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灰質炎﹝Poliomyelitis﹞

脊髓灰質炎﹝Poliomyelitis﹞俗稱小兒麻痺症﹝Poliomyelitis﹞,是由脊髓灰質炎﹝Poliomyelitis﹞病毒引起的傳染病。脊髓灰質炎是一種古老的疾病,早在西元前3700年醫書上就有此病的記載。20世紀初期,在世界各地大多呈散在發病,罕見流行;二次世界大戰後,歐美國家常有流行;直到本世紀50年代末出現疫苗以後,此病才逐漸得到控制。

 

在大陸,呈散在發病,有時有暴發或小流行。60年代大陸製成脊髓灰質炎糖丸疫苗後,在兒童中普遍推廣使用,脊髓灰質炎﹝Poliomyelitis﹞發病率逐年下降。目前,大陸積極參與和推動全球消滅脊髓灰質炎工作,為消滅第二個傳染病——脊髓灰質炎而努力。

 

 


 

脊髓灰質炎﹝Poliomyelitis﹞好發於6個月齡至5歲的小兒,多發生於夏秋季。從感染到症狀出現,要經過3~35天,一般為7~14天。

 

症狀輕重不一,多數無症狀,或僅有1~2天發熱﹝Fever﹞、頭痛﹝Headache﹞、咽痛(Pharynxache﹞、嘔吐和腹瀉﹝Diarrhea﹞等,而不發生癱瘓。一部分病人退熱後1~6天,再次發熱﹝Fever﹞、多汗、全身不適、嘔吐和周身肌肉疼痛﹝muscular_pain﹞。有的還有皮膚感覺過敏。嬰幼兒表現平臥時不願抬頭,不願讓人抱,或坐不穩。神志大多清醒,發熱﹝Fever﹞持續4~5天后逐漸下降。在發熱﹝Fever﹞3~4天,病人手足肌肉張力減退,動彈不得,稱弛緩性癱瘓。下肢軟癱較多見,可為單側或雙側,不對稱。嚴重時,上肢和肋間肌、膈肌也可出現癱瘓,引起呼吸困難(Dyspnea)。也可侵犯腦神經,發生口眼歪斜﹝Facial_paralysis﹞、嗆咳、吞咽困難、食物從鼻孔嗆出來、聲音低啞等嚴重病情,必須即時搶救治療。癱瘓肢體大多經1~5個月後恢復活動,1~2年內還可不斷恢復。癱瘓嚴重又未即時治療,常可引起肢體萎縮畸形等後遺症。

 

預防脊髓灰質炎﹝Poliomyelitis﹞的最佳方案是嬰兒出生後滿2足月就開始服脊髓灰質炎減毒活疫苗,每月1次,連服3次。4歲時再服1次。脊髓灰質炎疫苗是糖丸或液體的劑型,怕熱,遇熱會失效。因此,服用時先用湯勺或筷子將糖丸研碎,或用湯勺將糖丸溶于冷開水(不得用熱開水)中服用。較大兒童可直接吞服。切忌用熱開水或混入其他飲料中服用,否則會殺死疫苗而失效。嬰兒服苗後,最好在服苗後半小時內停止吸吮母乳(可用牛奶或其他代乳品),否則母乳中抗體(Antibody)會中和(殺死)疫苗,影響效果。服用時出現嘔吐應重服。同時要加強衛生宣傳,搞好個人衛生,提倡飯前便後洗手,注意飲食衛生和環境衛生,不喝生水,瓜果要洗淨後食用,做好滅蠅防蠅和糞便管理,防止脊髓灰質炎﹝Poliomyelitis﹞發生。一旦發病,應即時去醫院隔離治療,並報告衛生防疫站,做好疫點消毒,密切接觸者醫學觀察20天,對未服過疫苗或服疫苗不全者應立即補服。對有禁忌證者,可注射丙種球蛋白0.3毫升/千克體重,每天1次,連續2~3天。

永康堂整體保健(張辰奕)【Y.C.T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