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分病變主要從營分傳變而來,或由氣分直接傳入;亦有初起即發於血分者,此常見於伏氣溫病。由於血為營之深層,所以,血分病變較之營分更為深重,是營分病變的進一步深入和發展,可引起心、肝、腎等主要臟器的嚴重損害,而以血熱燔灼,熱深動血和血熱搏結為基本病理演變。

 

血熱灼擾於心,則神明昏亂,昏譫發狂;燔熾於肝,則肝風內動,發痙發厥;熱深動血,血熱鼎沸,血絡損傷,則上下失血;血熱搏結,則發為蓄血、血結等。故吳又可《溫疫論》說:"血液為熱所搏,變證迭起。"茲分述如下:

 

    一、血熱燔熾,傷絡動血

    亦稱熱深動血。由於熱邪深入血分,化火成毒,火毒燔灼,損傷血絡,逼血妄行,故血液外溢,發為蹠血、咯血、吐血、便血、尿血和非時經血,以及發斑、肌蹠等。心主血而藏神,血熱燔熾,擾亂心經,內逼神明,故發為昏譫、躁狂。熱邪熾於血分,故身體灼熱,入夜尤甚。血熱燔熾,加以血為熱瘀,故發為舌質深絳或紫絳,斑色紫黑,甚則口唇爪甲青紫。吳又可《溫疫論》說:"邪留血分,裏氣壅閉,則伏邪不得外出而為斑"葉天士《溫熱論》說:"入血就恐耗血動血",就是指此種病理演變而言。

 

    二、熱與血結,血瘀血蓄

    熱邪深入血分,由於邪熱傷氣,氣滯而血瘀,或邪熱與血搏結而致瘀,或因熱邪劫傷陰液,耗損營血,致血液粘滯,血行不暢而致瘀,或素有瘀傷宿血等,均可導致血行瘀阻而成瘀血。

 

在此基礎上,邪熱與瘀血搏結,結於胸膈者為"血結胸",結於少腹、膀胱者,為"下焦蓄血","熱入血室"亦屬此種病機。


 

其共同特徵可見舌色紫黯、青紫,舌現瘀斑,脈沉實、沉澀等。

若瘀血上沖心包,則神昏躁狂,結於胸膈,則胸中刺痛、窒悶或胸脅竄痛,此皆屬葉氏《溫熱論》所說:"熱傳營血,其人素有瘀傷宿血在胸膈中,挾熱而搏"的一類病理。結于少腹、下焦,則可致少腹堅滿硬痛或按痛,大便色黑,小便自利",其病機又為熱傷腸絡,血溢腸道,與熱邪相搏結而成。吳又可《溫疫論》謂為"蓋因邪熱久羈,無由以泄,血為熱搏,留於經絡,敗為紫血,非小便自利便為蓄血也"。

 

    至於"熱入血室"的病變,除以熱與血結為基本病理外,還包括有熱深動血的一面。前者指婦人經水適來之際,熱邪陷入,與血液搏結而成,以經行突然中斷為特徵,此即葉氏《溫熱論》所說:"熱邪陷入,與血相結"之故。後看為熱邪深入營血,蒸迫血室,逼血妄行而成,以月經未當期而至或血從下溢為特徵。王孟英在《溫熱經緯》中總結其形成機理,謂有經水適來,因熱邪陷入而不行者;有經水適斷,邪乃乘血舍之空虛以襲之者;以及邪熱傳營,逼血妄行,致經未當期而至者三種,對於熱入血室的病機作出了比較全面的概括。

 

    三、血熱動風

    肝藏血而主筋,血熱熾盛,深入厥陰,淫熱於肝,燔灼筋脈,加以陰血傷耗,不足以濡潤筋脈,一當肝經熱極,即能化火生風,風火相煽,遂致筋脈拘引攣急,發為手足抽搐,四肢拘攣,頸項強直,兩目上視,咬牙齧齒,角弓反張等肝風內動的病變。同時,出於心主血而舍神明,血熱熾盛,燔灼心經,逼亂神明,還可同時出現神明內閉,神識昏狂,與邪熱內壅,陽氣閉郁,營氣不能達於四末之四肢厥逆等證。正如薛生白《濕熱病篇》所說:”……熱盛於裏,少火悉成壯火,火動則風生,而筋攣脈急;風煽則火熾,而識亂神迷",故"外竄經脈則成痙,內侵膻中則為厥",以及"蓋撅證風火閉郁,鬱則邪熱愈甚,不免逼亂神明,故多厥"等描述,都是對此種病機的深刻說明。

 

    四、耗血動血

    吳又可《溫疫論》指出,溫熱疫邪之傷人,"始而傷氣,繼而傷血",傷血的程度有"氣消血耗"與"血竭氣耗"等等,葉天士《溫熱論》則指出,"入血就恐耗血、動血"。《傷寒論》更提出熱病"亡血"的病變。以上諸家論述,均明確論及熱邪深入血分,除失血、動血外,還有傷血、耗血的病理特點,並分出輕者為血傷、血耗,重者則血竭、亡血等不同程度。


 

至於血液傷耗的原因,除因血絡損傷、血液外溢而致的直接消亡外,還有熱邪煎熬而耗傷者。

 

此外,血與營陰津液關係十分密切,後者又為血液資生之源,所以熱邪耗傷津液與消灼營陰,亦可間接引致血液的虧耗。

 

最後,由於血為陰精之一部,亦為陰精化生之源,故血的傷耗,亦可導致陰精之不足。輕者可見低熱消瘦,手足心熱,脈虛神倦,舌乾紅少津或舌絳無苔,肌膚枯燥,或呈陰虛火旺,心腎不交等證;重者則因血不養筋,陰不潛陽,而發生血虛生風、虛風內動的病變。

 

《通俗傷寒論》何秀山曰:"非真有風也,實因血不養筋,筋脈拘書……故名曰'內虛暗風'。溫熱病末路多見此症者,以熱傷血液故也"(六經方藥)。

血分病變的轉歸,除伏氣溫病之發於血分者,經適當治療可以轉出氣分而解者外,一般則或愈於血分,或成不良預後。

 

吳又可《溫疫論》曰:"氣屬陽而輕清‧血屬陰而重濁;是以邪在氣分則易疏透,邪在血分恒多膠滯"(發斑戰汗合論),對血分病變的預後堪稱簡要的概括。

 

    由於人體是一個有機整體,所以衛氣營血的病機演變,並不是孤立存在和截然分割的,而是彼此聯繫、互相影響,甚至於同時存在和交叉出現的。其中,有衛分未罷,即已出現氣分或營分病變的;或初起即發於氣分的;或氣分未解而已出現營分、血分病變的。在伏氣溫病,則初起即可發出于營分,血分,而後轉出氣分的;或呈營分兼表與血分兼表的。更有感邪深重,起病即衛氣營血同時侵及而俱現的。至於衛病及氣,氣病及營,營病及血,血病及營,以及營血俱病,營衛俱傷的,亦屬常見。此外,也有一些溫病只現衛分病變,而不傳入氣分;另有一些溫病,於氣分即停止發展,而不再傳入營分、血分等等,總以邪正的消長進退為轉機。

 

 

3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