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哲學思想的滲透及其對中醫病因病機學的影響
一、樸素自發的辯證唯物主義思想對中醫病因病機學的影響
唯物主義思想是中國古代先秦哲學的主流,這一思想指導人們在與疾病作鬥爭的醫療實踐中,不是用迷信鬼神解釋疾病發生發展的原因,而是尋找唯物論的依據進行解釋。
唯物主義思想萌芽於西周,到了春秋戰國時期,已十分活躍,這一時期唯物主義思想突出的特點,是認為整個宇宙由具體的物質構成,並力圖從自然界本身去尋找關於自然變化的解釋。例如,《國語.周語》記載,太史伯陽以「天地之氣」與「陰陽」的觀點來解釋地震,他認為天地間存在著陰陽兩種氣,這兩種物質力最「不失其序」,自然界就安定;反之,如陽潛伏在下不能出來,陰受逼迫不能上升,就會發生地震。這種從陰陽的相互關係來說明地震發生的原因,基本上是唯物主義的認識。
又如《左傳》魯禧公十六年,周內史叔興認為「六鵝退飛」與星辰隕落是陰陽二氣變化的結果。這種從自然界本身的變化來解釋自然現象的無神論思想,指導人們在認識疾病現象時,排除鬼神致病的迷信觀念,在客觀實在中尋求疾病發生變化的原因及機理。
《詩經》卷四《東門之蟬》說: 「既見君子,雲胡不廖」,就已認識到精神情志異常,可以導致疾病,一旦心理性的致病因素消失,疾病也就可以痊癒。
又如子產探望晉侯疾病時說:「右君身,則亦出入饑食衷樂之事也,山川星辰之神又何為焉。」
認為生病與天上的鬼神無關,是由於人事所致,與飲食喜怒哀樂有關。
另如醫和在診視晉侯疾病時,就提出陰、陽、風、雨、晦、明「淫生六疾」和「近女室」、「不節不時」的發病原因(以上見《左傳‧昭西元年》。
在對疾病的認識方面,他們否定神的作用,把疾病的形成與社會生活和心理情志的變化聯繫起來。
西周春秋時代,先哲們在巫醫盛行、迷信鬼神思想猖獗的情況下,致力於用科學的原理解釋疾病的成因,建立起關於疾病形成和變化的唯物主義認識。
《內經》繼承了古代豐富的唯物主義思想,為中醫病因病機學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礎。
例如《靈樞‧賊風篇》說:「其母所遇邪氣,又毌憂惕之所志,卒然而病者,其故何也?唯有因鬼神之事乎?岐伯曰:此亦有故邪留而未發,因而志有所惡,及有所慕,血氣內亂,兩氣相搏,其所從來者微,視之不見,聽而聞,故似鬼神。」
《素問‧寶命全形論》還明確地提出了「道無鬼神」的主張。同時,《素問‧調經論》又明確地提出致病的原因: 「夫邪之生也,或生於陰,或生於陽。其生於陽者,精之風雨寒署:共生于陰者,得之飲食居處,陰陽喜怒」。
這些都是在唯物主義和無神論思想指導下,提出和形成的中醫病田病機學說和理論體系。
在中國古代哲學,尤其是在先秦哲學中有著豐富的樸素辯證法思想。
這種樸素辯證法對立統一的思想給予醫學對疾病的認識以很大的影響,
《淮南子‧說出》說: 「天二氣則成虹,地二氣則泄藏,人二氣則成病。」
認為天地的變化都是二氣相反相濟的結果,而人的疾病的產生,也是由於二氣相互作用的結果。中醫學在對疾病的病理變化的認識過程中,繼承了樸素的辯證法思想,緊緊把握對立面的統一和鬥爭兩個方面來進行認識。
在中醫發病學說方面,
《素問‧刺法論》提出:「正氣存內,邪不可干。」
《靈樞‧百病始生》又說: 「風雨寒熱,不得虛,邪不能獨傷人,卒然逢疾風暴雨而不病者,蓋無虛,故邪不能獨傷人,此心因虛邪之風,與其身形,兩虛相得,乃客其形。」
