髖關節脫位﹝hip_dislocation﹞:

髖關節﹝hip_joint﹞為杵臼關節,其解剖特點是:髖臼﹝acetabulum﹞深,韌帶堅強,肌肉肥厚。因此關節穩定,僅在強大暴力下發生脫位,多發生於青壯年。

﹝一﹞、原因及類型:

脫位分為前、後脫位和中心脫位三種類型,以後脫位最常見。後脫位是由於髖關節﹝hip_joint﹞在屈曲、內收,受到來自股骨﹝femur﹞長軸方向的暴力,可使韌帶撕裂,股骨頭﹝femoral_head﹞向後突破關節囊而造成後脫位。若髖關節﹝hip_joint﹞在屈曲和輕度內收位,同樣外力可使髖臼﹝acetabulum﹞頂部後緣骨折,股骨頭﹝femoral_head﹞向後脫位。如髖關節﹝hip_joint﹞在中位或輕度外展位,暴力可引起髖臼骨折﹝Acetqbular_Fracture﹞,股骨頭﹝femoral_head﹞沿骨折處向盆腔方向移位,叫作中心脫位,很少見。如髖關節﹝hip_joint﹞處於外展位,股骨﹝femur﹞大粗隆與髖臼﹝acetabulum﹞上緣相頂撞,以此為支點繼續外展,暴力沿股骨頭﹝femoral_head﹞長軸衝擊,可發生前脫位。股骨頭﹝femoral_head﹞可停留在閉孔或恥骨﹝Pubic_bone﹞脊處。如在下蹲位,兩腿外展,窯洞倒塌時,也可發生前脫位。

﹝二﹞、臨床表現及診斷:

1、後脫位:

(1)髖關節﹝hip_joint﹞在屈曲內收位受傷史。

(2)髖關節﹝hip_joint﹞疼痛,活動障礙等。

(3)脫位的特有體徵:髖關節﹝hip_joint﹞彈性固定于屈曲、內收、內旋位,足尖觸及健側足背,患肢外觀變短。腹溝部關節空虛,髂骨﹝ilium﹞後可摸到隆起的股骨頭﹝femoral_head﹞。大轉子上移,高出髂坐線(髂前上棘與坐骨結節﹝ischial_tuberosity﹞之連線,即Nelaton's_line)。

 髖關節脫位﹝hip_dislocation﹞體位及病理解剖

(4)有時併發坐骨神經﹝ischiatic_nerve﹞損傷,髖臼﹝acetabulum﹞後上緣骨折。晚期可併發股骨頭﹝femoral_head﹞壞死。

(5)X光檢查﹝X-rays_examination﹞可確定脫位類型及骨折情況,並與股骨頸骨折﹝FNF﹞鑒別。

2.前脫位時,髖關節﹝hip_joint﹞呈屈曲、外展、外旋畸形,患肢很少短縮,大粗隆亦突出,但不如後脫位時明顯,可位於髂坐線之下,在閉孔前可摸到股骨頭﹝femoral_head﹞。

3.中心脫位畸形不明顯,脫位嚴重者可出現患肢縮短,下肢內旋內收,大轉子隱而不現,髖關節﹝hip_joint﹞活動障礙。臨床上往往需經X光檢查﹝X-rays_examination﹞後,方能確定診斷。常合併髖臼骨折﹝Acetqbular_Fracture﹞,可有坐骨神經﹝ischiatic_nerve﹞及盆腔內臟器損傷,晚期可併發創傷性關節炎。

﹝三﹞、治療

1.新鮮脫位的治療

(1)後脫位的復位方法

 ①問號法(Bigelow's法)。

 髖關節脫位﹝hip_dislocation﹞復位「問號法」

在腰麻下,病員仰臥,助手固定骨盆﹝pelvis﹞,髖、膝屈曲至90度,術者一手握住患肢踝部,另一前臂放在膕窩處向上牽引,開始先使髖關節﹝hip_joint﹞屈曲、內收、內旋(使股骨頭﹝femoral_head﹞離開髂骨﹝ilium﹞),然後一面持續牽引,一面將關節外旋、外展、伸直、使股骨頭﹝femoral_head﹞滑入髖臼﹝acetabulum﹞而復位(助手可協助將股骨頭﹝femoral_head﹞推入髖臼﹝acetabulum﹞)。因為復位時股部的連續動作呈「?」形,似一問號,故稱「問號法」復位,左側後脫復位時,股部的連續動作如一個正「問號」,反之,右側後脫位為一反「問號」。

 ②提拉法(Allis法)。

 髖關節脫位﹝hip_dislocation﹞復位提拉法

患者仰臥,助手的動作和術者的位置同上法,復位時術者先將患側髖和膝關節屈至90°,使髂股韌帶和膝屈肌鬆弛,然後一手握住小腿向下壓,另一前臂套住膝後部向上牽拉,使股骨頭﹝femoral_head﹞向前移位接近關節囊後壁破口,同時向內外旋轉股骨幹﹝femoral_shaft﹞,使股骨頭﹝femoral_head﹞滑入髖臼﹝acetabulum﹞,助手可同時將股骨頭﹝femoral_head﹞向髖臼﹝acetabulum﹞推擠復位。復位時常可聽到或感到一明顯響聲。此法比較安全。

