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開竅於耳,手足少陽經脈布於耳,在耳廓上有全身臟器和肢體的反應點,而尤與腎、膽的關係密切,所以望耳可診察腎、膽和全身的病變。
正常耳廓色澤紅潤且厚大。其異常改變包括色澤、形態等方面,可概括歸納為:
耳的色澤異常
耳輪淡白——多屬氣血虧虛。
耳輪紅腫——多屬肝膽濕熱,或熱毒上攻。
耳輪青黑——多見於陰寒內盛,或有劇痛的病人。
耳輪枯黑——多屬腎精虧耗。
小兒耳背有紅絡,耳根發涼——多為出麻疹的先兆。
耳的形態異常
耳廓瘦小而薄——多屬先天虧損,腎氣不足。
耳廓乾枯萎縮——多屬腎精耗竭之危候。
耳廓皮膚甲錯——可見於血瘀日久的病人。
耳內病變
耳內流膿水,稱為「膿耳」——多屬肝膽濕熱。
後期轉虛——多屬腎陰不足、虛火上炎。
耳輪淡白 |
多屬氣血虧虛。 |
|
耳輪紅腫 |
多屬肝膽濕熱,或熱毒上攻。 |
|
耳輪青黑 |
多見於陰寒內盛,或有劇痛的病人。 |
|
耳輪枯黑 |
多屬腎精虧耗。 |
|
小兒耳背有紅絡,耳根發涼 |
多屬腎精虧耗。 |
|
耳的形態異常 |
耳廓瘦小而薄 |
多屬先天虧損,腎氣不足。 |
耳廓乾枯萎縮 |
多屬腎精耗竭之危候。 |
|
耳廓皮膚甲錯可見於血瘀日久的病人。 |
可見於血瘀日久的病人。 |
|
耳內病變 |
耳內流膿水,稱為「膿耳」 |
多屬肝膽濕熱。 |
後期轉虛 |
多屬腎陰不足、虛火上炎。 |
(張辰奕整理)
望耳:望耳應注意耳的色澤、形態及耳內的情況。
(1)耳廓諸部位候臟腑:
耳廓上的一些特定部位與全身各部有一定的聯繫,其分佈大致象一個在子宮內倒置的胎兒,頭顱在下,臂足在上。當身體的某部有了病變時,在耳廓的某些相應部位,就可能出現充血、變色、丘疹、水泡、脫屑、糜料或明顯的壓痛等病理改變,可供診斷時參考。
(2)耳之色澤:正常耳部色澤微黃而紅潤。全耳色白多屬寒證;色青而黑多主痛證;耳輪焦黑乾枯,是腎精虧極,精不上榮所致;耳背有紅絡,耳根發涼,多是麻診先兆。耳部色澤總以紅潤為佳,如見黃、白、青、黑色,都屬病象。
(3)耳之形態:正常人耳部肉厚而潤澤,是先天腎氣充足之象。若耳廓厚大,是形盛;耳廓薄小,乃形虧。耳腫大是邪氣實;耳瘦削為正氣虛。耳薄而紅或黑,屬腎精虧損。耳輪焦乾多見於下消證。耳輪甲錯多見於久病血瘀。耳輪萎縮是腎氣竭絕之危候。
(4)耳內病變:耳內流膿,是為膿耳。由肝膽濕熱,蘊結日久所致。耳內長出小肉,其形如羊奶頭者,稱為「耳痔」或如棗核,胬出耳外,觸之疼痛者,是為「耳挺」。皆因肝經鬱火,或腎經相火,胃火鬱結而成。(張辰奕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