說明疾病的發生,取決於正邪對立雙方的鬥爭,發病與否,取決於邪正雙方的力量對比,所以「正」、「邪」兩個方面對發病過程而言,又是相反相成的。上述思想使中醫發病學得以建立在「正」、「邪」二點論的基礎上,既考慮邪氣在發病學方面的重要意義,又考慮正氣的重要意義。
中國古代樸素辯證法思想認為宇宙間萬物無不處在運動變化之中,而沒有永恆不變的東西。中醫學吸取了這種哲學思想,認為運動是事物變化和成敗的根本原因。
《素問‧六微旨大論》說: 「成敗倚伏生乎動,動而不已,則變作矣。」
反映在對疾病病理變化的認識方面,中醫學十分重視在生命活動的異常變化中尋求疾病發生的機理。如升降出入是人體氣機運動的主要形式,氣機的升降失常會引起相應的病理變化,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清氣在下,則生糠泄:濁氣在上,則生腹脹。」
清氣當升不升,就會發生糠泄;濁氣當降不降,就會發生腹脹。
中醫學還認為,疾病形成以後也會不斷地發展變化,例如由表入裏,從裏出表,由經絡入臟腑,從氣分傳入血分,或從三陽傳入三陰,或由三陰轉出三陽等等。……疾病的變化,不但表現在疾病證候的傳變中,還表現在疾病性質的變化上,某一種性質的疾病發展到一定程度可以向性質相反的疾病轉化。
如《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重陰必陽,重陽必陰。」「寒極生熱,熱極生寒。」
在疾病的發展過程中,陽證發展到極限,可以轉化為陰證,陰證在一定條件下可轉化為陽證;寒證可轉化為熱證,熱證又可轉化為寒證,虛證轉化為實證,實證轉化為虛證等等。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中醫病因病機學之能夠唯物地從疾病自身尋求客觀的致病因素和病理機制,並用僕素的辯證法思想闡述發病及疾病傳變的一般規律,就是在中國古代樸素唯物主義哲學思想的影響和滲透下,對於長期與疾病作鬥爭的實際觀察,不斷加以科學的總結和概括而形成的,從而能夠客觀地和深刻地揭示疾病發生發展的機理,並且從一開始就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上。
精、氣、神學說對中醫病因病機學的影響
什麼是物質世界的本源,天地萬物是由什麼構成的,這是春秋戰國時代的哲學家共同關心的問題。宋鉚、尹又是戰國中期的唯物主義哲學家,他們提出了「精氣」是構成萬物本源的學說。
《管子‧內業》說:「凡物之精,此則為生,下生五穀,上為列星。」
認為天上的星辰和地上的五穀都由精氣構成。
《管子》進一步認為精氣是構成生命的要素。
《管子‧內業》說:「凡人之生也,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為人,和乃生,不和不生。」
天之精氣與地之形氣相含,人就生成存活,反之就死亡。一個人具有的精氣越多,生命力就越強,智力就越高。
《管子‧內業》說: 「精存身生,其外安榮,內藏以為泉源,浩然和平,以為氣淵。淵之不涸,四體乃固,泉之不竭,九竅遂通。」
指出精氣充足,不僅四肢堅固,體質健壯,而且能使九竅通暢。
《管子‧內業》又說: 「氣道乃生,生乃思,思乃知,知乃止矣。」(戴望引《左傳》注:道,通也。)
人的思維活動如思、知等依賴於生命活動,而生命活動又依賴於氣,必須氣行通暢,有了生命才能思維。這些論述,從哲學上確立了精氣學說的基礎。
