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稱】:臍部疾患

【疾病科屬】:兒科

【疾病概述】:

初生兒臍部疾患,系指斷臍後出現的臍濕、臍瘡、臍出血、臍突等病證。臍部疾患多由斷臍結紮欠妥、臍部護理不當或啼哭過多所引起。

【診斷要點﹝Diagnostic_key_points﹞】:

1、臍濕:臍帶脫落以後,臍部創面滲出脂水,浸漬不乾,或微見紅腫。

2、臍瘡:臍部紅腫熱痛,甚則糜爛,膿水外溢,伴有發熱。

3、臍出血:斷臍後臍部有血滲出,經久不止,或伴有發熱,或伴有其他部位出血。

4、臍突:臍部肌肉發育欠佳。臍部呈半球狀或囊狀突起,按之可回復,鬆之則突起,或時回復時突出。

【辨證分析】:

1、臍濕、臍瘡都是由於斷臍後護理不當所致。臍部被水濕所侵,或受尿液浸漬,時日過久,而成臍濕。臍濕不癒,感受邪毒,氣血凝滯,壅於臍周,則見臍部紅、腫、熱、痛,甚則化膿而成臍瘡。臍出血是由於斷臍時結紮過松,血滲於內,或結紮過緊,傷及血脈,或胎熱內盛,迫血妄行,或稟賦不足,氣不攝血,均可導致臍出血。先天稟賦不足,臍部發育不全,遇啼哭、屏氣時臍部突出則成臍突。

2、臍部疾患的辨證首先應辨病的輕重。臍濕、臍瘡、臍出血之者,若患兒神態正常,無發熱、無抽搐,則為輕症;若出現壯熱、神昏、抽搐、則為重症。臍突患兒若精神如常,飲食無異,大便正常,則為輕症;若患兒臍突明顯突起,按之不回,時見尖叫啼哭,或見嘔吐,或見腹脹﹝Abdominal_distention﹞、大便不通,則為重症。

3、臍部疾患的治療總原則:針對發病的原因進行治療。如臍濕者則應保持臍部清潔及乾燥;臍瘡者則應治以清熱解毒。臍出血者,如因斷臍結紮不當而致,則重新結紮臍帶。如血熱妄行及氣不攝血而引起出血,則分別治以涼血止血及益氣攝血。臍突者,則應減少啼哭並用壓臍法外治,重症應及時作臍部修補手術。

【辨證論治】:

臍濕:

【證見】:臍帶脫落後,臍部創面滲出脂水,浸漬不乾,或微見紅腫。

【治法】:收斂固澀,以外治為主。

【方藥】:

【外治法】:用龍骨、枯礬等份研末,乾撒臍部,用藥前先用酒精消毒臍部。每日數次。

→中成藥:六一散,外用,撲撒患處,最好浴後撲撒,並先用酒精消毒臍部。

臍瘡:

【證見】:臍部紅腫熱痛,甚則糜爛溢膿,或見惡寒壯熱,啼哭煩躁,唇紅舌赤,甚則神昏、抽搐。

【治法】:清熱解毒,內外合治。

【方藥】:

→主方:黃連解毒湯(王燾《外台秘要》)加減;

→→處方:黃連3克,山梔6克,黃芩6克,黃柏6克,金銀花6克,赤芍6克,防風6克,野菊花6克,紫花地丁6克,當歸﹝radix_engelicae_sinensis﹞3克,甘草﹝radix_glycyrrhiizae﹞3克。水煎服,每日1劑。

→外敷法:金黃散(陳實功《外科正宗》)先用酒精消毒臍部,或用防風、金銀花、野菊花煎湯洗滌臍部,拭乾後,再以金黃散外敷。

→中成藥:

 ㄅ、連翹敗毒片,口服,每次2片,每日3次。

 ㄆ、黃連解毒丸,口服,每次3克,每日2次。

 ㄇ、蒲地蘭消炎片,口服,每次2片,每日3~4次。

 ㄈ、消炎片,口服,每次2片,每日3~4次。

 ㄉ、如意金黃散,外用,敷藥前,先將患處用酒精或燒酒洗淨,外敷面積要超出腫脹範圍,且中間留孔,使之透氣,並使腫勢集中。

 ㄊ、三黃膏,外用,將患處用生理鹽水洗淨,取藥膏適量攤於紗布上,貼敷患處或將藥膏直接塗於患處。每日換藥1次。

臍出血:

Ⅰ、血熱妄行

【證件】:臍部滲血,伴有發熱、面赤、唇舌紅乾。

【治法】:清熱涼血止血。

【方藥】:

→主方:茜根散(王肯堂《證治準繩》)加減;

→→處方:茜草根6克,生地黃6克,牡丹皮6克,赤芍6克,山梔6克,黃芩6克,黃連3克,水牛角15克(先煎),白茅根15克,仙鶴草6克。水煎服,每日1劑。

→中成藥:

 ㄅ、十灰散,口服,每次3克,每日2次,溫開水送服。

 ㄆ、荷葉丸,口服,每次1╱4丸,每日2~3次。

 ㄇ、血見愁片,口服,每次2片,每日3次。

Ⅱ、氣不攝血

【證見】:臍部滲血,臍血淡紅,面色不華,唇舌淡白,四肢欠溫。

【治法】:益氣攝血。

【方藥】:

→主方:歸脾湯(嚴用和《濟生方》)加減;

→→處方:黨參﹝radix_codonopsis﹞6克,茯苓﹝poria﹞6克,黃芪﹝radix_astragali﹞6克,白術﹝rhizoma_atractylodis_macrocephalae﹞6克,當歸﹝radix_engelicae_sinensis﹞3克,阿膠﹝colla_corii_asini﹞3克(烊),蒲黃3克,仙鶴草6克,炙甘草﹝radix_glycyrrhiizae﹞3克。水煎服,每日1劑。

→中成藥:

 ㄅ、歸脾丸,口服,每次3克,每日3次。

 ㄆ、當歸﹝radix_engelicae_sinensis﹞補血精,口服,每次2ml,每日2次。

 ㄇ、補中益氣丸,口服,每次3克,每日2次。

臍突:

【證見】:臍部呈半球狀或囊狀突出,虛大光亮,大小不一,以指按之,腫塊可以按回。

【治法】:外綁壓臍,或手術治療。

【其他療法】:

【外治法】:用束帶膠布或用硬幣用棉花包裹壓緊臍部,使臍部組織自然生長修復。操作時應注意勿損傷皮膚。

【手術治療】:臍突直徑在1釐米以下者,多數隨年齡的增長的腹壁肌肉的發育,臍疝孔逐漸閉合而自癒。臍突直徑大於2釐米以上,年齡大於2歲,用外治壓迫治療無效者,可以考慮手術修補腹壁缺損。

永康堂整體保健【Y.C.T】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