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的化學組成和分子結構 

  從低等生物草履蟲以至高等哺乳動物的各種細胞,都具有類似的細胞膜結構。在電鏡下可分為三層,即在膜的靠內外兩側各有一條厚約2.5nm的電子緻密帶,中間夾有一條厚2.5nm的透明帶,總厚度約7.0~7.5nm左右這種結構不僅見於各種細胞的細胞膜,亦見於各種細胞器的膜性結構,如線粒體膜、內質網膜、溶酶體膜等,因而它被認為是一種細胞中普遍存在的基本結構形式。

 

  各種膜性結構主要由脂質、蛋白質和糖類等物質組成;儘管不同來源的膜中各種物質的比例和組成有所不同,但一般是以蛋白質和脂質為主,糖類只占極少量。如以重量計算,膜中蛋白質約為脂質的1~4倍不等,但蛋白質的分子量比脂質大得多,故膜中脂質的分子數反較蛋白質分子數多得多,至少也超過蛋白質分子數100倍以上。

 

  各種物質分子在膜中的排列形式和存在,是決定膜的基本生物學特性的關鍵因素。分子生物學的研究成果顯示,各種物質特別是生物大分子在各種生物結構中的特殊有序排列,是各種生命現象得以呈現的基礎。儘管目前還沒有一種能夠直接觀察膜的分子結構的較方便的技術和方法,但根據對生物膜以及一些人工類比膜特性的分析研究,從30年代以來就提出了各種有關膜的分子結構的假說,其中得到較多實驗事實支持而目前仍為大多數人所接受的則70年代初期(SingerNicholson,1972)提出的液態鑲嵌模型(fluid mosaic model)。這一假想模型的基本內容是:膜的共同結構特點是以液態的脂質雙分子層為基架,其中鑲嵌著具有不同分子結構、因而也具有不同生理功能的蛋白質,後者主要以а-螺旋或球形蛋白質的形式存在(圖2-1

 

2-1 膜的液態鑲嵌式模型
膜外側蛋白質和脂質分子上可能存在的糖鏈未畫出

 


 

(一)脂質雙分子層 

  膜的脂質中以磷脂類為主,約占脂質總量的70%以上;其次是膽固醇,一般低於30%;還有少量屬鞘脂類的脂質。磷脂的基本結構是:一分子甘油的兩個羥基同兩分子脂酸相結合,另一個羥基則與一分子磷酸結合,後者再同一個堿基結合。根據這個堿基的不同,動物細胞膜中的磷脂主要有四種(圖2-2):磷脂醯膽鹼、磷脂醯乙醇胺、磷脂醯絲氨酸和磷脂醯肌醇。鞘脂類的基本結構和磷脂類似,但不含甘油。膽固醇結構很特殊,它含有一個甾體結構(環戊烷多氫菲)和一個8碳支鏈。

 

  最初提示膜中脂質呈雙分子層形式存在的,是對紅細胞膜所作的化學測定和計算。GortertGrendel(1925)提取出紅細胞膜中所含的脂質,並測定將這些脂質以單分子層在水溶液表面平鋪時所占的面積,結果發現一個紅細胞膜中脂質所占的面積,差不多是該細胞表面積的2倍。因此導致以下結論:脂質可能是以雙分子層的形式包被在細胞表面的。以後提出的雙分子層模型中,每個磷脂分子中由磷酸和堿基構成的基團,都朝向膜的外表面或內表面,而磷脂分子中兩條較長的脂酸烴鏈則在膜的內部兩兩相對(圖2-1)。脂質分子的這種定向而整齊的排列,是由脂質分子本身的理化特性和熱力學定律所決定。所有的膜脂質都是一些雙嗜性分子,磷脂的一端的磷酸和堿基是親水性極性基團,另一端的長烴鏈則屬疏水性非極性基團。當脂質分子位於水表面時,由於水分子是極性分子,脂質的親水性基團將和表面水分子相吸引,疏水性基團則受到排斥,於是脂質會在水表面形成一層親水性基團朝向水面而疏水性基團朝向空氣的整齊排列的單分子層。從熱力學業角度分析,這樣組成的系統包含的自由能最低,因而最為穩定,可以自動形成和維持。根據同樣的原理,如果讓脂質分子在水溶液中受到激烈擾動時,脂質有可能形成含水的小囊,但這囊只能是由脂質雙分子層形成,外層脂質的極性基團和囊外水分子相吸引,內層脂質的極性基團則和囊內水分子相吸引,而兩層脂質的疏水性烴鏈將兩兩相對,排斥水分子在囊膜中的存在,其結構正和天然生物膜一致。這種人工形成的人工膜囊,稱為脂質小體(liposome),似人造細胞空殼,有很大的理論研究和實用價值。由此可見,脂質分子在細胞膜中以雙分子層的形式存在,是由脂質分子本身的理化特性所決定的。設想進化過程中最初有生物學功能的膜在原始的海洋中出現時(也可能包括新的膜性結構在細胞內部的水溶液中的生成),這些基本的理化原理也在起作用。

 

 

2-2 磷脂的分子組成

 