精氣學說的形成,導致人們從氣這樣一種基礎物質的變化中去尋找疾病發生的原因。
《呂氏春秋‧達鬱》說:「凡人三百六十節,九竅五臟六腑,肌膚欲其比也,血脈欲其通也,筋骨欲其固也,心志欲具和也,精氣欲其行也,若此,則疾無所居,而惡無由生矣。病之留,惡之生也,精氣鬱也。」
凡人的形體四肢肌膚,九竅五臟六腑應該互相協調,血脈應該流行通暢,筋骨應該堅固強健,精神情志應該安定和順,精氣應該上下左右流行無滯,如果能夠這樣,疾病就不會發生。然而形體是由精氣凝聚而成的,九竅五臟六腑的功能,血脈的流通,精神意志的產生,些有賴於悄氣的流通充實,所以疾病的產生,究其根源,都與精氣鬱滯有關。
《內經》繼承了先秦唯物主義的精氣學說,並加以發展,廣泛應用氣化理論解釋疾病的發生發展過程。
《素問‧寶命全形》說:「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
認為人是天地自然之氣所生成的,氣的凝聚構成了人的有形實體,同時各種無形的氣充斥全身,人體各臟腑組織的機能活動,都靠氣來推動,有形實體必須依靠無形之氣的運動才能維持生命活動。
從上述思想影響和認識出發,中醫病因病機學認為,人體各器官組織乃至整體結構或功能的異常,與氣的有餘不足及升降出入等運動的異常有關,凡氣的盛衰、急緩、逆亂和鬱結,都可以形成病變。
張景嶽說: 「氣之在人,和則為正氣,不和則為邪氣」。
所謂「和」是指陰陽二氣處於均勢,升與降、出與入協調一致。反之,氣的有餘不足,陰陽偏勝,氣機逆亂,就會成為致病的邪氣。因此中醫學十分重視氣的有餘不足和氣機逆亂在病理過程中的重要作用,《素問‧舉痛論》明確地提出了「百病皆生於氣」這樣一個帶有指導意義的論點。
古代的唯物論者確信,引起事物變化的原因,不是事物以外的東西,而是存在於事物內部的、具有能動作用的功能活動。並用「神」這一名稱加以概括。因此,這裏所說的神與唯心主義的上帝鬼神毫無共同之處。中醫學繼承了這一樸素的唯物主義思想。
《素問‧天元紀大論》說: 「物生謂之化,物極謂之變,陰陽不測謂之神。」
認為萬物存在著存亡盛衷的變化,萬物內部陰陽二氣的相互作用是事物運動變化的原因,陰陽的相互作用奧妙神奇,不易測知,所以可以稱之為「神」。並且將中國古代哲學中關於神的思想加以發展,成為中醫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
《素問‧五常政大論》說: 「根於中者,命曰神機,神去則機息。根於外者,名曰氣立,氣止則化絕。」
神是生命內在的根本,人和其他事物一樣,無時無刻不在運動變化著,引起這種運動變化的機能就稱為神,人一旦失去了這種機能,生命活動就會停止,
《素問‧移精變氣論》說: 「得神者昌,失神者亡。」
認為神的狀態集中地反映了整個機體生命機能的健康狀況,並通過脈象、舌診、色澤等變化表現出來。中醫學進一步認為形與神是不能截然分割的。
《靈樞‧平人絕穀》說:「故神者,水穀之精氣也。」
水穀精氣是神即機能活動的基礎,神是水穀精氣所化生的生命機能活動的總的表現。就這一意義而言,二者又是相反相成,缺一不可的,二者關係的失調,例如生命功能低下不能化生精氣營血,或者營血不足使功能活動無力,都是形成疾病的重要原因。
《素問‧上古天真論》提出,只有「形與神俱」、才能「盡終其天年」。
人的精神活動是人的生命機能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精神意識活動也屬於神的範圍,狹義的神即指人體這種特有的精神意識等高級機能活動。
