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稱】:風牽偏視(麻痹性斜視)

【疾病科屬】:眼科

【疾病概述】:

本病指眼珠突然偏斜,轉動受限,視一為二等臨床特點,且多因風邪引起而名。相當於西醫學之麻痹性斜視。

【診斷要點﹝Diagnostic_key_points﹞】:

l、突然發病,單眼或雙眼偏斜於眺側,複視,頭痛﹝headache﹞頭昏,甚至惡心。檢查發現眼球向某一方向轉動限制。若患者訴有複視,而外表看不出眼位偏斜時,可做紅玻璃試驗。

2、本病須與共轉性斜視相鑒別。後者眼球運動向各方向均無障礙,無複視、無頭痛﹝headache﹞。

【辨證分析】:

本病多因正氣不足,衛外失固;或陰血虧少,脈絡空虛,風中經紹;或因脾胃虛弱,運化失常,痰濕內生,複感風邪,風痰阻絡;或因肝腎陰虛,陰虛陽亢,風動挾疾;也有因中風﹝apoplexy﹞後遺,氣虛血滯,脈絡瘀阻或頭部外傷,經絡受損,瘀血停滯。以上諸因,均可導致眼部受邪一側的經絡氣血運行不利,筋肉失養,弛緩不用。

本病發病與風、痰、氣滯、血瘀均有關。若起病突然,兼惡寒、頭痛﹝headache﹞、噁心﹝nausea﹞者,為外風所致;若患者素有高血壓﹝Hypertension﹞、頭暈﹝dizziness﹞、耳鳴﹝tinnitus﹞而發病者,為陰虛陽亢,升動太過則動風,風陽煎灼津液生痰,風痰上壅,竄擾經絡,血脈渙散而致。若患者平素脾胃虛弱,風痰上壅,阻滯脈絡,氣血不行,則筋肉失養而不用。總的治則是祛風通絡。

【辨證論治】:

風痰阻絡型

【證見】:眼珠突然偏斜,複視,頭暈﹝dizziness﹞頭痛﹝headache﹞,或噁心﹝nausea﹞口區吐。

【治法】:祛風痰,通經絡。

【方藥】:

→主方:正容湯加減

→→處方:參見「上胞下垂」風邪中絡型之方藥。

若為初起,兼惡寒發熱表症者,加桑葉、蟬蛻、振子。兼口乾﹝xerostomia﹞煩渴﹝polydipsia﹞者,加石膏、知母。若素體軟弱,食少納呆,舌淡苔白膩者,合四君子湯。面色無華,素有頭暈﹝dizziness﹞心悸﹝palpitation﹞,舌淡脈細者,合四物湯。素易感冒者,合玉屏風散。

→中成藥:參照「上胞下垂」有關證型。中成藥。

肝陽化風挾痰上擾型

【證見】:眼症同上;伴有眩暈﹝vertigo﹞耳鳴﹝tinnitus﹞,失眠﹝Sleeplessness﹞多夢﹝nightmare﹞。舌紅苔黃、脈弦滑。

【治法】:平肝潛陽,化痰息風。

【方藥】:

→主方:天麻鉤藤飲。處方參見「視網膜中央靜脈阻塞」方藥,並酌加膽南星、僵蠶、全蠍。

→中成藥:參照「視網膜中央靜脈阻塞」中成藥。

氣虛絡阻型

【證見】:患者有中風﹝apoplexy﹞病史,後遺目珠偏斜,口眼㖞斜;或半身不遂﹝Hemiplegia﹞,肢體麻木,面色萎黃。舌淡或有瘀斑﹝eccymosis﹞,脈細。

【治法】:益氣活血,化瘀通絡。

【方藥】:

→主方:補陽還五湯

處方見「視網膜中央靜脈阻塞」方藥,配加白附子、僵蠶、全蠍、膽南星。若為外傷引起者,則用桃紅四物湯。

→中成藥:參照「視網膜中央靜脈阻塞」中成藥

【針刺療法﹝acupuncture_therapy﹞】:

 ㄅ、常用穴:睛明、瞳子髎、承泣、四白、陽白、絲竹空、攢竹、頰車、地倉、合谷、太沖、行間、風池。每次局部取2~3穴,遠端循經配l一2穴。斜向左者,針刺右側;斜向右者,針刺左側。用平補平瀉法。

 ㄆ、針刺驗方(楊元德《遼寧中醫雜誌》

主穴:四白、合谷。配穴:攢竹、絲竹空、瞳子髎、顏厭、風池、足三裏、光明、肝俞、脾俞、胃俞、腎俞。用平補平瀉法,留針30分鐘,每10分鐘撚轉一次;四白穴可針3.3釐米深,以刺入眶下孔為佳,針感頗強,應緩慢刺入,得氣後不可提插,以免傷及眶下動脈。

【飲食療法﹝dietetic_therapy﹞】:

石菖蒲豬腎粥:石菖蒲30克。豬腎l枚,蔥白30克,粳米60克。先煎菖蒲取汁去渣,再人其餘3味煮粥。空腹食。

目偏斜日久且嚴重者,若服藥針刺等均無效,在排除顱內腫瘤後,如全身情況良好,可考慮手術矯正。

永康堂整體保健【Y.C.T】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