 ③復位後的處理

固定:復位後可用單側髖人字石膏固定4~5周(或平臥用砂袋固定患肢使呈輕度外展內旋位),以後可架拐早期活動,但患側不能負重,待6~8周後,進行X光檢查﹝X-rays_examination﹞,顯示無股骨頭﹝femoral_head﹞壞死時再負重走路。

 ④手術復位的適應症

手法不能復位,應考慮及時手術復位。髖臼﹝acetabulum﹞上緣大塊骨折,須手術復位並作內固定。

(2)前脫位治療原則同前,僅手法方向相反,復位後處理亦同。

(3)中心脫位宜用骨牽引﹝skeletal_traction﹞復位,牽引4~6周。如晚期發生嚴重的創傷性關節炎,可考慮人工關節置換術或關節融合術。

2.髖關節﹝hip_joint﹞陳舊性脫位,因髖臼﹝acetabulum﹞內充滿纖維瘢痕,周圍軟組織攣縮,手法重定不易成功。可根據脫位時間、局部病變和傷患情況,決定處理方法。脫位未超過三個月者,或試行手法復位。先行骨牽引﹝skeletal_traction﹞1~2周,將股骨頭﹝femoral_head﹞拉下至髖臼﹝acetabulum﹞緣,再在麻醉下試行輕緩手法活動髖關節﹝hip_joint﹞,以鬆解粘連,獲得充分鬆動後再按新鮮脫位的手法進行整復。但切忌粗暴,以免發生骨折。手法復位不成功或脫位已超過三個月者應手術復位。對關節面破壞嚴重者,可根據患者職業決定做髖關節﹝hip_joint﹞融合術或人工關節置換術。

 

經筋醫理探源(永康堂‧張老師);Prof.Chang,Chen-Yi

 

永康堂【YCT】~學習自測~

答案

髖關節脫位﹝hip_dislocation﹞:

【】

髖關節脫位﹝hip_dislocation﹞常見於:※※A、先天性髖臼發育不良;※※B、股骨頭無菌性壞死;※※C、先天性股骨頭發育不良;※※D、股骨頸骨折癒合不良;※※E、化膿性髖關節炎後遺症

【】

高處跌下,右手著地,X線攝片顯示肱骨頭移至喙突下,應診斷為:※※A、肩關節脫位﹝shoulder_dislocation﹞;※※B、下頜關節脫位;※※C、肘關節脫位﹝Dislocation_of_elbow﹞;※※D、踝關節脫位;※※E、髖關節脫位﹝hip_dislocation﹞。(診斷學)

【】

股骨頭缺血性壞死,可引起:※※A、肩關節脫位﹝shoulder_dislocation﹞;※※B、下頜關節脫位;※※C、肘關節脫位﹝Dislocation_of_elbow﹞;※※D、踝關節脫位;※※E、髖關節脫位﹝hip_dislocation﹞。(診斷學)

【】

髖臼發育不良,可引起:※※A、肩關節脫位﹝shoulder_dislocation﹞;※※B、下頜關節脫位;※※C、肘關節脫位﹝Dislocation_of_elbow﹞;※※D、踝關節脫位;※※E、髖關節脫位﹝hip_dislocation﹞。(診斷學)

【A】

外傷性髖關節脫位﹝hip_dislocation﹞最常見的類型是:※※A、後脫位;※※B、前脫位;※※C、半脫位;※※D、中心脫位;※※E、骨折脫位

【A】

剪刀步態最常見於:※※A、腦癱病人;※※B、骨關節畸形C、震顫性麻痹;※※D、小腦病變;※※E、髖關節脫位﹝hip_dislocation﹞。

【B】

下列何種步態患者表現為行走時不能走直線,而呈曲線或"Z"字形前進,雙上肢外展,軀幹左右搖擺:※※A、帕金森步態;※※B、醉酒步態C、剪刀步態;※※D、偏癱步態;※※E、先天性髖關節脫位﹝hip_dislocation﹞步態。

【】

當腦性麻痺兒接受骨科手術治療髖關節脫位﹝hip_dislocation﹞後,物理治療計畫應強調什麼的訓練,才能避免再次手術的命運:※※A、反射﹝reflex﹞抑制姿勢擺位﹝reflex-inhibiting_postures,RIPs﹞;※※B、關節活動度與肌力;※※C、站立平衡;※※D、誘發正常肌張力。﹝93-2專技-師﹞

【B】

女,54歲,右股骨頸骨折行三翼釘內固定後5年,右髖疼痛跛行1年,最可能的病變是:※※A、骨折未癒合;※※B、股骨頭壞死;※※C、創傷性關節炎;※※D、髖關節感染;※※E、髖關節脫位﹝hip_dislocation﹞。

【B】

患者男,42歲,乘車時盤腿而坐,突然刹車時右膝關節受撞擊致右髖關節疼痛不能活動6小時,查體:患肢縮短,右髖關節屈曲、內收、內旋畸形。應首先考慮的診斷是:※※A、髖關節脫位﹝hip_dislocation﹞;※※B、髖關節後脫位;※※C、髖關節前脫位;※※D、髖關節脫位﹝hip_dislocation﹞合併膝關節損傷;※※E、髖關節中心脫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