《內經》認為,五臟精氣是精神情志活動的物質基礎,正如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所說:「人有五臟化五氣,以生喜怒悲憂恐。」
從這一觀點出發,中醫學建立了貫穿形神含一觀點的精神致病的病機理論。中醫學從形體與精神的辯證關係出發,認為精神失常可以是機體內部形體物質及其功能異常的結果,《素問‧脈解論》說:「甚則狂顛疾者,陽盡在上,而陰氣從下,下虛上實,故狂顛疾也。」反之,精神意識的異常又會導致形體物質及其功能的異常,《素問‧疏五過論》說:「暴樂暴苦,始樂後苦,皆傷精氣,精氣竭絕,形體毀沮。暴怒傷陰,暴喜傷陽,厥氣上行,滿脈去形。」
精神上的突然歡樂與痛苦,都會損傷精氣,毀壞形體,暴怒可以傷陰,暴喜可以傷陽,陰陽上下升降失常,使厥逆之氣充滿經脈,形體失營,日漸消瘦。
這也充分說明,精氣與神之間,存在著不可分割的聯繫,它們在病理變化中互為因果,形體精氣的損傷可以引起生命機能包括精神意識的異常;反之.精神意識的異常,又會導致精氣的損傷,影響形體的健康。這就充分體現了中醫學形神合一的思想。
學說對中醫病因病機學的影啊
(一)陰陽:
陰陽屬於我國古代的哲學範疇,是對天地間萬事萬物、每種狀態中存在的兩種對立的組成形式的概括。
《易經‧系辭》云:「一陰一陽之謂道」;
《老子》云:「萬物負陰而抱陽,帥氣以為和」;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都認為萬物無不屬於陰陽範疇。陰陽兩方面的內在聯繫、相互作用和不斷運動,是自然界的普遍規律,是存在的共同法則,是事物生長、壯老、消亡的根本原因。自從將陰陽概念引入醫學領域以後,經過長期醫療實踐的核對總和不斷地充實發展,廣泛用於解釋人體生命過程和疾病現象,指導預防、診斷和治療,已成為具有顯著醫學特點的、在中醫學裏佔有基本地位的概念。
古人對物質世界的這種認識,是在長期的生產和生活實踐中,《易傳‧系辭》云:「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近取諸身,選取諸物」,對各種自然現象的觀察、體驗得來的。
例如,
自然界有:天地、日月、寒暑、晝夜、明暗、生死;
事物的形態有:方圓、大小、長短、厚薄;
位置有:內外、上下、左右、表裏;
方向有:東西、南北、進退;
性質有:動靜、剛柔、雌雄、清濁;
人體的結構有:腹背、臟腑、氣血;
生理功能有:化氣成形、受納、排泄、升降、出入;
病理變化有:太過、不及、寒熱、虛實、順逆;
如此等等,一切事物、狀態無不存在對立的兩個方面。
陰陽,就是從萬事萬物中客觀存在著對立的兩個方面這一普遍現象中抽象出來的概念。
陰陽,代表互相對立的事物,也代表同一事物的內部存在的對立的兩個方面。
《靈樞‧陰陽系日月》云:「陰陽者,有名而無形。」
「名」就是概念,「形」就是具體形象,陰陽有名而無形,是說陰陽本身不是指任何具體事物,僅僅是一種概念,是一種認識、分析事物的方法和論理工具。也可以把它說成是一個機動的代名詞。
《素問‧陰陽別論》云,「靜者為明,動者為陽。」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云:「陰在內,陽之守也:陽在外,陰之使也」,
