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臟腑功能和氣血津液運行失常而產生和形成的病理性產物,又可引致另一些疾病的發生和形成,這種病理產物就稱為內生因素。內生因素既是疾病的結果,又是引起疾病的原因,常見的有痰飲和瘀血等。現分別加以討論。


 

痰飲

痰和飲歷代醫家有分論者,有合論者,為了便於闡明,本節仍作分別論述。多種原因都可以形成痰飲,而痰飲生成之後,又是很多疾病的原因。

 

就飲的生成而論,總因外受濕邪,內傷水飲,導致脾胃運化功能失常,水液停聚而成。

若心腎之陽氣不足,則從胃中下走腸間而成痰飲;

若肝之氣虛,則水從胃中入於肝所主之協下而成懸飲;

脾之氣虛,水飲從胃中溢于四肢而成溢飲;

肺之氣虛,水飲則從胃中上迫於胸中而成支飲。

 

從四飲形成的原因來看,與五臟氣化失常有密切關係。故

《千金方衍義》說,「……始元不足,日積月累,水之精華,轉為混濁,於是遂成痰飲,必先團聚於呼吸大氣難到之處,故由腸而脅而四肢,至漸漬於胸膈,其勢愈逆,則痰飲之患,未有不從胃起矣。」

 

《儒門事親》提出水飲還可由其他原因傷及五臟而形成。

如說:「飲之所得,其來有五:有憤鬱而得之者,有困乏而得之者,有思慮而得之者,有痛飲而得之者,有熱時傷冷而得之者。」

因憤鬱則肝氣不伸而影響脾胃,脾失運化而成飲;

思慮、困乏和痛飲皆能傷脾,致脾虛不能散津而成飲;

飲酒過多,腸胃停濕,膀胱不及滲利,久則留而成飲;

暑月傷冷過多,陽氣受傷,亦致水飲內留而為患,

 

至於痰的形成,總的說來,凡外感內傷均可在一定條件下引起津液停聚而生成。六淫生痰者,多因六淫化熱,津液受其煎熬而形成;或因六淫化寒,津液凝滯而為痰。

 

《醫碥》所說:「痰本吾身之津液,……茍失其清肅而過熱,則津液受火煎熬,轉為稠濁;或失于溫而過於寒,則津液因寒積滯,漸致凝結,斯痰成矣」。

由七情生痰者,皆因七情鬱結,氣機鬱滯,津液不行,凝而為痰。

 

朱丹溪云:「人之氣道貴乎順,順則津液流通,決無痰飲之患。一失其宜,則氣道閉塞,停飲聚於膈上,結而成痰。」

此外,飲食過傷,嗜欲無度,勞倦至極,少於運動,均可使津液運行異常而生痰。

 

《三因方》所云:「飲食過傷,嗜欲無度,叫呼疲極,運動失宜,津液不行,聚為痰飲,屬不內外因。」

 

關於痰飲的分類,

有從病名而分者,如飲病有痰飲、懸飲、溢飲、支飲、癖結、留飲、伏飲等,痰病有窠囊之痰、痰厥、痰核,流痰等;

 

有按起因而分者,如飲病有酒臃、茶癱、冷癖等;痰病有風痰、寒痰、濕痰、燥痰、暑痰、氣痰、食痰、酒痰、驚痰、虛痰等;

 

有從病機部位而分者,飲病有水飲射肺、水飲淩心、

 

水飲侵脾、水飲侵肝、腎水上泛等;痰病有痰流經絡、痰伏筋骨、痰在皮裏膜外、痰濁壅肺、痰迷心竅,以及鶴膝痰、穿拐痰、龜背痰等。至於痰與飲的致病作用,也是各有不同。

 

水飲可從胃中而旁及各部引起多種病變,如上逆則為咳嗽、哮喘、胸痞、眩暈、心悸;下流則為腸鳴、泄瀉、小便不利;旁及則發生脅痛、癖結;外溢則為浮腫、體重、寒熱等。

 

《直指方》說:「水之與飲,同出而異名也。人惟脾土有虧,故半日所飲水漿不能傳化,或停於心下,或聚於脅間,或注於經絡,或溢於膀胱,往往因此而致病矣。孰謂血氣痰涎能生諸疾,而水飲之不能為恙乎。惟水與飲,漉漉有聲,為喘為咳,為嘔為泄,為痞為隔,為脹滿,為眩暈,為怔忡,為寒熱,為堅痛,為浮腫,為多唾,為短氣,為體重,……凡此之類,皆水氣之所由作也。」

 

