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稱】:蟲咬皮炎﹝insect_dermatitis﹞ |
【疾病科屬】:皮膚科 |
【疾病概述】: |
蟲咬皮炎﹝insect_dermatitis﹞是由於被某些蟲類叮咬,或接觸其毒液、蟲體的粉毛而引起的皮炎。本病西醫也稱為蟲咬皮炎﹝insect_dermatitis﹞。 |
【診斷要點﹝Diagnostic_key_points﹞】: |
1、多見於蟲類滋性的夏秋季節。好發於暴露部位之皮膚。 |
2、皮疹以丘疹、風團或斑點為多見,有的可出現紅斑、水皰或膿皰。皮疹呈散在性分佈。由蟲類叮咬所致者,往往在損害的中央有一針頭大的小瘀點。隱翅蟲皮炎則表現為線狀或條狀的紅腫,上有密集排列的小丘疹、小水皰和小膿皰。 |
3、自覺不同程度的瘙癢、灼熱或疼痛感。 |
4、一般全身症狀不明顯。較嚴重者,可有發熱惡寒、頭暈﹝dizziness﹞頭痛﹝headache﹞、煩躁不安、噁心,嘔吐﹝nausea_and_vomiting﹞等全身症狀。 |
【辨證分析】: |
蟲咬皮炎﹝insect_dermatitis﹞因被蟲類叮咬,接觸其毒液或蟲體的粉毛,以致邪毒入侵,阻於肌膚而發。本病的治療一般採用外治法。如較嚴重者伴有全身症狀,則宜結合辨證治療,治療方法是清熱解毒。 |
【辨證論治】: |
熱毒型 |
【證見】皮疹表現如上述。可伴有惡寒發熱,頭暈﹝dizziness﹞頭痛﹝headache﹞,全身不適,煩燥不安,噁心,嘔吐﹝nausea_and_vomiting﹞。舌質紅,苔黃,脈弦數等。 |
【治法】:清熱解毒,佐以祛風。 |
【方藥】: |
→主方:五味消毒飲(吳謙等《醫宗金鑒》加減 |
處方:金銀花、蒲公英、紫花地丁各15克,野菊花、牛蒡子各12克,紫背天葵子、荊芥﹝Fineleaf_Schizonepeta_Herb﹞、防風各9克,白花蛇舌草、半枝蓮各30克。水煎服,每日1劑。便秘﹝obstipation﹞者,加大黃12克(後下)。火毒重者,去牛蒡子、荊芥﹝Fineleaf_Schizonepeta_Herb﹞、防風,加黃芩、山梔子各12克、黃連9克。 |
→中成藥: |
ㄅ、牛黃解毒片,口服,每日3次,每次3片,溫開水送服。 |
ㄆ、選用各地有效蛇藥(如南通蛇藥片、廣州蛇傷藥散或流浸膏等),按說明書服用。 |
【外治法】: |
1、用1%薄荷三黃洗劑或1%薄荷爐甘石洗劑外搽;或用成藥驅風油、清涼油等外塗。 |
2、皮疹泛發者,可用皮膚外洗二方水煎外洗,再使用上述外用藥。 |
3、選用各地有效蛇藥,內服並外敷。 |
永康堂整體保健【Y.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