「陽化氣,陰成形」。這便是劃分陰陽的大原則。凡事物趨於相對靜止的、隱晦的屬陰,反之,一切相對活動的、顯露的屬陽。按照這樣的原則,事物的陰陽可以下表歸類概括之:
關於陰陽概念,張景嶽在《類經》中明自指出:「陰陽者,一分為二也。」這是精闢、中肯的定義。可見,所謂陰陽,實際上就是中醫學的兩點論、辯證法。
中醫學從唯物主義的陰陽學說出發,認為陰陽的交互作用是萬物變化的原因,
《素問‧天元紀大論》說:「動靜相召,上下相臨,陰陽相錯,而變曲生也。」
天地之陰陽上下升降,既互相交爭而「動」,又互相調和而「靜」,陰陽這種交錯的相互作用是一切事物變化的根本原因。在這一認識的基礎上,進而應用概推式的演繹推理,認為陰陽對立統一規律既然是自然界萬物發生、消亡、運動、變化的根本原因,那麼作為自然界客觀存在之一的疾病現象的產生,也必然是陰陽交互作用的結果,所以治療疾病也必須遵循陰陽相互作用的規律,這一思想為中醫學對疾病的產生與變化的認識奠定了最基本也是最抽象的原理,即認為疾病的發生、發展規律可以用自然界最普遍的既對立又統一的陰陽相互作用予以解釋,陰陽間相互作用的變異是導致疾病發生、發展的根本原因,這就是陰陽學說對中醫病因、病機理論的根本指導意義所在
(二)五行
中醫學繼承了春秋時代進步的五行說,將宇宙自然現象的各個方面與人體生理、病理聯繫起來,通過分析歸納,認為它們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繫,在形態和運動形式方面具有相同的屬性,可以將這一相同的屬性與五行中的某一行相比譬,然後歸屬於該行。
如《素問‧金匱真言論》說:「東方青色,入通於肝,開竅于目,藏精於肝,其病友驚駭,其味酸,其類草木。」東方、青色、肝、目、驚駭、酸,雖然屬於方位、顏色、臟腑、感官、病理、五味等不同的方面,但它們具有共同的屬性,可通過歸屬於木類,概括說明它們之間的密切關係。可見中醫學五行歸屬的真正目的,在於說明具有相同屬性的不同種類事物之間存在著相互聯繫,相互影響和相互作用,中醫五行學說就在於說明生命、疾病與人體內外環境中屬於同行的種種因素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繫。
因此,從病因病機學的觀點來看,五行可以看成是病理變化與內外環境種種因素的聯繫模式,這一模式體現了從內外環境的聯繫出發,把握病理變化的整體思想。
五行學說發展到戰國未期,已從對木火土金水五種物質之間相互關係的認識,進而推演出五行間存在的相生相剋聯繫的順序。《素問‧寶命全形論》記載了五行間相互克制的關係說:「木得金而伐,火得水而滅,上得木而達,金得火而缺,水得土而絕,萬物盡然,不可勝竭。」
五行間相生相剋的固定聯繫,是整個自然界保持穩定狀態必不可少的條件,張景嶽《類經圖翼》說:「造化之機,不可無生,亦不可無制,無生則發育無由,無制則亢而為害」。必須生中有制,制中有生,才能運行不息,相反相成。
五行的生克制化規律是宇宙間的普遍規律,所以人也服從這一規律,正如《靈樞‧陰陽二十五人》所說:「天地之間,六合之內,不離於五,人亦應之。」人體以臟腑為核心的五行歸屬系統也必須保持正常的相生相制的關係,才能維持自身的相對穩定。
人體作為一個整體,五行中任何一個聯繫的失常,都會引起整體穩定狀態的破壞而導致疾病。例如,五行結構中任何一行的「太過」與「不及」均可以導致疾病,《素問‧六節臟象論》云:「太過,則薄所不勝而來其所勝也……不及,則所勝妄行,而所生受病,所不勝薄之也。」一行太過,就會對另一行發生超過正常限度的克制:一行不及,則另一行就會乘虛加以過度的制約,形成相侮相乘等五行間生克制化規律的失常,產生疾病。