痰形成後,更可隨氣升降,無處不到,引起各種病變。

痰在肺引起喘咳多痰、喉風,梅核氣等。

痰在心引起驚悸、怔忡、健忘、多夢、癡呆、神昏、譫語、癲狂,以及各種痰迷心竅之證。

痰在脾引起嘔吐、呃逆、吞酸、嘈雜、痞滿、腫脹、吐瀉、瘧疾,噎隔等。

痰在肝引起眩暈、中風、癇證、痙厥等。

痰在腎引起腰痛、肢撅、脊中冷痛等。

痰在經絡引起四肢腫硬、肌膚麻木、關節強硬腫脹、屈伸不利等。

痰在筋骨則形成流痰。痰在皮裏膜外則形成各種痰核,如凜癘。肉痿、乳中結核、舌下痰包。全身起核,甚則形成痰塊。

 

《本草綱目》云:「痰涎之為物,隨氣升降,無處不到。入於心,則迷竅而為癲癇,妄言妄見。入於肺,則塞竅而為咳唾稠粘,喘急背冷。入於肝,則留伏蓄聚,而成脅痛幹嘔,寒熱往來。入於經絡,則麻痹疼痛。入于筋骨,則頭項胸背腰痛,手足牽引隱痛。」

 

關於痰飲的治療,大法是:因病敵痰,則當治其病而痰自化:因痰致病,又宜化痰而病自除。

 


瘀血

一、瘀血的產生

對於瘀血的涵義,中醫學有幾種主要的有代表性的解釋。

《證治準繩》、《皇漢醫學》等認為:污穢之血為瘀血:

《臨證諷指南醫案》、《醫林改錯》等認為:久病入絡即瘀血;

《血證論》則認為:離經之血為瘀血。

綜上可知,瘀血是指瘀積不行,污穢不潔和已離經脈而停留在體內的血液,以及在久病影響到脈絡時所出現的病變。

 

引超瘀血的原因甚多。由於血液之所以能正常循行,除與心、肝、脾等臟腑及血脈的情況密切有關外,還與正氣及陰津育關。所以當各種原因損及臟腑、血脈相氣、津時,就會影響血液的正常運行,致血行不暢甚至瘀滯而形成瘀血。

 

產生瘀血的主要原因有:

(一)跌僕損傷

各種外傷是引起瘀血的一個重要而常見的原田。

《素問‧纓刺論》就有「人有所墮墜,惡血留內」的記載。

 

《聖濟總錄‧傷折門》論外傷致瘀的病機說:「脈者,血之府。血行脈中,貫於肉理,環周一身。若因傷折內動經絡,血行之道不得宣通,瘀積不散則為腫為痛。治宜除去惡瘀」。

突然用力過度或閃挫扭傷,也會形成瘀血。

 

《雜病源流犀燭‧跌僕閃挫源流》說:「忽然閃挫,必氣為之震,因所壅而凝聚一處。氣運平血,血本隨氣以周流,氣凝則血亦凝矣。夫至氣滯血瘀,則作腫作痛,諸變百出。」

 

各種外傷之後,凡有腫痛之症,均應考慮瘀血阻滯之可能。

 

(二)各種出血

出血而導致瘀血主要有兩方面的因素:

 

是出血之血,巳離經脈而未排出體外者即是瘀血。如

《血證論‧吐血》說,「血亡之後,其離經而未吐出者,是為瘀血,既與好血不相合,反與好血不相能」;

 

二是治療出血證時,不究根源,專事止澀,過用寒涼,使已離經之血凝結而不能排出體外,未離經之血鬱滯不暢,因而形成瘀血。

 

《醫學廣筆記‧吐血》談到止血不當的後果時說:「止之則血凝,血凝則發熱、惡食,病日痼尖。」

 

此外,婦女經血排出不暢或閉阻,產後惡露未盡,停瘀少腹,亦可形成瘀血。

《聖濟總錄、婦人血積氣痛》說:「若月水不通,產後惡露未盡,或因他病使血不行,皆致氣血凝滯」。

 

(三)惜志內傷

情志過極,先令氣病。因氣血之間存在著密切關係,所以在情志內傷導致氣滯或氣虛的基礎上,可迸一步形成氣滯血瘀或氣虛血瘀。

 

《臨證指南醫案》治年久鬱傷多用「宣通脈絡法」。'

 

清‧懷抱奇《醫徹‧蓄血》說:「其人或勞倦,或跌僕,或閃挫,或鬱怒,皆足以阻其血而停蓄成瘀。」

 

(四)感受寒邪

寒為陰邪,具有凝聚收引的性質。

血遇寒則凝,感受寒邪之後,會引起或加重血脈瘀阻的病變。

《靈樞.癰疽》說:「寒邪客於經脈之中,則血泣不通」。

《聖濟總錄.凍爛腫瘡》說,「經絡氣血,得熱則淖澤,得寒則凝澀。」

 

