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08_望五官──望目.gif 

   目為肝之竅,心神之使。五臟六腑之精氣皆上注於目,而與心、肝、腎的關係更為密切,可以反映臟腑精氣的盛衰。因此,望目不僅是望神的重點,而且對某些疾病的診斷能起到「見微知著」的作用。

 

[文獻參考]

見微知著:語出《醫學心悟‧醫中百誤歌》,意指通過微小的變化,可以測知整體的情況。機體的某些局部,包含著整體的生理、病理資訊。

 

《重訂通俗傷寒論》說:「凡病至危,必察兩目,視其目色,以知病之存亡也,故觀目為診法之首要」。

 

望目──目的五臟分屬

 

   古人將目之不同的部位分屬於五臟,用以診察相應臟腑的病變,此即稱為「五輪學說」。

  注_《審視瑤函》說:「五輪者,皆由五臟之精氣所發。名之曰輪,其象如車輪圓轉,運動之意也」。

 

兩眥屬心心主血稱為「血輪」

白睛屬肺肺主氣稱為「氣輪」

眼瞼屬脾脾主肌肉稱為「肉輪」

黑睛屬肝肝主筋稱為「風輪」

瞳孔屬腎腎主筋稱為「腎輪」


目的五臟分屬

兩眥

屬心

心主血

稱為「血輪」

白睛

屬肺

肺主氣

稱為「氣輪」

眼瞼

屬脾

脾主肌肉

稱為「肉輪」

黑睛

屬肝

肝主筋

稱為「風輪」

瞳孔

屬腎

腎主筋

稱為「腎輪」

 

 

望目──色澤

 

  正常人的眼瞼內(瞼結膜)與兩眥紅潤,白睛(鞏膜)白色,黑睛(虹膜)褐色或棕色,角膜無色透明。

 

  其異常改變主要有:

目色澤異常

目赤腫痛

多屬實熱證

白睛紅赤

為肺火

兩眥赤痛

為心火

瞼緣赤爛

為脾經濕熱

全目赤腫

為肝經風熱

白睛發黃

為黃疸的主要標志

多由濕熱或寒濕內蘊,膽汁外溢所致。

目眥淡白

多屬血虛、失血

多由血少不能上榮於目所致。

目胞色黑晦暗

多屬腎虛

為腎精虧耗之象。

 

 

望目──形態

 

  其異常改變主要有:

目胞浮腫:為水腫的常見表現[參考文獻]。因目胞屬脾,脾惡濕,且該處組織疏鬆,故水腫可先見於目胞。觀察此處微腫可早期發現水腫。但健康人低枕睡眠後一時性胞瞼微腫不屬病態。

 

眼窩凹陷:多為傷津耗液或氣血不足。可見於吐瀉傷津或氣血虛衰的病人。若久病重病眼窩深陷,甚則視不見人,真臟脈見,則為陰陽竭絕之候,屬病危。

 

眼球突出:眼球突出兼見喘滿上氣者,屬肺脹,為痰濁阻肺、肺氣不宣、呼吸不利所致。若眼球突出兼頸前微腫,急躁易怒者,為癭病,因肝鬱化火、痰氣壅結所致。

 

針眼、眼丹:皆為風熱邪毒或脾胃蘊熱上攻於目所致。

_參考文獻:如《靈樞‧水脹》說:「水始起也,目窠上微腫,如新臥起之狀……。」

_眼丹:胞瞼漫腫,紅腫較重者,多為眼丹。 針眼:瞼緣腫起結節如麥粒,紅腫較輕者,多為針眼。


 

望目─形態

目胞浮腫:

為水腫的常見表現。

因目胞屬脾,脾惡濕,且該處組織疏鬆,故水腫可先見於目胞。觀察此處微腫可早期發現水腫。但健康人低枕睡眠後一時性胞瞼微腫不屬病態。

眼窩凹陷:

多為傷津耗液或氣血不足。

可見於吐瀉傷津或氣血虛衰的病人。若久病重病眼窩深陷,甚則視不見人,真臟脈見,則為陰陽竭絕之候,屬病危。

眼球突出:

眼球突出兼見喘滿上氣者,屬肺脹,為痰濁阻肺、肺氣不宣、呼吸不利所致。

若眼球突出兼頸前微腫,急躁易怒者,為癭病,因肝鬱化火、痰氣壅結所致。

 

 

望目──動態

 

正常人瞳孔圓形,雙側等大,直徑約為34mm,對光反應靈敏,眼球運動隨意、靈活。其異常改變主要有:

瞳孔縮小:多屬肝膽火熾,或中毒。

 

瞳孔散大:多屬腎精耗竭之危候。兩側瞳孔完全散大則是臨床死亡的指征之一。如一側瞳孔逐漸散大,可見於中風或顱腦外傷病人,亦屬危候。此外,亦可見於五風內障(青光眼)病人。

瞪目直視:即病人兩目固定前視、神志昏迷,為臟腑精氣將絕,屬病危。

戴眼反折:即病人兩目上視,不能轉動,項強抽搐,角弓反張。為太陽經絕證,亦屬病危。

  橫目斜視:多屬肝風內動。

  昏睡露睛:多屬脾胃虛衰。可見於吐瀉傷津和慢脾風的患兒。

_中毒:如川烏、草烏、毒蕈、有機磷農藥中毒等都可致瞳孔縮小。

_因脾虛清陽不升,氣血不足,胞瞼失養,啓閉失司而致昏睡露睛。

_因足厥陰肝經系於目系,肝風內動牽引目系故可見橫目斜視。

 

目動態異常

瞳孔縮小:

多屬肝膽火熾,或中毒。

 

瞳孔散大:

多屬腎精耗竭之危候。

兩側瞳孔完全散大則是臨床死亡的指征之一。如一側瞳孔逐漸散大,可見於中風或顱腦外傷病人,亦屬危候。此外,亦可見於五風內障(青光眼)病人。

瞪目直視:

即病人兩目固定前視、神志昏迷,為臟腑精氣將絕,屬病危。

 

戴眼反折:

即病人兩目上視,不能轉動,項強抽搐,角弓反張。

為太陽經絕證,亦屬病危。

橫目斜視:

多屬肝風內動。

 

昏睡露睛:

多屬脾胃虛衰。

可見於吐瀉傷津和慢脾風的患兒。

(張辰奕整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