胞瞼疾病:
胞瞼又名眼胞、眼瞼和睥。俗名眼皮。它分上瞼和下瞼兩部分。 《醫學入門》等又改稱上瞼為「胞」,下瞼為「瞼」。現代眼科學:中醫眼科學中統稱為胞瞼。
胞瞼位於眼珠前方,司眼之開合,有保護眼珠的功能。它屬於,
《靈樞•大惑論》中之「約束」。在五輪之中為「肉輪」。古人認為胞瞼部主要由肌肉構成。
《內經》說:「脾主肌肉」,故五輪學說中明確地將兩瞼歸屬於脾。後來,
《醫學入門》又細分為上胞屬脾,下瞼屬胃。基於上述理論,故於胞瞼有病時,首當責之於脾胃。
胞瞼疾病屬於外障眼病範疇,為臨床常見多發的一類眼病。雖然一般較易治療,但失治或誤治,又往往可變生其他併發症,甚至造成嚴重後果,故臨床不容忽視。
由於胞瞼位置的關係,易受六淫外邪尤其是風邪的侵襲而發病。內因方面,由脾胃功能失調等,也常引起胞瞼病。若內外合邪,則更易發病。胞瞼還容易受物理性損傷及化學性灼傷,以及臨近組織病變的波及。
臨床上在審辨局部證候的同時,應結合全身證候追溯病因病機,以便從本治療。如屬於風熱外襲所致者,當以祛風清熱治法為主;屬於脾胃熱毒上攻所致者,當以瀉火解毒治法為主;屬於濕熱上攻所致者,當以清熱利濕治法為主;屬於風濕熱合邪上攻所致者,當以疏風清熱利濕治法為主等。
胞瞼疾病中的某些病,如沙眼等,有傳染性,故對此類眼病,又當注重預防,以免傳播。永康堂整體保健(張辰奕)【Y.C.T】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