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行赤眼(急性傳染性結膜炎):
本病白睛暴發紅赤,眵多粘結,常累及雙眼,能迅速傳染並引起廣泛流行。故稱天行赤眼。又名天行赤熱、天行暴赤。俗稱紅眼病。本病見於 《銀海精微》。該書對本病病因及其傳染流行等均有描述。多於夏秋之季發病,患者常有傳染病接觸史。
本病與西醫學之急性傳染性結膜炎相似。
【病因病機】:
外感疫癘之氣所致,或兼肺胃積熱,內外合邪交攻於目而發。
【臨床表現】:
本病發病迅速,患眼白睛紅赤,或見白睛溢血成點成片,澀癢交作,怕熱羞明,眵多膠結,多雙眼或先後發病。
【診斷依據】:
一、白睛紅赤,或見白睛溢血呈點、呈片,胞瞼紅腫,黑睛可見星翳。耳前或頜下可捫及腫核。
二、眼沙澀,灼痛,畏光流淚,甚者熱淚如湯,或眵清稀。
三、起病迅速,鄰裏相傳,易成流行。
【鑒別診斷】:
本病應與天行赤眼、瞳神緊小、綠風內障相鑒別。
【辨證論治】:
本病系感受疫癘之氣所致,處在流行區內都看染病的可能。因為「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故對本病辨證應注意到病邪與正氣的關係。如感邪輕而正氣強,則發病輕而易愈,否則病情較重。若日久不癒,每易並發黑睛星翳。
一、內治:
(一)、初感癘氣:
【主證】:病初起,眼局部症狀俱悉,但不嚴重,全身症狀多不明顯。
【證候分析】:
因患者內熱不重,外邪初感,故局部之病變較明顯,而全身脈症尚無明顯異常。
【治法】:疏風散邪,兼以清熱。
【方藥】:
疏風散熱飲子加減。方中用防風、羌活、牛蒡子、薄荷以疏風散邪;連翹、梔子、甘草以清熱解毒;因疫毒壅滯脈絡,故用大黃、赤芍、川芎以涼血活血。
(二)、肺胃積熱:
【主證】:
患眼灼熱疼痛,胞瞼紅腫,白睛赤絲鮮紅滿布,眵淚粘稠,兼有頭痛煩躁,或便秘溲赤,苔黃脈數。
【證候分析】:
因患者肺胃素有積熱,復感疫癘之氣,內外合邪,故局部症狀較重,胞瞼紅腫,白睛赤絲鮮紅滿布,眵淚粘稠等。頭痛、煩躁、便秘溲赤、脈數苔黃等全身症,皆為裏熱實證的表現。
【治法】:清熱瀉火,解毒散邪。
【方藥】:瀉肺飲加減。方見暴風客熱節。
(三)、疫熱傷絡:
【主證】:眼部症狀除同上述外,尚見白睛或瞼內有點狀或片狀之溢血。
【治法】:清熱涼血,解毒散邪。
【方藥】:瀉肺飲去羌活,加地黃、牡丹皮、紫草。
二、外治:同暴風客熱。
三、針刺療法:暴風客熱。
【預防調攝】:
本病因具有較強的傳染性,容易造成廣泛流行。其傳染方式多是由患眼眵淚直接或間接帶人健康人眼內引起,故應強調預防。
一、流行季節,健康人可常用治療本病的眼藥水滴眼,保持眼部衛生。也可用菊花、夏枯草、桑葉等煎水代茶飲。
二、應注意隔離,避免患者到公共場所,尤應禁止到游泳池游泳,以免引起傳播流行。
三、患者的手帕、洗臉用具、枕套以及兒童玩具等均需隔離與消毒。
四、醫護人員接觸過患眼的手和醫療器械,以及汙物等均需嚴加消毒處理。
五、本病禁忌包眼。因包眼可使熱毒更盛,從而加重病情。永康堂整體保健(張辰奕)【Y.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