於乳房的外上象限,其次是乳頭、乳暈和內上象限。早期為患側乳房出現無痛性單發的小腫塊,質硬,表面不光滑,與周圍組織分界不清,在乳房內不易被推動。一般由病人在無意中發現。隨著腫塊逐漸生長和增大,腫塊表面皮膚出現凹陷,乳頭內縮或抬高,皮膚呈「橘皮樣」改變,這些都是乳癌的重要體征。乳癌發展至晚期,腫塊固定於胸壁,不易推動,皮面出現多個堅硬的小結或小索,甚至彼此融合,彌漫成片;如伸延至背部和對側胸壁,則可緊縮胸壁,限制呼吸,稱鎧甲狀癌。有時皮膚可破潰形成潰瘍,中央凹陷似彈坑,有時外翻似菜花,時流紫紅血水,惡臭難聞。
乳癌淋巴轉移最初多見於腋窩,腫大淋巴結先為散在,數目少,質硬,無痛,可被推動,以後數目漸多,粘連成團。晚期可發生廣泛淋巴結轉移(鎖骨上或對側腋窩),常伴有遠處轉移。若癌細胞堵住腋窩主要淋巴管,可引起該側上肢淋巴水腫。癌細胞遠處轉移至肺及胸膜時,常引起咳嗽、胸痛和呼吸困難。轉移至椎骨則發生背痛,肝轉移可引起肝腫大和黃疽。
某些特殊形式乳癌的發展規律和臨床表現與臨床最常見的硬癌有所不同,特別值得注意的是乳頭濕疹樣癌和炎性乳癌。
乳頭濕疹樣癌很少見,惡性程度低,發展緩慢。初發症狀是乳頭刺癢、灼痛。臨床上出現慢性濕疹性病變,乳頭和乳暈的皮膚發紅,糜爛,潮濕,有時覆有黃褐色的鱗屑樣痂皮。病變皮膚發硬,邊界較清。病變繼續發展,則乳頭內陷、破損。有時可在乳暈深部捫到腫塊。淋巴轉移出現很晚。
炎性乳癌臨床少見。多發於年輕婦女,尤其在妊娠期或哺乳期。發病急驟,乳房迅速增大,腫脹疼痛,皮膚發紅灼熱,猶如急性炎症。捫診時整個乳房腫大發硬,而無明顯的局限性腫塊。炎性乳癌轉移早而廣,對側乳房常被侵及。預後極差,病人可在發病後數月即死亡。
輔助檢查:B超檢查可見實質性占位病變。病人如有乳頭溢液,可取分泌物作塗片檢查,尋找癌細胞。針吸細胞學檢查和活體組織切片檢查對確診具有重要意義。目前,術中快速病理切片為常用方法。
【鑒別診斷】
(一)、乳癖:好發於30~40歲女性。月經期乳房疼痛、脹大。有大小不等的結節狀或片塊狀腫塊,邊界不清,質地柔韌,常為雙側性。腫塊和皮膚無粘連。
(二)、乳核:好發於20~30歲婦女。腫塊多發生於一側乳房,形似丸卵,表面堅實光滑,邊界清楚,活動度好,可推移。病程進展緩慢。
(三)、乳癆:好發於20~40歲女性。腫塊可1個或數個,質地堅實,邊界不清,和皮膚粘連,腫塊成膿時變軟,潰破後形成瘺管,經久不癒。
~~~~~~~~~~~~~~~~~~~【辨證論治】~~~~~~~~~~~~~~~~~~~
壹、內治法
(一)、肝鬱氣滯
乳房腫塊,皮色不變,質地堅硬,邊界不清;伴性情急躁,胸悶脅脹;舌鈸,苔薄,脈弦。
【辨證分析】:
肝鬱氣滯,脾失健運,痰濕內生,以致氣鬱痰濕交阻乳絡,故乳房腫塊,皮色不變,質地堅硬,邊界不清;肝失疏泄,故性情急躁;肝鬱氣滯,故胸悶脅脹;舌淡、苔薄、脈弦均為肝鬱氣滯之象。
【治法】:疏肝解鬱•化痰散結。
【方藥】:神效瓜蔞散合開鬱散加減。
(二)、沖任失調:
乳房腫塊堅硬;伴月經不調,婚後從未生育;舌質淡紅,苔薄白,脈沉細。