五行之間的相互關係主要是相生、相克兩個乃面,相生相剋協調統一,相反相成,使五行成為一個和調的統一體,如果五行中任何一行的改變超過了一定的限度,使五行間正常的相生相剋發生質的變化,出現異常的相乘相侮現象,五行之間的和調就會被打破,五行所體現的臟腑之間、臟腑與形體精神、臟腑與外界環境的協調統一就會被破壞,從而不可避免地會發生病理變化。
從五行的角度來看,五行和調同樣是健康的必要條件,五行之間協調統一關係的失常就意味著疾病的發生。
中醫病因病機學的認識論基礎
一、由果析因的認識過程
因果聯繫是客觀世界內在本質聯繫的表現形式之一。在疾病的發生和發展過程中,病機與證候、病機與病機之間也存在著廣~泛的因果聯繫。中醫學從這種因果聯繫出發,採用由果析因的認識方法,探求引起證候的原因,並由此而認識疾病的病理過程。
就人體的疾病而言,表現於外的各種證候(症狀、體征和證)是結果,機體內在的病理過程是因,證候是由病理變化產生的,二者之間存在著內在的必然性聯繫,因此可以通過精細地分析證候,尋求產生證候的原因的方式,來認識疾病的病理變化。《靈樞‧本臟》說:「視其外應,以知其內臟,則知所病矣。」就是通過觀察作為結果的表現於外的證候,可以知道引起這一結果的內臟異常變化和病理過程。這就是由果析因的認識方法。這種認識方法具體表現為「審證本因」的原則。按照廣義的解釋,「因」,不但包括了疾病的原因,也包括了疾病的本質相病理機轉。中醫學在長期的臨床實踐過程中,早就掌握並自覺地應用了由果析因的認識方法。例如,當看到發熱、惡風、汗自出、鼻鳴乾嘔,作為一組證候出現時,就會從中醫學基本理論出發,通過分析,去探析引起這一證候的病理過程,即認為:發熱惡寒是「陽浮」,是因為風性疏泄,衛陽浮越,邪正相爭的結果;汗自出是朋弱,堤由於衛氣浮泄於外,不能固密,營陰不能內守所致。這樣,通過由果析因,便認識了太陽中風,營衛不和,衛強營弱的病因病機。
在以果析因方式為主探討疾病因果聯繫規律的基礎上,中醫學十分重視對疾病過程中一因多果、一果多因、多因多果等複雜狀況的認識。
首先,同一原因,由於時空條件及體質、宿疾、情緒等因素的不同,可以導致不同的病理變化,形成不同的證候。例如,同屬外感風寒之邪,作用於不同的個體,可能產生不同的結果。素體氣虛、陽虛之人,邪多從陰寒化,呈現表裏俱寒的證候;而素體陽盛之人,邪多從陽熱化,呈現表寒裏熱或表裏俱熱的證候。通過一因多果關係的探索,尤其是對引起不同證候的病機共性的揭示,為「異病同治」的治療原則奠定了認識論基礎。
其次,在相同的疾病可以為不同的原因所引起的探索中,不斷豐富對疾病病機的認識。例如,同是嘔吐,有用溫法而愈的,又有用寒法奏效的,更有用寒熱並用治療的,這就說明胃氣虛寒、胃中實熱和寒熱互結,均可使胃氣上逆,引起嘔吐。通過這種一果多因關係的探索,大大豐富了胃氣上逆病機的認識,從而為中醫學「同病異治」的原則奠定了認識論基礎。
再次,一些複雜的疾病,常常會出現由不同的病理過程形成的幾組不同的證候。通過對這種證候與病機間多因多果複雜聯繫的探求,進一步豐富了中醫學對病機的認識,並且對於病理過程的認識更加符含複雜疾病發生演變的客觀規律。例如,中醫學對表證兼痞證病機的認識過程,就體現了上述認識方法。患者症見惡寒,病屬在表:又見心下痞滿,病屬在裏。因此,作為結果而言的證候有兩個。通過具體的分析認為,太陰之邪未解是引起惡寒的原因;心下痞滿,則是由於治療失當,先下複汗,致邪熱內陷,結於心下,作為原因而言的炳機也有兩個方而。因而在治法上,就應先解表,然後用清裏洪治痞。這種認識方法,能夠使人們通過分辨證候出現的先後次序及其性憤的差異,把一組複雜的證候,看成是一個由不同的原因引起的幾個不同結果組成的統一體來加以認識,再通過對引起這些證候的不同病機的探求,去認識存在於同一疾病中的不同病理過程以及它們之間的演變過程。