  脂質的熔點較低,這決定了膜中脂質分子在一般體溫條件下是呈液態的,即膜具有某種程度的流動性。脂質雙分子層在熱力學上的穩定性和它的流動性,能夠說明何以細胞可以承受相當大的張力和外形改變而不致破裂,而且即使膜結構有時發生一些較小的斷裂,也可以自動融合而修復,仍保持連續的雙分子層的形式。觀察一下體內某些吞噬細胞通過毛細血管壁內皮細胞間隙時的變形運動和紅細胞通過纖細的毛細血管管腔時被扭曲而不破裂的情況,當會對細胞膜的可變性和穩定性有深刻的印象。當然,膜的這些特性還同膜中蛋白質和膜內側某些特殊結構(稱為細胞架)的作用有關。應該指出的是,膜的流動性一般只允許脂質分子在同一分子層內作橫向運動;由於分子的雙嗜性,要脂質分子在同一分子層內作「掉頭」運動;或由一側脂質層移到另一側脂質層,這意味著有極性的磷酸和堿基的一端要穿越膜內部的疏水性部分,這是不容易或要耗能的。

 

  不同細胞或同一細胞而所在部位不同的膜結構中,脂質的成分和含量各有不同;雙分子層的內外兩層所含的脂質也不盡相同,例如,靠外側的一層主要含磷脂醯膽鹼和含膽鹼的鞘脂,而靠胞漿側的一層則有較多的磷脂醯乙醇胺和磷脂醯絲氨酸。膽固醇含量在兩層脂質中無大差別;但它們含量的多少和膜的流動性大小有一定關係,一般是膽固醇含量愈多,流動性愈小。近年來發現,膜結構中含量相當少的磷脂醯肌醇,幾乎全部分佈在膜的靠胞漿側;這種脂質與細胞接受外界影響,並把資訊傳遞到細胞內的過程有關。

 


 

 ()細胞膜蛋白質

  膜結構中含有蛋白質早已證實,但有興趣的問題是膜中蛋白質究以何種形式存在。70年代以前,多數人主張蛋白質是平鋪在脂質雙分子層的內外兩側,後來證明,蛋白質分子是以а-螺旋或球形結構分散鑲嵌在膜的脂質雙分子層中。

 

  膜蛋白質主要以兩種形式同膜脂質相結合:有些蛋白質以其肽鏈中帶電的氨基酸或基團,與兩側的脂質極性基團相互吸引,使蛋白質分子像是附著在膜的表面。這稱為表面蛋白質;有些蛋白質分子的肽鏈則可以一次或反復多次貫穿整個脂質雙分子層,兩端露出在膜的兩側,這稱為結合蛋白質。在用分子生物學技術確定了一個蛋白質分子或其中亞單位的一級結構、即肽鏈中不同氨基酸的排列順序後,發現所有結合蛋白質的肽鏈中都有一個或數個主要由20-30個疏水性氨基酸組成的片段。這些氨基酸又由於所含基團之間的吸引而形成а-螺旋,即這段肽鏈沿一條軸線盤旋,形成每一圈約含3.6個氨基酸殘基的螺旋,螺旋的長度大致相當於膜的厚度,因而推測這些疏水的а螺旋可能就是肽鏈貫穿膜的部分,它的疏水性正好同膜內疏水性烴基相吸引。這樣,肽鏈中有幾個疏水性а-螺旋,就可能幾次貫穿膜結構;相鄰的а-螺旋則以位於膜外側和內側的不同長度的直肽鏈連接(參看圖2-78)。

 

  膜結構中的蛋白質,具有不同的分子結構和功能。生物膜所具有的各種功能,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於膜所含的蛋白質;細胞和周圍環境之間的物質、能量和資訊交換,大都與細胞膜上的蛋白質分子有關。

 

  由於脂質分子層是液態的,鑲嵌在脂質層中的蛋白質是可移動的,即蛋白質分子可以在膜脂分子間橫向漂浮移位;不同細胞膜中的不同蛋白質分子的移動和所在位置,存在著精細的調控機制。例如,骨骼肌細胞膜中與神經肌肉間資訊傳遞有關的通道蛋白質分子,通常都集中在肌細胞膜與神經未梢分佈相對應的那些部分;而在腎小管和消化管上皮細胞,與管腔相對的膜和其餘部分的膜中所含的蛋白質種類大不相同,說明各種功能蛋白質分子並不都能在所在的細胞膜中自由移動和隨機分佈,而實際存在著的有區域特性的分佈,顯然同蛋白質完成其特殊功能有關。膜內側的細胞骨架可能對某種蛋白質分子局限在膜的某一特殊部分起著重要作用。

 


 

(三)細胞膜糖類

  細胞膜所含糖類甚少,主要是一些寡糖和多糖鏈,它們都以共價鍵的形式和膜脂質或蛋白質結合,形成糖脂和糖蛋白;這些糖鏈絕大多數是裸露在膜的外面一側的。這些糖鏈的意義之一在於以其單糖排列順序上的特異性,可以作為它們所結合的蛋白質的特異性的「標誌」。例如,有些糖鏈可以作為抗原決定簇,表示某種免疫資訊;有些是作為膜受體的「可識別性」部分,能特異地與某種遞質、激素或其他化學信號分子相結合。如人的紅細胞ABO血型系統中,紅細胞的不同抗原特性就是由結合在膜脂質的鞘氨醇分子上的寡糖鏈所決定的,A型抗原和B型抗原的差別僅在於此糖鏈中一個糖基的不同。由此可見,生物體內不僅是多聚糖核苷酸中的堿基排列和肽鏈中氨基酸的排列可以起「分子語言」的作用,而且有些糖類物質中所含糖基序列的不同也可起類似的作用。

 

A1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