(五)感受熱邪

熱邪具有傷灼津血的性質,血受熏灼則易凝結瘀塞;津液虧耗則不能載血運行,均會形成瘀血。

《聖濟總錄‧傷寒統論》說:「毒熱內瘀,則變為瘀血」。

《重訂廣溫熱論‧清涼法》說:「因伏火鬱蒸血液,血被煎熬而成瘀」。

 

(六)津液虧耗

血的正常運行,除賴氣的推動外,尚需津液的運載。

 

清‧周學海在《讀醫隨筆》中比喻道:「血猶舟也,津液水也,水津充沛,舟才能行」。

 

《讀醫隨筆‧自齧狂走是氣血熱極而非崇也》說:「天人身之血,如胭脂然,有色有質,可粉可淖。人血亦可粉可淖者也。其淖者,津液為之合和也。津液為火灼竭,則血行愈滯」。

當溫熱病、雜病或其他原因使津液虧耗,不能載血運行時,就會使血行不暢甚至瘀塞而成瘀血。


 

(七)正氣虧虛

久病或其他原因導致正氣虧虛,氣虛則不能鼓動血液正常運行,因而產生瘀血。如

《靈樞‧經脈篇》說:「手少陰氣絕則脈不通,脈不通則血不流」。

《景岳全書‧脅痛》說:「凡人之氣血猶源泉也,盛則流暢,少則壅滯。故氣血不虛不滯,虛則無有不滯者」。

 

《讀醫隨筆‧承制生化論》亦明確指出:「氣虛不足以推血,則帆必有瘀」。

 

二、瘀血的種類

在中醫學裏,對瘀血尚無統一的分類。通過對有關資料的學習及整理,初步可歸納為以下三種情況:

 

(一)從瘀血病變的輕重、新久分類

中醫著作中,和瘀血同類的名稱尚有滯血、留血、閉血、蓄血、宿血、乾血、老血、死血、敗血、惡血、賊血等。名目雖多,其目的在於從病情的輕重,病程的新久,以及瘀血對人體的危害等不同角度,描繪瘀血的性質。

 

其中滯血、留血、閉血等名稱的含義與瘀血相類,是指血液瘀積不行,滯礙留閉;

蓄血一般多指起病較急、病在中、下焦的瘀血,但亦有以蓄血泛指全身之瘀血者;宿血、乾血、老血、死血是指病程較長,瘀積已久,難於在短時間內祛散的瘀血;敗血是言其血已敗壞,而喪失正常的生理功能;

惡血、賊血則又是形容瘀血對人體的危害如惡如賊。

 

所以,上述名稱總的可以用「瘀血」一名加以概括,就中可用血鬱、血瘀、血結作為分別瘀血輕重相新久的三種不同程度的名稱。與此相對應的治法則是:活血行血、化瘀通絡、破血散結。

 

(二)按血瘀的部位分類

血的運行無處不到,故人體各部,舉凡臟腑、經絡、五官九竅及四肢百骸均有停瘀之可能。對於瘀血部位的論述,

 

清‧鄒澍在《本經序疏要‧瘀血》說:「第一先剖其瘀之情狀,……其次當究其瘀之部分,則在內曰腸中,曰腹中,曰胸腹,曰心脾,曰心腹,曰胸膈;在外曰血脈,曰四肢」。

 

王清任《醫林改錯》則主要歸類為頭面四肢,膈膜上及膈膜下三大類。

 

唐容川《血證論》則詳細地分為上、中、下焦,經絡,臟腑,胰理,肌肉,軀殼及攻心乘脾等。

 

臨床上常用的瘀血部位分類是:

1、血瘀上焦。症見發脫不生,健忘,胸背肩膊刺痛、麻木,視物不明,煩躁漱水或口渴,甚或唇色青紫。

 

2、而瘀中焦。症見腹中脹滿,腰脅疼痛,腕腹刺痛等。

 

3、血瘀下焦。症見少腹硬滿刺痛,譫語如狂,大便色黑,小便自利等。

 

4、血瘀四肢肌胰。症見四肢腫脹刺痛,顏色青紫,或有紅斑、結塊,或時有寒熱,似瘧非瘧等。

 

此外,瘀血病及不同的臟腑、經絡,則各有其相應的臨床表現可見,茲不在此贅述。


 

(三)按瘀血的不同病機分類

由於導致瘀血的病機不同,主要又可分為如下幾類:

1、氣滯血瘀。

由氣機鬱滯不行進而形成的瘀血。表現心胸或脅肋刺痛,憋悶不舒,或腹部脹滿疼痛,或腹中積塊固定不移,或肢體脹痛,舌質紫暗或有瘀點、瘀斑等症。

 