另外,在疾病的發生發展過程中,不但證候與病機之間存在著因果聯繫,病機與病機之間也存在著因果聯繫,以及因果互轉化的辯證關係。病理過程對於由它所引起的證候而言是因,但它又可以由另一個病理過程引起,從這一角度來說,它已由因轉化為果。例如,胃痛的病機是胃氣阻滯,不通則痛,胃痛是結果,胃氣阻滯是病機,是原因。但胃氣阻滯又是由於肝氣鬱結,橫逆犯胃引起,因此它又是後者的結果,正是由於中醫學把握了這種因果相互轉化的辯證關係,所以就能夠深入和全面地瞭解到病機中隱藏較深的本質,就能夠從錯綜複雜的證候和病機演變中,用動態變化的觀點認識疾病的渦理過程。
在複雜的疾病中,一個病理過程可以引起另一個病理過程,前者是因,後者是果。但反過來,後一個病埋過程又可以強化前一個病現過程,成為造成前一個病理過程進一步發展的原因,這就是存在於病機自身發展過程中的因果回饋現象。例如,在脾胃陽虛,水飲不化,飲邪內阻這一病理過程中,腫胃陽虛是因,飲邪內阻是果。但飲邪內阻反過來又能阻滯脾胃陽氣的開發,使脾胃陽虛益甚,飲邪內阻又成了脾胃陽虛之因。因此,在治療上,不但要溫脾而且要化飲,只有這樣才能切斷病理過程中的回饋雙方的聯繫,達到較好的治療效果。如若中醫學不是從因果間互為囚果的辯證關係出發,認識病理過程中存在的回饋,是不可能制定出同時針對互為因果雙方的治療方法的。
總之,中醫學從對疾病與病因、證候與病機、病機與病機間的因果聯繫的分析出發,並進而運用辯證的思維方法,掌握了一因多果、一果多因、多因多果、因果轉化和互為因果的辯證關係,這就便中醫學所認識的疾病病理過程符合於客觀存在的疾病的本質和規律。因此可以認為,由果析因的認識方法,是中醫學認識病機的只有特殊意義的思想方法。
二、模擬推理方法的運用
中醫學在探索和認識人體的病理規律時,採用了模擬推埋方法。中醫學在認識疾病的過程中,經常將自然界變化、人的實踐活動和病理現象進行模擬,以獲取關於病理變化的規律性認識。如《靈樞‧五變》說:「一時遇風,同時得病,其病各界,願聞其故。少俞曰:善乎哉問!請論以比匠人,匠人磨斧斤礪刀,削斷材木。木之陰陽,尚有堅脆,堅者不入,脆者皮弛,至其文節,而缺斤斧焉。夫一木之中,堅脆不同,堅者則剛,脆者易傷,況其材木之不同,皮之厚薄,汁之多少,而各異耶。夫木之蚤花先生葉者,遇春霜烈風,則花落而葉萎;久曝大旱,則脆木薄皮者,枝條汁少而葉萎。久陰淫雨則薄皮多汁者,皮潰而漉;卒風暴起,則剛脆之木,枝折饑傷;秋霜疾風,則剛脆之木,根搖而葉落。凡此五者,各有所傷,況於人乎!」在相同的時令,受到同樣的風邪的傷害,不同的人得病不一樣,是什麼原因呢?《內經》應用模擬法,從刀斧砍伐樹木,其結果不同的原因在於樹木本身質地不同,推論出外因相同,而發病情況不同的原因在於人體體質的差異。