【辨證分析】:
沖任失調,臟腑及乳腺生理功能紊亂,氣滯、痰瘀互結於乳房,故乳房腫塊堅硬;沖任失調,氣血瘀滯,積聚於胞宮,故月經不調,婚後未能生育;舌淡紅、苔薄白、脈沉細為肝腎不足、沖任失調之象。
【治法】:調攝沖任,理氣散結。
【方藥】:二仙湯合開鬱散加減。
(三)、毒蘊潰爛:
癌腫破潰,血水淋漓,臭穢不堪,色紫劇痛;伴飲食不佳,身體漸瘦;苔薄黃,脈弦數。
【辨證分析】:
瘀滯化火蘊毒,火毒蘊結,瘀阻乳絡,熱盛肉腐,故癌腫破潰,血水淋漓,臭穢不堪,色紫劇痛;脾胃失運,故飲食不佳,身體漸瘦;苔薄黃、脈弦數為瘀滯化火之象。
【治法】:解毒扶正。
【方藥】:化岩湯合白花蛇舌草、半枝蓮等。
(四)、氣血虛弱:
乳癌晚期,破潰外翻如菜花,不斷滲流血水,疼痛難忍;伴面色蒼白,動則氣短,身體瘦弱,飲食不思;舌淡紅,脈沉細無力。
【辨證分析】:
久病正虛,正不勝邪,熱毒內盛,熱盛肉腐,故乳房腫塊破潰外翻如菜花,不斷滲流血水;毒邪瘀阻乳絡,不通則痛,故疼痛難忍;氣血虧虛,機體失去溫煦與濡養,故面色蒼白,身體瘦弱;心失所養,故動則氣促;脾虛不運,故飲食不思;舌淡紅、脈沉細無力均為氣血不足之象。
【治法】:調補氣血。
【方藥】:歸脾湯加減。
貳、外治法
有手術禁忌症,或已遠處廣泛轉移,不適宜手術治療者可採用中藥外治。初起,用阿魏消痞膏外治;潰後,用海浮散或冰獅散、紅油膏外敷;壞死組織脫落後,改用生肌散外敷。
【其他療法】:
(一)、手術治療乳癌根治切除術是治療乳癌的主要治療方法。一旦確診,而又未發現遠處廣泛轉移者,均宜首選手術治療。
(二)、化學療法化學藥物抗癌治療是一種必要的全身性輔助治療。手術後配合化學藥物治療,可提高手術治療的效果。
(三)、放射治療通常用於手術後,防止局部復發。
(四)、激素治療絕經前病人的激素療法主要是採取絕經措施,行卵巢切除或X光照射卵巢,或採用雄激素治療。絕經期後病人可應用抗雌激素製劑。
【預防與調攝】:
(一)、普及防癌知識,定期自我檢查,以期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二)、優生優育,提倡母乳餵養嬰兒。
(三)、患者宜保持心情舒暢,避免精神刺激。
(四)、局部忌重壓,忌艾灸、針刺、切開及外塗腐蝕藥。
~~~~~~~~~~~~~~~~~~~【結語】~~~~~~~~~~~~~~~~~~~
乳癌
【西醫】:乳腺癌。
【臨床特徵】:乳房部腫塊,質地堅硬,高低不平,病久腫塊潰爛,膿血污穢惡臭,疼痛日增,好發於40~60歲婦女。
應與乳癖、乳核、乳癆相鑒別。
肝鬱氣滯證,治宜疏肝解鬱、化痰散結,方用神效瓜蔞散合開鬱散加減;
沖任失調證,治宜調攝沖任、理氣散結,方用二仙湯合開鬱散加減;
毒蘊潰爛證,治宜解毒扶正,方用化岩湯加減;
氣血虛弱證,治宜調補氣血,方用歸脾湯加減。
本病一旦確診,而又未發現遠處廣泛轉移者,均宜首選乳癌根治術,術後應配合化學療法、放射治療和激素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