2、寒凝血瘀。

由於寒邪凝滯,血行不暢而導致的瘀血。表現為心胸痹悶,時而刺痛,痛引肩背,或肢體肌肉、筋骨、關節等處疼痛、麻木。喜暖怕冷,遇寒痛劇,得溫痛減,舌質紫暗,或有瘀點、瘀斑,苔薄白,脈澀。

 

3、濕滯血瘀。

由於濕邪鬱滯,阻礙氣血正常運行而致的瘀血。

表現為關節疼痛、重著,屈伸不利;或肌膚麻木不仁;或胸悶、嘔惡,腕腹痞滿,便溏泄瀉,肌膚水腫,小便短少,苔膩。

 

4、熱盛血瘀。

由於熱勢亢盛,熱邪熏灼血液而致的瘀血。

表現壯熱、口渴、頭痛、煩躁不寧,舌質紅,苔黃,脈數等症。或因營血熱盛,血行瘀滯而見神昏譫語,肌膚出現斑疹,甚或臟血、吐血、便血,舌紅絳,脈細數;或因熱毒壅滯,血瘀肉腐,以致化膿成癰而成內、外癰證。

 

5、氣虛血瘀。

由於正氣虧虛,不能推動血液運行而導致的瘀血。表現神倦乏力,心悸氣短,動則益甚,納差食少,顏面微浮,並見心胸刺痛,或頭痛健忘,或半身不遂,或腹中積塊疼痛等症。氣虛血瘀之甚諸,可演變為陽虛血瘀,除血瘀的見症外,因陽氣虧虛,不能溫煦,而見倦怠乏力,畏寒肢冷,四肢浮腫,面色蒼黃,舌淡,脈沉細或遲等症。

 

6、陰虛血瘀。

由於陰津虧損,血脈不充、致血液運行不暢而致的瘀血。表現咽乾口燥,手足心熱,潮熱顴紅,兩目乾澀,消瘦乏力,心胸刺痛,或脅肋、腕腹刺痛,或見口渴喜飲。舌質紅,有瘀點、瘀斑、脈細數。


 

三、瘀血的致病作用

瘀血既是其他病因(如外傷、外邪、情志等)所導致的病理結果,又是進一步引起許多疾病的原因。所以瘀血既是病理產物,又是致病因素,是一種繼發的、內生的致病因素。

 

血液擔負著灌溉營養全身,維持機體各臟腑組織正常機能,並供給生長、發育所需物質資料的重要作用。而血液的運行又無處不到,持續不停,周流不息。基於血液的生理功能及運行特性,決定了瘀血致病的特點是:影響範圍廣泛,症狀複雜多樣。人體全身各個臟腑、組織,都有瘀血為患的可能。

 

瘀血所致的疾病,遍及內、外、婦、兒、五官等臨床各科。

 

瘀血所引起的病症複雜多樣,隨瘀積部位、病程及耗傷氣血陰陽的不同情況而有多種臨床表現。

 

主要症狀及體征有:疼痛,發熱,咳喘,心悸,怔忡,健忘,癲狂,肢體麻木,疼痛甚至癱瘓,黃疸,癰瘡,症積包塊,肌膚現赤絲縷紋,皮膚粗糙,甚至肌膚甲錯,舌質紫暗或有瘀點,瘀斑,脈弦、澀、或結。

 

(瘀血所致的病症,詳見本書第十五章氣血病機中)。

 

在上述症狀中,尤以疼痛最為常見。瘀血瘀痛的特點是痛處固定,久痛不癒,反復發作,性質多為刺痛,痛而拒按或兼腫脹,或有久治不效的病史。尤以舌象的表現對瘀血的辨證診斷有著重要的意義。

 

此外,尚有「穢濁」內主,亦為內生致病因素之一種。其來源多由濕邪內阻氣機,或濕熱蘊蒸發黃,膽汁鬱積而成濁毒;或熱結尿閉,或腎氣衰竭,三焦氣機不利,膀胱氣化不行,小便不利而毒濁內壅;以及常見之痰濁、濕濁、飲濁等。前者致病特點多為壅塞清竅而致神識昏迷等,

 

如《溫病條辨》(上焦篇11條自注)說:

「脾郁發黃,黃極則諸竅為閉,穢濁塞竅者死」,

《溫病條辨》(中焦篇56條) :「熱蒸頭脹,身痛嘔逆,小便不通,神識昏迷,而以安宮牛黃丸和茯苓皮湯並用為治之證,即屬內生穢濁所致者。」

 

其形成與致病同外界之穢濁顯有不同。

 

另如內風、內寒、內濕、內燥、內火乃至內熱等,即一般所說的「內六淫」,亦屬內生致病因素。

 

 

 

 

 

 

 

 

 

 

 

A1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