類比方法把陌生的物件和熟悉的物件相對比,把未知的東西與巳知的東西相對比,根據兩者有一系列共同點,推論和證明它們在另一些特性和規律上也是相同的。刀斧砍伐樹木是人們熟悉的,其結果不同的原因是已知的,即樹木本身質地的不同。用這一熟悉的已知過程與風邪侵襲人體後造成的結果這一陌生的未知過程相模擬,推論出外因相同而發病情況不同的原因在於體質的差異,引導人們的認識從致病因素擴展到人的體質「正氣」因素,成功地幫助人們發現和研究機體體質狀況在發病中的重要作用,從而大大地豐富了中醫病因病機學的內容。
~~~~~~~~~~~~~~~~~~~~~~~~~~~~~~~~~~~~~~~~~~~~
三、以象測藏、以表測裏的認識方法
藏象,最初是一種觀察、研究事物的認識論概念,
「藏」指藏蓄於內,是對一切不可直觀得知的內在本質的概括。
「象」有徵象外現的意思。
「藏象」的原本意義,是指一切藏蓄於內,不能直觀察知的本質內容,可根據「有諸內必形諸外」的整體反映原理,通過觀察,分析其外在的綜合表現去獲得和把握。
這種以象測藏,由表知裏的認識方法,被中醫學廣泛採用,業已成為中醫理論體系核心-臟象學說的重要認識論基礎之一。
中醫學認為,人作為一個有機的整體,體表與體內存在著必然的聯繫,根據體表的各種變化,可以推求和掌握體內的病理變化,因此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認為:「以我知彼,以表知裏,以觀過與不及之理,見微得過,用之不殆」,
明確指出運用以表測裏的方法,可以認識太過與不及所引起的病理變化。
例如,中醫學認為面部、耳、眼、舌、脈等局部區域是內部臟腑器官的縮影,存在著不同臟腑的定位分區,不同部位的形色與感覺的改變,可以作為認識內部相應臟腑病變或整體病理變化的依據,如可以根據耳廓某一特定部位的顏色、形態或痛感的變化,推斷體內相應的病變。再如通過脈象、舌象的觀察,可以作為推斷陰陽、表裏、寒熱、虛實、六經、衛氣營血等不同病理狀態的依據。
所謂
「表」,異指出現在機體外部的各種體征與病人的主觀感覺症狀;
「裏」,是指機體內部臟腑組織的病理過程。
以表測裏,即通過可以直接觀察的症狀與體征,認識內部不可見的病變機制。這種認識方法,建立在古代自然科學普遍運用的以象測藏的認識論基礎之上,與現代控制論通過比較和分析物件接受刺激後的反應,探求物件內部本質與規律的黑箱方法,在原則上存在著一致性。中醫學運用以表測裏的認識方法,通過對人體整體的直觀觀察,並運用中醫基本理論對各種症狀與體征間相互聯繫的綜合分析,推斷隱藏在疾病表像後面的內在整體病理過程及其病理反應。
疾病的整體病理過程和病理反應,是人體內部以及人與自然錯綜複雜的聯繫失常表現出來的綜合效應,這方面的規律顯然是很難通過局部的研究獲得的。從表知裏的認識方法雖然是直觀的,但這一方法主張「四診合參」,全面地搜集體內病理變化反映到體表的各種症狀和體征,然後對之進行理性加工,綜合分析,所以不受與某一症狀或體征直接相對應的局部病變的局限,而能較為全面地認識病變的整體病理過程與病理反應的規律。
中醫學認為疾病是人體內部以及人與外界複雜聯繫失常的結果,但是只有活著的機體才能保持這種複雜聯繫的原貌,因此只有觀察活體,收集伴隨著生命活動同時出現的症狀和體征,才能在保持整體的、動態的生理、病理過程的情況下,真正認識這種複雜聯繫失常的原貌。這種以象測藏、以表測裏的認識方法,使中醫學通過對症狀和體征的綜合分析,認識到內在的病理變化以及病變的本質和規律,並最終將病理過程的形成和消失歸結為陰陽的失去平衡到重新恢復平衡的功能動態變化。這些都是中醫病因病機「在認識論上的重要特點。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