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周淺表血管檢查聽診﹝auscultation﹞: |
(一)動脈聽診﹝auscultation﹞: |
一般可在頸動脈﹝Carotid_artery﹞(胸鎖乳突肌﹝SCM﹞內緣,甲狀軟骨﹝Cartilago_thyreoides﹞上緣的高度),鎖骨下動脈(鎖骨﹝clavicle﹞下窩)及股動脈﹝femoral_artery﹞(腹股溝韌帶下)等處進行聽診﹝auscultation﹞。 在正常情況下,僅在頸動脈﹝Carotid_artery﹞及鎖骨下動脈上,可聽到與第一心音、第二心音相一致的聲音,稱為正常動脈音。 此音在其他動脈處聽不到。 當動脈瓣關閉不全時,將聽診器﹝Stethoscope﹞胸件放在股動脈﹝femoral_artery﹞、肱動脈﹝brachial_artery﹞處可聽到與心臟收縮期一致的象手槍射擊的聲音稱射槍音﹝pistol_shot_sound﹞。主要由於脈壓差增大脈搏衝擊動脈壁所致。如再稍加壓力則可聽到收縮期與舒張期往返雜音,也稱杜氏雙重雜音(Duroziez氏征),主要由於脈壓增大,血流往返於聽診器﹝Stethoscope﹞所致狹窄處引起。有時也可見於甲狀腺機能亢進﹝Hyperthyroidism﹞、貧血﹝anemia﹞、高熱﹝high_fever﹞等病人。 |
病理性動脈雜音:凡動脈有局部的狹窄或擴張時,也可出現動脈雜音,如多發性大動脈炎﹝aortic_arteritis﹞上肢無脈征型,可在頸部兩側鎖骨﹝clavicle﹞上及胸鎖乳頭﹝nipple﹞肌外三角區,聽到連續性雜音﹝countinuous_murmur,CM﹞或收縮期雜音﹝systolic_murmur,SM﹞;腎動脈狹窄時在上腹部近病側可聽到血管收縮期雜音﹝systolic_murmur,SM﹞;腹主動脈瘤時在腹部病變部位也可所到收縮期雜音﹝systolic_murmur,SM﹞。 |
(二)靜脈聽診﹝auscultation﹞: |
在正常兒童或青年,有時在右側頸靜脈上(鎮骨上窩)可聽到營營的靜脈雜音,立位時或頭向左轉時較為清晰,此可能為頸靜脈流入口徑較寬的上腔靜脈﹝Superior_vena_cava﹞所產生,是生理性的,用手指壓迫頸靜脈後,雜音即可消失。貧血﹝anemia﹞及其它原因使血流加速時此靜脈雜音可更為清晰。 |
幾種常見心臟病典型體徵表
病名 | 血液動力學改變 | 一般情況 | 心臟體徵 | 血管體徵 | 其他體徵 | 備 注 | |||
視 診 | 觸 診 | 叩 診 | 聽 診 | (常見因病) | |||||
二尖瓣狹窄 | 二尖瓣狹窄→左心房過度充盈(左心室充盈度減少)→左心房增大→肺循環壓力增高→右心室負擔增加→右心室肥厚擴大。 | 二尖瓣 | 心尖搏 | 心尖區常有舒張期細震顫。 | 心濁音界向左擴大,心腰部膨出呈梨形,晚期右界亦增大。 | · 心尖區第一音常亢進。 | 風濕性 | ||
面 容 | 動向左移 | · 心尖區隆隆樣遞增型舒張中、晚期雜音。 | |||||||
· 常有拍擊音。 | |||||||||
· 肺動脈瓣區第二音(P )亢進且分裂。 | |||||||||
二尖瓣關閉不全 | 二尖瓣關閉不全→左心房同時接受靜脈回流血及左心室返流血液→左心房充盈過度而擴大→左心室舒張期過度充盈,日久而擴大。進而鬱血→肺循環壓力增高。 | 二尖搏動向左下移位。搏動增強且局限。 | 心尖搏動向左下移位,一般不能觸及細震顫。 | 心濁音界向左下擴大。心腰部膨出、晚期右界亦可增大。 | · 心尖區第一音減弱。 | 風濕性 | |||
· 心尖區有Ⅲ級以上較粗糙、軟風樣收縮期雜音向左腋下傳導。 | |||||||||
· 肺動脈瓣區第二音(P )亢進。 | |||||||||
主動脈瓣關閉不全 | 主動脈瓣關閉不全→左心室舒張期同時接受左心房回流血及主動脈返流血液→左心室過度充盈而肥厚擴大。 | 面色較蒼白,可見點頭運動 | 心尖搏動向左下移位,較彌散,有力。 | 心尖搏動向左下移位呈抬舉性,常無細震顫。 | 心濁音界向左下擴大、心腰凹陷而呈靴形。 | · 心尖區第一音減弱。 | 血壓:收縮壓增高舒張壓降低,脈壓增大。並可有:水沖脈、毛細血管搏動征、槍擊音、杜氏雙重雜音。頸動脈搏動較明顯。 | 風濕性 | |
· 主動脈瓣區和第二聽診區有潑水樣舒張早期雜音向心尖區傳導。 | 梅毒性 | ||||||||
· 主動脈瓣區常有相對狹窄所致吹風樣收縮期雜音。 | |||||||||
· 主動脈區第二音(A )減弱或消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